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diss年輕人的聲音總是有很多,但只有一件事,會讓人自覺地為此感到臉紅和不安——
就像前段時間爆紅的「流浪大師」稱,人們之所以這麼追捧他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書都讀得太少,而許多人深表贊同。
每個年輕人每天也都很悔恨自己又度過了一事無成的一天,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眼看2019年的進度條已經過去了27.7%,自己在年初定下的「今年要讀完X本書」的目標卻進度0%;
不知道為啥,現在明明自由了,卻再也沒了上中學時不讓看「閒書」也要偷著在被窩裡看的勁頭,一想到要看那麼多文字就頭大。
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好好看書這件事,怎麼變得那麼難?
01
誰說年輕人不喜歡看書?
其實,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成天有追劇綜藝玩遊戲等各種娛樂方式,但這並不代表這代人不願意看書。
2018年的《中國人讀書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圖書消費人口同比增長19%,一年增長閱讀人口近3000萬。
其中,90後是讀書人群的主力。全年在某貓、某寶上購書的90後人口佔全網讀者的37%。
然而每個看到這裡感到心虛的人都明白,願意買書、覺得有必要看書是一回事,真有行動力看書又是另一回事了。
社畜們都明白這種感覺:明知道自己應該多看書充充電,但是早上在交通工具上被擠得雙腳離地,上班時像顆螺絲釘被壓榨乾淨,等晚上回到家……
只想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撲倒在床上和手機相親相愛,在電視劇和沙雕段子中獲得簡單的快樂。
看書?對不起,我暫時不想看到文字了。
但奇怪的是,看書困難症並不會阻礙年輕人用建造圖書館的架勢買書。
這種奇怪的欲望,就像一定要擁有限量版口紅卻不塗,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入手新遊戲卻不玩,大減價時要囤一堆衛生紙卻死活用不完,費盡心機追到男神卻立刻覺得索然無味一樣——
書到買時方恨少,到貨從此變路人。
總之書這種東西,我必須要物理上佔有它,但有沒有時間和精力看就……再說吧。
@安迪斯晨風:現在的很多書,沾一個特別熱門的題材,絞盡腦汁取個好書名,然後請人設計一個好看又有蘊意的封面,再做個名人推薦腰封,裡面的內容吧,湊一下就行。反正做書的人也知道,我們買書的人根本不看。
而且我們總是自信地以為時間很多,來日方長,所以格外喜歡給自己收藏許多「人生必讀的100本書」、「XXX推薦的書目,值得一看」之類的書單。
我們以為自己是沒有時間轉換器也hold得住這麼多書的麻瓜界赫敏,卻不知道自己在把它們放進收藏夾的時候,就像在心中默念了一句開啟冷宮大門的咒語:
馬住=不會看的!
馬了期末考試後看=不會看的!!
馬了等忙完這陣兒看=還是不會看的!!!
收藏過的這種書單,字數快要比最近三個月看過的書加起來還多了。
從紙質書時代過渡到電子書時代後,人類的懶惰反而找到了科技的庇護,甚至能生生讓好好的電子書閱讀器發生異化。
江湖流傳著這樣一個恐怖故事。每個被買回家卻被冷落的Kindle都是一個會哀怨的靈魂,等你驀然回首間充滿愧疚感地臨幸它,它一定會用一個巨大的、沉默的驚嘆號發出無聲的質問:
你買我回來就是為了放在桌子上測試空氣中的灰塵量,泡麵的時候壓蓋子,救急的時候充當滑鼠墊,夏天用來隨手扇風,順便試驗一下多長時間不打開才會沒電的嗎?
你還別說,廣大看書困難戶已經開始自暴自棄了:
可不是嗎,冬天不拿Kindle蓋泡麵,泡出來的成果都少了點知識的熱乎氣兒;夏天不拿Kindle扇扇風,都不知道人民幣聞起來如此清香。
02
看書越少,心裡越慌
當然,很多年輕人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有強烈的謎之羞恥心,好像被人發現許久沒讀書,是件比被發現單身30年更丟人的事情。
這種羞恥心體現在,當某瓣的讀書年度報告突然變成了月度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示了你過去的一個月是如何被浪費的,於是一年一度的恐慌和自責被迫變成了一年十二度,比例假還準時。
這種羞恥心也體現在,當面對同一件事或是同一個喜歡的明星,別人能出口成章、洋洋灑灑寫五千字小論文闡述自己的觀點,或是炮製一連串文採斐然、才華橫溢的彩虹屁。
而你只會像被饅頭噎住一樣,憨厚而誠懇地說一句:
然後陷入自己一個堂堂寒窗十幾年的好青年怎麼就變文盲的恐懼中,最後得出結論:肯定是因為好久不看書。
說起來也是蠻心酸的。讀書這件事,在大學以前往往是忙裡偷閒的放鬆,是暫時逃脫出考試壓力的精神食糧。
在之後,它卻更像是「知道它有必要而要去完成」的任務,我們常常在僅有的業餘時間裡覺得甚是力不從心,甚至要找到各種方法——比如結伴組成互助打卡小組,互相鞭策著才能做好。
或者要逼著自己像趕deadline一樣產生緊迫感,比如日本友人鑽研出的這個防止書買回來不看的方法:
1、買書
2、買到手就掛出去賣
3、在賣出去之前強行看完
和中國人說的「書非借不能讀也」的核心有點類似,我們就像只必須吃草而被狠狠鞭打的小綿羊,只是這鞭子其實是自己遞出去的。
圖&翻譯來自@視角_日本
當然,最後年輕人發現最好用的,還是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
順便從文化名人身上找一找不好好看書的合理性——
你看胡適年輕的時候,立志要好好讀書,最後還不是每天沉浸於打牌;
你看老舍說自己怎麼讀書的時候,還像個小孩一樣任性呢。
第一,我讀書沒系統。借著什麼,買著什麼,遇著什麼,就讀什麼。不懂的放下,使我糊塗的放下,沒趣味的放下,不客氣。我不能叫書管著我。
第二,讀得很快,而不記住,書要都叫我記住,還要書幹嗎?書應該記住自己。……讀得快,因為我有時候跳過幾頁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練習跳遠。書要是不服氣的話,來跳我呀!
03
讀書真的需要很功利嗎?
看書變得這麼難,我們的確有許多理由可以怪罪。
下班後累得腦子發木,生活被各種雜事佔滿,時間完全碎片化,手機和網絡的誘惑太大……每個都足以讓書架變得比甄嬛住過的甘露寺還無人問津。
但又因為「我讀書太少了」的焦慮與日俱增,於是年輕人總希望尋求來自外部的幫助,比如給自己找個榜樣。
就像前段時間,一個長相英俊的韓國男生因在網絡直播自己看書、學習走紅,他經常長達幾個小時一動不動,有著令人豔羨的專注力;
國內的B站也有很多這種學習型up主,分享的書單動輒兩米長,堪稱網紅時代的「別人家的孩子」。
提高效率的捷徑——「教你儘可能多讀書」的各種方法,也越來越有誘惑力。
我們會發現,一本大部頭可以被壓縮成「X分鐘讀完」的知識付費產品,讓人很快知道它的核心情節和觀點,能跟人侃侃而談。
還會發現很多人都在求助,看什麼書我能快速漲姿勢/逼格?在朋友圈發誰的名言顯得有文化?用誰的書擺拍會點讚更多?
(或許這樣問更實用一點↓↓↓)
這樣一來,讀書變成了一件沒那麼累、也不怎麼花時間的事情,它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像知識付費界第一人羅振宇在一次和許知遠的對話中侃侃而談的,書和知識可以速成,人生也從來如此,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效率。
有了現在這些「便利」的幫助,對於年輕人來說,看書這件事變得很實用。閱讀給人帶來的體驗和體會也不再重要,反而是它能給人貼什麼高大上的標籤比較重要。
或許我們能一時用這些方法快速治癒「看書太少」的焦慮,但每一個享受過讀書的人來說,總會有那麼一瞬間覺得不對勁——
我們好像太急著看書,怕被人人上進的大潮落下,卻忘了最初是為什麼對讀書感興趣。
04
沒什麼好急的
話說回來,為什麼以前忙裡偷閒看「閒書」的日子,沒覺得看書是件特別有壓力的任務呢?
或許不僅因為這樣做有一種叛逆的快感,還因為看自己想看的書的確很過癮。學習的重壓之下,我們覺得心裡缺的那一塊,被填得很充實。
就像林語堂先生筆下所寫的讀書:
「一個人讀書必須出其自然,才能夠徹底享受讀書的樂趣。……人們可以完全聽從自己的自由興趣去閱讀,去一讀再讀,他們是多麼幸福啊!這是成熟期中所有的心情和美趣的純粹快感。」
越沒辦法成為比拼和炫耀的戰場,讀書越能體會到最純粹的愉悅。
當時那種快樂,其實並不會因為長大就消失。
特別是對於剛步入社會不久年輕人來說,更是沒有必要因為被鼓吹的「知識焦慮」大環境,就讓讀書成了生活壓力之外的又一道枷鎖。
不論它是疲憊通勤路上分散注意力的夥伴,是興致盎然時激活大腦的催化劑,是打發無聊時光的消遣,還是深夜失眠時陪在身邊的搖籃曲,只要自己開心,其實都很好。
我們與其總在害怕自己被讀書這件事落下,不如想開點。
就算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可我們每一本認真讀過的書都已經烙印在了靈魂中,永遠相伴;
就算買了沒來得及看的書常年堆在一邊,可是每當你需要它,它總會在那裡,為你提供巨大的可能性;
就算買了Kindle90%的時間都不務正業,可剩下的10%的時間一樣會因為科技的便利而加倍閱讀的快樂。
說起來,大家鍾愛的「泡麵蓋子」也到了升級換代的時候了。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電子書閱讀器,全新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青春版針對原有入門款Kindle產品進行了升級。
對於還未嘗試過Kindle的年輕人來說,全新Kindle青春版是第一次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它最大的突破,是如今以658元的價格也可以享受到最受歡迎的背光功能。
如果喜歡在睡前昏暗舒適的床上看會兒書,卻又苦於檯燈光線太暗看得人頭昏眼花,Kindle青春版擁有可隨意調節亮度的閱讀燈,可謂被窩裡的好搭檔。
那些喜歡在地鐵上抓緊時間讀書的朋友,也完全不用擔心被過於強烈的光線晃瞎眼。全新Kindle青春版採用的電子墨水屏專為閱讀設計,視覺效果可媲美紙質書籍,強光下仍可清晰閱讀。
它的容量也允許我們隨身攜帶上千本電子書,就像在包裡裝了個174克重、6英寸屏幕的個人圖書館。
同時,全新Kinlde青春版一次充電可續航數周,也就是說你的兩頓泡麵中間打開它,很大概率是有電的,沒準可以在等泡麵的時間裡剛好讀完一個章節。
想學英語的同學也可以求助於內置的生詞提示、單詞本、詞典等多種學習工具,再也不怕讀英文原版書沒看兩頁就被勸退。
除此之外,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青春版還推出了京東獨家萬國圖聯名禮盒。保護套以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為靈感,拿在手裡真·擁有了全世界~
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在京東下單,禮盒超值到手價只需728元,勁省190元。
擁有了這樣一部Kindle,讀書真的是一件又簡單又神奇的事情
它不分老少,童叟無欺,一方小小的屏幕拿在手中,卻像是擁有了取之不盡的寶藏。
讀書這件事總是可大可小、可嚴肅可輕鬆,但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去享受閱讀,閱讀總會用它的方式回報所有的真誠與熱愛——
「讀書的人,面上有光」,心裡更有。
· END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或點擊底部右下角的「在看」
點擊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點擊原文連結就可以購買超值禮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