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徠卡最癲狂的鏡頭 summarit M50 1.5 (5CM 1.5)黑白與本色篇

2021-02-14 頂級相機範

但凡來自90年代開始玩徠卡的朋友,相信應該都會認識下面的這部機器。



是的,它就是MINILUX。徠卡第一部完全自己設計、生產的全自動可攜式相機。但凡用過這部機器的人,都會對它的鏡頭具體有的獨特表現記憶深刻。很多人會問到它的鏡頭,SUMMARIT,在1998年徠卡重返中國市場以前,我們對這個鏡頭的命名知之甚少。

還好,徠卡前幾年再次啟用了SUMMARIT這個名字來命名鏡頭,讓它再次重回我們的視線。為此範主決定挖一挖SUMMARIT這個大坑。

SUMMARIT這個名字首次出現在徠卡的目錄裡,是在大約60年前。


在此,感謝i50mm.com同意本訂閱號轉載關於SUMMARIT歷史名鏡的文章。

本文授權轉載自i50mm.com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在徠卡M鏡頭的歷史裡,沒有比這個鏡頭爭議再大了。絕對奇葩,有人對他愛不釋手,有人對他嗤之以鼻。對這隻鏡頭幾乎沒有「不錯、還行」這樣的詞彙,只有很好,和很爛,沒有中性詞彙。

1934年蔡司推出50 1.5 sonnar,1936年徠卡推出高速鏡頭是施耐德的設計xenon 50 1.5,1949年後徠卡給xenon增加鍍膜,就是summarit50 1.5。出這個鏡頭主要是對抗蔡司的50 1.5 sonnar還有福倫達的50 1.5。由於M口的summarit與M3是同時期生產,做工和用料上可是精益求精,畢竟15片光圈葉可謂罕見了。L39口的做工明顯不如M口的,體現在價格差異上。這頭在60年代做了進一步改,就是M50mm F1.4 SUMMILUX了,之後這個設計一直用到2004年。查閱徠卡歷史發現,加拿大的徠卡公司竟然是從給50 1.5打磨鏡片開始起步的。

生產年限:1954-1960

濾鏡口徑:41mm

這頭的價格也很有意思,從2000到20000,因為全世界也找不到幾枚成色好的了,當你這頭產量大概是7.5萬隻,鍍膜軟刮花嚴重、起霧、長黴、光圈葉粘連,現在找到成色好的很難了。如果你手裡有一個成色好的,那你就發了。幸運的是我器材置換到了一個極品成色的,哈啊哈。

對我來說這頭簡直顛覆了我對徠卡的認識,顛覆了我對圖片後期的認識,顛覆了我對成像風格的認識。簡直就是癲狂。瘋瘋癲癲的成像,總有驚喜,也總有失望。沒法預料、沒法控制,隨時雜亂、隨時無章。色彩反差極低,灰階過度豐富,可以後期調整餘地非常大。其他任何徠卡、蔡司拍的照片幾乎太好了已經沒有調整餘地了。後期處理成高反差高亮照片,有種明迷的感覺,街拍是如此明迷我才是頭一次知道。

我的街拍方式基本都是最大光圈盲拍,有的對焦碰的也很準哦,跟打撞球一樣,需要技術和運氣。誰說這頭沒有銳度,有時候他會給你不期而遇的驚喜。暗光、德味?在我的高反差處理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了。這頭本來就有爭議,這種處理本也很有爭議,哈哈。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徠卡 summarit M50 1.5 之黑白篇~

這是一隻50-60年代生產的鏡頭,反差很低,灰階過度平滑,非常適合黑白拍攝。特別是喜歡後期模擬黑白來說,更是給了相當大的處理餘地。再加上徠卡M8的CCD細膩強悍的表現。可以說數位相機轉換黑白,再也沒有這個鏡頭出的片子,來的得心應手。這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鏡頭,也有人說是非常藝術的鏡頭。看你怎麼用了,潛力無線,繼續開發中。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徠卡 summarit M50 1.5 之本色篇~

搜索一下這個鏡頭,用的人還是小眾,喜愛這個頭的人更是小眾中的小眾。其實大光圈1.5直出真的讓人癲狂,不過即便如此,徠卡味道還是有的。隨著光圈 的縮小,M50 1.5的個性也減弱了,甚至看不出瘋癲了,徹頭徹尾的徠卡頭甚至比七枚玉味道還濃。小光圈下它的瘋癲其實並沒有消失,而是悄悄藏在了邊角和背景裡,在有些情況下你還是能看出是它的個性(旋轉焦外、邊角)。下面的照片只稍微調整了一下曲線,不做其他調整。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LEICA M8 + summarit m50/f1.5 5cm 1.5

下篇將繼續介紹SUMMARIT 50mm F1.5 在F2.8 、F4.0光圈下的街拍表現,以及在膠片機上的特別表現力。


長按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徠卡範!更多重磅人文控和技術控文章近期陸續推出!

今後範主也將邀請更多業內專家貼出他們的精彩文章。

範主的新浪博客

(由於微信的圖片顯示能力有限,今後範主會在博客上同步分享具有大圖的文章)

http://blog.sina.com.cn/u/5721014626

範主的新浪微博

(範主會在微博上及時分享最新動態)

http://weibo.com/p/1005055721014626





相關焦點

  • 今古有神奉志士,當天工遇上Leitz summarit 50mm f1.5
    你先用這枚鏡頭好了,拍拍黑白很有味道的,玩膩了你再過來換別的玩!於是老闆就不耐煩的打發我出去了,隨手扔給我今天的主角——徠卡leica leitz GMBH wetzlar summarit 50mm f1.5。
  • 器材 | 徠卡Summilux-M 90 mm f/1.5 ASPH.鏡頭髮布
    Summilux-M 90 mm f/1.5 ASPH.鏡頭的遮光罩,能快速輕鬆地從鏡頭前端拉出並鎖定,為鏡頭提供最佳保護,防止雜散光和反射。  徠卡Summilux-M 90mm f / 1.5 ASPH.鏡頭最近的對焦距離為1米,放大比為1:8.8,這使其成為理想的肖像攝影鏡頭,其高速對焦也充分挖掘了M卡口的潛力。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35mm系列鏡頭
    ]篇鏡頭的質量直接決定相片成像質量,要說迄今為止最厲害的旁軸取景系統,必屬徠卡M旁軸系統。這顆鏡頭延續Elmar 50/3.5的設計,採用Elmar(Tessar)四片式光學結構,體積很小,光學表現與Elmar 50/3.5相似。反差略大,成像較硬朗,很多黑白攝影師非常喜歡這個鏡頭。
  • 徠卡M系列50mm鏡頭的選擇
    今天我們主要講的是50mm焦段的鏡頭。目前徠卡現有在售型號的50mm鏡頭有4枚,分別是50mm/0.95、50mm/1.4、50mm/2、50mm/2AA,其中50mm/2不是非球面鏡頭,其他都是。對於徠卡迷,若被問「最想擁有的徠卡鏡頭」,十有八九會答「夜神」—Leica NOCTILUX-M 50/0.95,更有人稱,「毒德的毒,夜神就佔了四分之一」。作為徠卡夜之眼系列的代表,這隻鏡頭融合了精密工藝、至臻品質及永恆價值,廣受爭議。
  • 窮玩徠卡?
    最後購入了fujifilm x100s,那可能是最接近復古旁軸的存在吧。最後真正購入是在德國科隆市的Foto Gregor。再加上一個summarit 50mm鏡頭。除了轉接徠卡m口,還可以轉接幾乎市面上所有的相機鏡頭,這就包括了那數不清的中古頭。比如m42螺口的蔡司鏡頭們,m39螺口的徠卡,福倫達,Jupiter們,佳能fd口的所有prime 頭也都不錯。說回鏡頭,徠卡鏡頭最被追捧的應該是35mm, 50mm和28mm。28和35不用說,街拍槓槓滴,50mm是必備標準頭,相當於人一隻眼睛能看到的範圍。
  • 玩轉鏡頭 | 人文之眼—徠卡M 35/1.4
    在攝影領域裡,談起35mm繞不開徠卡,而徠卡35mm最精華就是這枚Summilux-M 35mm f/1.4 ASPH.鏡頭(下文簡稱M 35mm f/1.4)了。它也是新手徠卡粉的首選鏡頭,其特點是擁有精密的光學鏡片技術和明亮的f/1.4最大光圈,有利於在弱光條件下工作,並可更好地控制景深。
  • 經典德國相機徠卡篇之 LEICA M型鏡頭
    資料表明其結構無變化,但有人認為# 2166702以後進行了重新設計,成像質量提高。1. Chrome版,加產,為M3設計的眼鏡版。最近對焦0.66M。2. Chrome版,加產,無眼鏡版。最近對焦1M, 黑色鋁3. 合金版,加產,鏡筒上無35標示 4. 黑色,加產,無35標示,無對焦鎖5. 黑色,有35標示6.
  • 把玩老鏡頭 | BESSA R2S+尼康Nikkor-s.c 5cm 1.4
    我沒有給大家測試更有名的Sonnar 50/1.5,而是先給大家帶來這枚鏡頭,因為我手上正好有這樣一枚老鏡頭,我覺得非常有趣和有意思的鏡頭,nikkor-s.c 5cm/1.4。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枚鏡頭和機器。
  • 徠卡SUMMILUX-M 90 f/1.5 人像攝影新基準
    Summilux-M 90 f / 1.5 ASPH.鏡頭的光學設計走在最新鏡頭技術發展的最前沿,即使在f / 1.5最大光圈下也有出色的光學性能表現。Summilux-M 90 f / 1.5 ASPH.鏡頭具有90mm的焦距和驚人的超大光圈,充分發掘了徠卡 M卡口座的潛力。
  • 徠卡CCD黑白旁軸m-monochrom使用有感
    徠卡m monochrom是在徠卡M9和M9P上發展而來的,相對於這兩部機器,M9M整個機身就是無任何logo和印花,就連M9P的機頂刻字都沒有,反正就是凸顯低調,要不是深度徠卡玩家,第一次把玩,都叫不出這臺機器的名字,可見它有多純粹,多固執。
  • 友聯攝影器材丨Noctilux-M 50 f/1.2 ASPH.鏡頭現已加入徠卡經典系列
    2021年1月28日,威茲勒。重新回歸的Noctilux-M 50 f/1.2 ASPH.鏡頭在徠卡相機公司的發展史上享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儘管初始版本已為50多年前的結構,但該鏡頭的推出絕不僅是單純的懷舊:當光圈收縮到f/2.8時,Noctilux-M 50 f/1.2鏡頭可以提供銳利的成像,並足以滿足現代數碼攝影使用需求。該鏡頭還是徠卡Noctilux系列鏡頭中最輕便的。  Noctilux-M 50 f/1.2 ASPH.鏡頭將有兩種款式可供選擇。
  • 老炮兒 | 徠卡MM+七工匠50mm f1.1
    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麼一套另類的黑白攝影神器——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七工匠50mm f1.1。 先說說徠卡M MONOCHROM (Typ 246)。徠卡公司一直追求高品質影像,而進入數碼時代後,他們一度面臨著相機心臟跟不上鏡頭能力的問題。而在曾經所謂「徠卡的感覺」相信也離不開柯達反轉片,高感負片,依爾福德黑白等等膠捲的幫助。
  • 《再買鏡頭就剁手》系列測評 篇四:徠卡 Leitz Summicron 50mm f2 rigid 測評
    這是徠卡第一支使用鑭系玻璃的鏡頭, 這是徠卡第一次使用電腦進行光學色設計的鏡頭, 是徠卡50年代為50標頭樹立的一個典範。為了測試這支50mm rigid,我分別用ilford HP5黑白卷,上海GP3 400黑白卷,Kodak 5207彩色負片以及轉接索尼微單進行拍攝。拍攝樣片不僅僅為了測試鏡頭的畫質和銳度,我是抱著認創作的心態來體會這支rigid在工作狀態時能帶給我什麼體驗。在黑白膠片上反差清淡,柔裡帶銳。不像尼康鏡頭拍黑白那樣,被人稱之為傻銳。
  • 關於徠卡50mm f/1.4,你了解多少?
    而每款50mm在不同光圈上的分段也是非常豐富的,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50mm f / 1.4這款鏡頭。那麼,每一款鏡頭都有Ta背後的故事,要想透徹了解這款鏡頭,我們要先了解下50mm f / 1.4這些背後的經歷。以下文字和圖片資料結合網絡以及作者:Thorsten Overgaard,由Leica 徠卡相機和他的朋友們翻譯整理,如有更詳細信息,歡迎徠友補充糾正。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50mm系列鏡頭
    Elmar 50/3.5分有鍍膜版和無鍍膜版,鍍膜版是戰後生產;另外還分紅字版和黑字版,紅字版是後期換了新型玻璃的版本,編號從910000起,被稱為"紅色標誌艾爾瑪鏡頭"。非常適合拍攝黑白膠片,灰階過度自然,層次豐富。成像跟現代鏡頭比也絲毫不差,會讓使用者忘記這是一枚80年前設計的鏡頭。
  • 玩轉鏡頭 | 徠卡M 21mm/1.4
    ………徠卡Summilux-M 21mm f/1.4 ASPH.鏡頭是第一支在21mm焦段上擁有1.4大光圈的鏡頭。徠卡 M 21mm F1.4  鏡頭能夠提供非常清晰的圖像,具有鮮明的徠卡色彩,色彩的飽和度和對比度還原非常出色。由於其鏡頭設計,該鏡頭表現出最小的失真、色差和漸暈。
  • 徠卡M 實戰注意事項:Leica M操作技巧篇!
    徠卡最經典的機型就是M,這點我相信無可非議。相比其他機型,M 系列在使用操作上會有所不同,小編整理了一些實際操作時要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對大家的拍攝有所幫助。● 1. 鏡頭檢測安裝鏡頭後,相機會自動識別鏡頭型號,不過前提是鏡頭帶有6bit 記號,那問題就來了,徠卡的老鏡頭是沒有6bit 的,無法自動與相機交換信息怎麼辦呢?
  • 打開徠卡攝影包
    他有三四套配置,隨時可拎起最合適的一套出發。這是最小的、也是磨損最嚴重的一套:Tenba包內有1套瑪米亞7配65mm,主機為徠卡...Domke f6包內1臺徠卡M6配35mm summarit和28mm elmarit,混搭1臺有「大徠卡」之稱的瑪米亞7II配80mm,常帶柯達porta 400、富士superia 400膠捲,當然,錢包、帶護封的筆記本和筆也常備包中。
  • 該怎麼去形容你最貼切——徠卡夜神 M 50mm/0.95
    ,比如被稱為「決定性瞬間」大師的布列松,一部配備50mm鏡頭的徠卡相機幾乎伴隨了他的整個紀實攝影生涯。攝影:Michael  器材:徠卡M+M 50mm/0.95攝影:Daniel Hoffman 器材:徠卡M10-P+M 50mm/0.95夜神,指的就是LEICA NOCTILUX-M系列的超大光圈鏡頭。關於為什麼叫夜神,因為鏡頭名稱Noctilux這個詞就是拉丁文「Noct」(晚上的)和「lux」(光)的組合。
  • Leica 徠卡 R 系列鏡頭回顧
    R系列的經典代表望遠鏡頭在徠卡R系列鏡頭群中Apo-Telyt-R 1:4/280mm算是非常傳統、具有代表性的望遠鏡頭,七片鏡片中包含了六片特殊折射率的光學玻璃,原廠直接於鏡頭最前端內置保護鏡片,如果需要使用效果濾鏡,如偏光鏡或是黑白攝影的有色濾鏡等等,必須將鏡頭後端的濾鏡匣抽出,可以替換S 5.5規格的濾鏡,為避免整隻鏡頭的折射率改變影響清晰度,這隻鏡頭在標準配備中就已經包含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