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以東,彩虹內外:我的肯亞雙重生活

2021-02-23 北同文化
 「我坐在車上,思緒跟著去往機場高速公路上昏黃的燈光不停旋轉。司機哼著我並不明白的斯瓦西裡語小曲,那聽起來很快樂。這對他也許只是一段再熟悉不過的路,對我卻是一場盛大的分別。分別了我來時的焦慮與擔憂,分別了我對這裡所有的期待與想像,還有我的甜蜜與哀傷。在那一瞬,我懂得了要真的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那些人是多麼地難,我與它格格不入又已經融入...」肯亞,地處東非。這個之前只存在於看過的紀錄片和想像中的國度,在隨後二十多天的當地生活中,一點點在我心裡拓下清晰的印記。再翻看當時留下的炙熱文字時,已然是北京的早秋了,我不願將這遙遠的國度、神奇的際遇和內心的暗湧獨享,想要與對這世界有好奇心的你一起再次回到那些在肯亞的日子。這些日子可以被簡單粗暴地分為酷兒時間和非酷兒時間。在酷兒時間裡,我走訪了當地一個新建立起的酷兒之家,他們的願景和想要做的事令我驚訝,驚訝於這世界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地球的另一端給予你相信的力量。肯亞最高法院通過了LGBT運動家建立LGBT非營利組織合法化的法令之後,遭到主教、社會團體和群眾的大面積反對,在肯亞的LGBT NGO並沒有因為這條法令的通過而輕鬆許多,反而激起了更多帶有惡意的聲音。我問詢當地的LGBT群體有關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自我認同與自身宗教信仰、部落文化之間的衝突和掙扎,問詢當地直人朋友們對肯亞LGBT群體的看法和態度。在不斷擴大的採訪圈裡,接觸到肯亞第一位公開出櫃的Lesbian說唱歌手,她為自己和LGBT群體發聲的力量來源於她的經歷和她的音樂。接觸到用畫面、影像和自己生命安全做賭注的酷兒畫家,她的畫展在奈洛比艱難又喜悅的綻放。接觸到建立起接受LGBT群體禱告教堂的牧師,年少時的經歷讓他關注LGBT群體,他出於上帝平等的愛為受宗教迫害的LGBT提供一個安全的禱告室和心靈避難所。在肯亞的酷兒時間裡,我遇到了一個特別的人,她是我的美夢也是我的災難。在我不曾預期的時間裡,她出現了,帶來了我們之間的情結和她教會我的事。在我不曾設想的對話裡,她離開了,撤回了這份地球兩端五小時時差的想念。這些正經的不正經的都想要分享給你,除了公開的幾位酷兒和支持者之外,其他人都用不署名的方式分享他們的彩虹故事。我渴望用真實的不完全的走訪、採訪和自身經歷讓你對肯亞LGBT群體有所了解,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概念。我想我們都一樣,面臨著相同甚至更多的壓力和危機感,同時又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去追逐自由的六彩生活。在非酷兒時間裡,我放任自己投入每一天都無比新鮮的生活中:聯合國經貿會議,馬賽人的牛糞屋和跳跳舞,長頸鹿中心和小象孤兒院,國家博物館裡的一場信任風暴,非洲女性畫展,烙餅公益,基貝拉貧民窟的深度走訪和一頓最難忘的午餐,被跟蹤被敲門十分鐘的可疑(pa)事件,Mathare貧民窟內中國志願者們為貧民窟兒童打造的造夢計劃,走訪不同學校所了解到的肯亞教育情況,街頭謀生表演和部落舞蹈雜技,採訪十位不同背景的當地人收集生命故事等等。在非酷兒時間的分享裡,我們在彩虹之外了解更多有關肯亞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連接起眾多你我,讓好奇心和求知慾衝向宇宙,浩瀚無垠!
好了,這篇文風錯亂的分享會宣傳文就是我在喝了幾杯茶之後寫的,lol,期待在中心與你相遇,搭乘飛機去往非洲肯亞奈洛比活動時間:9月17日(周六)18:00-21:00(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南路甲1號新天第大廈B座2606室(近13號線柳芳地鐵站B口)活動費用:線上報名20-100元,現場空降30-100元(捐助你認為值得的金額)北京同志中心為公益組織,此項活動所有收入,均將用於維持中心場地運營,您每捐助20元即為中心解決1小時房租,感謝您對北京同志中心的關注與支持!


【活動推薦】

9月24日 | gay版轟趴,等你來pa

活動 | 10位心理學大咖陪你聊電影

【同志心靈聚會】過一個走心的中秋節9.15-9.17

招募 | 記錄「英雄」

【文章精選】


一個恐同的同性戀

給你一點粉紅色的小建議

「不,沒開玩笑,我真的是gay」

我們和WHO談論了些什麼

中心理念

尊重 多元 合作

中心願景

中國公民不論性別、性傾向與性別表達,在各方面均享有平等的權益。

中心使命

通過營造包容、多元的社會環境,使得中國同志(LGBT)社群享受平等權益並獲得健康、自主 、有尊嚴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非洲行(8):給你一個真實的肯亞,電影《走出非洲》
    這一帖會展現一個我所看到的,真實的肯亞。既有現代化的一面,也有很原始的一面。既有文明世界,也有傳統文化。在最後,還有獲得奧斯卡大獎,同時也引起非洲旅遊熱潮的電影,《走出非洲》。我們行程中的許多地方是這部電影《走出非洲》的外景地,還有那條鐵路。這部電影1985年底上映,隨後獲得7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導演,攝影,音樂等。
  • 肯亞的中國商人:我在赤道種野毫,非洲採茶女唱著歌跳著舞就採完...
    2014年,原本在國內做生意的崔超傑,機緣巧合下看到了非洲的商機,到肯亞投資,又幸運地得到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的幫助,在當地開辦了肯亞植物鑽石有限公司,開發各種以當地植物為原材料的產品。6年來,崔超傑的公司已針對11種肯亞植物開發了包括野毫茶在內的15種產品。
  • 重返伊甸園【肯亞&坦尚尼亞&烏幹達】野生動物大遷徙(非洲一部曲2018)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仍保持著數百上千年前生活狀態的原始部族、生機勃勃&多樣化的野生動物、震撼人心的壯麗自然美景及近代社會文明影響下的新非洲人類;其中最最震撼的要數動物大遷徙、山地大猩猩、東非大裂谷和印度洋海島等自然奇觀:
  • 首付 3066 元 跟一個面對非洲雄獅 13 次的傢伙去肯亞
    你逗我!」「吐豔,人家是雄的呀Jerry Xu 今年正打算第 14 次進入肯亞腹地拍攝動物大遷徙。對他來說,這個行程正漸漸變成他最熟悉的生活。 Jerry 第一次到肯亞是 28 歲。「那就去非洲吧」!心裡有了念想,他立刻付諸行動。從網際網路上搜集一些簡單資料後,他向朋友借了一筆錢,便一頭扎進了非洲。那一次,他在肯亞待了 28 天。用他的話說,「就是激動。看什麼都是美的,都是神奇的。」回國後僅半年,他決定再去一次肯亞。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去肯亞,讓 Jerry 的世界從此不同。一開始,他憑著興趣玩攝影,拍攝非洲的野生動物。
  • 科普:迷人肯亞文化,充滿濃厚的非洲風情,土著與現代美妙融合
    非洲國家肯亞的文化融合了與居住在該國的各個種族社區的多種傳統。雖然馬賽人只佔該國人口的一小部分,但遊客對馬賽人的文化卻最為熟悉。種族,語言和宗教肯亞大約有4840萬人,沒有哪個民族佔多數,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包括基庫尤人、盧海亞人、卡萊金人、羅人、坎巴人、索馬利亞人、基西人、馬賽人等。英語和斯瓦希裡語是該國的兩種官方語言,肯亞各土著部落使用土著語言。包括新教徒、天主教徒和其他基督徒在內的基督徒佔肯亞人口的83%,同時還有穆斯林和非洲傳統宗教的大量追隨者。
  • 非洲夢圓肯亞第三季 這個睡姿太放肆了
    分布於東非洲的稀樹的大草原和開闊草地,特別是肯亞以及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和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它們非常貪食,善跑,好鬥,尤其在交配季節,經常看到瞪羚屍體,屍體上有兩個孔,就是被同類戳死的。▲你方唱擺我登場。瞧,長頸鹿又跐高氣揚地登場了。
  • 肯亞的手工藝品
    肯亞手工藝品是肯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明傳承和發展的象徵。獨特的花紋和圖案,充滿了部落的特色和風範。第一類 是石雕,非洲石雕以肥皂石為主,用這種柔軟、易碎石材製作的雕刻價格相對便宜,題材也很多樣,盤子、勺子、杯墊、西洋棋、小玩具、小造型都有,比較適合作為禮品。第二類 是繪畫。
  • 茶葉對英國等歐洲國家的影響,非洲肯亞紅茶出口居首的發展史
    中國萬裡之外的赤道巔峰,東非大裂谷縱貫南北,這裡既毗鄰索馬利亞又可望遠印度洋,250萬年前人類的發源地之一的肯亞。除了動物們野性的呼聲,撕裂的追逐同樣時刻發生在這一片神奇的大陸上。但茶葉的高峻韻味,同樣在這裡閃爍著光芒,並與中國有著揮之不去的聯繫。
  • 「非洲茉莉花」茹絲——「中國文化已經融入我的生活中」
    奈洛比大學孔子學院供圖肯亞首都奈洛比一景。影像中國學漢語、參加「漢語橋」、留學中國、上春晚、彈月琴、參與「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擔任孔院老師……茹絲被稱作「非洲茉莉花」。和在天津攻讀博士的茹絲聯繫上時,她正忙著為中國教育部舉辦的「來華留學70年」紀念活動撰稿,忙碌地查閱大量資料。談起自己豐富的經歷,茹絲用標準流利的漢語說:「中國文化已經融入我的生活中。」
  • 非洲人怎麼看待《走出非洲》?
    由於旅遊業宣傳一貫的不嚴謹和輕浮,《走出非洲》的故事被越來越多地商業化運用,成為肯亞旅遊的第一大IP,令不太了解非洲的朋友,過多地被電影中的「浪漫愛情故事」所誤導。早年,我也是一樣非常喜愛《走出非洲》,某些段落的字句早已經長在了骨頭裡,但在2012年左右,接觸到一些《走出非洲》人物野史故事之後,我才發現,我們這些外來者和後來者,只不過是懵懂地吃了一顆彩虹糖果,偶爾吃一下可以,不能上癮和迷信,無益健康。
  • 【火腿快新聞】非洲肯亞的孩子們通過太陽能收音機學習斯瓦希裡...
    太陽能收音機已分發到最缺電的最貧困家庭,在COVID-19危機期間每天播出課程文:Benson Rioba肯亞塔那河,12月23日(湯森路透基金會)-在肯亞東南部塔那河縣的深處,一群學生圍著他們的「老師」一圈,記著筆記,聽著來自太陽能發電站的斯瓦希裡語課程。
  • 被內外勢力搶奪的非洲音樂市場,遠遠不止「黑人抬棺」
    編輯導語:你對非洲音樂的印象是不是還停留在去年爆火的音樂——黑人抬棺呢?如果是這樣,你可就錯了。在非洲,儘管音樂市場不規範,配套設施也並不完善,但是同時這些情況也大大降低了進入藍海市場的門檻。如今的非洲音樂市場,正在被內外勢力所爭奪。2021年剛到,各方勢力就在非洲音樂市場動作頻頻。
  • 看完電影,我想去趟非洲……
    飾演部落中 W'Kabi的Daniel Kaluuya在採訪中說:拍攝前,我做了很多犀牛訓練,甚至和他們一起打滾。女護衛的紅色戰服靈感來自於肯亞的馬賽部落,紅色在非洲也象徵活力和鬥志。奈瓦沙湖是東非大裂谷地帶的淡水湖泊,距離奈洛比西北90公裡處,這裡是河馬和400多種鳥類的家園,包括非洲紅鶴,在湖上划船,可能就會有河馬在旁邊冒出可愛的小耳朵給你驚喜,這裡也是肯亞紅茶、咖啡和鮮花的產地,《生而自由》的作者喬伊·亞當森就曾在這裡居住。
  • 星巴克肯亞芭拉吉山咖啡豆|星巴克臻選肯亞芭拉吉山合作社
    說到非洲的咖啡豆產區,不得不提肯亞這個國家。肯亞咖啡豆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酸質十分明亮,讓人印象深刻。星巴克有一款臻選肯亞咖啡豆,來自芭拉吉山合作社,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聊聊這支豆子有何特別。肯亞精品咖啡 肯亞位於東非,與衣索比亞接壤。肯亞的咖啡歷史發展沒有衣索比亞那般深厚,臨近20世紀才引入咖啡,期間咖啡幾乎是繞了地球一整圈,才又回到了非洲,並且當時咖啡界也開始有了新的轉變,肯亞可以說是這個轉變的見證者和推動者。
  • 肯亞:動物奇幻之旅
    肯亞:走進動物世界,走進真實夢境文|麥小麥 圖|JERRY XU肯亞是什麼?是《動物世界》,是東非大裂谷,是海明威,是《走出非洲》的凱倫和丹尼斯,是歐巴馬的爸爸和奶奶……好像也就是這些了。在我的心裡,它就是中學地理課本上一個遙遠的地名,列個十年旅行計劃中都不一定排到它,卻一下子坐8小時飛機到了這裡,暈暈乎乎的,開始這趟驚喜連連的肯亞之旅。一出機場,就看見路邊停著的兩輛拉風吉普車,哈,那不就是《上帝也瘋狂》裡那破車的加長版嘛!濃濃的非洲感撲面而來,除了身邊來來往往的黑人,我終於知道,這就是非洲,就是肯亞了。
  • 《走出非洲》一次非洲,一生也走不出的非洲
    大家好,我是Yolanda。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是凱倫.布裡克森的《走出非洲》。之後我在肯亞旅居三個月,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風景。這時候我的朋友建議我去看看電影《走出非洲》,我便在肯亞的最後兩周看了這部老電影。電影的一開篇就有一種時代的穿越感,取景地就是在我前面提到的凱倫故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凱倫的情人丹尼斯開著飛機帶著她在天空翱翔,以上帝的視角俯瞰整個富饒的東非大地,遼闊的草原上一群奔跑的瞪羚與斑馬,泛著波光的湖面上掠起的火烈鳥盡收眼底,凱倫陶醉在這樣的美景中,與丹尼斯的手在空中緊緊相握。
  • 肯亞咖啡和衣索比亞咖啡 如何衝煮果酸風味的非洲產區咖啡豆
    衣索比亞和肯亞兩個國家所種植的咖啡豆,明亮的果酸,乾淨清爽的口感成為了咖啡愛好者的喜愛。這次前街就來說說肯亞咖啡和衣索比亞咖啡有什麼區別。肯亞肯亞位於東非,與衣索比亞接壤。肯亞的咖啡歷史發展沒有衣索比亞那般久遠,臨近20世紀才引入咖啡。咖啡剛引入肯亞時,肯亞是英國殖民國家,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為了賺取外匯,在肯亞廣泛推廣咖啡種植,待收穫咖啡豆後就運往倫敦進行出口銷售。
  • 如果你看過《走出非洲》...
    八十年代,這部由小說改編成的同名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獎,它講述的是白人殖民者在肯亞的生活。由於電影的轟動,作者卡倫的故居遂成為肯亞著名的人文景點。為了紀念這位20世紀初從遙遠的丹麥王國跑到非洲來尋找愛情和奇蹟的女子,肯亞政府把這一片全闢成了Karen的世界:在接近故居的方圓幾公裡之內,都可以看到跟 Karen有關的字眼,Karen咖啡屋,Karen飯店,Karen醫院,Karen學校.起初,這裡被叫做名「mbogani」。
  • 肯亞主要旅遊景點及城市介紹
    1960年政府把該湖劃為鳥類保護區,1968年擴建為國家公園,是非洲第一個保護鳥類的國家公園。還可遠眺位於赤道上的非洲第二高峰——肯亞山。園內還有因英國女王曾經下榻而聞名於世的樹頂旅館(Treetops Hotel)。每當夜暮降臨,各種野生動物在酒店旁的水塘飲水、洗澡、舔鹽、捕獵,或在草叢中悠然漫步,或追逐狂奔,頗有情趣。
  • 書寫肯亞未來的蒙內鐵路
    我的家鄉,一天天更加美好; 我的同胞,一天天更加昂揚。 這是肯亞歌手蘇迪演唱的歌曲《蒙內之歌——鐵路修到了我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