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依戀類型,決定一生幸福感,看看你家娃是哪一種?

2020-12-27 騰訊網

最近朋友向堂媽抱怨:

我家娃深深地傷害了我,今天我復工,我離開的時候,她很暴躁,安撫了很久才好。

晚上我下班回來的時候,她竟然不理我,我想抱住她,她狠狠地推開然後說:「我不要媽媽!」

寶寶這是不愛我了嗎?

其實,這只能說明寶寶是焦慮矛盾型依戀。

文 | 邵一傑

四種兒童依戀類型

依戀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的鮑爾比提出來的,將依戀定義為:

「嬰兒與特定的養護者之間的情感連接,有時特指嬰兒與母親之間的情感連接。」

兒童的依戀類型主要有四種:

安全型依戀,在人群中佔比例約65%。

迴避型依戀,在人群中約佔20%。

焦慮矛盾型依戀,在人群中約佔10%。

混亂型依戀,在人群中所佔比例不足5%。

除了第一種安全型依戀之外,其餘三種統稱為非安全型依戀。

如何判斷寶寶的依戀類型

依戀類型的劃分目前常用的方式是安斯沃斯設計的陌生情境實驗,主要是觀察孩子在陌生環境下的探索行為、分離行為和重聚行為。

安全型依戀

寶寶在陌生環境中能夠安心探索環境,很快融入環境;

當與母親分離時會很傷心,不願意與母親分離;

當母親回來與寶寶重聚,寶寶會非常高興。

迴避型依戀

寶寶在陌生環境中能夠探索,能較快融入環境;

當與母親分離時,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忽視與母親的分離;

當母親回來與寶寶重聚,寶寶忽視重聚,沒有表現出對母親的依戀行為。

焦慮矛盾型依戀

寶寶在陌生環境中很緊張,表現出黏人行為,黏在媽媽身邊不肯探索;

當與母親分離時,表現出極端的抗拒行為,哭鬧不止,害怕與母親分離;

當母親回來時,寶寶情緒很難安撫,甚至表現出推開媽媽等攻擊性的矛盾行為。

這個依戀類型的劃分方法適用於8~24個月的寶寶,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寶寶的情況,區分寶寶的依戀類型。

如何培養安全型依戀的寶寶

所有的父母都想養育一個安全型依戀的寶寶,這樣的寶寶有安全感、自信、社交能力強。

要養育安全型依戀的寶寶,家長要提升看護行為的敏感性,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及時回應寶寶

寶寶有了心理需求之後,會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表現出來,家長要及時發現寶寶的需求,否則寶寶會以為家長忽視自己。

寶寶的需求長期得不到關注和回應,寶寶容易對家長失去信心,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發展成為迴避型依戀的寶寶。

準確解讀寶寶

家長意識到寶寶的需求之後,要準確理解寶寶想做什麼,如果家長不理解寶寶的需求,寶寶會變得急躁和情緒暴躁。

一致回應寶寶

家長能夠用一致的態度回應寶寶的需求,要求家長以寶寶的需求做出反應,而不是以自己的情緒做反應。

如果家長情緒不夠穩定,心情好的時候對寶寶是一套標準,心情不好的時候對寶寶是另一套標準,寶寶會變得非常緊張,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不知道怎麼做才能去迎合媽媽,才能讓媽媽變得親近而溫和。

寶寶變得很焦慮,需要一直黏在媽媽身邊才會有安全感,這樣的寶寶容易發展成為矛盾焦慮型依戀的寶寶。

所以,我們應該採取及時、準確、一致的看護方式,提升自己看護的敏感性,才能養育安全型依戀的寶寶。

四種依戀類型對寶寶的影響

四種依戀類型寶寶的心理發展特點不一樣,安全型依戀寶寶的想法積極、自信開朗、情緒愉快、調節能力強、同伴關係良好、社交能力強。

除了安全型依戀,其他三種依戀類型都是非安全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的寶寶本質上沒有形成依戀關係,不信任任何人,所以性格孤獨、缺乏社會交往、難以與人建立友誼;

對物的興趣超過對人的興趣,長大後難以發展親密關係,不願意戀愛、結婚或養育孩子等。

矛盾焦慮型依戀

矛盾焦慮型依戀寶寶的情緒不穩定,脾氣大而急躁,學前期和學齡期有攻擊和破壞性行為;

過度黏人,過度控制他人,對親密關係總是患得患失,對朋友和戀人往往過於依賴;

自我價值感很低,缺乏自信。

混亂型依戀

混亂型依戀的寶寶在人群中比例較低,這類寶寶情緒和行為無序、無度,難以預料和管控。

娃有非安全型依戀的表現,怎麼辦?

寶寶表現出非安全型依戀的特徵,寶爸媽們也不要著急,只要及時調整自己的養育方式,寶寶也能調整為安全型依戀。

如何調整自己的養育方式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建議:

及時回應寶寶

嬰兒期的寶寶(0~18個月)需要無條件的回應,不要因為任何理由和原因,忽視、延遲寶寶的需求。

如果寶寶已經長大(超過兩歲),寶爸媽不需要也不能及時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家長可以做到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

如「你想吃水果了,媽媽知道了(及時回應),我把桌子擦完就給你水果吃(延遲滿足)。」

這種及時回應和延遲滿足適用於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增加寶寶對媽媽的信任,增強寶寶安全感。

爸媽先穩定情緒

寶爸媽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很難養育安全型依戀的孩子。

表面上是孩子的行為導致父母發火,實際上是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

所以,父母發脾氣不是基於孩子的行為,而是基於父母的情緒狀態。

孩子對發生的事情不可預知、不可掌控,容易焦慮、緊張,所以父母的不斷成長非常重要。

每天堅持高效的陪伴

家長儘量做到每天有高效陪伴孩子的時間,讓孩子開心地大笑。

家長次次能敏感地理解孩子、回應孩子,其實很難做到,我們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安全感。

但是每天有跟孩子一起遊戲、開心大笑的時刻,不要在意遊戲的好壞,孩子在大笑的過程中會釋放負面情緒,拉近與父母的關係。

培養一個安全型依戀的寶寶,對一個家庭來說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幾代人。

因為依戀關係有代際遺傳的現象,即一個安全型依戀的父母,會養育安全型依戀的寶寶。

一個非安全型依戀的父母,容易養育一個非安全型依戀的寶寶。

所以,希望大家重視孩子的早期養育,家家都能養育安全型依戀的寶寶。

相關焦點

  • 四種依戀類型, 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種類型?
    ,看看你家寶寶屬於哪種類型?謝靜茹、劉勤學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個體早期的發展,尤其是親子關係的建立影響著個人的終身發展。而依戀便是親子關係最初的情感紐帶[1]。依戀(attachment),一般是指個體的人對另一特定個體的長久持續的情感聯繫。
  • 看看你是哪種依戀類型?
    神經學家扎克·潘克塞普發現,當你愛上一個人時,神經系統的狀態和吸毒相似,確實會上癮,也會像戒不了毒一樣高估那個人的重要性。 愛在我們的大腦中,決定於三個相互關聯的神經系統:依戀、照料、性。他愛你會捨不得離開你,會想照顧你,會欣賞你的美。其中哪一個不協調都會讓我們的戀愛關係出現問題。 想要改善和伴侶的關係嗎?
  • 孩子的依戀類型決定孩子未來,別錯過培養「安全型依戀」關鍵期
    突然,這和諧的畫面被婆婆一句話打破了,「你不回來沐凡可聽話了,自己玩自己喝水,你一回來就不行了,嬌慣得不成樣子。」我立刻回應一句:這叫安全型依戀關係,你要學習了,媽媽!婆婆咂咂舌,轉身走了。我們家鄉有句土話:孩子看見娘,沒事都要哭一場。很多孩子在見到媽媽之前很聽話很獨立,自己玩遊戲,自己吃飯,甚至自己穿衣服。
  • 你的「依戀類型」決定了你的愛情是否安全?
    它有一個專屬的名詞叫做依戀類型。它特指你在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中是如何通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去體驗親密關係,以及一種特有的處事或應對方式。依戀類型與我們日常每一天生活都是相關的,因為我們根本無法避免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
  • 從小培養「安全型」依戀類型的孩子,才能讓孩子擁有穩定的情緒
    後來,在前輩們的指導下她才知道,那些不愛哭、乖巧懂事的孩子屬於安全型依戀類型的娃,而那些哭鬧不停的孩子屬於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娃。 這一種安全型依戀類型的孩子,即使在短暫的離開母親時會產生失落感,但是等到母親歸來時依舊能夠用高昂、積極的情緒去回應母親。 安全型依戀類型的孩子成長起來後,獨立性更強,既不會害怕孤單也不會因為一些小事兒崩潰,內心十分強大。 而不安全型依戀類型的孩子則恰恰相反。
  • 依戀關係才是關鍵,最理想的依戀類型是這種
    像萌萌就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非常黏媽媽,其實就是孩子在建構安全感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成長現象。有一份穩固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成為獨立的個體時,情感上始終保持著安全的依戀狀態。第三步,媽媽離開,寶寶產生分離焦慮,陌生人努力安慰和引導寶寶繼續玩兒。第四步,媽媽重新回到寶寶身邊。通過對眾多孩子行為的觀察、記錄、分析,安斯沃斯將嬰幼兒的依戀分成三種類型:安全型依戀、反抗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
  • 戀愛中3種依戀風格,大多數人是第一種,看看你是哪一種!
    戀愛中3種依戀風格,大多數人是第一種,看看你是哪一種!我們已經依靠科學來告訴我們吃什麼,什麼時候運動,睡多久。為什麼不利用科學幫助我們改善關係呢?在這本革命性的書《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中,科學地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似乎能輕鬆地駕馭人際關係,而另一些人卻在掙扎。
  • 2021年身高體重對照表出爐,快看看你家娃達標了沒!
    早就有研究說:孩子身高,70%由基因決定,剩下30%受環境影響。可別忽視這30%!這意味著,除去基因影響,孩子有大約15cm的長高空間。首先來看看,根據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結果,你家娃達標了沒!「中位數」,表示處於人群的平均水平;sd,代表標準差。
  • 依戀的類型
    在四川教師招聘考試當中,有一些常見但是特別容易被忽略的知識點,兒童的依戀,下面就依戀的類型進行簡單的學習。依戀,一般被定義為嬰兒和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
  • 三種類型,快看你家寶寶哪一種?
    首先不是想斷就能斷,瞅準時機很重要像寶寶正生病或處於出牙期,媽媽身體不適或者更換兒童看護人等特殊時期斷奶,就不不不不行!另外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7-24個月以後繼續母乳餵養及科學添加輔食後,逐步過渡到穀類食物,也就是說,保證母乳餵養儘量持續到1歲,之後斷奶時間,就可以根據寶寶和媽媽意願。其次如果時機成熟了,寶寶卻還是遲遲不接受奶粉?
  • 和寶寶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讓你好帶娃,讓寶寶既懂事又聽話!
    上一期我們說了寶寶的三種依戀關係。孩子和媽媽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孩子會比較聽話,而且對陌生人也比較友善。現在我們再來說說怎麼和寶寶建立這種安全型依戀關係呢?1.要有規律地滿足孩子生理需求。如果寶寶沒有想吃奶,就餵他,會讓寶寶輕易的相信別人;而寶寶想吃奶,卻因為有事,耽誤一會,這樣會讓寶寶不信任別人。所以,要按照寶寶需求,有規律的餵奶,比如最開始,寶寶兩三個小時就會表現的想要吃奶,然後餵奶,這樣規律的進行,寶寶會找到一定的規律,並且慢慢適應。2.要在一歲前讓寶寶獲得安全感。
  • 給人帶來幸福感的天使名字!讓寶寶泡在蜜罐裡長大!幸福起名!
    給人帶來幸福感的天使名字!讓寶寶泡在蜜罐裡長大!幸福起名!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一生,也都希望給寶寶起名時選擇寓意美好且獨特的名字 。好的名字不僅象徵著孩子快樂無邪,單純美好的特點,也對孩子未來的幸福成長之路很有幫助,那麼就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寶寶名字吧!看完這些讓人幸福的名字,有沒有為寶寶挑選到滿意的名字呢?
  • 你知道嗎?有一種依戀叫安全型依戀
    那如何幫助寶寶構建安全型依戀呢?    (1)    撫育者(麻麻)需要給予嬰兒及時的反應,親子依戀不但建立在寶寶與母親充裕交往時間、滿足嬰兒生理需求的基礎上,而且建立在親子交往中母親對於嬰兒發出信號的敏感性反饋和對嬰兒的細緻關懷呵護層面。
  • 「依戀」的建立對寶寶有多重要?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 Transitional//EN" ""出場專家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高危兒門診副主任醫師、兒童康復中心主任 韓炳娟依戀是指嬰兒與母親之間的一種特殊的
  • 再談一談依戀類型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愛情不僅僅是一種選擇的體驗,它其實更是一種生物性的驅使。我們,從根本上說就是社會性動物,是註定要和他人聯繫在一起的。正如進化心理學家說的那樣,我們的歸屬需要具有適應性的意義。合作可以促進我們種族的生存。
  • 幼兒教師招聘考點:依戀類型解讀
    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傾向,是兒童在與父母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在情感上逐漸形成的一種聯結、紐帶或持久的關係。比如,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這樣的現象,新生兒對不同的人並無明顯的不同反應,但隨著嬰兒的成長他們會更喜歡與自己的母親(依戀對象)接觸,甚至在陌生人接近的時候表現出一些反抗或者哭泣的行為。
  • 易養型寶寶與難養型寶寶何有不同?區別在3方面,你家娃是哪一種
    每一個可愛的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從他們出生開始,就受盡了寵愛。不過,由於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就導致父母在照顧他們的時候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相信很多家長都希望生出一個天使寶寶,睡醒了就吃,吃飽了就睡,逗他的時候會開心地笑,最好長得也乖巧可愛。
  • 小時光提醒:什麼是依戀型人格?痴戀型、迴避型、你是哪種類型?
    小時光提醒:你想知道依戀人格是什麼嗎?每種依戀方式又是如何影響人的戀愛關係、友誼、育兒甚至世界觀的呢?你又是哪種類型呢?一起來看看吧!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關係是如何影響你的?又在你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依戀理論是心理學家約翰鮑比在1968年提出的,是積極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 電臺專訪|暖房子萬年場中心主任辜蓉蓉育兒分享——《寶寶依戀情感發展》
    Q:這種的依戀關係是不是對於不同的媽媽和孩子會有不同分類?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在各種場合的表現來確定他的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爸爸媽媽在場時,寶寶可以自由玩耍和探索環境,但當爸爸媽媽離開時會表現出明顯不安;不過重聚時,寶寶可以溫順地回應爸爸媽媽。
  • 她自殘、抑鬱、出軌姐姐丈夫:音樂天才悲劇的一生,與依戀有關?
    如果要你選擇,你會選擇普通人的一生,還是天才的一生?當上帝給人打開一扇門,也會同時關閉一扇窗。天才璀璨的人生也許隱藏著普通人無法接受的一切,而普通人平淡如水的生活,有時卻是天才們無法企及的幸福。而她的鋼琴家丈夫,在另一個國度,享受著他不為人知的天倫之樂……傑姬傳奇的一生落幕之後,我的心底滋生出一種隱隱約約的痛,這種痛關乎愛,關乎人性,關乎一個孩子的依戀關係。顯然,傑姬出眾的音樂才華使父母忽略了她成長中安全的依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