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透露全家講普通話,今安排老師上門教妻女講粵語

2020-11-28 騰訊網

本文編輯劇透社:木木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

天王郭富城可謂是十分幸福一家四口,有著兩個非常可愛的女兒。

而作為爸爸的他對兩個女兒的教育也是十分注重的,前段時間他在出席銀行品牌代言人活動時候,就有暢談自己的個人理財心得和作為一個父親,如何去為女兒的將來做準備計劃。

他和他的太太方媛對女兒的教育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會安排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兩個女兒去學更多的知識。

郭富城的兩個女兒現在都在讀幼兒園,女兒回到學校都是講普通話,在家也是。

他表示這段時間妻子和女兒都會留在家裡面,同時也會安排補習老師過來給孩子補習粵語和英語,這樣子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太太方媛也可以陪著孩子上課,順道一起學習粵語,太太在一旁也是十分努力的去學習了。

郭富城參加的這一個銀行活動的廣告短片中,就有小女孩去扮演他的女兒。郭富城回應道,在現實生活中,暫時不會考慮自己的女兒去出演任何的活動,主要是因為現在孩子還挺小的,等她們長大了之後才考慮這些啦,看孩子的選擇。

郭富城透露出他的大女兒遺傳了他的演藝細胞,非常的有表演欲望,有一次他開車的時候,他的女兒就不停的對著他唱《對你愛不完》,令他十分高興。

同時為了女兒日後的生活和發展做更好的準備,他表示已經為兩個女兒做好教育及醫療基金。

擁有著兩個那麼可愛的女兒的同時,郭富城時常保持著一顆感恩和珍惜的心,也希望他的兩個寶貝女兒,也同樣保持著這樣的一顆心。

前段時間郭富城就在網上義唱,幫忙籌款為有需要的人去捐款,還去參演了關注弱勢社群的電影《麥路人》。

在直播中主持人問郭富城是如何保持這麼一顆善良的心的?

對於這一個問題,他分享了自己對兩個女兒的期待:「我現在有兩個女兒,我教導著他們,無論誰給他們禮物或者糖果時,都要懂得跟對方說謝謝,因為這是一個禮貌。」同時被問到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還是一個榜樣,內心會不會感到有壓力?郭富城回答主持人說:「就算一個人的條件再好,也會有缺憾的。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那麼我們又何必去在意這些,只要在我的工作,人生當中,沒有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情,也沒有放棄過自己,我就問心無愧。現在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享受當下,努力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如今的巨星郭富城,小時候他的家境也不是很好,全都是靠自己拼搏才能有今天。他表示自己也十分的能理解基層生活,當時父母要養大我們幾個孩子,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他在讀中學的時候,就要去做暑假工,賺取零用錢,同時也能給家用。

郭富城一直都是我們內心尊重的偶像,不僅人長得帥,還那麼的善良。期待著郭富城下次開演唱會,讓一眾粉絲能再次聽到天王的歌聲。

相關焦點

  • 郭富城自曝妻女不會粵語,因與女兒交流較少,倆孩子更擅長普通話
    順利晉升為「寵女狂魔」,擁有兩個女兒的他雖不喜歡家人被捲入娛樂八卦之中,但也時不時自豪地談及有關妻女的話題。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談及與妻女的交流方式,或許是由於常年在外工作,與女兒交流較少,兩個孩子運用普通話十分自如,但無法講粵語。
  • 外國人講粵語粗口,太有天份啦!
    發送:01,即可查看地鐵阿婆大戰阿叔,十級粵語粗口!哩D先係有文化啊!發送:02,即可查看廣東女做低阿伯,夠曬狼死!真係睇到興曬!真係咩人都有發送:06,即可查看廣東人可以講普通話,為什麼你們不學粵語?發送:07,即可查看哩首粵語洗腦神曲,居然有演唱會版!!絕到係收藏級極品啊!!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現在走在大街上,聽不見粵語了。在廣州,無論走到哪裡,普通話出現的頻率比粵語還要多。每次在地鐵上聽見幾個小孩子的對話。說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
  • 一個月可以開口講粵語的速成入門秘籍
    當然是講普通話,先把需求講清楚,別讓大叔大媽們因為聽不懂而煩躁嘛。然後再客氣地請教:請問下這個菜粵語應該怎麼講啊。基本上人家都會告訴你的,你多問幾次,多點幾次也就記住啦。然後是嘮閒嗑。有兩大比較愛嘮閒嗑的對象,一個是食堂收碗碟的大媽,有時候,你都不怎麼用答她,她能跟你聊一個小時,從她兒子喜歡打網球講到他兒子上小學的事,直到你吃完飯為止。
  • 郭富城贊大女兒有表演天賦,妻子方媛請老師教她普通話
    55歲的郭富城仍舊還是大家心目中的男神,只是這三年來大家對於郭富城的看法開始有了一些改變,因為昔日的天王如今除了事業之外還有自己最心愛的家人需要他保護。
  • 普通話不是粵語的敵人
    廣州近兩千萬人口,原生的粵語人口才三百萬左右。社會生活本身對粵語的需求不足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在經濟最為發達的天河區,不講普通話幾乎寸步難行,不要說落腳謀生,就是問個路都沒有人聽得懂。前天我在天河區一家掛著本地某著名腸粉店的招牌的小食店裡吃了個拉腸,從收銀到服務員還有後廚全部都是講普通話的。語言只是人際溝通的工具,需求不足就動力不足,動力不足於是使用的人就逐漸少了。
  • 深圳,一個不講粵語的城市
    深圳有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作為廣東城市,粵語卻幾乎消亡了面對其他廣東人拋來的一串粵語深圳人,只能尷尬地承認自己不會講越來越多人的說粵語,已經被深圳人拋棄了深圳,一個不需要講粵語的地方深圳,作為一座廣東的城市,卻聽不見幾句粵語。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大學時期課程不多,課餘時間我們宿舍的同學一有空就找我教他們唱粵語歌曲,但其實我的歌喉真的不敢恭維,但幸好我的粵語發音還不錯,因為雖然我是化州北部的客家人(其實我們鄉下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所謂「涯話」就是客家話)。但我們當地是一部分人說白話,一部分人說客家話,上學的時候老師全部用白話上課(當然不是像廣州這種白話)。
  • 媽媽讓女兒講粵語,被女兒一口回絕:我是「中娃」,講普通話
    近日,生活在廣東江門的一位母親曬出了自己與女兒的一番對話,獲得了網友的熱情點讚。這個可愛的三歲萌娃叫包包,母親問孩子可不可以講廣東話?沒想到卻被女兒一口回絕,表示不可以。
  • GAI一家真人秀上講方言沒問題,港臺明星不說普通話就會被噴
    陳小春和應採兒聊天都是講中文,包括邀請做客的楊千嬅夫婦,也是講中文。jasper在家講英文,也會被應採兒當即指出:講中文。,就關上門自家說說都不可以嗎?再說四川話也沒有難懂到粵語那個程度吧,很多詞就是普通話變音調了,節目組還很貼心,把很多川渝土話都翻譯了。
  • 「在深圳,我不敢講粵語。」
    1「 在深圳,我不敢講粵語 」在深圳生活最特別的體驗就是:地處廣東,但不管去到哪裡,身邊幾乎沒什麼人講粵語。學校現在基本都用國語教學,大量的外來人口造就了這裡獨特的語言環境。為了方便交流,廣東人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本土語言講起了普通話,這樣的一座城市,家鄉味自然是淡一些的。有個深圳本地的同事笑著說:「雖然我們經常會被說成「土著」,但有時候普通話說多了,感覺自己像個外地人」。
  • 一些年輕的父母不許孩子講方言,只講普通話,對嗎?
    他說在學校裡多數時候講普通話,因為大家來自天南地北,如果人人都講方言,那就沒辦法交流了。但是,他又說在宿舍裡他們常常會冒幾句方言出來。有人說廣東話,有人說浙江話,有人說海南話,有人說陝北話,他則說我們安徽話。當然,只是在普通話中夾雜一些方言常用詞彙,最後,應該會形成一種語言的大融合。一個宿舍裡的人都會講一種南腔北調大亂燉的話。而且,誰的方音重,誰就影響更多的人來學著玩。
  • 如何把普通話翻譯成粵語?| 012期
    系統學粵語僅需100元諮詢微信普通話原句雖然阿
  • 【爆笑】全國人民講普通話的發音問題
    吳語區的人說普通話,主要特點是發音部位靠前。他們不分前後鼻音,只有in和en,沒有ing和eng 。還有發i的時候有擦音音色,發「於」韻母也有擦音,用音標好表示,這裡打不出,還有吳語基本不分平翹舌,還有句末的「一剛」是「竟然」的意思,有些人會用到普通話裡。有個句子:伊講伊戇一剛,意為「她竟然說她傻」,念出來是「一港一港一剛」。閩方言,聲調上,閩臺普通話的第一聲、第四聲較低。
  • 原來會講粵語,就會講英語?
    原來用粵語就可以講英文  相信很多人都察覺到,部分粵語的發音同英文真的好相似。  不少舶來詞,在人們長年累月的使用過程中,已經慢慢本地化,成為了粵語詞彙,甚至也被普通話所引用。  比如我們常見的這些——
  • 粵語鍵盤俠:「沒有十級證書,你不配講粵語!」
    哪怕被大家叫做「人造語言」的普通話也在不斷變化。近些年的新華詞典不斷更新讀音和詞彙正能證明。而且一些詞語的使用和處理,和幾十年前的粵語殘片已經有很大的區別,而這些正是說明「變化」的存在和合理。當然,粵語的發音和詞彙不是隨便亂說,有默認的、約定俗成的規定:以廣州西關音為準。這個規定是為了各地方在溝通時不至於差別太大,雞同鴨講。
  • 「香港鍾南山」在公開場合講普通話,為什麼會有人感到不舒服?
    原來她在記者會上回答媒體普通話提問時,儘管記者表示可用粵語回答,她還是用普通話流利作答。特區官員講普通話之所以成為不大不小的新聞,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這位網紅官員竟然會講普通話,第二,她竟然會對著直播鏡頭講普通話。普通話使用場景會越來越多第一個問題其實不是個問題。
  • 為何有些廣東人不會說粵語?你以為廣東人只講一種粵語啊!
    為何有些廣東人不會說粵語?你以為廣東人只講一種粵語啊!很多外省人都認為廣東人全部都說粵語,甚至直接把粵語稱作廣東話。其實,廣東方言差異極大,細分的話連民系都分為好幾個,每個民系的方言又分成很多「次方言」,這些「次方言」甚至還不能互相通話。
  • 我一句粵語都沒有教過,孩子卻自學成才了
    作為一個新廣州人,我是非常希望孩子學會粵語的。但是,實際上,家裡是沒有提供學粵語的環境的。在孩子2歲以前,我們一直是以家鄉方言跟他們溝通的。畢竟,還是希望孩子能掌握好鄉音。到了孩子要上幼兒園的時候,為了孩子能順利跟同學溝通,家裡人轉頭跟孩子講起普通話。孩子立馬就把方言忘掉了。家鄉方言現在的水平,處於雖然能聽得懂,但是說起來,就跟剛到中國的外國人講普通話那種效果,簡直……辣耳朵。語言這事,也是用進廢退的。我還忙著給他用英語磨耳朵呢!方言和粵語,就都顧不上了。我們在家裡,什麼情況下會用粵語呢?
  • 趣講粵語|「杯葛」的由來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 請點擊下方綠色圖標聽繪本故事  ▼在粵語裡,說抵制某個人某件事,常常會用「杯葛」這個詞。這個詞雖然在普通話裡也有,但顯然在粵語較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