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師節,無論是遠在異地他鄉的學子選擇用簡訊或者微信的方式,問候一下求學時代的恩師;還是留在當初求學的城市或者家鄉,能夠提著鮮花果籃或者兩瓶好酒,再去和老師一起回憶當初的學生時代。這些舉動,無一不是表示著我們華夏子民,是一個尊師重道、知恩圖報的民族。
說到老師,其實在我們的成長階段,不得不提一個重要的角色——蘇聯老大哥。蘇聯老大哥對我們的影響,可謂是方方面面。當然,這前提也是我們這個「小弟」爭氣,憑藉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在中國從1840年開始的這場民族和國家的大考中,取得了滿分的成績。
蘇聯老大哥這個老師,對我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哪怕是時至今日,在很多城市的老城區,依舊可以看見蘇式建築的身影;我們的飛彈防空部隊、以及後續所發展的火箭軍,實則都是蘇聯老大哥手把手傳授的。
實際上,除此之外,在剛剛建國初期,我國的空軍力量,也是由蘇聯老大哥「傾囊相授」的。
米格-15戰機,是蘇聯在1947年開始研發,1948年開始量產的噴氣式戰機。在1949年由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組成的華東野戰軍,也就是第三野戰軍的第九軍團等部,解放了我國最大的城市上海。
成立之初,為了防止敵特的破壞、維持遠東第一大都市的繁榮和穩定,第九兵團為主的數個軍共計幾十萬解放軍駐守在上海,在3000餘個固定崗哨以及1000多個流動崗哨上,為肅清敵特以及殘留勢力,做出了穩定全局的局面。
不過,已經敗退到小島上的國民黨,卻是使用了他們相對先進的軍艦,北起遼河口南到解放區的最南端,對海岸線進行封鎖。除了使用堅船利炮之外,妄圖反攻的敵人也逐漸地開始動用了空軍力量。
1950年2月6日,敵人動用了P-24轟炸機10餘架展開大規模的空襲,對江南造船廠以及上海市的電力系統進行了重點轟炸。這次事件,造成了上海市一千多名無辜軍民的傷亡,也讓上海市的發電能力驟降到了此前水平的六分之一左右。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老大哥出手了,派遣了由巴基斯基中將所率領的3000餘名混成航空兵集團,支持我們對敵人的空中反擊以及防空作戰。
到了7月份緊急馳援的蘇聯部隊接到其國內的指令,將會在當年的10月份回國。而此刻蘇聯老大哥與我們達成了一項共識,將原本馳援過來的38架米格15戰機以及另外39架殲擊機在內的武器裝備,留給我們,並且防空顧問團的方式,對我們進行經驗傳授。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剛剛從陸軍的精幹隊員中抽調出來到航校學習,而組成的空軍第四混成旅擔負起了學習的任務。請注意,這一支部隊的兩個團,實際上也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支空軍部隊。
同時成立的,還有我軍歷史上的第一支雷達部隊、第一支探照燈部隊等防空力量。到了10月份,蘇聯支援的防空兵集團按此前計劃撤離,我們自己的空軍擔負起了保護上海在內的祖國領空的防禦任務。
結語:
蘇聯作為意識形態的老大哥,儘管後來路線出現了大問題,不過在前期我們各方面的能力和武器裝備都比較欠缺的情況下,這種援助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十分重大。
哪怕是在蘇聯都極為先進的米格15戰機,蘇聯也都願意無私地運送到我們這裡來,雖然的確是有國家利益以及生意的成分在,不過那個時候的友誼也是最純真的。
在這裡不得不多說一句的是,無論當時開始對朝鮮侵略的美國,還是現在對我們友好的俄羅斯,實際上說到底友情的基礎還是源自彼此的尊重。眼下,疫情在全球肆虐,這更是體現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是一個種族品性的時刻。我們始終抱著開放、共贏的態度,與所有的朋友肩並肩共渡難關。
但是,如果有人膽敢侵犯我們,請注意,我們從一窮二白、武器存在著代差甚至是天然弱勢的情況下,都能夠獲得勝利,那麼眼下已經足夠強大的我們,面對那些所謂的挑釁和包圍時,又有何懼怕呢?說到底,我們還是珍愛和平、疼惜世界上所有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