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錯過館長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每晚一卷書」關注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每晚九點,館長都在這裡等你
作者:楊樹生
來源: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
有個媽媽決定在43歲這年換個活法。整容、戀愛、混社會,她的行為越來越偏離正常,為此,她不惜和全世界為敵。
這是一個小鎮「娜拉」的故事,在出走之後,頭破血流地尋找自己的命運。
01
高中時期,每次考完試開家長會,我都特別不情願我媽來。
只要她一來,就有熱心腸的同學跟我說:
「你媽媽來了!就是爆炸頭的那個。」
「你媽媽的高跟鞋超級高!」
這不廢話,我不知道我媽是爆炸頭,那個鞋跟要把整棟樓都給戳穿的聲音,是她踩出來的麼?
熱心同學還特意把手伸得長長的指給我看:
「誒!那是你媽媽你看到了嗎!」
媽媽頭頂棕黃色爆炸頭,燙著時興的煙花燙,腳踩10釐米高跟鞋,金色,在陽光下反光的那種。
離得老遠看見我,喜笑顏開地跑過來,嘴裡還不停地大聲喊 「生生」,我的小名。
她身穿破洞牛仔褲和過於浮誇的外套,臉上的煙燻妝在陽光下格外扎眼,瞬間吸引了周圍同學的目光。
在一群穿著黑灰的媽媽中間,我媽簡直是一種突兀的存在。原本扭頭想走的我,只得硬著頭皮回應她。
十一點鐘,晚自習結束後回家,家裡只有一盞昏黃的燈。
弟弟早就睡了,他十歲,不上學的日子,就一個人在家看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頻道,從第一檔節目看到最後一檔。媽媽又不知道在哪裡唱K到深夜。
這樣下去不行,離高考還有一個月,我決定跟她認真談一次話,我告訴她:「你要是不回來,我一直等你。」
她給我撂下話:「成績是你的,愛睡不睡。」掛電話之前還不忘嘀咕一句:「威脅你老娘,也不看看你威脅的是誰。」
我們家幾乎沒什麼完好無缺的家具:洗手間的門壞了,來了客人只能虛掩著門上廁所;廚房的燈壞了,晚上就摸黑操作。
我每次勸媽媽修,她都說「沒錢」,自己卻不斷地添置新衣服,買香奈兒香水。
誰能想到,我媽在43歲這年變成了非主流殺馬特,全然不顧將要高考的我,蒼天大地,真是家門不幸。
有時,我會偷偷想:要是爸爸在就好了。
媽媽變得極度不靠譜後,一直渾渾噩噩的我突然有了學習的動力:和我媽斷絕關係。要斷絕關係,就得自己養活自己,我決定先考個好大學。
高三開學時,我在班級排名倒數第五。高考放榜,我考了全市前五十名,名字登在市政府門前長長的名譽榜單上,想想,似乎還得感謝她。
今年大年初四凌晨,舅媽不許舅舅回家過年看外婆,媽媽氣不過,叫了兩幫混混去找舅媽算帳。
我在家裡,一邊嗑瓜子一邊在心裡祈禱,希望她能保持一個成年人的成熟穩重。
後來聽說她在舅媽家太衝動,她的朋友怕生出事端,直接把她鎖在了車裡。
媽媽在車上也不安分,打電話叫來了她的兄弟們。人叫來了,架也勸住了,我媽面子上過不去,凌晨四點請這幫混混在街邊吃燒烤,喝酒,暢談人生。
天快亮的時候,她踩著高跟鞋回來了,熟悉的高跟鞋聲,響徹在空曠的樓道裡。
02
年輕的時候,媽媽也是叛逆愛美的。
外婆家裡孩子多,農活重,沒時間管她。小學畢業她就輟了學,在鎮上到處晃蕩,愛買衣服,愛化妝。
外婆開玩笑說:來提親的人把門檻都踏破了。
20歲,她去廣東打工,吃了很多苦,但對家人總是報喜不報憂。
當時的男友在派出所工作,媽媽騎著朋友的摩託車,車速開太快,碰到石頭也不躲,連人帶車被甩出去五米多遠,路人嚇得定住。
她爬起來,騎上車衝進派出所,吵了幾句嘴後,她跨上摩託又氣衝衝地殺出派出所,門衛攔都攔不住。
作者圖 | 年輕時的媽媽
沒多久,男友就把她甩了。
隨著年齡增長,她在村子裡的相親市場上一路貶值。外婆著急了,勸他找個老實可靠、知根知底的人嫁了。
媽媽遇上爸爸,爸爸跟她之前的男友不一樣,是個巨蟹座暖男。
媽媽心情不好,他拉她去公園或者河邊散步。家中抽屜裡至今還存著爸爸當年給媽媽寫的信,厚厚一摞,開頭一句永遠是「親愛的麗」,落款是「你的英」。
他們結婚了,媽媽決定收收性子,做一個好妻子。
爺爺沒有留下房子,兩人決定一起努力十年,攢下一套房子。
十年來,媽媽沒買過新衣服,護膚只用大寶和鬱美淨,埋頭扮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
爸爸依舊稱呼媽媽「親愛的麗」,在媽媽每次發火時極盡包容。
2003年,爸爸媽媽一起到北京打工。
媽媽在糖果廠上班,每月三千塊,爸爸在科技園一家模具公司,每月約六千塊,聽起來不少,但去掉每月雷打不動的存進去買房的錢,一家四口的開銷沒剩多少。
我們一家人租住在北京大興區的一個四合院,那時,媽媽的人生哲學是要討人喜歡,先要討好別人。
房東奶奶的菜籃掛在院子牆上,媽媽買菜經過時會看看需要添什麼菜,房東奶奶和其他人聊天時,說起要做什麼菜,她就會「順路」買回來。那時候,每逢冬至、過年,房東奶奶煮了餃子,總不忘記給我們端來一盤,讓我去她家玩。
媽媽在外人面前總是笑盈盈的,但她心裡也很壓抑。只要不順心,她就會尋機打我,或者和爸爸吵架,把壓抑的情緒宣洩在家人身上。
2007年夏天,我上小學,媽媽帶我去北京大學遊玩,遇見了學生組織的公益活動,在她的鼓勵下,我在未名湖畔捐出人生中的第一張五塊錢。
當時,媽媽穿一件淺綠色的襯衣,扎進舊舊的直筒褲。
她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用掉色的髮夾盤在腦後。我們在北大走到天黑,遇到在樹下讀英語的學生,她投去羨慕的眼光,拉我走近一點,輕聲說:
「生生,你要向那個姐姐學習,好好讀書……以後像你姨媽一樣有文化,有好的工作和收入,人家才看得起你。」
雖然她只上過小學,文化水平不高,但省吃儉用地操持家裡,拉扯我和弟弟長大,還要幫爸爸處理工作上的人情世故,依舊成了我們家的女超人。
03
我沒有北京戶口,上不了中學,媽媽帶我和弟弟回鄉。
我們家在鎮上沒有房子,只能寄宿在姨媽家。媽媽兄弟姐妹六個,姨媽最有出息,大學畢業,是公務員。在小鎮上,做公務員的女人很被人欽羨。
我和表姐一個房間,媽媽和弟弟「住」在客廳沙發上,沙發是可摺疊的,平攤開就可以當床,住在客廳,她得早早起來。
經濟條件不對等,又寄人籬下,媽媽眼疾手快地洗衣做飯,用以表達對姨媽的感激。
表姐脾氣很大,每次喊她吃飯都得敲好幾次門,媽媽終於把她喊出來,她開口第一句是:「飯放這兒我會吃,老敲門煩不煩!」
以後,媽要在飯桌前恍惚很久,才鼓起勇氣對著房門說:「小雪啊,飯做好了,出來吃哈……」沒人應,喊上幾分鐘表姐不出來,又叫我去喊。
我不願意,媽就開始罵我,聲音大了,表姐從房間裡出來了。
媽一改對我發火的表情:「快來吃飯,都是你喜歡吃的。」表姐拉著臉:「我不吃肉沫。」媽的臉色再次掛下來。姨媽在旁邊,似乎沒看見。
為了存錢,媽媽沒有買新衣服,總是穿著十年前的舊衣,那些衣服款式過時,洗得發白。
姨媽經營著一家服裝店,媽媽在裡面做導購。客人來了,媽忙迎上去,模仿著姨媽的樣子給人推薦穿搭,熱情又討好,客人背對著她,只喊姨媽的名字:「你快過來!」
媽媽在後倉整理貨架,無意間聽見客人對姨媽說:「上次亂給我推薦,難看死了。
我換衣服都嫌麻煩,誰願意在她手上買衣服,土裡土氣的,你最好打發她走。」姨媽賠笑道:「我這個妹妹沒上過學,是有點上不來臺面啦。」
客人走了,姨媽眉頭緊蹙,囑咐媽媽:「以後來人了,你倒水,拖地就行。」
媽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真心對待的人,卻要這樣將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
她回家告訴我,又打電話給爸爸哭訴:「她作為親姐,在外人面前不給我好臉色看,把我當個下人使喚。沒文化、土氣就讓人欺負……」
爸爸在電話裡說:「我看鎮上的家庭主婦都灰頭土臉的,也沒見別人說什麼啊。」
作者圖 | 一家三口在頤和園邊的合影
04
我上高中後,她和爸爸終於在鎮上攢下一套一百平米的房,那時候媽媽已經43歲,和爸爸結婚快二十年了。
我們搬進了自己的家,可鎮上的人對媽媽的態度已經形成。
積年累月,自卑和委屈終於塞不下她的身體,她開始了報複式的蛻變。
有天回家看到媽媽,我突然發現她化了眼線,塗了眼影。
她的床頭櫃前擺著舊舊的化妝盒,是她十多年前買的化妝品,她用這給自己化了妝。
沒多久,她突然把留了十多年的黑長直,燙成一縷一縷的煙花燙。
她發量多,初燙好,我嚇了一跳,她在家裡像頂著一顆捲心菜走來走去。
搬家後,她在鎮上的幼兒園找到一份工作,終於脫離了對她冷嘲熱諷的姨媽和她的朋友們。
媽媽有了自己的「朋友」,有天她的姐妹來家裡,幾個和媽媽差不多大的中年婦女,也燙著和媽媽一樣的爆炸頭。
與此同時,她的穿衣風格也越來越時尚大膽,她的姐妹也模仿她,她買一件襯衫穿在身上,她們就跟著買同款穿在身上。
鎮上開始有了關於媽媽的風言風語。
姨媽來找我:「你媽以前能存錢,又能持家,帶著兩個孩子,為人處世滴水不漏。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
她拉著我的手,又說:「勸勸你媽,讓她別這麼瘋癲了。你是不知道外面的人議論得多難聽。」
爸爸還在北京,和以往一樣,活在一心工作存錢供子女上學的世界裡。
他每天給媽媽來一個電話,問她:「今天吃了什麼?做了什麼?開心嗎?」
後來,他們開始在電話裡吵架。
媽媽生氣地說:
「時代變了,現在這些女人哪個不打扮一下?過去為了買房我省吃儉用,現在房子買了,條件也好了,我為什麼不能打扮?」
爸爸在電話裡只說:
「你打扮得這麼招搖,鄰居們會怎麼看?再說我在北京,你打扮給誰看?」
爸爸開始懷疑媽媽出軌。
媽媽開始成天不著家,洗衣做飯都得我來。
2015年,我在家裡打掃,看到媽媽藏在箱子裡的離婚證書。
我和弟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變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
媽媽變得漂亮後,她常常去鎮上的酒吧,還在外頭混兄弟姐妹,身邊圍繞的男人又多了起來。
她通過微信搖一搖加了一個同城好友,兩人很聊得來,男人為媽媽離了婚,他的原配找過來,把媽媽從店裡拖出去,手都打骨折了。
那時候,我覺得媽媽簡直是腦子有病,和家族裡的親戚站在一起指責她:「你還有個做母親的樣子嗎?」
最終,媽媽還是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同那位叔叔結婚了。
婚後,叔叔常常來到家裡,媽媽很久不做家務,他就幫她洗碗、做飯、曬被子。媽媽在電話裡告訴我,聲音聽起來很幸福。
05
不到一年,她又風風火火的離婚,說是不喜歡叔叔那樣的性格。
離完婚的她如獲大赦,還告訴我們,以後自己不再結婚,只談戀愛。
媽媽知道自己的隨心所欲會在鎮上引發怎樣的風波,只是她活了大半輩子,再也不想像以前那樣低眉順眼、任人欺凌。
我們去鎮上參加升學宴,媽媽去上廁所,坐在姨媽身邊的一個女人用手比劃著媽媽高跟鞋的長度:「穿那麼高的高跟鞋不怕摔了嗎?走路還這麼響。」
幾個人說著就開始搖頭,咂嘴,長籲短嘆:「瘋瘴(瘋癲)了一樣……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媽媽回來了,她們換了語氣:「你這雙鞋好看誒,只是我穿不出來,怕摔。」媽淡淡地說:「習慣了,摔了站起來就好了唄。」
去上大學前,媽媽去車站送我。
她很久不管我的學習和生活了,她像是一個出走的母親突然歸來,卻不知道怎麼面對自己的孩子,不斷地問我:「你要不要買什麼東西或者衣服?我給你買。」
進站前,我看著她,真的要離開了,我擔心她還能在鎮上生龍活虎多久。
作者圖 | 媽媽在馬背上也不老實
大一上學期,我們半年沒有通電話,媽媽似乎對在外求學的我很放心,唯一的聯繫是她給我打學費、生活費的支付寶收付款業務。
有一天,她突然打電話說很想我。我一聽就知道不對勁,問她怎麼回事,電話裡聽見她鼻子抽動的聲音。她一直說沒什麼,只是想我了。
那天,我們聊了快兩個小時的天。
我終於有機會問媽媽:「你那時候為什麼和爸爸結婚?」
媽媽倒是挺直接:「你爸好看,對我好。」「可爸爸一直對你很好啊?」
她說:「一開始合得來,是因為我們有共同的目標,買房。我被那些人說土氣、寒酸,我想通過燙頭和穿好看的衣服證明自己不是一無是處……
你爸懷疑我出軌,我突然覺得,在他這兒得不到理解,覺得自己這十年真沒有意思。」
06
其實類似的問題我也問過爸爸,爸爸說:「你媽好看,懂事。」
媽媽不再「懂事」,爸爸收回了他的愛情。
他們都在適婚年齡為自己挑選了一個合適的對象,輕率選擇的代價是,十年後,猛然發現自己面對一個陌路人。
要遠離她之後,我才能客觀地看待她這些年的遭遇。
「你踏踏實實過日子,我好好讀書,以後賺錢給你買個小花園房,你安安心心種菜,沒事約你的好朋友來打麻將……好不好?」
她在電話那頭哽咽,連聲說好。
媽媽答應我之後不久,她突然說起要出去玩,卻不肯告訴去哪裡,跟誰去。
接下來三天,她消失了。那麼招搖的人,沒有發朋友圈,也沒有打電話給我。
姨媽責怪媽媽總是讓人不放心,催促我趕緊想辦法聯繫她,可我給她打電話,總是沒人接。
我決定,如果第五天她還沒有任何消息,就報警。
在媽媽失聯的第四天,手機顯示她的微信給我發來視頻邀請,我激動地點開,看見一個臉上纏滿紗布和繃帶的女人,眼睛周圍塗滿黃色液體,看起來像某種藥物。
我整個人心都提到嗓子眼,不敢先說話,也不確定她能不能說話。
女人的嘴在紗布的縫隙中顫抖著:「生兒,你看我。」是我媽的聲音。
「我把鼻子墊高了一點,下巴和多餘的下顎骨也削了……」媽媽疲憊的眼睛笑眯起來,「我一直對這個下巴不滿意。」我一時間沒氣暈過去。
她像孩子一樣得意地揚起頭,馬上又吃痛地眯長眼睛。
不過看得出她很開心,眼角的魚尾紋都在笑。
我很無奈:「好的,媽。你開心夠了,記得回家。」
-END-
*作者:楊樹生,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ID:zhenshigushi1),每天講述一個從生命裡拿出來的故事。
今日話題:你和媽媽之間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歡迎評論區留言和館長互動~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後臺回復「晚安」領取你的今日晚安心語】
▏點擊下方圖片 查看往期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