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年輕人每天都會花5分鐘悔恨這件事

2021-02-19 Vista看天下

網絡上diss年輕人的聲音總是有很多,但只有一件事,會讓人自覺地為此感到臉紅和不安——

就像前段時間爆紅的「流浪大師」稱,人們之所以這麼追捧他只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人書都讀得太少,而許多人深表贊同。

每個年輕人每天也都很悔恨自己又度過了一事無成的一天,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眼看2019年的進度條已經過去了27.7%,自己在年初定下的「今年要讀完X本書」的目標卻進度0%;

不知道為啥,現在明明自由了,卻再也沒了上中學時不讓看「閒書」也要偷著在被窩裡看的勁頭,一想到要看那麼多文字就頭大。

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好好看書這件事,怎麼變得那麼難?

01

誰說年輕人不喜歡看書?

其實,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成天有追劇綜藝玩遊戲等各種娛樂方式,但這並不代表這代人不願意看書。

2018年的《中國人讀書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圖書消費人口同比增長19%,一年增長閱讀人口近3000萬。

其中,90後是讀書人群的主力。全年在某貓、某寶上購書的90後人口佔全網讀者的37%。

然而每個看到這裡感到心虛的人都明白,願意買書、覺得有必要看書是一回事,真有行動力看書又是另一回事了。

社畜們都明白這種感覺:明知道自己應該多看書充充電,但是早上在交通工具上被擠得雙腳離地,上班時像顆螺絲釘被壓榨乾淨,等晚上回到家……

只想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撲倒在床上和手機相親相愛,在電視劇和沙雕段子中獲得簡單的快樂。

看書?對不起,我暫時不想看到文字了。

但奇怪的是,看書困難症並不會阻礙年輕人用建造圖書館的架勢買書。

這種奇怪的欲望,就像一定要擁有限量版口紅卻不塗,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入手新遊戲卻不玩,大減價時要囤一堆衛生紙卻死活用不完,費盡心機追到男神卻立刻覺得索然無味一樣——

書到買時方恨少,到貨從此變路人。

總之書這種東西,我必須要物理上佔有它,但有沒有時間和精力看就……再說吧。

@安迪斯晨風:現在的很多書,沾一個特別熱門的題材,絞盡腦汁取個好書名,然後請人設計一個好看又有蘊意的封面,再做個名人推薦腰封,裡面的內容吧,湊一下就行。反正做書的人也知道,我們買書的人根本不看。

              

而且我們總是自信地以為時間很多,來日方長,所以格外喜歡給自己收藏許多「人生必讀的100本書」、「XXX推薦的書目,值得一看」之類的書單。

我們以為自己是沒有時間轉換器也hold得住這麼多書的麻瓜界赫敏,卻不知道自己在把它們放進收藏夾的時候,就像在心中默念了一句開啟冷宮大門的咒語:

馬住=不會看的!
馬了期末考試後看=不會看的!!
馬了等忙完這陣兒看=還是不會看的!!!

收藏過的這種書單,字數快要比最近三個月看過的書加起來還多了。

從紙質書時代過渡到電子書時代後,人類的懶惰反而找到了科技的庇護,甚至能生生讓好好的電子書閱讀器發生異化。

江湖流傳著這樣一個恐怖故事。每個被買回家卻被冷落的Kindle都是一個會哀怨的靈魂,等你驀然回首間充滿愧疚感地臨幸它,它一定會用一個巨大的、沉默的驚嘆號發出無聲的質問:

你買我回來就是為了放在桌子上測試空氣中的灰塵量,泡麵的時候壓蓋子,救急的時候充當滑鼠墊,夏天用來隨手扇風,順便試驗一下多長時間不打開才會沒電的嗎?

你還別說,廣大看書困難戶已經開始自暴自棄了:

可不是嗎,冬天不拿Kindle蓋泡麵,泡出來的成果都少了點知識的熱乎氣兒;夏天不拿Kindle扇扇風,都不知道人民幣聞起來如此清香。

02

看書越少,心裡越慌

當然,很多年輕人嘴上這麼說,心裡卻有強烈的謎之羞恥心,好像被人發現許久沒讀書,是件比被發現單身30年更丟人的事情。

這種羞恥心體現在,當某瓣的讀書年度報告突然變成了月度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示了你過去的一個月是如何被浪費的,於是一年一度的恐慌和自責被迫變成了一年十二度,比例假還準時。

這種羞恥心也體現在,當面對同一件事或是同一個喜歡的明星,別人能出口成章、洋洋灑灑寫五千字小論文闡述自己的觀點,或是炮製一連串文採斐然、才華橫溢的彩虹屁。

而你只會像被饅頭噎住一樣,憨厚而誠懇地說一句:

然後陷入自己一個堂堂寒窗十幾年的好青年怎麼就變文盲的恐懼中,最後得出結論:肯定是因為好久不看書。

說起來也是蠻心酸的。讀書這件事,在大學以前往往是忙裡偷閒的放鬆,是暫時逃脫出考試壓力的精神食糧。

在之後,它卻更像是「知道它有必要而要去完成」的任務,我們常常在僅有的業餘時間裡覺得甚是力不從心,甚至要找到各種方法——比如結伴組成互助打卡小組,互相鞭策著才能做好。

或者要逼著自己像趕deadline一樣產生緊迫感,比如日本友人鑽研出的這個防止書買回來不看的方法

1、買書
2、買到手就掛出去賣
3、在賣出去之前強行看完

和中國人說的「書非借不能讀也」的核心有點類似,我們就像只必須吃草而被狠狠鞭打的小綿羊,只是這鞭子其實是自己遞出去的。

圖&翻譯來自@視角_日本

當然,最後年輕人發現最好用的,還是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

順便從文化名人身上找一找不好好看書的合理性——

你看胡適年輕的時候,立志要好好讀書,最後還不是每天沉浸於打牌;

你看老舍說自己怎麼讀書的時候,還像個小孩一樣任性呢。

第一,我讀書沒系統。借著什麼,買著什麼,遇著什麼,就讀什麼。不懂的放下,使我糊塗的放下,沒趣味的放下,不客氣。我不能叫書管著我。

第二,讀得很快,而不記住,書要都叫我記住,還要書幹嗎?書應該記住自己。……讀得快,因為我有時候跳過幾頁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練習跳遠。書要是不服氣的話,來跳我呀!

03

讀書真的需要很功利嗎?

看書變得這麼難,我們的確有許多理由可以怪罪。

下班後累得腦子發木,生活被各種雜事佔滿,時間完全碎片化,手機和網絡的誘惑太大……每個都足以讓書架變得比甄嬛住過的甘露寺還無人問津。

但又因為「我讀書太少了」的焦慮與日俱增,於是年輕人總希望尋求來自外部的幫助,比如給自己找個榜樣

就像前段時間,一個長相英俊的韓國男生因在網絡直播自己看書、學習走紅,他經常長達幾個小時一動不動,有著令人豔羨的專注力;

國內的B站也有很多這種學習型up主,分享的書單動輒兩米長,堪稱網紅時代的「別人家的孩子」。

提高效率的捷徑——「教你儘可能多讀書」的各種方法,也越來越有誘惑力。

我們會發現,一本大部頭可以被壓縮成「X分鐘讀完」的知識付費產品,讓人很快知道它的核心情節和觀點,能跟人侃侃而談。

還會發現很多人都在求助,看什麼書我能快速漲姿勢/逼格?在朋友圈發誰的名言顯得有文化?用誰的書擺拍會點讚更多?

(或許這樣問更實用一點↓↓↓)

這樣一來,讀書變成了一件沒那麼累、也不怎麼花時間的事情,它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像知識付費界第一人羅振宇在一次和許知遠的對話中侃侃而談的,書和知識可以速成,人生也從來如此,一切都是為了追求效率。

有了現在這些「便利」的幫助,對於年輕人來說,看書這件事變得很實用。閱讀給人帶來的體驗和體會也不再重要,反而是它能給人貼什麼高大上的標籤比較重要。

或許我們能一時用這些方法快速治癒「看書太少」的焦慮,但每一個享受過讀書的人來說,總會有那麼一瞬間覺得不對勁——

我們好像太急著看書,怕被人人上進的大潮落下,卻忘了最初是為什麼對讀書感興趣。

04

沒什麼好急的

話說回來,為什麼以前忙裡偷閒看「閒書」的日子,沒覺得看書是件特別有壓力的任務呢?

或許不僅因為這樣做有一種叛逆的快感,還因為看自己想看的書的確很過癮。學習的重壓之下,我們覺得心裡缺的那一塊,被填得很充實

就像林語堂先生筆下所寫的讀書:

「一個人讀書必須出其自然,才能夠徹底享受讀書的樂趣。……人們可以完全聽從自己的自由興趣去閱讀,去一讀再讀,他們是多麼幸福啊!這是成熟期中所有的心情和美趣的純粹快感。」

越沒辦法成為比拼和炫耀的戰場,讀書越能體會到最純粹的愉悅。

當時那種快樂,其實並不會因為長大就消失。

特別是對於剛步入社會不久年輕人來說,更是沒有必要因為被鼓吹的「知識焦慮」大環境,就讓讀書成了生活壓力之外的又一道枷鎖。

不論它是疲憊通勤路上分散注意力的夥伴,是興致盎然時激活大腦的催化劑,是打發無聊時光的消遣,還是深夜失眠時陪在身邊的搖籃曲,只要自己開心,其實都很好。

我們與其總在害怕自己被讀書這件事落下,不如想開點。

就算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可我們每一本認真讀過的書都已經烙印在了靈魂中,永遠相伴;

就算買了沒來得及看的書常年堆在一邊,可是每當你需要它,它總會在那裡,為你提供巨大的可能性;

就算買了Kindle90%的時間都不務正業,可剩下的10%的時間一樣會因為科技的便利而加倍閱讀的快樂。

說起來,大家鍾愛的「泡麵蓋子」也到了升級換代的時候了。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電子書閱讀器,全新亞馬遜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青春版針對原有入門款Kindle產品進行了升級。

對於還未嘗試過Kindle的年輕人來說,全新Kindle青春版是第一次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它最大的突破,是如今以658元的價格也可以享受到最受歡迎的背光功能。

如果喜歡在睡前昏暗舒適的床上看會兒書,卻又苦於檯燈光線太暗看得人頭昏眼花,Kindle青春版擁有可隨意調節亮度的閱讀燈,可謂被窩裡的好搭檔。

那些喜歡在地鐵上抓緊時間讀書的朋友,也完全不用擔心被過於強烈的光線晃瞎眼。全新Kindle青春版採用的電子墨水屏專為閱讀設計,視覺效果可媲美紙質書籍,強光下仍可清晰閱讀。

它的容量也允許我們隨身攜帶上千本電子書,就像在包裡裝了個174克重、6英寸屏幕的個人圖書館。

同時,全新Kinlde青春版一次充電可續航數周,也就是說你的兩頓泡麵中間打開它,很大概率是有電的,沒準可以在等泡麵的時間裡剛好讀完一個章節。

想學英語的同學也可以求助於內置的生詞提示、單詞本、詞典等多種學習工具,再也不怕讀英文原版書沒看兩頁就被勸退。

除此之外,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青春版還推出了京東獨家萬國圖聯名禮盒。保護套以中國最早的彩繪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為靈感,拿在手裡真·擁有了全世界~

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在京東下單,禮盒超值到手價只需728元,勁省190元。

擁有了這樣一部Kindle,讀書真的是一件又簡單又神奇的事情

它不分老少,童叟無欺,一方小小的屏幕拿在手中,卻像是擁有了取之不盡的寶藏。

讀書這件事總是可大可小、可嚴肅可輕鬆,但只要遵從自己的內心去享受閱讀,閱讀總會用它的方式回報所有的真誠與熱愛——

「讀書的人,面上有光」,心裡更有。

· END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或點擊底部右下角的「在看」

點擊圖片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點擊原文連結就可以購買超值禮盒辣~

相關焦點

  • 三個年輕人,因為這件事而鋃鐺入獄,終日悔恨……
    我不知道這是違法的,對之前無知犯下的錯誤,我願意認罪認罰......20幾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本應快樂地享受人生而他們卻因為錯誤的選擇終日在悔恨中度過基本案情
  • 延長膝蓋壽命的「王牌動作」,在家就能做,每天5分鐘,有效護膝
    有句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枯,這是有道理的,膝蓋的壽命只有60年,而我國人均壽命超過70歲,如果平時再不注意保護膝蓋,膝關節退化的會更快,膝關節提前退休了,對後半輩子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 23歲小夥突然暈倒,腦梗離世,醫生:年輕人這3件事,最好少做
    腦梗,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現代很多年輕人,因不良習慣的影響,也可能會突發,且致死率更高。醫生:年輕人這3件事,最好少做!保護好血管,預防腦梗,記住:少碰3樣食物、做好3件事!做好3件事:1,控制油、鹽攝入控油:《中國居民膳食寶塔》最頂端是食用油,雖然佔比少,但對血管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專家指出:不吃單一品種的油,最好是各種油搭配吃,每人每天吃齊三種脂肪酸,不能偏好任何一種油類。
  • 知乎高贊:哪件事每天堅持10分鐘,會讓你有巨大改變
    「哪件事每天堅持十分鐘,會讓你有巨大改變?」這個問題曾經在知乎熱榜上出現過,底下回答眾說紛紜。有人堅持每天背十分鐘單詞,有人堅持每天健身……但最高贊的回答還是「讀書」。無論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時代的閱讀,堅持讀書的意義,都是現在的你無法估量的。
  • 小女花不棄:陳煜為奪寶藏,親手殺死花不棄,卻讓自己悔恨終生
    林依晨扮演的女主花不棄,她曾經還主演過偶像劇《惡作劇之吻》、《東方茱麗葉》、《我可能不會愛你》等,被粉絲奉為偶像劇女神,這部劇是她繼《蘭陵王》之後時隔5年再返古裝圈。由林依晨扮演的花不棄從小喪母,被乞丐花九叔收養成為了一名小乞丐,原以為這一生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但是沒想到傳言她就是打開碧羅天寶藏的關鍵。
  • 婚姻經營:最幸福的夫妻每天都會做的7件事,你們有嗎?
    這意味著全天通過電話,微信聯繫對方,只是為了打個招呼,告訴對方你在想對方,或者看看你們晚上的計劃,知道我們對我們的伴侶來說是一個優先事項真的很甜蜜,即使我們分開的時候。"3. 他們有不被打擾的二人世界時間不僅僅是幾秒鐘的時間。最幸福的夫妻每天泡在一起的高質量時間不少於15分鐘。"
  • 年輕人記住了:當你沒錢沒人脈,就去做這3件事,不愁沒發展
    很多年輕人都會有這麼一個感受: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對待工作也很認真負責,在生活中也積極樂觀,但自己還是混得很差,看著曾經的同學,各個都混得有模有樣,心裡很不是滋味。確實,像這種情況,是當下社會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不過,請年輕人記住了:當你沒錢沒人脈,就去做這3件事,不愁沒發展。一、培養自己總結分析的習慣。
  • 如果每天醒來,帳戶裡都會存入86400元,你會怎麼花?
    企業管理專家馬可·麥西尼曾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想像一下每個人都有一個帳戶,每天這個帳號上都有86400元可以供你使用,但是過了零點之後,這個帳戶上的錢不管你有沒有花完都會清零,在第二天又會存進86400元,每天都是如此。
  • 趣聞 | 據說中國年輕人都怕這一分鐘,太漫長了!網友:是我!我不聽我不聽!
    報導稱,中國90%的網民用微信,其中有一半每天至少花90分鐘用微信聊天、閱讀、工作和購物,微信堪稱國民對話的場所。許多中國人把語音信息看做對自己的冒犯,認為語音信息會導致信息過載。有些人根本不想收到任何語音信息。
  • 深圳年輕人最後的倔強,體現在這件事上
    不過,花姐覺得這些都不算事兒 只要健康還在,就有「作」的本錢 隨著年紀漸長,身體各方面都變得脆弱> 這不,人未老,牙先掉 而深圳年輕人可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擁有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 成為他們最後的倔強 01牙齒整齊,自信又健康
  • 反覆做這5件事的男人,就是想愛你一輩子!
    一輩子的愛情其實是每個人心中都會嚮往的,當女人看到一個男人反覆的為你做這5件事,那這個男人就是想要認認真真愛你一輩子!1、為了你們的未來不斷的努力愛情會讓一個男人變得越來越優秀,如果一個男人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制定計劃,而且他的計劃全部都是為了你們的將來而定,那就說明他是抱著要把你娶進家門,對你負責任的想法跟你在一起的,會為了你們將來的生活不斷努力,擔起一個家的責任。所以,女人要明白男人反覆做這件事,就是想愛你一輩子。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忠告:人生不順時,去做這5件事,好運自來
    他再次出山的時候,面對日本航空公司高達一千八百億日元的虧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了大換血的改革。在他的鐵腕外交政策和鐵血經營下,僅一年時間,日本航空就扭轉乾坤,變虧為盈,再次重回到了世界500強的懷抱。
  • 永遠不要對自己做的5件事!(經典)
    這就是著名的「費斯汀格法則」。換句話說,就是生活中你無法掌控的東西有10%,而能掌控的有90%之多。在生活中,我們對這些抱怨總是特別熟悉:我怎麼這麼不走運呢?幫了別人還要受委屈;每天都有煩心事纏繞著我,怎麼才能擁有好心情呢?今天真倒黴啊,感覺做什麼都不順利!……要想改變這些,就需要擺脫以下五件事!
  • 每天堅持這幾件事,再也不怕黑眼圈了
    現在年輕人都是非常喜歡熬夜的,不管是熬夜打遊戲還是熬夜追劇等等都不想睡覺,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在家熬完夜之後,就會發現我們眼周的黑眼圈是非常嚴重的。黑眼圈嚴重的像「熊貓眼」?每天堅持這幾件事,再也不怕黑眼圈了首先就是我們大家要選擇一款帶有美白功效的眼霜,眼霜的種類,雖然很多美白功效的眼霜也比較常見,我們在選擇這個眼霜的時候,它是能夠合格幫助我們淡化黑眼圈的,而且能夠減少眼部安全,能夠讓我們眼周肌膚看起來更加更加明亮,這樣子的話黑眼圈自然也會越來越輕了。
  • 光背單詞可不夠,每天至少要花20分鐘做這件事
    點擊播放 GIF 4.8M03 養成每天堅持輸入英語的習慣;有很多家長傾向於讓孩子周末補課,實際上周末1-2小時的英語惡補效果不如堅持每天學習英語20分鐘。這樣邊挑水邊漏水,當孩子快忘完的時候,要重新複習還要接受新知識,這才是真正的浪費時間。家有英語牛娃的媽媽說,從三歲開始,也就是孩子英語啟蒙半年後,她就開始給娃安排每天半小時的英語學習,無論身處何地,都雷打不動的堅持。日積月累,當孩子養成了習慣,學英語就會像穿衣吃飯一樣自然。
  • 每天早晨起床後,堅持做好6件事,提升代謝水平,一個月多瘦5斤
    等我們醒來後做一下這幾件事,可以讓我們完美地開啟一個早晨,最大程度地喚醒身體,提高細胞的代謝水平,每天堅持如此,最起碼我們一個月可以多瘦5斤!因此,我們一定不要貪睡,抓住早晨這美好的時光,做正確的事,開始健康的生活。
  • 人生這9件事,讓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三件不能等的事,三件不能怕的事,三件不能悔的事…看似簡單容易,卻完整的構成了每個人的一生。也許很多人都曾因其中的一兩件事迷茫、煩惱;也許這會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然。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父母沒有嘗過,他雖然飢餓也不敢先嘗。
  • 謹防「蛋碎」,這5件事最好牢牢記住
    1、不要開過激的玩笑開玩笑這件事要讓對方和自己都感到好笑才是正常的,如果自己感到好笑而對方感到痛苦,這個玩笑就開得有點兒過了。有些男性尤其是青春期的男性,在互相開玩笑的時候都會捏對方的睪丸,這種行為是非常危險的,每年都會有睪丸被捏爆的新聞存在。開玩笑要適度,不要開這種會傷害對方的玩笑,這種玩笑一點也不好笑。
  • 杭州初二男生暑假每天五六點起來做這件事!校長連發朋友圈點讚
    尤其是第二個「沒朋友方便麵」,據說好吃到沒朋友。準備食材:牛排、冷飯、兩個雞蛋、調味料。第一步:把醃好的牛排煎熟,切小塊備用。 第二步:雞蛋打散,冷飯捏碎(戴上專用手套)。 第三步:開火,鍋中倒油,油熱後加入雞蛋液和米飯。
  • 知乎高贊:哪件事每天堅持10分鐘,會讓你有巨大改變?
    網友們紛紛留言:「聽英文廣播,堅持了6年以上」;「每天練字20分鐘,練了4年」;「每天出門擦防曬霜,堅持了7年」;……我自己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就是堅持早睡早起,這個習慣,我從上大學堅持到現在,已經有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