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將曾經是衣匠
1905年6月8日,王紫峰將軍出生在湖南末陽縣芭蕉嶼青苔衝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父親打工,母親織布,也許是受了母親的影響,王子峰讀了幾年私塾後因家庭生活困難變進了「布坊」當了一名織布匠。因為心靈手巧,他每天用土織布機能織除5丈布,掙錢貼補家用。19歲那年,父母相繼過世,作為家中的老大,他獨自撐起贍養5個弟妹的生活。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
1926年夏天,農民運動波及到了他的家鄉末陽縣,他便積極投身到打土豪,分天地的鬥爭中去,由於鬥爭意志堅定,思想覺悟高,於1927年春,由13區區委書記吳子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當選為區清算委員會委員。
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屠殺共產黨,湖南許克祥也發動馬日事變,解散農會,到處抓共產黨和積極分子,王紫峰僥倖逃脫,隱姓埋名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11軍26師76團當了名普通士兵。後來他發現這支部隊是去打共產黨的反動軍隊,便攜槍脫離部隊,跑到家鄉找到黨組織。並參加了1928年由朱德、陳毅等人領導的湘南起義。「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兩支部隊在井崗山會師後,部隊人數激增,吃住困難。紅四軍前委決定:各縣農軍返回家鄉,堅持遊擊戰爭。王子峰卻主動找到他的入黨介紹人營黨代表吳子榮,要求留在主力部隊學本事。後經吳寫信介紹給陳毅,陳毅又把他介紹給了四軍參謀長王爾琢,王參謀長便把他留在了軍部手槍隊當副班長。從此,王紫峰便開始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開始了他漫長的革命生涯。
1932年,紅軍政治部第一期團政委訓練隊畢業留念.其中有朱德,王稼祥,吳富善,王集成,謝振華等,箭頭指處為王紫峰,當時正害牙痛,半邊臉腫著,依稀可見.
二、 人生偶然也必然
王紫峰在手槍隊時,常常跟朱.毛外出警衛,朱德,毛澤東經常給他講一些遊擊戰術和群眾工作的辦法和經驗,使他在軍事和政治上很快成熟起來.當時在手槍隊當司務長的時候,戰友楊得志是一排長,兩人還因號房子不滿意爭的面紅耳赤..(1994年.9.10月,兩人僅隔25天相繼去世).揚的外孫揚楠對王的外孫宋鵬說:」到了那邊,他們還能編到一個連.」
1928年11月,以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湘贛邊區特委創辦了特委訓練班,這是井崗山根據地創建時期第一所培養黨員幹部的學校.王紫峰被派到那裡學習,當時軍隊上只有王和譚冠山等幾個軍隊上的人參加培訓.訓練班主要以政治教育為主要內容:如社會發展史.中國革命史.黨建工作和群眾工作等,也講軍事課,主要是連排攻防戰術.在訓練班,王紫峰第一次見到前來講課的紅五軍團長彭德懷同志,聽他講平江起義的經過,以及對追求革命的認識.雖然因為戰事緊張,他們只培訓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但對王的政治覺悟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懂得了什麼是階級,為什麼要革命,怎樣開展武裝鬥爭,怎樣建立根據地,以及怎樣奪取全國政權.在井岡山時期,他曾在朱德的前夫人伍若蘭大姐的農運科工作,在一次宿營中,被敵人突襲,伍大姐不幸被俘犧牲.在艱苦的鬥爭歲月裡,王紫峰在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羅榮桓,譚震林等許多領袖級的首長的幫助教育下,迅速的提高和成長!到1932年4月,王紫峰就由一名普通的紅軍戰士升任為紅五軍團15軍43師129團團政委.
長徵到達陝北後,1米8的王紫峰瘦的只有多斤.
坐地右五為王紫峰,坐凳左三為王平,左五為陳漫遠
後排右一為王紫峰,(挺進軍十一支隊政治部主任)左一為鄧華,(十一支隊司令兼政委)(左二為葉長賡,前排坐者為易耀彩(參謀長)
1988年6月於北京<晉察冀革命根據地(山西部分)大事記>審稿會合影.前排左四為王紫峰,左十為揚成武,右四為王宗槐
1940年參加百團大戰一次戰役出發前留影.
於搭檔劉道生合影
戰鬥中結成革命半侶的妻子郭永林
三.槍林彈雨跟著黨.
紅軍長徵途中,戰鬥減員十分厲害,王紫峰調到紅一軍團教導營任總支書記.(當時營長是陳士渠)教導營全部是有幹部和戰鬥骨幹編成,戰鬥力很強.王的組織動員能力對部隊的戰鬥力生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到達陝甘蘇區吳起鎮後,王又調任紅一軍團隨營軍校政治教育主任,在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的直接領導下從事培養紅軍幹部的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王紫峰調任115師政訓處教育科長.後又到保定四縣拉起一支抗日義勇軍.被編入第三軍分區十大隊,王擔任大隊長兼政委.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王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的優勢,收編多股散兵遊勇,組建了一支2340人的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副總參謀長徐信同志就是在這支部隊裡成長起來的傑出代表.1939年7月,王到晉察冀軍區四分區任政委,司令員是紅軍時期的團長孟慶山(解放後任河北省軍區司令員(中將)).四分區的政治部主任是劉道生(解放後任海軍副司令.中將).1942年,王紫峰在殘酷的敵後戰爭中結識了平山專區民族革命中學的女校長郭永林並結為伉儷,之後近半個世紀,他們互敬互愛,相濡以沫,共同養育了7個孩子.他們的前四個孩子都是在戰爭年代出生的.1949年2月,66軍成立,王紫峰為首任政治委員,之後就是打太原,和參加抗美援朝1至4次戰役.回國後調任山西省軍區司令兼政委,1961年12月,調任北京軍區副政委,1982年按大區正職離休.1955年授中將銜.1994年9月30日在解放軍總醫院逝世,享年90歲!
毛澤東、朱德籤名的委任狀
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太原前線總前委擴大會議留影
王紫峰的前四個孩子都是出生在戰爭年代.
66軍首任首長政委王紫峰(中)軍長蕭新槐(左)副政委張連奎(右)(我大嫂張爾平的父親)
於賀龍.羅榮桓,聶榮臻合影 左三為王紫峰
前排右八為王紫峰,中間者朱德
>>相關連結:
開國中將王紫峰與朱德的早期交往
來源:《湘潮》雜誌2006年第7期
王紫峰,湖南耒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1989年深秋,我出差北京徵集黨史資料,作為家鄉人專程拜訪了已84歲高齡的王老,聽他娓娓講述了紅軍時期同朱德交往的故事。
朱德途經敖山,點名要見赤衛隊長王紫峰
1928年4月上旬,朱德率領南昌起義的一部分工農革命軍,在攻佔耒陽縣城40餘天之後,為避開敵人的南北夾擊,開始向井岡山作戰略轉移。
這一天,朱德同新婚妻子伍若蘭騎著馬一塊離開耒陽縣城。
「若蘭!去敖山十三區,我得去看一個人。」朱德若有所思地對妻子說道。
前不久,林彪任連長的第二連和十三區赤衛隊全殲了敵兵一個加強營,其中赤衛隊長王紫峰一人就用大刀劈死了五六名敵兵,被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吳子云譽為「殺敵英雄」。朱德很想見見這位赤衛隊長。
兩人快馬加鞭,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敖山十三區蘇維埃政府駐地敖山廟。
區政府正在駐地召開農軍轉移工作大會,王紫峰也在會場。在吳子云的安排下,朱德見到了王紫峰。一見面,朱德就親切地拍了拍王紫峰的肩頭:「紫峰!上次敖山戰鬥,你打得蠻不錯哩!想當兵嗎?」
「想啊!我做夢都在想當兵哩!」王紫峰望著朱德急切地說:「師長,你現在就帶我走吧!」
為表達自己堅決的態度,王紫峰燒掉了自己的草屋,徵得區蘇維埃主席吳子云的同意,當天下午毅然跟朱德和伍若蘭踏上了去井岡山的道路。
當遣返農軍的命令下達後,王紫峰得到朱德一張字條,被幸運地留在部隊
1928年5月初,湘南7縣的農軍和群眾匯集到井岡山地區,一時帶來吃住等方面的困難,總前委決定,各縣農軍應返回各地,開闢革命根據地。王紫峰所在的三十四團也在遣返之列。原本鐵了心要跟朱德鬧一輩子革命的王紫峰,想不到來井岡山才一個多月時間,就要隨農軍回老家,確實想不通呀!眼看明天各縣的農軍們就要啟程了,王紫峰躺在稻草鋪墊的竹床上,怎麼也睡不著。凌晨3點多鐘,王紫峰決定去找吳子云,託他去跟軍首長說說情,讓自己留下來。
吳子云沉默了半晌,才說:「紫峰啊!你要想留下來,只有一個人能幫你。」
「誰?」王紫峰立馬急問。
「朱軍長啦,他介紹你當兵的。」吳子云話音未落,王紫峰立即興奮地蹦起來:「對!我怎麼沒想到呀!我現在就去找他!」說罷,冒著寒冷的山風,直奔軍部駐地。然而,在軍部門口,他卻被哨兵擋住了。
「同志,我找朱軍長有急事!」王紫峰哀求說。
「不行!你不看看時候,深更半夜的,首長們要休息,有事明天來吧!」哨兵語氣嚴厲,說什麼也不讓王紫峰進。就在王紫峰萬分焦急之際,朱軍長住的那間臥室的窗口突然亮起燈光,王紫峰精神一振,不顧一切地大聲呼叫起來:「若蘭姐!若蘭姐!」
伍若蘭開窗一看,原來是小同鄉王紫峰,便驚訝地問:「天還沒亮,這麼早來有什麼事呀?」
「我要找軍長!」王紫峰火急急地說。
在他們說話之際,朱德醒過來了,一邊穿衣一邊吩咐伍若蘭:「是你們耒陽那個織布匠嗎?讓他進屋坐嘛!」王紫峰走進朱軍長的臥室後,把要求留下當兵的事說了出來。朱德聽了後,沉思了好一陣,點了點頭,然後走到書桌前,寫了一張字條遞給王紫峰說:「留隊的事是王參謀長和陳毅同志負責,你去找找他們。」王紫峰接過紙條,感激地向朱德行了一個軍禮,轉身出了房門。
陳毅接過王紫峰的字條後,看了一眼,呵呵地笑了起來,接著伸手拍了拍王紫峰的肩頭說:「你這個耒牯子,把軍長也請出來了!好吧,破個例,你就留在我們軍部警衛連手槍班吧。」
由於工作十分出色,王紫峰不久被提升為班長。
朱德對王紫峰要求特別嚴格,曾「三訓」王紫峰
王紫峰第一次被「訓」是為補軍服之事。
湖南各縣農軍返回各地後不久,紅四軍進行了一次整訓,部隊開始了正規的軍事訓練。王紫峰在軍部手槍班練習進攻戰術,在一次衝鋒中,把軍部後勤科新發的灰色軍服撕裂了一個口子。朱德發現後,當即將王紫峰叫住:「小王!剛發下的軍衣怎麼就破了!」
「被樹杈掛破的!」王紫峰如實地報告說。
「那也要縫好嘛!」
「是!」王紫峰答應一聲,走開了。由於訓練疲勞,王紫峰迴房倒頭就睡,把縫衣的事忘了。下午開展訓練,王紫峰穿的破衣又被朱德發現。朱德沉下臉來:「當兵的要講軍容。」之後,他又深情地對王紫峰說:「你過去是一個織布匠,應當知道一尺布一寸紗來之不易。小洞不補,大洞一尺五,快脫下來讓你若蘭姐縫補一下再穿!」
「我自己縫。」王紫峰不好意思地搖了頭。
「不行!你等一會又忘了!」說著,親手去解王紫峰的衣扣,硬逼著他把衣服脫下。
王紫峰第二次被「訓」是為到地方工作。1928年6月,寧岡縣委請示毛澤東和朱德,要求部隊派一批骨幹力量下到各區鄉幫助工作。朱德考慮到王紫峰剛參加革命不久,還缺乏組織工作能力,眼下是個機會,不如讓他去地方摔打摔打,於是就向負責調派幹部工作的陳毅推薦了王紫峰。
陳毅把王紫峰叫到自己的房間,告訴他工作調動的事。王紫峰聽說是下鄉,皺著眉說:「我一個大老粗,鬥大的字識不了幾個;再說我說的是耒陽人的土話,江西老表聽不懂,如何能開展工作?還是派能力強的人去吧!」
陳毅見他推辭,便轉告朱德。這下子,很少發脾氣的朱德可惱火了。他讓人將王紫峰喊到自己的住地,劈頭蓋腦就向王紫峰放出一串連珠炮:「紫峰!組織上決定要你去寧岡縣葛田鄉搞地方工作,聽說你頂牛不去,是真的嗎?」
王紫峰一見朱德神色異樣,語氣格外嚴厲,便小聲囁嚅著回答:「搞地方工作,我怕做不好……」
「什麼做不好!人生下來就會做一切嗎?我看你思想是長了毛,無非是怕困難、怕吃苦。要知道,宣傳群眾、武裝群眾,要比打仗還重要,你是共產黨員,就得像共產黨員的樣子!」朱德一時激動,臉色微紅,聲音提得很高。
面對朱德的訓導,王紫峰霎時面紅耳赤。是啊!自從留在井岡山後,從來沒有見過朱德這樣不講情面地批評自己,可他一個心眼是為自己好呀!王紫峰想到這裡,不由慚愧得低下了頭。
朱德見王紫峰對自己的問題有所認識,便溫和地說:「好吧,回去準備一下,到了地方後,一邊學一邊工作,有什麼困難,就託人帶信來。完成任務回來後,向我匯報。」
王紫峰走了,他沒辜負朱德的期望,在寧岡葛田鄉一個多月的工作中,學會了做群眾工作,把土改抓得轟轟烈烈。七溪嶺戰鬥勝利結束後,王紫峰奉命回井岡山。朱德獲悉王紫峰迴來,囑咐妻子伍若蘭炒幾樣好菜,做一鍋紅米飯,他要請王紫峰和幾個從軍部下去的同志會一次餐。
吃飯時,王紫峰邊吃邊向朱德匯報下鄉工作情況和體會。朱德聽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我聽寧岡的同志反映,你們表現得都不錯,做出了很大成績,可不要翹尾巴啊!」
王紫峰第三次被「訓」,是為幾個蒸山雞蛋。
王紫峰從寧岡葛田回井岡山後,調到紅二十八團特務連任司務長。當時,朱德經常下連隊了解情況,到二十八團跑的次數最多,因為二十八團是他南昌起義後帶過來的基本部隊,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一天早飯後,朱德頂著炎炎的烈日,來到二十八團特務連,受到全連官兵的熱烈歡迎。剛調來不久的王紫峰更是興奮不已。老領導、老首長來了,他這負責後勤的司務長,自然不能馬虎。於是派炊事員特意到附近老百姓家裡採購一點葷菜,可當時井岡山附近的老百姓家裡生活都十分窮苦,哪有什麼好菜?後來,好不容易才從一個獵戶家裡購買了幾個山雞蛋。中午,王紫峰讓炊事員蒸好後,就去連部請朱德吃飯。朱德來到飯堂,王紫峰搬了一張竹椅招呼朱德就座。朱德沒有入座,而是背著手,繞著飯桌看了一圈。突然,王紫峰發現朱德的一雙濃眉皺了起來,那臉色頃刻間也變得十分嚴肅。
「紫峰,給我找個飯碗。」朱德看了一陣後,回頭吩咐王紫峰說。炊事員聞聲,取來一副碗筷,朱德接過後,扭身走出食堂,同一排的戰士一起有滋有味地在草坪上喝著南瓜湯。吃完飯後,朱德再次走進食堂,專注地盯著王紫峰:「你們特務連的人天天都吃山雞蛋嗎?」話語火辣得燙人,王紫峰的臉霎時緋紅起來,一時無言以對。朱德見王紫峰尷尬,便放緩聲調說:「我曾多次講過,咱們隊伍官兵平等,你這個管吃喝的司務長就忘記了!今後要注意羅,多往戰士們身上想。」朱德說完後,欲離開飯堂。王紫峰忙苦著臉問朱德:「軍長,那這些煮熟的山雞蛋……」
「你們都不能吃!拿給躺在床上的傷病員吃!」朱德說完,走了。
王紫峰痴痴地望著朱軍長的背影,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