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銅奔馬並非「馬踏飛燕」,所踏或為「匈奴鷹」
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圖像之一,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的命名一直存在爭議,而對於「馬踏飛燕」這一傳播最廣的名字,學術界也一直頗多質疑,其實,這一文物多以「銅奔馬」命名,雖然當年公布旅遊形象標誌時的新聞稿中稱謂是「馬超龍雀」。
-
【精彩武威】馬踏飛燕:被錯踩四十多年的燕子
「馬踏飛燕」的駿馬孔武有力、奔騰欲活,長久以來人們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馬上,而似乎很少有人去探究「燕」的來歷。家燕飛得不夠快 很多人將奔跑急速的馬都比喻為燕,或與燕扯上各種聯繫,包括這件「馬踏飛燕」的文物。然而,似乎古人見到疾飛的這種鳥,並不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燕子——家燕。首先,說起燕子的尾巴,大家一定不陌生,譬如燕尾服,屁股後面有兩條叉開的「燕尾」。
-
銅奔馬為何不叫「馬踏飛燕」了?馬蹄下究竟是什麼鳥?再議銅奔馬
銅奔馬原本只是甘肅武威雷臺一位將軍墓中出土的39匹銅馬中的一隻,因「馬踏飛燕」而名聲大振,也因其獨特的造型而享譽世界。「馬踏飛燕」這個名字是它最早的名字,流傳的也最廣。但是,自這個名字被叫定之初就一直存在著爭議。
-
從「馬踏飛燕」到「馬踏匈奴鷹」,承載著滿滿的時代豪情
後因時代際遇,銅奔馬被命名「馬踏飛燕」並出國巡展蜚聲中外,後來更被選為中國旅遊的形象標識。最近,首都師範大學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號上發文稱:該系教授寧強的最新考古研究發現,「馬踏飛燕」銅奔馬應改名為「馬踏匈奴鷹」。這一學術新發現廣受關注,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這件國寶目前為甘肅省博物館收藏。館長賈建威已經聽說了寧強教授的學術觀點,但是他說「也有專家不同意他的觀點。」
-
遊客拍「馬踏飛燕」只照側面?看清它的正面照,網友:真要笑哭了
遊客拍「馬踏飛燕」只照側面?看清它的正面照,網友:真要笑哭了 因為在很多博物館之類的地方,都會有各種國寶級文物的存在,就拿甘肅省博物館裡的「馬踏飛燕」來說,其實就真的有吸引到諸多遊客的關注。
-
憑手藝留住城市記憶 非遺傳承人再迎「春天」
後來通過創新,生肖花燈順勢而生,讓秦淮燈彩煥發生機。「做花燈這一行,不要指望大富大貴,但通過努力把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還是可以的。退休前,我白天上班,下班後做花燈補貼家用。二兒子陸敏是我的徒弟,現在已辦理停薪留職,一門心思從事花燈創作。」陸有文說。除了掙錢養家,他們還獲得了不少榮譽,陸有文是秦淮燈彩省級非遺傳承人,陸敏獲得南京工匠、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這讓他特別自豪。
-
非遺花燈鬧元宵
元宵節來臨之際,我們帶你看花燈、賞非遺。願所有夢圓,所有愁消。 聽元宵,往歲喧譁,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大地回春……正月十五是新年裡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為「上元節」,此時,無論在都市商圈,抑或在郊區街頭,一場場慶祝元宵節的民俗活動將如期舉行,成為市民歡度節日的重要節目之一。
-
國寶「馬踏飛燕」很少拍正面照?看了這組表情包你就知道原因了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 國寶「馬踏飛燕」人盡皆知更有腦洞大開的故事情節 工作人員稱這次共推出16款銅奔馬表情包「馬」力十足之後也會推出相關文創產品來延展故事性 1
-
中原內配「相中」南京飛燕
河南商報記者 陳薇 中原內配擬收購內燃機活塞環生產企業南京飛燕。南京飛燕在國內活塞環行業產銷量排名前三,其產品與中原內配產品汽缸套擁有相同的客戶群。 事件 中原內配擬收購活塞環製造商 昨日,河南省中原內配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收購蘇州和基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南京飛燕活塞環股份有限公司49.16%的股權,共計2099.04萬股。 和基投資、南京飛燕以及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政府,已經在8月23日與中原內配籤署了合作意向書,就本次股權轉讓事宜達成初步意向。
-
馬踏飛燕!去感受井研別樣文化與魅力
「遊在馬踏」,讓你樂此不疲01、馬踏標誌性建築「馬踏飛燕」馬踏原名「馬拖井」,據傳明代前,汲滷製鹽,用騾馬拉絞車取滷而得名。標誌性建築建於1998年,設計構想來源於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的「馬踏飛燕」,前肢兩蹄和後肢左蹄呈騰空狀,後肢右蹄踩在一隻飛燕上,狀若騰飛。寓意馬踏鎮充滿蓬勃生機和一往無前跨越發展。
-
國寶「馬踏飛燕」從武威出土,絕非是一種偶然
國寶「馬踏飛燕」自甘肅武威出土,並非是一種偶然。銅奔馬的形象與漢武帝苦苦的追尋的「天馬」形象非常接近,因此,銅奔馬也常常被稱作是「天馬」。有學者結合出土的《天馬行空圖》及長沙馬王堆帛書《相馬經》,甚至提出了應該將其改名為「天馬逮烏」。然而,「天馬」究竟來自何方?
-
...表演藝術展演 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推出花燈小戲專場
雲南網訊(記者 侯婷婷)7月19日,第十一屆雲南戲劇「山茶花」表演藝術展演活動繼續進行,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花燈小戲專場在雲南省大劇院上演。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推出花燈小戲專場。侯婷婷 攝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遺展演中心推出花燈小戲專場。侯婷婷 攝 當天的花燈小戲專場上演了《愛的誤會》《劈棺》《情滿桃園》3個劇目,由曲靖市滇劇花燈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花燈團團長、國家二級演員方晴領銜,在舞臺上展示從古到今3個不同主題的動人故事。
-
馬踏飛燕是什麼意思?只知道名字很好聽,卻不了解其深意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是否知道馬踏飛燕?關於馬踏飛燕好多人都不了解,馬踏飛燕是古代一位大將軍墓中出土的一個文物,剛出土的時候大家對於馬踏飛燕並不感興趣,後來遇到了郭沫若,郭沫若對於馬踏飛燕的價值進行了重新的評估,便斷定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文物,隨後眾人們才終於意識到這個東西的不尋常,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他的名字被郭沫若命名為馬達飛燕嗎?
-
狗年花燈長這樣,今年你買不買?
自古以來,南京秦淮燈彩就有著甲天下的美譽。隨著農曆狗年春節臨近,當地民間花燈藝人正在加班加點趕著扎花燈。狗年花燈會有什麼新花樣?昨天,記者去秦淮花燈非遺傳承人曹真榮的手工坊探營。秦淮花燈非遺傳承人曹真榮告訴記者:「狗的品種太多了,有中國狗外國狗,你做哪個狗老百姓喜歡,這是一個難題。所以我們通過反覆地研究、反覆地考察,有南京人、還有外地人,甚至外國人看,最後認可的還是卡通狗。
-
漢匈大戰「飛燕」實為匈奴?
[摘要]著名的「馬踏飛燕」中,馬踏的不是飛燕,而是矛隼,一種中型而兇猛的鷹。矛隼在中國只分布於東北和西北。假如確實如此,它代表的正是中國從戰國時代起就與之廝殺得難解難分的勁敵——匈奴。 根據當年陪同郭沫若參觀的博物館工作人員回憶,郭沫若將其稱為「馬踏飛燕」。以後,此名一直沿用。此器出土時已碎為數塊,後經故宮博物院銅器修復專家趙振茂先生修復後,於1971年7月1日參加在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展覽》,這是銅奔馬首次與公眾見面,從此名震環宇蜚聲海內外。1983年,在數以千計的待選文物中,銅奔馬一舉奪魁,被中國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
漢庭酒店換新LOGO,馬踏飛燕轉身奔跑了!
除了轉變方向之外新設計簡化了馬的線條,磨平轉角處的稜角馬身線條感分明且弧線圓潤恬逸寓意陪伴國民奔向未來之馬先給大家科普下「馬踏飛燕」是什麼?▼其實它是一件文物,真名叫東漢銅奔馬,別稱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襲烏鴉、鷹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
為何很少有人拍馬踏飛燕正面照?看到正面照後,讓人忍俊不禁
專家經過排查,這座墓室中總共出土了古文物231件,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儀仗傭了,這個儀仗傭最前方的帶隊文物,即是名震四方的「馬踏飛燕」。馬踏飛燕是郭沫若起的名字,能看出他對這物件的喜愛,相傳那時候他本在蘭州陪同外賓,在來到甘肅博物館的時候,他在古文物的陳列室裡一眼就看到了銅車馬儀仗隊,他對最前方的帶隊銅馬最感興趣,對它的製作與雕工更是讚不絕口,他連聲稱讚這真是一件世間少有的珍品,並且以物件的形態為它取名「馬踏飛燕」。
-
南京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點亮城市榮光
南京市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是溧水工業文明的鄉愁地,曾經演繹了溧水改革開放的輝煌創業史,承載著老一代溧水人拼搏奮鬥的進取精神。飛燕活塞環公司作為本次項目的核心,佔地30餘畝,由六幢車間組成,外加富有時代特色的大門門廳,它的前身為溧水機械廠,於1958年正式投產,1969年更名為溧水活塞環廠,2005年更名為飛燕活塞環公司,是溧水區「五朵金花」之一。
-
2019元宵節花燈最佳觀賞地攻略!快來一起賞花燈、猜燈謎......
這次一共有120多組、5000多盞非遺花燈作品展出,均由數百名自貢民俗匠人純手工打造,還融入了現代聲光電技術,這場兼具傳統手工藝與現代感的光影盛宴,絕對值得去觀賞!室外的燈會內容很豐富。各式各樣的紙紮彩燈和璀璨的燈帶相交映,溫馨又浪漫。而室內的老北京小吃、民俗表演的加入,更能讓你感受到地道的年味。
-
【讀本頭條】72米道轉臺終於安了個標誌,還是馬踏飛燕!網友:一城倆馬,沒有更麗江的?
麗江城東有個著名的飛馬轉臺,因轉臺上安了一個「馬踏飛燕」標誌而得名。馬踏飛燕是國家優秀旅遊城市的標識,麗江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又被評為國家優秀的旅遊城市,安放這個標誌的確是很有特色。但是從現在開始,馬踏飛燕標誌將不僅僅飛馬轉臺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