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受訪者供圖。
記者/程子姣 實習生/林夢雪
編輯/王進雨 校對/賈寧
一地雞毛過後,社區團購又幻化出美麗氣泡。
而楊同(化名)一行人,正沉浸在收穫「燒錢補貼」的好時光,這也成了他們唯一可以捕捉巨頭存在以及角力的線索。
作為十薈團河南的一名地推,楊同收入囊括發展的團長數量以及來自團長業務的佣金。「十薈團個別月有獎勵扶持,地推團隊擴展100個以上的團長,獎勵9888元,我一個月拉了幾個團長號註冊,就賺了1000多元」。
網際網路巨頭殺入社區團購,跑馬圈地依然是熟悉的模式。
2020年,疫情催生社區團購進入「復活賽」,美團、滴滴、拼多多、阿里、京東等相繼高調進場,從資本布局到親自上陣,伴隨著投資入股、組織架構調整等系列動作,烽火連天時,「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卻如若一劑清醒劑。多家網際網路平臺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從包括社區團購經營在內的反壟斷系列監管開始,各公司都是積極配合監管。
不過,這場「菜籃子」賽馬從未停止,巨頭在部分低線城市的布局網絡已經穩定,除了高薪招兵買馬,門店、團長、地推等已早早被爭奪「到位」。而記者調查了解到,部分小區甚至出現多名團長的飽和狀態,此外、低價攬客、售價疑雲依然存在。
搶灘:爭奪團長,地推的短命「閃電戰」
「你完全不用操心,掃我這個碼隨便註冊一下,菜直接給你送過來,群我給你弄。」兼職賺錢、零成本、不操心成了許多店面商家被地推「勸降」的理由。
劉麗(化名)在湖北經營著一家百世快遞站點,目前兼職十薈團、美團優選的團長。
「我都快煩死了,一天五六撥人來我這裡讓我註冊團長。」她表示,去年11月時,每天都有人騎車到快遞站,起初是閒聊,最終會轉到同一話題:能在我們平臺註冊個團長嗎?
日均三個地推登門造訪,持續了兩個星期,劉麗的態度也從最初的「願意聽聽怎麼提成」急轉為「趕緊轟走」。她告訴新京報記者,地推勸店主註冊成平臺團長時會給出誘人承諾,包括幫她運營,但「真正註冊好了開始經營,人就不見了」。
地推人員的不厭其煩,自然是薪資驅使。社區團購平臺入駐城市前期,會招募地推挨個找社區商家發放傳單或口頭講解業務,資本攪動和巨頭比拼所帶來的壓力層層加碼,底層員工需要在短時間內搶奪更多的資源。
多多買菜四川地區地推專員招聘廣告顯示,地推成功邀請商家入駐即可拿佣金,每單獲利30元至50元,平均日單量為10單至20單,日薪約為450元。
十薈團河南一地區的地推人員楊同(化名)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十薈團地推人員主要收入來源為兩部分,一是地推人員團隊當周所發展團長數量低於15人(每個團長每周訂單總額需達200元以上),每個地推人員每周收入為50元乘以團長數量;發展團長數量達到15人及以上,每個地推人員每周收入為70元乘以團長數量。
另外,地推人員可以得到所有被發展團長佣金的8%,也就是說,團長一個月賺了1000元佣金,地推可以收入80元。楊同透露,十薈團近期有獎勵扶持,地推團隊擴展100個以上的團長,獎勵9888元。
「這個月政策好,我又要開始好好幹了」。儘管楊同打算撈一桶金,但狂歡並不持久。
負責為盒馬在華中地區招地推的人力資源人員王敏(化名)表示,頭部企業不會做到招地推這一層級業務,一般會打包給專業的人力資源公司,同時,在某一城招地推時還會招募三家人力資源公司「賽馬」。
「這不僅僅是地推搶團長的事,人力資源供應商之間也會搶符合資質的,能做團長和地推的人。」王敏表示,相同時間內搶人更多並且質量更高,對供應商而言賺得越多。
她表示,由於最終所需地推有限,這些人的工作生命周期很短。隨著城市業務穩定,前期瘋狂搶下的地推也會隨之解散。
低價:粗暴攬客仍存在,新人一分錢能「薅羊毛」
經過在各大平臺幾個月的摸索,楊同發現了新的「商機」,他利用各大平臺優惠差額,從低價平臺進貨,讓團長到另一個平臺售出,獲得中間差盈利。「比如今天這個社區團購平臺的黃瓜賣1元一斤,但是另外一個平臺明天可能賣1.5元一斤,我就讓團隊轉賣平臺上較低價格的黃瓜給顧客。」
楊同鑽的正是平臺燒錢補貼的漏洞。
此次,低價競爭仍是網際網路巨頭們的打法,多家社區團購平臺推出低於市場價格的新人優惠活動。2020年12月24日,新京報記者搜索十薈團平臺發現,商家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新顧客,0.01元的新人專享可以買到市場價6元至10元的衛生紙或市場價4元至5元的醬油等家庭日用品。除此之外,還有針對新人數額不等的優惠券。
截至1月12日記者再次查閱平臺,「一分錢購」活動改為0.1元-1元不等的新人專享優惠活動。當天,橙心優選的新人專享優惠為0.01元搶購500g黃巖蜜橘,一個檸檬等。多多買菜方面,首次下單全額返券,最高返40元。
網際網路平臺砸重金進軍社區團購,用戶「薅羊毛」成了普遍心理。多名團長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所售賣的物品價格直接導致他們的提成不高,普通單價為2.98元的蔬菜,最多提成0.2元,而20元一瓶的牛奶,可以提成2元,凍品、肉類等高價格的單品會帶來更多收入但也需要增加冰櫃等儲存成本。正式經營過程中,團長們明顯能感覺到「顧客買的都是低單價秒殺的蔬菜水果等」。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團長有各種提成方式,按訂單比例抽取最為常見。
「對團長是有其它照顧的,比如我們平臺今天推出一個爆款,售價1元,限量100份,你賣出去100份就獎勵160元,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買100份,這樣也能賺60元。」十薈團河南某城市招商負責人杜平(化名)說道。
社區團購佣金已逐漸透明,十薈團、興盛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各平臺團長佣金平均為8%至10%,部分企業在不同地區的佣金會有所浮動,最高至15%。同時,部分平臺在開城之際會通過補貼、紅包等方式吸引團長,例如,多多買菜採取高補貼的方法,除了10%至20%的團長佣金,每日門店下單人數達20人,團長還可獲得20元現金獎勵。
巨頭看中的是社區強黏性的流量入口,而團長成為核心環節的實現者,關係著運營成本下降和客群的維護與服務。興盛優選招商負責人王鵬(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興盛優選規定團長1個月內必須有超過300個訂單,否則就會被認定為低效門店。「平臺會每個月出預凍結名單,業績要是一直不行就會被平臺凍結。」
對此,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目前對於低價傾銷行為,主要通過反壟斷法進行規範,如果平臺企業在相關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沒有正當理由而進行低於成本價銷售,則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屬於壟斷行為。
打假:社區團購599元買手錶,買家:鑑定為假
「網際網路大平臺在下場之前是算過帳的,生鮮電商滲透率不足5%,社區團購做起來不僅僅是賣果蔬,什麼都可以賣,日用百貨、服裝、家電、3C數碼、美妝等。」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社區團購是想搶佔從城市到農村的線上線下消費品零售市場。這是一個40萬億元的市場。
生鮮商品只是巨頭們打響的第一槍,伴隨高歌猛進,商品質量和品控問題成了隱憂。
王陽(化名)2020年12月5日在一社區團購平臺購買了阿瑪尼滿天星女款手錶,實付金額599元。由於價格與市場價相比低了太多,王陽表示,反覆與該平臺客服確認手錶是否為正品,客服也承諾收到貨之後可以拿去鑑定,鑑定為假,經專員二次鑑定之後可以退款。
王陽稱,在自提點拿到手錶後第一時間根據阿瑪尼客服提供的方式一驗真偽:通過阿瑪尼手錶國內經銷商上海富思商貿公司的WatchStation國際時尚腕錶小程序掃碼鑑定,結果顯示「此碼無法識別」。
上述小程序客服告訴王陽,他們並沒有授權這一社區團購售賣此款手錶,至於貨源從何而來並不清楚,目前不僅真假不能保證,非品牌授權不能享受正常保修。對此,新京報記者諮詢阿瑪尼官網客服了解到,客戶如果是在阿瑪尼中國官網購買手錶可以通過上述方法查詢真偽,其它渠道只能參考。
此後,王陽稱又在第三方鑑定平臺得物app和get app鑑定該款手錶,結果均為假貨。
對於這一結果,王陽再次聯繫了購買手錶的平臺客服。「客服承諾會有專員24小時內聯繫自己,但三天後相關業務人員才溝通,並稱一定要出具國家授權的鐘表鑑定權威機構的鑑定證明才能進行認定賠償。」王陽陷入兩難,她查詢看到相關國家授權機構的鑑定價格為四千元,遠遠超出手錶售價。
不過,新京報記者致電國家鐘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接線人員表示並不接受時裝表的真偽鑑定,只鑑定名表,消費者需要聯繫品牌方鑑定。
劉可瑞(化名)同樣正在因為這款手錶維權,因為掃碼檢驗結果亦為「此碼無法識別」,他還向WatchStation小程序的客服諮詢關於這一社區平臺提供的兩份授權書,對方回應稱「沒有查到相關授權信息」。
2021年1月12日,新京報記者搜索發現,此款手錶已經下架,售賣頁面顯示月銷量580份。記者查閱評論區近期購買這款手錶的消費者中至少有五位對產品真假提出質疑。
逐鹿:巨頭拿下社區團購:瞄準下沉,漲薪三成
儘管問題不斷顯露,頂著獲客成本低這一巨大光環,巨頭在二三四線城市以及縣級市為主的下沉市場布局網絡已經穩定。新京報記者查閱各社區團購平臺服務城市,目前全國華南、華北、華中等多地都已有社區團購業務。
早在2020年7月7日,美團發布組織調整公告稱,成立「優選事業部」,由美團高級副總裁、S-team成員陳亮負責,正式進入社區團購賽道。目前已經是美團內部一級事業部,公司不爭的「前線」。此後兩個月,美團優選宣布首批在濟南、武漢、廣州等多地上線,並計劃在3個月內進入20個省份,年內實現「千城」覆蓋。
「公司在各個部門抽調了人手支援。」美團員工王曉(化名)表示,去優選就是去戰場,公司已經All in(全力投入)了,「顯然是下一個美團外賣」。
身處一個廝殺的新賽道,「人才」成了爭奪的焦點之一。據美團內部人士透露,美團優選員工周六上班雙薪,相當於每個月多發8天薪資,按照每個月平均21.75個計薪工作日換算,約等於直接漲薪36%。
滴滴也在為拿下社區團購「招兵買馬」。2020年11月中旬,李茂(化名)離開了畢業就加入的京東,拿著更高薪水的錄用通知踏入了50公裡以外的滴滴大樓。李茂透露,滴滴給橙心優選所有員工發放戰時津貼,約為員工月基本工資20%。同時,李茂入職前人力資源承諾,滴滴給員工加薪一定是橙心優選員工優先。也是在這個月,滴滴CEO程維在內部會上強勢發聲: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要拿下社區團購賽道的第一名。
新京報記者梳理看到,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均已在社區團購領域立起戰旗。其中,阿里、拼多多的電商App首頁將社區團購入口放在第一屏。不僅如此,拼多多App的多多買菜入口高於百億補貼入口,淘寶買菜入口高於聚划算、淘寶直播的入口。百億補貼、聚划算、淘寶直播分別是兩大電商近年的一級戰略項目。
此外,京東集團去年底發布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此之前,京東已傳出京東頭號人物劉強東將帶隊打社區團購一仗。
在經歷官方接連發聲以及12月底對社區團購提出了「九個不得」的經營紅線後,新京報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頭部網際網路公司正在抓緊組織反壟斷等各行業專家進行研討,同時積極配合監管調查。據接近美團的相關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團社區團購部門已於近期啟動了裁員計劃。
退意:團長無門檻化,不想幹了
菜籃子戰火未熄,但社區團購是否系偽需求還有待時間答覆。
疫情之後,用戶消費習慣發生改變,同時網際網路流量面臨增長天花板,網際網路分析師唐欣認為巨頭入局社區團購選擇深耕長尾流量,包括做一些重資產模式的業務,比如建立社區倉儲物流體系、社區銷售渠道等,其實也是巨頭正在構建自己的業務護城河。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買帳。部分用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確實因為低價嘗試在社區團購平臺上購物,但也就買過一兩次。
根據開源證券研報測算,社區團購市場規模目前已達千億級別,產業鏈通常包括供應商、平臺、團長和消費者四個環節。由於主要依託社區住戶,社區團購的獲客成本較一般電商要低,低進入門檻下,團長群體流動性大和供應鏈鏈條較長,是制約社區團購企業發展的瓶頸。
如今,躋身社區團購已經數月,劉麗還認為自己是被動參與賽跑。除了地推未兌現輔助工作以及更高的佣金承諾,她對社區團購「泛濫」並不滿意。「一個小區至少有5個團長,甚至有人下單根本不知道下到哪了,找不到團長的店。」
目前,長沙、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社區團購市場成熟,隨之團長飽和,一個小區常見超過5個團長。起初,團長一般為小區周邊有門店的商家,包括蔬菜水果店以及菸酒副食店。後來,寶媽、上班族、便利店、超市、快遞點等都可以成為社區團購的前端,同時還可以兼任多家平臺的團長。
新京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地推為完成任務,對團長的要求逐漸放低。從最開始要求至少有百人以上的微信群才可以成為團長,逐漸放寬到只要有四五十人的群就可以。「這個很容易達標,隨便拉拉親戚朋友就能湊夠了。」王鵬說道。
王鵬直言,團長這份職業有點像賣保險。團長A所拉到新團長B和C帶來的訂單量,也可以給A貢獻獎勵金,甚至是B和C後來發展的B1、B2、C1、C2累計訂單都屬於A的績效。
不過,門檻降低團長也走向淘汰階段。北京京東區區購的團長李南(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京東區區購將訂單金額的10%給團長作為佣金,顧客下單的金額越高,團長獲得的佣金就越多,但「真的賺不了多少錢,一天下來也就賺50元左右。」
劉麗告訴記者,目前幹了一個半月,工作量大大增加,實際收入為600元,正在考慮還要不要繼續做團長。
團長「遍地開花」,萌生退意的比比皆是。黃敏(化名)在湖北隨州是最早成為興盛優選團長的一批,她記憶中,2018年,他們集體從隨州到武漢籤約,彼時一百多人籤約成為團長現場十分火爆,基本上都是隨州市大大小小的零售店商家。
現在黃敏已經將興盛優選上的網店關閉,「去年都只是親戚朋友買,我還要幫他們送貨,賺不了多少錢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