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二。上班狗最痛恨的日子不是周一,而是周二。相對周一還沒從周末緩過味來的狀態,周二才是真正的——周末遙遙無期、工作迫在眉睫。
不想工作,不想上班,天天哭喊著要辭職,成為現代上班狗的日常。尤其是現在恰逢年底,看著朋友圈裡已經天南海北的享受假期了,自己還在為KPI做最後一搏。
如果你最近感到疲於應付工作中的矛盾,不能有效緩解工作壓力,那麼你很有可能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職業倦怠指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壓之下體驗到身心俱疲、能量被耗盡的感覺,這和肉體的疲倦勞累是不一樣的,而是緣自心理的疲乏。
每個月總有30幾天想辭職的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已經職業倦怠了?那就來一份專業量表,科學測評幫你衡量。
以下情況是否經常在你的工作中出現?請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A.根本沒有這種情況,計1分。
B.很少有這種情況,計2分。
C.有時會有這種情況,計3分。
D.很大程度有這種情況,計4分。
E.完全符合,計5分。
1.晚上很早上床睡覺,但很難入睡,即使睡著了也總是被噩夢驚醒;
2.即使頭天晚上睡得很好,第二天上班的時候仍然覺得很疲倦;
3.從早上睜開眼睛就想著是否可以以生病為藉口請假逃避上班;
4.總是一邊工作一邊看表,渴望下班時間的來臨;
5.認為星期一是「黑色」的;
6.經常遲到;
7.總是下班後仍然想著工作的事情,並且心情煩躁;
8.經常頭疼、感冒、腰膝酸軟;
9.面色蒼白,無精打採;
10.眼圈浮腫;
11.覺得自己工作很努力,可是得到的卻很少;
12.認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努力沒有得到重視;
13.喜歡一個人待著,不願意與同事交流;
14.在工作遇到問題時,你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15.時常抱怨,對自己的某某同事沒有好感;
16.沒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17.在工作中感覺不到興趣;
18.常常覺得壓力太大,有種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19.靠服用藥物、酗酒來麻痺自己;
20.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得分結果:
25—35分:倦怠程度很低
36—50分:倦怠程度較低
51—70分:輕度倦怠
71—90分:高度倦怠
90分以上:倦怠程度過高
無論你測出的指標高或低都不要忽視,也不要緊張。職業倦怠是普遍存在於各行各業中的心理現象,有些人遲來一些,有些人則很早就體驗到了。被職業倦怠困擾的你們也不必擔心,小編教你們如何應對。
工作壓力是導致倦怠的重要因素,而完美主義則是重要的心理壓力源。給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格外嚴格的要求,很容易將自己困在永遠無法達成目標的困境中。由此帶來的挫敗感和其他負面情緒則會嚴重打擊自信心,影響個人的工作水平發揮。
不僅對自己,對工作也不要太過於追求完美。很多人在工作中感到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認為自己工作值得更高的薪水,更好的晉升機會。但現實往往不那麼順遂,不僅沒有升職加薪,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精神福利,沒有學習機會,工作沒有成就感。
很多人就會滿腹牢騷,不斷抱怨。負面情緒的累積會逐漸消磨人們的心理健康程度,長期如此人會逐漸變得憤世嫉俗,進而降低工作效能。與其不斷抱怨,不如去和老闆聊聊自己對工作的期望,爭取在溝通中達成較為一致的合理期望。
除了個人人格及認知方面的差異,工作特性也是影響職業倦怠的重要因素。高強度的工作往往伴隨更高的工作壓力,例如護士、金融行業從業者等往往長期承受較高強度的工作,不可避免需要承受更高的壓力。
缺乏控制感的工作會讓人感到緊張,進而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面對挑戰,如果允許職工按照自己的工作節奏安排工作計劃,自行制定方案,此時職工的緊張感更低。長期處在緊張狀態的職工更易感到精疲力盡,職業倦怠隨之而來。
因此,評估自己的工作狀態。如果長期處於高強度,低控制感的工作狀態下,就要適當調整工作安排,積極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
員工長期處在工作壓力、家庭事業平衡、職業發展、角色衝突等生活壓力之下,職業倦怠極易找上門來。應對這些壓力一個方式就是建立起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
當你感到壓力大,心理狀態不是很好時,積極尋求家人、朋友或同事、領導的支持和幫助,多溝通多交流。
太累了就想想辦法調節一下吧
了解更多行業資訊,開啟生活「心」境界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康心理」
了解更多課程信息,心理學乾貨帶回家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大康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