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談談讀書。說起讀書,大家可能會嗤之以鼻。讀書,誰不會呀,還要探討?說實在的現今讀書和古人讀書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因為古時候的書非常少,所以古人都採用「精讀」,而現代的書籍很多,各門各類都層出不窮。尤其是現代社會,稍微有點名氣的人都會寫本書,且不說有沒有文化,文化水平高與低,都會以「寫書」作為炫耀的資本。
這些人寫的書,小編不敢評論說一無是處,但是和流傳下來的名篇肯定是不能比的。有人說,現在是「快餐閱讀」的時代,就是翻得看看就行了,要是出於這種目的,小編不反對。當今社會還有一種書非常暢銷,也備受職場男女們追捧,這類書叫做「成功學書」!
所謂「成功學書」就是被世人稱為「心靈雞湯」的那一類書,這類書其實是社會的最大毒害,常常有人會感慨:「喝了那麼多雞湯,依然過不好這一生」!說實在的,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現實,這類書會給你造成更大的迷失。
據小編知道的那些成功人士,像馬雲、馬化騰、王健林等,無論他是商業上的成功,還是事業上的成功,或者是藝術上的成功,都不是讀成功學書才成功的。記得小編曾經看過一本書叫《賺錢不難》,出於好奇翻的看了一下,寫的純粹是亂七八糟,牛頭不對馬嘴。料想這作者說的賺錢不難,也就是靠這本書賺些你買書的錢而已。
千萬不要相信賺錢是個簡單的事,要想把別人的錢掏到自己的兜裡,那是天下第一難事。說到這,那麼我們該讀些什麼書呢?小編之見必須讀雜書,多讀些雜書,科學類的、文學類的、美學類的、哲學類的、甚至玄學類和史學類的書,都應該讀。有能力的話,年輕的時候一定要讀書過量。這過量有兩層含義,一是要多讀書,養成每天讀書一小時的習慣,不管什麼樣的書,多讀就是了。第二,多讀一些其他門類的書,其他門類的書是給予營養,和我們吃飯一樣,要營養均衡,要豐富。
寫到這裡,以小編之見,有幾類書是不得不讀的:一是經典的古典的作品。
正如詩人博爾赫斯說,古典作品並不是「一部必須具有某種優點的書籍;而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
第二類是現代思想研究類的書籍。這一類書籍多以西方思潮為代表,如馬克思恩格斯、韋伯、波普爾、蘇格拉底、柏拉圖、弗洛姆、洛克、穆勒、孟德斯鳩、盧梭、羅爾斯等等。
第三類是歷史類的書籍。古人云:「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有一位學者也曾經說過,「歷史是中國人的宗教」。可見,歷史類的書籍是必讀的。除此之外,讀書也不能過於拘泥,不能過於功利,可以跟著興趣讀,泛著讀,不必專於一門一類。古人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即便無法精通天文地理,也千萬不要讓自己一無所知。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關於讀書,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賞經典詩詞,觀諸類文化,請關注【文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