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臺專訪|暖房子萬年場中心主任辜蓉蓉育兒分享——《寶寶依戀情感發展》

2021-02-26 暖房子託育

Q:什麼是依戀關係?


蓉蓉:我們小時候都會一首兒歌叫《世上只有媽媽好》,裡面的歌詞「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躺在媽媽的懷裡幸福享不了」,這首家喻戶曉的兒歌就唱出了媽媽和孩子之間特殊的情感連結。這是流淌在媽媽和孩子之間濃濃的愛意和信任,連接著他們強烈的情感,這種情感的體驗其實就是依戀。

Q:這種的依戀關係是不是對於不同的媽媽和孩子會有不同分類?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在各種場合的表現來確定他的依戀類型。

安全型依戀:爸爸媽媽在場時,寶寶可以自由玩耍和探索環境,但當爸爸媽媽離開時會表現出明顯不安;不過重聚時,寶寶可以溫順地回應爸爸媽媽。這樣的寶寶對陌生人自然大方。

抗拒型依戀:寶寶喜歡纏著爸爸媽媽,很少自己玩耍和探索環境,爸爸媽媽離開時他的心情會非常壓抑,而且重聚時還在生爸爸媽媽的氣,拒絕身體接觸。這樣的寶寶對陌生人十分緊張戒備。

迴避型依戀:寶寶不關注爸爸媽媽是否在場,爸爸媽媽離開他不會急躁,重聚時也沒有特別高興,表現得有點無所謂。這樣的寶寶對陌生人也不在意。

混亂型依戀:寶寶會在爸爸媽媽離場後表現得非常不安和急躁,爸爸媽媽回來後,他既想親近媽媽又不斷地抗拒媽媽的擁抱,寶寶對媽媽的感情非常的矛盾和混亂。

Q:依戀關係對於孩子的成長,未來表現會有什麼樣的不同影響?

依戀關係在寶寶的生命早期一旦形成,它會成為寶寶在性格當中已經比較穩定的一部分,然後伴隨終身。從安全依戀當中獲取的溫暖信任會為寶寶未來心智和交往能力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對於安全依戀感強的孩子,他的探索行為好奇心和認知能力都會得到激發,也會對他長大以的一些社會技能,同伴的交往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甚至對他以後家庭婚姻的和諧穩定都會有積極影響。也就是說跟父母的依戀關係是一個好的相處模式,未來步入社會參與社交場合或者和一些人打交道,帶給別人的相處的模式也會是穩定的、是安全的、是友善的、是讓別人覺得舒服的。

如果說家長在養育過程當中,可能因為性格比較內斂對寶寶稍微有一點點忽視或者是情感上冷漠了一點點都會導致寶寶整個成長過程會有一些消極模式,比如說會對同伴有一些攻擊性行為,甚至可能在集體交往當中是容易被排斥。長大以後他的行為會更被動一些,然後在情感上也會缺少一些積極努力,就是所說的相對敏感人群。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讓兩組兒童同時觀看完同一部電影後回憶,安全依戀型兒童回憶起了更多積極事件,如收到生日禮物;而非安全型兒童則回憶起了更多消極事件,如打翻了果汁。

Q:孩子最初的交往會影響到孩子未來三觀的變化,怎樣在孩子生命之初就建立一種高質量親子依戀關係呢?


要跟寶寶建立高質量的親子依戀關係,首先就需要父母對孩子有高質量的陪伴。放下手機,更多的能夠和寶寶多一些互動。有時候小朋友在半歲之前和母親比較親暱。多給寶寶一些抱抱,一些積極的互動,能夠幫助寶寶很好地去跟媽媽建立起依戀關係。

其實剛剛主持人有講到,爸爸就會覺得孩子只跟媽媽親。相對來說前幾年爸爸在孩子的教育當中,缺失的還是比較多。我們說「父愛如山一動不動」,但近幾年也會發現父親參與孩子的陪伴教育能起到很多積極作用。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要想爸爸能夠給孩子建立比較好的親子依戀關係,爸爸可以多幫寶寶洗澡,幫寶寶換尿不溼,參加互惠雙贏合作,一些撫觸按摩,去學習更多肌膚大面積接觸的方法。你就會發現有的時候大面積接觸在能帶給孩子觸感發育的同時也能體會到跟爸爸之間具有親密熟悉依戀關係。

另外也建議,爸爸晚上可以給寶寶讀繪本,比如說媽媽在洗澡的時候,這個就是媽媽的女王時間。每天留15分鐘到30分鐘時間是只屬於爸爸和孩子高質量陪伴時間,通過讀繪本、玩積木、畫畫呀等等,這種高質量的互動方式能更好的讓一家三口都能建立起比較安全的依戀關係。

Q:怎麼樣去正確看待這種雙向的分離焦慮呢?

這是寶寶一種負面情緒的流露,可能寶寶會用這種哭鬧讓媽媽不撒手。這種比較極端的方式是告訴媽媽我很愛很愛你,我很捨不得你離開我。這個對媽媽來說其實又有點溫暖但是又有點甜蜜的負擔,感覺好像有點生命之中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儘量給寶寶提前告知,不要覺得寶寶可能才幾個月比較小什麼都不懂,其實從七個月開始寶寶通過他的觀察已經開始會察言觀色了。比如說可以觀察最近寶寶喜歡什麼樣的玩具,當媽媽要去上班的時候就做好準備,在家裡面用玩具這種方式轉移他的注意力。

提前通知寶寶,媽媽一會要出門辦事,讓寶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是必要的。建立告別儀式,擁抱寶寶,揮手再見,並告訴他你要去上班了。儀式化的程序,會讓寶寶以後看到這個信號就知道媽媽必須上班去了,告別會更輕鬆。

道別後作輕鬆狀直奔目的地,一回頭就會前功盡棄。你的情緒和行為都會給寶寶暗示,而他很善於學習和捕捉媽媽的信號。因此不作留戀狀,而是愉快地、直截了當地與寶寶說再見。回來後與寶寶好好親熱親熱,讓寶寶感覺到媽媽回來後還是一樣愛他。媽媽可以偶爾在重聚時用玩具來「賄賂」寶寶,也許寶寶就不那麼排斥媽媽出門了。

親子遊戲建議:

有趣的親子遊戲「藏貓貓」,父母可以帶著寶寶一邊聽著兒歌《藏貓貓》、一邊和寶寶互動遊戲,能幫助寶寶建立客體永久性,緩解分離焦慮。

具有分離焦慮的寶寶,總是愛「粘」著媽媽,害怕媽媽走掉。兒歌《粘媽媽》告訴媽媽們,在您出門將要離開寶寶的時候,用正確的方法來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讓寶寶不再「粘」您。

同時還有像「魔法親親」這樣暖心的繪本也可以推薦給大家。

希望我們的聽眾朋友們能夠掌握更多與孩子相處的辦法,建立更加穩固的親子依戀關係。

「聚焦0-3歲寶寶的養育困惑」
專業守護、智慧育兒 
暖房子與酷爸辣媽
共同守護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

相關焦點

  • 「依戀」的建立對寶寶有多重要?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 Transitional//EN" ""出場專家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兒門診副主任醫師、兒童康復中心主任 韓炳娟依戀是指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一種特殊的
  • 早期親子依戀的發展階段
    二、依戀的含義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傾向。它是兒童與父母相互作用過程中,在情感上逐漸形成的一種聯結、紐帶或持久的關係,也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依戀對嬰兒整個心理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嬰兒是否同母親形成依戀及其依戀性質如何,直接影響著嬰兒情緒情感、社會性行為、性格特徵和對人交往的基本態度的形成。
  • 黃鳥:在萬年場
    我最先是住在營門口一個我父親的朋友的兒子那裡,大概住了一個多月,後來幾經輾轉才和一個同學租住在萬年場雙慶路附近一個小區裡。那年成都正在建設地鐵,公交車從西門出發,穿越了無數擁堵的路面,那種感覺至今想來都令人絕望。最後公交車終於抵達東門的萬年場,下車後我看到的是一個陳舊灰暗的世界。儘管這是在成都,但萬年場這個名字便決定了它的等級。
  • 四種依戀類型, 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種類型?
    ,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種類型?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個體早期的發展,尤其是親子關係的建立影響著個人的終身發展。而依戀便是親子關係最初的情感紐帶[1]。依戀(attachment),一般是指個體的人對另一特定個體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繫。發展心理學中所說的依戀,通常是指兒童(特別是嬰兒)與成人(父母或其他看護者)之間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聯繫。
  • ...訪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2月20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向好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訪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  新華社記者劉天  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堅持擴大內需和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向好發展,助力世界經濟復甦
  • 【育兒正能量】金夢媽媽:寶寶的育兒日記0-6個月
    【播出電臺】 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 都市女性臺【製作團隊】 凱淇獨立製作人工作室【節目名稱】 母愛好時光
  • ...訪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
    新華社伊斯蘭瑪巴德12月20日電專訪:中國經濟向好有助於世界經濟復甦——訪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新華社記者劉天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她分享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她分享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嬰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形成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至關重要。怎樣的嬰幼兒親子關係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如何才能培養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有什麼表現?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 了解下四種依戀關係,這種最糾結
    但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他也迎來了自己的新生,要全新地認識這個世界。 根據《嬰幼兒及其照料者》一書的總結,可以把兒童的依戀發展路徑分為四個階段。這是嬰幼兒自身依戀發展路徑的情況,但並非在三歲之前做好陪伴工作,孩子未來就一定具備安全感。還取決於之後在學校、社會等人際交往中的發展情況。
  • 萬年場街道聯合社區兩委掛牌
    本報訊 (記者 王李科) 為持續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向心力,6月5日,成華區萬年場街道聯合社區兩委掛牌儀式舉行,該社區正式成立。該社區設立了聯合居委會,同時將聯合社區水岸東裡小區及沙河以東區域劃歸該街道紅橋社區。「希望社區兩委的同志們團結協作、奮勇爭先,展現萬年新氣象,開創萬年新業績!」掛牌儀式上,萬年場街道黨工委書記邱榮濤對新成立的聯合社區兩委充滿了信心。 「掛牌儀式的舉行,標誌著該街道新成立的聯合社區兩委就此誕生。」成華區社治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道。
  • 專家:3歲以下嬰幼兒更需一對一式情感關係
    專家指出,3歲以下嬰幼兒更需一對一式情感關係,應以家庭養育為主建立「支持系統」,減少父母育兒焦慮  虹口區早教指導中心主任梁月秋發現,年輕爸媽們在育兒時或多或少都存有「功利心」。當孩子學會獨立行走後,家長們就會全身心投入孩子認知能力的「開發」。比如木棍串珠遊戲,孩子在玩此類玩具時,往往會滿足於「串」這個動作,至於木珠的選擇,很大程度上都是「看心情」;可有的家長非得按照說明書上的玩法,要求孩子根據顏色、形狀一一對應串。
  • 寶寶的依戀類型,決定一生幸福感,看看你家娃是哪一種?
    「嬰兒與特定的養護者之間的情感連接,有時特指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連接。」 寶寶的需求長期得不到關注和回應,寶寶容易對家長失去信心,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發展成為迴避型依戀的寶寶。 準確解讀寶寶 家長意識到寶寶的需求之後,要準確理解寶寶想做什麼,如果家長不理解寶寶的需求,寶寶會變得急躁和情緒暴躁。
  • 依戀關係才是關鍵,最理想的依戀類型是這種
    有一份穩固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成為獨立的個體時,情感上始終保持著安全的依戀狀態。安全感是孩子的基本需求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緒穩定,性格堅定平和,遇事不會驚慌失措,能較好地融入與人的交往關係,能現實、理智地處理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 孩子的依戀類型決定孩子未來,別錯過培養「安全型依戀」關鍵期
    以前的時候覺得這句話很刺耳,特別是有些婆婆抱著孩子,眼神和口氣裡溢滿了自豪感的樣子,讓我為媽媽們謀不平:憑什麼,這可是我的孩子,我十月懷胎拼死拼活生下來,惡補各種育兒知識養育他,他卻在別人那裡做乖寶寶,難道真的是當媽的不會帶孩子嗎?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次聽到婆婆這樣說,我的心裡卻很高興,因為學習了兒童心理學知識,我知道,這是我和孩子的「安全依戀型」關係正在建立的表現。
  • 育兒專家的子女們後來如何了?對比李玫瑾和約翰的子女,太諷刺了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自從有了孩子之後關注點就轉移到了育兒這方面
  • 殺害、自慰、暴力攻擊的6歲女孩Beth|個案分享:反應性依戀障礙
    反應依戀障礙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昨晚看了紀錄片《Child of Rage
  • 寶寶這是出現「情感飢餓」,三招讓娃乖乖放手
    小怪癖的出現,說明寶寶正在經歷「情感飢餓」 寶寶對媽媽的身體有眷戀的情況非常普遍,許多媽媽將這種依戀認為是「戀物癖」,怕對孩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 育兒科普(四)冬季寶寶洗澡的好處
    國家孕嬰網是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辦、服務孕嬰家庭、關愛婦幼健康為一體的官方平臺。寶寶冬天多久洗澡一般來說,北方氣候寒冷,建議冬季一周給寶寶洗1-2次澡,而南方天氣稍微比北方暖和一點,建議一周給寶寶洗2—3次澡為宜。
  • 面具背後的初心,情感網絡電臺的可能性 | 獨家專訪程一電臺CEO 程一
    從傳統的電臺主播,到耳朵裡的「雲男友」,程一的用戶不僅覆蓋了線上各大音頻平臺,也輻射到了線下更廣闊的人群。 2018年,作為情感網絡電臺程一電臺的創始人,程一以這個形象出現在了108所高校的巡講活動上,覆蓋大量三四線城市學校。 除了發展線下活動以外,去年剛獲得紅杉資本A輪融資的程一電臺也在探尋更大的增長空間。
  • 周杰倫分享育兒經 自曝下支MV史上最放開
    摘要:近日,周杰倫現身臺灣某娛樂節目做專訪,大談全新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頻秀歌技舞技,分享獨家育兒經。專輯中還收錄了電視劇《幻城》的主題曲《不該》,電影《驚天魔盜團2》的全球中文主題曲《Now You See M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