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9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蟲弗知 scope藝術客
798藝術區各自拗造型的眾社交網絡達人們
疫情之後恢復開放的798藝術區,最先回歸的人群,是被迫停業了一整個季度的婚紗拍攝,他們在園區的塗鴉牆、火車頭,還有那有著濃厚時代氣息的工農兵雕像等幾個固定景點前合影。藝術區在這裡,是一個露天攝影棚,無人,才是最佳時機。
798藝術區各自拗造型的眾社交網絡達人們
其次是園區的畫廊和藝術機構,即便還沒有對外開放,但都已經開始辦公,幾個在主街的大畫廊,也早已經開幕了好幾個展覽。這是他們的日常,無論有沒有觀眾,該上的班還是得上,該做的事還得繼續。隨後,聞聲而來的,是有著報復性出片需求的社交達人們。
報復性消費來了沒不知道,只知道報復性出片需求很火。
在天氣晴好適合外出的某一個周末,畫廊門口居然排起了長隊。達人們穿著時髦、精心裝扮到甚至不合時宜,在藝術作品前拗好造型後,拿下口罩,調整表情,一張精(gao)致(bige)社交照就可以出片了。拋在某紅書上,達人們會認真地給出畫廊名字、地址、開放時間以及展覽名稱和票價,留言區還會耐心回復如路線、穿什麼等一類事無巨細的問題。
於是,「這個地方太好出片了!」就成為社交網絡對一場展覽和一個空間的肯定。當然,畫廊每年花費超過運營總額過半的金錢打造的畫廊空間,設計布置的展覽和講究的燈光,本身就是極佳的片場,而在真正的「出片展覽」和畫廊認為的「出片展覽」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誤差?
798藝術區各自拗造型的眾社交網絡達人們
在798藝術區目前開幕的幾個畫廊展覽中,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的「WHO AM I」是某紅書上出場率最高的展覽,或許達人們並不認識和了解這次參展的多位國際藝術家的知名程度,但「疫情之後798的第一場展覽」足夠有話題點;在傑普·海因鏡面霓虹燈作品《我是誰,為什麼是我,我要去哪裡》的三連問上映射出自己的臉龐,足夠深沉;而站在艾爾格林&德拉格賽特的《反向耶穌受難》的腳下,用鏡頭營造的空間感能襯出超長的身材比例;黎薇《很久很久以前》裡的那些「縮小版」政治人物則足夠表現政治敏感度以及幽默感。而在對面的唐人第二空間,雖然伍偉和李爾朋的作品中,飽滿的造型和強烈的色彩對比同樣都極好搭配衣服,但卻很容易錯過,能在這裡出片的達人,想必是更為「資深」的文藝咖。
在當代唐人藝術中心擺拍的觀眾們@馬季東
出片率同樣頗高的,還有蜂巢藝術中心的「惡是」展覽現場。雖然在畫廊工作人員看來,這並不是一個能讓觀眾熱鬧起來的展覽,但他們似乎不夠了解達人。宋琨一件懸掛的全身骷髏裝置作品,恰好是不走尋常路的暗黑系達人的偏愛;李怒那件不斷低落的石油和乾淨的畫廊白盒子空間營造的不知所云的氛圍,再適合簡約系達人不過了;而麻劍鋒在二樓空間的「造境」,元素多樣色彩豐富,拗什麼樣的造型都合適。相對而言,雖然毗鄰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且對觀眾免費,但SPURS畫廊的開年首展「CLEAN」,卻輸在作品以架上繪畫和影像為主,不夠生動,並且空間相對狹小,不利於出片上。
同在797主路上的站臺空間的「十五周年回顧展」上,除了劉港順那件《生活很危險》能引起達人舉起手機外,其餘作品還不足以讓達人產生拍照的欲望。而798東路上,已經開幕的魔金石空間王兵展覽「遺存的影像」和麥勒畫廊的邱世華展覽,則在某紅書上無人問津,倒是很多以這兩個空間外立面為背景的人像照。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在五一期間推出「emptyUCCA」打卡UCCA活動,十分應景了。
或許也正是看到了這樣的需求,善於聯動社交網絡的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也應景地在五一期間推出了「empty UCCA」的活動,邀請觀眾在沒有展覽和藝術作品的美術館空間中拍照。沒錯,對於社交網絡來說,有沒有作品是其次的,有798的定位,有UCCA的名稱,有好看的建築空間,和精緻的妝容,就夠了。
「出片」已經成為了社交網絡看展的硬需求,抑或者說,是當下觀眾對藝術行業的硬需求。而在出片率的背後,我看到了一個「摺疊」的798。與郝景芳科幻小說《北京摺疊》中,在48小時裡由三個不同層級的人群在不同時間和空間的轉換中輪番使用同一城市空間不同的是,不同的人群在798的展覽裡,以更雜糅和交融的方式在同一時空中「平行」著。而相同的,則是在畫廊內和畫廊外,作品裡和作品外,不同世界之間的「摺疊」是界限分明的,而想要在不同世界之間穿梭,則需要付出代價。
畫廊的內外,就像「摺疊」中的兩個空間。
這個代價,亦同小說中一樣,是時間。藝術行業寄希望於社交網絡上的主力來完成轉換,大概最終需要幾代人的時間成本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圖片均由蟲弗知提供
- end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22號
合生匯寫字樓四層凱撒旅遊
郵編:100024
官方微信:scopeart
郵箱:scopearts@126.com
國際標準刊號 ISSN 1671-7740
國內統一刊號 CN23-1508/G
原標題:《大型片場798,你的展覽和空間出片率怎樣?| 藝術客 · 現場》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