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精讀 餐盤上的移民

2020-12-25 騰訊網

在最近的《經濟學人》「Immigration on a plate餐盤上的移民」這一專欄裡有篇文章通過描寫美式中餐的演變,進而論述了美籍華人的上升軌跡,我個人感覺很有意思,所以摘選其中的一些片段跟大家分享一下。

_

英文原文

_

Not everyone is enticed. The same cult of authenticity which decrees that good tacos only come from trucks posits that the best Chinese food is found in humble settings. That is as inaccurate as the snobbery that Mr Huang decries. Chinese chefs are as ambitious as any others; a bowl of noodle soup no more stands for all Chinese cuisine than a slice of pizza does for Italian.

In any case, authenticity is a slippery commodity. Recipes constantly evolve as people move and mingle. The chillies now considered essential to Sichuan dishes were actually brought to China by Iberian the late 16th century. Hot dogs were originally German, pizza Neapolitan, begals Polish-- but now they are all American, and like America, infinitely varied.

「In any case, authenticity is a slippery commodity.」

這句話無疑是整篇文章的難點之一了,而且它充分證明了「每個單詞都認識,但是放在一起就不懂了」這句話。

「slippery」表示「滑的、抓不住的;靠不住的、愛耍滑頭的」,這裡指的其實是「地道美食的標準其實很模糊,不是那麼容易評判的」。

「commodity」大家都知道是「商品」的意思,那什麼是商品呢?有價值的東西才能被稱為「商品」!所以這個單詞還可以表示「有價值的東西」,比如:Water is a precious commodity that is often taken for granted in the West. 水很寶貴,但在西方國家人們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

綜上所述,整句話可以譯為「無論如何,何謂正宗並不好說。」

_

參考譯文

_

但也不是人人都會捧場。崇尚地道美食的人認為,最好的中餐要到環境樸素的小店裡尋覓,正如他們認為只有街頭餐車賣的玉米餅才夠正宗一樣。這和黃頤銘批評的那種優越感一樣是錯的。華裔廚師和其他廚師一樣雄心勃勃。一片披薩代表不了義大利菜,一碗湯麵也不能代表所有中國菜。

無論如何,何謂正宗並不好說。隨著人們遷移,食譜也在不斷演變。現在被認為是川菜精髓的花椒實際上是16世紀後期才由伊比利亞商人帶到中國。熱狗源自德國,披薩源於那不勒斯,百吉餅是波蘭人創造的,但這些現在都成了美國的代表食物,而且和美國一樣變幻無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精讀-非誠勿擾為什麼常青?
    說實在的,bumblebee團隊在寫這篇精讀的時候,都不確定這個節目是否還存在,問了小夥伴說電視臺還在定期播,於是找了最新一期的速看了下。對於《非常勿擾》引發的拜金等社會問題,也引起了《經濟學人》的注意,2020年11月28日的《經濟學人》中有篇文章對此進行了報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非誠勿擾」是什麼節目?「非誠勿擾」為什麼收視高?
  • 經濟學人精讀:旅遊業回暖!週遊世界還是周邊遊?
    今天「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旅遊相關的表達。 ▲圖片來源網絡 旅遊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尤其是那些將旅遊作為支柱產業的地區,經濟學人上在介紹作為希臘旅遊業現狀時先是說了往日旅遊業帶來的巨大收益
  • 外刊精讀 ∣《經濟學人》:How Hunan province become a font of popular culture
    這裡經濟學人用了一個非常巧妙的表達brim with praise。brim做動詞時,意思為「盛滿,溢滿」,比如 Tears brimmed in eyes. 熱淚盈眶。brim with praise給人一種感官上的衝擊,好評都溢出來了。6. ingénuesn.
  • 經濟學人精讀丨蘇大強作妖記
    由於涉及到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子女婚戀,養老,啃老等多重社會問題,該劇一開播就受到了廣泛關注,不但播放量登頂「愛騰優」,大強的表情包遍布微信,話題花式上熱搜,還成功引起了外媒的注意。2019年3月23號的《經濟學人》China版塊對這部劇進行了報導。和之前的《延禧攻略》、《流浪地球》的套路一樣,這篇文章從影視劇的角度出發,最終落腳在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 經濟學人:你是什麼垃圾?|外刊精讀
    外刊精讀專欄回歸啦。我們今天來學習《經濟學人》中國專欄一篇關於垃圾分類的報導。"垃圾分類"也是7月引起全網討論的一大熱門話題。
  • 經濟學人雙語精讀91| Weflat
    參考譯文:這家電子商務巨頭在24小時內(開始於周日晚上12點)在銷售額上達到了308億美元,之前在上海開展了一場由太陽馬戲團、瑪麗亞·凱麗和澳大利亞模特米蘭達·可兒擔任主角的華麗電視舞臺表演。[經濟學人] The social-media giant(社交媒體巨頭) faces a reputational crisis.
  • 精讀英文外刊第10天 經濟學人:致敬漫威「英雄」斯坦·李
    今日精讀英文外刊第10期選自2018年11月23日《經濟學人》訃告版塊,前面9期內容在微信公號後臺「精讀」菜單中可查詢閱讀,後臺回復關鍵詞
  • 經濟學人如何用英文描述肖戰?
    昨天在給7月份往後的精讀英文行動選材時,最新一期經濟學人談到了「肖戰」,文章報導還是比較客觀中立,僅僅陳述事實。沒想到肖戰竟然這麼火,都上了經濟學人雜誌了!我們不妨跟隨這期經濟學人一起看看經濟學人如何來報導這位「明星」。有趣,或許有用。
  • 外刊精讀 |《經濟學人》:Bow-wowing out
    【內容精讀】1. kenneln. ① A place where dogs are bred and trained, or cared for when their owners are away.
  • 經濟學人精讀|奈良的鹿
    本期導讀 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201205期。
  • 經濟學人精讀:殊死格鬥(一)
    我們現在打開愛奇藝,兩個小時的電影,一邊下載一邊播放,我們早已習以為然。2010年5月18日在PlayStation 3和Xbox 360上發行。發售之後,該遊戲在Metacritic和GameRankings上均得到高分,使得它成為PlayStation 3和Xbox 360平臺上最受好評的遊戲之一。它的畫面、音樂、開放世界的系統、劇情均得到評論家好評。
  • 外刊精讀:「地攤經濟」,聽說你也想去擺地攤?
    還比如經濟學人上這句: With the labour force shrinking as the population ages, help-wanted ads are popping up in shops across the country.
  • 《經濟學人》英文精讀:深度分析超級富豪如何投資(上)
    英文學習者對《經濟學人》應該很熟悉,這是一份創刊175周年的英國報紙,用詞地道優雅,若干英文考試都從中選材,比如高考、四六級、CATTI、雅思、託福等等。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下《經濟學人》周刊文章《How the super-rich invest》,聚焦全球超級富豪如何投資。全文約1300字,閱讀時間8-10分鐘。
  • 經濟學人精讀|Covid-19 in 2020
    本期導讀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201219期。2020年,一切都變了樣子,這一年終將載入歷史,印刻在所有人的腦海裡。十年間,它所涵蓋的激動人心的事件數不勝數,因之有人稱這是「歷史上最為多彩的年代」。
  • 導讀及下載|經濟學人20200829
    朝鮮經濟文章認為朝鮮實施了世界上最嚴格的隔離措施,其經濟狀況相當糟糕,文章感情色彩明顯。 中國 經濟學人對中國的描述風格及思想是一貫的,大家自行閱讀吧。  中東與非洲  莫三比克的衝突非洲南部地區衝突加劇,各利益方憂心忡忡。
  • 經濟學人精讀|政府數位化轉型
    本期導讀 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200905期。本文主要內容是講政府的數位化轉型,而疫情更是加速了這一轉型過程,政府開始採用線上的方式處理一切政務,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pregnant 意思是「懷孕的」folder 意思是「文件夾,紙夾」,我們電腦上的「文件夾」英文就是「folder」。medical record 直白翻譯是「醫療記錄」,也就是我們說的「病歷,病史檔案」;病歷還可以表述為 medical note。haul 本意是「拖,拉」,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帶著」。
  • 經濟學人精讀|韓國好聲音
    本期導讀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20201107期。Trot,韓國演歌,是朝鮮半島的傳統流行音樂,被稱為朝鮮半島最早期的流行音樂。韓國人聲稱韓國演歌早在日治時期前就已出現,儘管與日本演歌的音樂很相似,但兩者並不相同。
  • 經濟學人丨《花木蘭》
    大家晚上好呀,今天我們學習的文章選自《經濟學人》,文章的話題為Hollywood and China;標題為Red carpet;引言部分為China
  • 經濟學人精讀 | 韓國男團(BTS)
    本文節選自《經濟學人
  • 如何通過精讀外刊,提高英語水平?|方法貼
    但是,上了大學和工作以後,因為放飛自我,我們的英語水平在不斷退化,所謂用進廢退。如果想要重回巔峰狀態,就必須拾起巔峰時期的英語學習方法。而高中英語老師的講課方法其實就是精讀法——精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絕對有效途徑。 我之所以這麼推崇精讀,是因為我個人也是精讀方法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