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產假中的媽媽留言,讓小編說說分離焦慮的事。因為再過幾天就上班了,擔心寶寶不適應。
其實,產假大多在寶寶4個月左右結束。以小編和身邊媽媽的經歷,那時寶寶還不會有特別明顯的感覺。反而是7、8個月開始,寶寶越來越明白事兒了,一刻都離不開媽媽,每天出門都是一番撕心裂肺。
1歲多的時候,這個問題達到頂峰。抱大腿,小手使勁摟著脖子不撒開,用平時最喜歡的東西逗都不理,「媽媽別走~啊~」,心碎。
分離焦慮,是寶寶的一次成長,也是媽媽的一次成長。
無論你正在經歷,還是將來要經歷,小編都願意分享一些經歷和感悟,希望能幫你和寶寶順利度過。
寶寶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
很簡單,因為長大了。出現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的體現。
寶寶的認知能力提高了,能分清楚親近的人和不那麼親近的人。但是他又無法對與媽媽分開後的事情做出預期,所以會害怕分開。
寶寶的分離焦慮不是只針對媽媽,而是針對自己的主要看護人。如果老人看得多些,可能就更離不開老人。
分離焦慮,最忌諱這3種處理方式
忌諱一,偷偷走
這個場景很常見,家裡人一邊用玩具、吃的,各種東西吸引寶寶注意力,一邊擠眉弄眼示意媽媽快走。或者乾脆把寶寶帶到另一個房間,不讓他看到媽媽離開。
不辭而別,最不可取。
媽媽剛剛還在,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就不見了,寶寶該多慌張啊。
他會因此更加恐慌,更粘媽媽,即使和媽媽在一起也無法安心,對心理成長有很大影響。
忌諱二,媽媽自己有情緒
媽媽也有分離焦慮,尤其是一直自己帶,分開真的會擔心。
但你的負面情緒會加重寶寶的痛苦,你一皺眉,一掉淚,戀戀不捨依依惜別,寶寶不傷心也變傷心了。
所有,控制住,裝也要裝得開開心心出家門。
忌諱三,批評寶寶
經歷分離焦慮的過程中,寶寶可能會出現很多「反常」的情緒和行為。比如:
之前都能睡整覺了,現在哭著鬧著喝夜奶;
之前睡小床,現在哭著鬧著要跟媽媽睡;
之前自己睡,現在不抱不睡,落地醒,挨床炸;
之前很乖,現在卻變得脾氣暴躁,亂扔東西。
這些「退化」都是正常的。
雖然會給媽媽和家人帶來很多困擾,但別因此過分責怪寶寶,「你怎麼回事啊」,「你再這樣媽媽不回來了」,責備會讓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更加延長,威脅也會讓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平穩度過,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建議一,早做鋪墊
重返職場前,媽媽最好早早選定自己信賴的「接班人」,一起看護寶寶。讓寶寶熟悉和習慣多人看護,對以後順利適應幼兒園也有幫助。
產假後期,媽媽可以經常出門逛逛,短暫離開一段時間。讓寶寶知道媽媽出門很正常,很快就會回來。
總要有人接替你照顧寶寶的,早些開始磨合,也免得之後不放心。
建議二,鄭重其事的告別儀式
前面說不要偷偷走,也不要和寶寶一起抱頭痛哭,那我們該怎樣和寶寶分離呢?
需要一個不馬虎,不敷衍的告別儀式。
準備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看寶寶的情況調整,但不要拖得太久。
陪寶寶玩一會兒,用愉快的情緒告訴他,媽媽要上班去啦。
建立你回家的時間標誌,讓寶寶有明確的期待。比如你下午6點下班,寶寶5點左右吃水果,那麼就說「吃完水果,媽媽就回來了」。
出門前再強調一次,媽媽走嘍,你吃完水果就回來哦。然後愉快且果斷地離開。
堅持一段時間,寶寶就會明白,媽媽離開是必須的,但媽媽真的會回來,回來後會陪他玩。
建議三,回家後高質量陪伴
離開,回來,是你和寶寶之間的承諾。「媽媽回來啦!」給寶寶一個大大的暖暖的擁抱。
讓寶寶通過你的言行感受到,上班是高興的,不是可怕的事。
在家這段時間,和寶寶做一些只屬於你們之間的親密行為,比如固定由媽媽來給寶寶洗澡,講故事,哄睡等等。讓你們短暫的相處變得更加特別,也更加值得寶寶用一整個白天來期待。
有些媽媽擔心,交給奶奶帶,孩子會不會跟我不親了?其實,有高質量的陪伴,寶寶怎麼會跟媽媽不親呢?媽媽給予寶寶的,是其他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超級好用,推薦「魔法」繪本
小編整理了一些與分離焦慮有關的繪本,側重點都不太一樣,媽媽可以給寶寶講講。
《魔法親親》
媽媽在小浣熊掌心留下一個吻,每當小浣熊想媽媽的時候,把掌心輕按在臉頰,就不會孤單害怕了。
這是小編買的第一本關於分離的書。它給分離焦慮提供了一個辦法,很有幫助。
每天上班,小妞自己就伸出手來讓我親一下,還會在我手心也親一個。讓我帶著她的「親親」上班,想她的時候看看~
長按二維碼,掃碼可以購買:
《我媽媽上班去了》
「媽媽上班去了,可我知道他還愛我。我知道她還關心我,因為她一下班回家就會告訴我,她很愛很愛我——」
小妞1歲的時候已經很喜歡這本了,圖夠大,主人公是小孩形象也很貼近生活。
它是一本讓寶寶安心的書。每次我問小妞,媽媽下班回家,和你玩什麼呀?她就會說畫畫。這也是書上的情節。
長按二維碼,掃碼可以購買:
《我不想離開你》
世界這麼大,媽媽希望寶寶勇敢地去看看。可寶寶不想離開,媽媽怎麼樣用愛心和耐心鼓勵寶寶?
這本書不僅講分離,也升華了情感。當了媽媽,註定看著他漸漸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寶寶能適應嗎?我們呢?
當然寶寶還感受不到這麼深刻哈,他可能更喜歡上面的小動物們,袋鼠、大象、猩猩、長頸鹿……
長按二維碼,掃碼可以購買:
《我想念你》
「當我想念你的時候,我可以抱著我的小毛毯;我可以看我最喜歡的書;我可以畫畫,到時候給你看——」
這本書不僅告訴寶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也表達了「想念」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幫助寶寶體會自己的情感。
中英雙語,人物更多,畫面情節和表達的情感都更豐富,適合稍微大一點的寶寶。
長按二維碼,掃碼可以購買:
媽媽上班,是寶寶第一次明顯的分離焦慮期。將來上幼兒園,會是第二次。
有人說,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也有人說,讓他哭一會兒就好了不用管。
不是這樣的。正確的處理方法,會讓寶寶更快度過分離焦慮,也會保護他幼小敏感的心。
讓我們帶著滿滿的包容和接納,陪伴寶寶和自己,度過這些特殊的時光吧。
本文提到的繪本,大家想了解更詳細的介紹,或是直接購買,請點閱讀原文。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