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風雅韻,詩意書香,宋代成為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穿越之地。
提起宋朝,史學家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收視熱劇《清平樂》劇照
就連皇帝宋微宗也認為心中的山水比權力更重要,被後世評為「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文人,心中有山水
宋代的文人不僅擅長詩詞歌賦,還精通繪畫、音樂、書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認。
宋朝的文人非常多,範仲淹、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他們為何不貪權弄貴?
▲東京夢華錄+千裡江山圖
因為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山水,他們很自信,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更高的價值所在。就連宋徽宗這樣的皇帝,也認為心中的山水比權力更重要。
自上而下,擅審美
在宋朝,官方和民間都能進行高度審美,貴族文化和大眾文化有機會交叉碰撞......並重理想與現實,兼備大俗與大雅,生活在宋代,不「美」也難。
▲宋瓷
而今天與宋朝的連接點,恰巧是一種「生活美學」。如今,部分由日本美學傳遞而來的大樸若拙的「侘寂之美」「匠人精神」,都能在宋代器物中找到源頭,而宋的極簡風格,又能和當代藝術精神相契合。
▲宋徽宗瑞鶴圖
可以想像,當時的宋朝社會風氣是多麼文藝、浪漫呀!
當下,居住在「水泥森林」中,迷失在快速生活節奏裡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下:
日子,到底是什麼?
跳脫單調的千篇一律式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生活審美。「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不知不覺中千年之前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美學正在悄悄回歸。
向慢生活的宋,去學習抽離。
01
02
入圖片描述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