作為一枚吃貨,央視的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我每一季都認真捧場子。
而自從第三季開播以來,每個晚上我都一邊看,一邊嘀咕著不如前兩季好看了。
但是,昨天晚上我看了第六集,真的被震撼到了!!
深深地明白到,「手藝」二字,簡單的八個筆畫,卻是如何精確、又玲瓏剔透地描述了來自雙手的藝術!
網絡上總是風行著各式各樣的日本小點心,吹捧得如何如何地精緻,
我卻在昨天晚上的節目中,看到了更加精美絕綸的中式點心,
儘管只是看個電視,儘管隔著三原彩屏幕,還是忍不住拍案叫絕!
這讓愛中餐如命的我,感到那麼嘀自豪,神馬和果子,給老子爬一邊去!!
節目裡居然提到我可愛的小廣州點心,嘿嘿,叉燒包、蛋撻、蝦餃!
他們說,廣州的飲食文化也像廣州人一樣,【包容】。
廣式餐飲揉合了中、西方以及各地的飲食特點,可謂集各家所長,這是千真萬確嘀。
現在很多的粵菜更是中、西餐結合的代表作,像支悅耳的交響樂,既優美、不唐突,又內涵豐腴。
雖然我經常到處說我是「北上廣混血兒」,但是深刻在我基因裡的,仍然是對粵菜的迷戀。
我不能離開廣州太久的,否則想個白切雞都能想出相思病來!
【粵味道 . 黑椒牛仔骨】
黑椒牛仔骨,就是中西交融的一道粵菜,現在幾乎能在所有的粵菜餐廳都找到它。
有些餐廳做得特別好ci,有些餐廳的醃粉味兒特別重,我家豬肉先森最愛這個菜,於是我也做,我能很得瑟地說,只要有材料,我吃過的粵菜,80%都能被我複製出來。
【材料】牛仔骨(多少隨意哈)、土豆一個、香芹菜(就是小棵的那種)、香菜、紅椒(燈籠椒)、洋蔥半隻、生薑、蒜頭、黃油、黑椒汁(我買嘀是李錦記)、黑胡椒、白胡椒粉、薄鹽生抽、白糖、白酒(米酒)。
【做法】
1.配菜一大堆,土豆先生還沒上鏡咧。
2.牛仔骨,自然化冰,選牛仔骨,我比較喜歡這種肉裡帶「雪花」的,有均勻的脂肪層,然後骨頭不算特別大一塊的,說實話外面的餐廳做的牛仔骨,很多真心是名附其實的牛仔「骨」!基本你吃不到多少肉的,太沒意思啦。
3.肉有一種最便利的方法讓它鬆軟,就是放嫩肉粉,但是這樣會讓肉有一股嫩肉粉的怪味道,這麼好的肉肉真心就浪費了。
(我永遠都會記得多年前,我曾經聽過做西餐主廚的大哥說過:好的肉類做扒,不要過分醃肉,就讓它保留自己的肉味+好的醬汁,就能做出最高檔的扒類。所以我每次買到這麼貴的肉肉,都真心不捨得醃它們。)
好了不廢話了,我的方法,用叉子(如果你有肉錘那當然更好了),在化了冰的牛肉上密密麻麻地扎孔,不要嫌手累,至少得扎個幾百小孔,然後再用刀背,把肉拍松一些。
4.松好的牛仔骨,從骨頭與骨頭之間的地方切開,然後用乾淨的餐紙吸掉多餘的水分,上面均勻地撒一點點白胡椒,備用。
(不要放鹽,不要放鹽,不要放鹽,重要的話說三遍!醃牛肉千萬別放食鹽,食鹽會收緊牛肉的結構,讓肉變得很硬。)
5.土豆先森,切成粗壯的條狀,先用清水泡掉一些澱粉質。
6.準備好料頭、配菜,洋蔥拿半隻,切成不規則的塊狀,生薑切片、蒜切碎。
芹菜洗乾淨只保留後面的部分,切成段(芹菜葉子可以切碎了煎雞蛋用)、紅燈籠椒洗淨,處理乾淨裡面的籽,切成小塊。
香菜洗淨,切成小段,用飲用水稍為浸泡一會兒,然後倒掉水,備用。
準備一小片黃油(大概15g左右),有些餐廳是全部用黃油做的,為了健康,還是意思意思好了。
7.泡掉一些澱粉質的土豆,拿出來衝洗一下,掠幹多餘的水分。
8.煎鍋裡熱油,土豆先放進去煎(文火慢煎,別著急了,不然外面焦了,裡面還是硬的就杯具了)。
等到土豆表面開始起一層硬硬的焦的時候,牛仔骨就可以放進去煎了,土豆撥到一邊,繼續煎著,不用管它。
9.肉別煎熟了哈,煎個五成左右就好,怎麼叫做五成左右?表面變顏色了,卻還會滲出血水來。
土豆,煎到表面煎黃,裡面熟軟,也拿出來備用。
10.黑椒汁先森來了。
我的比例,大概兩湯勺(喝湯的勺子)上面的黑椒汁+適量薄鹽生抽+白糖+清水,調成下面這碗東東。
11.洗乾淨煎鍋,重新熱一點食用油(為了我的體重著想,我用了亞麻籽油),然後把準備好的一小片黃油丟進去熱化。
12.先把薑片、蒜、洋蔥放進去,炒出香味。
13.然後丟進去芹菜和紅燈籠椒,這個時候要放一點點黑胡椒和一點食鹽,中大火把配菜全部煸炒熟。
14.五成熟的牛仔骨,鋪上去。
把火調到最旺,撒一層白酒,然後蓋上蓋子,不出十秒,馬上聽到噼嚦啪啦白酒蒸乾的聲音。
15.打開蓋子,土豆鋪上去,然後把調好的黑椒汁均勻地淋上去。
再次蓋上蓋子,仍然大火,燜焗到汁水收幹(很快的,也就一、兩分鐘左右)。
16.然後熄火,幹燜個30秒左右,開蓋!!
17.找只盤子,墊上烘焙用的錫紙,先把土豆夾出來,然後剩下的牛仔骨和配菜用鏟子翻拌均勻,再上碟,最後撒上你的香菜段。
(當然啦,如果你家有外面那種熱辣辣的鐵板就更好了,直接鐵板上菜,滋滋滋地香,跟在外面吃更像了,分別只是自己做的,量足、健康、也更衛生。)
說什麼糊塗話咧,還不開飯!!
我是賣護膚品的?不,我賣的是實在的生活,
我為您提供性價比超高的日常生活消耗品,
在我的店裡,您不需要擔心手上的用完了,
下次又要花費好大一筆銀子,
我永遠都以最「划算」,最「有用」,
去為您做最完美的考慮,生活壓力山大,
小超人讓大家都儘可能地過得更好。
【粵味道 . 椒腐唐生菜】
有葷也有素,生活有滋有味兒樂處處。
腐乳,通常在廣東喜歡用來炒通菜,但是其實做生菜一樣好好ci,為什麼叫「唐生菜」?因為它不是西生菜囉。
【材料】生菜、腐乳2塊、小紅辣椒幹幾隻、蒜、生薑、食鹽、白糖。
【做法】
1.生薑切片,蒜剁碎,小紅辣椒幹切成小片,備用。
2.夾兩塊腐乳,用筷子攪成泥狀(最好用筷子,用勺子的話,會都粘在勺子上很難弄下來)。
不要放水啊,千萬別放水。
3.生菜洗淨,掠幹水分。
4.鍋裡熱油,油裡放一點點食鹽(不要多了,因為腐乳的鹹度也是很高的),把料頭炒香後,壓好的腐乳泥也放進去,翻炒兩下。
5.然後倒進去洗乾淨的生菜,快速翻炒(全程大火),一般我炒青葉菜,都是大火,也不會蓋蓋子,這樣的青葉菜炒好之後,還是綠油油的,不會燜黃。
6.生菜會分泌出不少水分,所以剛開始就說了,千萬不要放水,炒的過程也不要放水,炒到它軟下去的時候,調進一點點白糖,中和一下鹹味(味道自己試對),就可以出鍋啦!!
7.青菜也可以做得很好ci,只要我們足夠愛生活,再便宜的材料,也能料理得非常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