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漫畫:當人們去月球和火星不再是事兒,超震撼!

2021-02-18 蝌蚪五線譜

NASA團隊中有很多科普漫畫家,他們會根據NASA發布的內容,加以自己的想像,把冷冰冰的科學任務轉化成人人都能看懂的漫畫。水平夠高的話,預測的結果跟未來幾乎一模一樣。我們透過他們的漫畫,一起來看看第一批在月球和火星建立基地的探索者們會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吧。

這是藝術家設想的月球擺渡船,在月球軌道和地球低空軌道之間往返。擺渡船中用桶狀貨櫃裝載著在月球表面生產出來的液態氧。

月球採礦作業,生產液態氧。鈦鐵礦是月壤中很常見的富氧化合物,機器正在開採的就是這種礦物。

21世紀的月球基地活動。月球表面的機器吊臂正在移動一個為太空人準備的剛剛「到貨」的生態艙。吊臂將生態艙從運載平臺上吊起,因為平臺還要回到主基地繼續運輸任務。背景中還有很多其他運載平臺,它們共同推進運輸和建造任務。

月球基地系統研究。圖中是位於哥白尼環形山上方的大型軌道運輸飛行器和近月軌道著陸器。兩個機器在每次完成任務之後都要回到地球軌道的空間站去進行維護,更換磨損部件並裝載新的燃料和貨物。


月球基地系統研究。月球表面登陸設備的樣子。


這是核電推進裝置,面積大概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在地球軌道組裝好後,這臺10兆瓦功率的設備能夠在六個半月的時間內運輸130噸的貨物。


隨著商業在月球的發展,產業鏈會逐漸完善起來,包括生產液氧、生產氦3和交通通訊。


24小時不間斷的地月交通系統能夠隨意組裝可拆卸的模塊,旅客身處其中,甚至不用離開自己的模塊就能被運送到月球表面。


就在距離阿波羅17號著陸點不遠的幾公裡處,一個月球採礦工廠正在收穫大量液氧。


月球拓荒者會遭遇很多新的問題,因此需要新的應急措施。圖中一個拓荒者從大約30米高的地方摔了下來並摔斷了大腿骨。在此情況下,「醫療運輸機」和另外兩名拓荒者利用可攜式掃描儀和全息設備確定病情並制定解決方案。


距離地球只有三天航程的月球是個測試火星任務設備的好地方。一個在火星表面登陸的模擬任務可以測試很多相關的火星系統和技術。


儘管造訪火星的具體計劃還沒有形成,很多無人設備的研究已經表明人類很有可能造訪。藝術家的概念畫也許就能為人類登陸火星提供靈感。圖中描述的景象包括火星基地(包括陸地交通線、生態艙、動力模塊、溫室、中心基地、輕質吊車和拖車、起降裝置、水站、維修車間、挖隧道設備、鑽孔機、大型盤狀天線、桅杆、火星上的飛機)、執行任務的火星探索者以及火星車。


著陸前的幾分鐘,飛船開始減速,目的地是火星的Ganges Chasma,能夠觀測火星地表的地質、水文甚至生物演化。工作人員在到達火星之前將在生態艙中居住六個月,到達目的地之後與兩年前送到的物資匯合。


在似乎有很多外星資源的火衛一,一個移動推進裝置在凹凸不平的地表採集資源。通過核反應,機器能夠融化火衛一的表面,產生水蒸氣並將其轉化為液氫和液氧。


在火星克裡斯平原正上方500千米處,一個軌道平臺正在用雷射傳感器自動對接一個正在靠近的樣本採集返回裝置。平臺的機械手臂將把裝置上的樣本罐拿下來,儲存並運回地球。


第一個登上火星的人類重新來到了維京2號地表探測器的著陸點,打算研究火星表面和大氣對設備造成的影響。


太空探索激勵了各個年齡段學生的想像力。從幼兒園開始,可能的未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就在夢想著自己能夠參與太空旅行。有一天,他們甚至也許還能在重要的太空基地擁有太空大學。


在火星的Ganges Chasma著陸點開了一段車之後,兩個太空人開始檢查著陸器和小型探測器。這個站點也能讓太空人在步行可回到基地的距離內重新檢查生命支持系統。


旅居者探測器,在火星工作多年之後終於等來了人類。


火星探路者登陸器和探測器超額完成任務,在設計的使用年限到達之後還傳回很多火星遠古洪水的高解析度照片。


兩位到達火星的科學家正在動手採集樣本。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帶你領略科普的世界

相關焦點

  • ...火星漫遊車|nasa|毅力號|火星|甘迺迪航天中心|月球|好奇號火星車
    作為美國宇航局「向火星發送你的名字」活動的一部分,它們與美國宇航局的「漫遊車命名」競賽收到的文章一起被印製在三個晶片上。下一站:火星。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起的「向火星發送你的名字」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們遞交他們的名字,讓他們的名字有機會乘坐NASA下一輛前往火星的探測器。約有10,932,295的人參與了這項活動。
  • 火星地震與地球上地震有非常大不一樣NASA生物學家暫匪夷所思緣故
    美國nasa(NASA)的火星InSight登月艙為該航天部門出示了一些有關紅色星球運行的趣味看法。在其中最讓人詫異的是,火星地震的個人行為與地震有非常大不一樣,科學家們現階段仍沒法明確在其中的緣故。在一篇新的網絡文章中,NASA噴氣式飛機推動試驗室(JPL)列舉了該航天部門的科學家們從InSight每日任務初中到的三件大事。
  • 2024年重回月球,2033年登陸火星,NASA太空飛行計劃到底是什麼
    「我們都同意火星任務是我們為之努力的跨世代的成就。」布賴登斯汀繼續道,「同時我們也需要在月球學習如何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和工作,以便我們能夠前往火星,並且建立去火星所必須的系統和能力。我們將在月球軌道上做到這些。」
  • 有人說你如果去不了火星月球,那就去冰島吧
    去不了火星那就去冰島吧!這裡的飛機殘骸讓你體驗火星著陸瓦特那冰川,讓你體驗徒步登陸外太空藍湖溫泉,敷上白泥,來一杯冰飲,感受冰火兩重天粉紅色的雪山,驚豔的火山口,滾燙的間歇泉,都會讓你嘆為觀止間歇泉去不了月球那就去冰島吧!沿著唯一一條貫穿全島的1號公路出發,一路上你會被冰島的奇觀所震撼。
  • 重返月球——移居外星球的第一步
    2019年7月20號是人類首次載人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日,正式宣告美國「阿爾忒彌斯計劃」將登陸月球南極並建立永久基地,為進一步的載人火星探測奠定基礎。NASA將在2024年把第一位女性和一位男性航天員送到月球表面,並使用新技術對月球表面展開前所未有的詳細研究。NASA還計劃與其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開展持續探索,在2030年左右將太空人送往火星。
  • 從月球到火星,登月者奧爾德林的 47 年
    86 歲還在探索的老人上網搜尋「奧爾德林」,你會發現最近他又登上了很多媒體的頭條,原因是這位今年 86 歲的老人家剛剛去南極進行了一場探索之旅。雖然最終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回到了紐西蘭修養,但即使躺在病床上,他還在抱怨「沒有得到和科學家一樣長的時間讓他來研究地球上最像火星的自然環境」。
  • 和天問一號一起,把中國的足跡印在火星
    我們熟悉的嫦娥三號著陸器+玉兔號月球車,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就是著陸器+巡視器組合。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兩器互拍。來源:中國探月工程也就是說,著陸器只可以完成著陸,而巡視器則可以完成著陸+巡視兩項任務。
  • NASA將公布外星人 黑客爆料nasa承認月球有外星人(圖文)
    NASA作為人類探索宇宙的權威機構,一直有人認為,NASA曾隱瞞了很多關於外星人的消息,近日有黑客稱,他已經潛入NASA內部機密文件之中,並且替NASA稱,將要公布關於外星人的所有信息,此舉引起軒然大波,或許,nasa會迫不得已,世界上真有外星人存在!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日前發布視頻,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可能很快就會宣布「找到外星人的證據」。
  • 火星探測六十年:一切過往,皆為序章
    成功著陸後,火星車將從著陸平臺上走到火星表面,開展探測作業,為期大約90多天。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人類與火星又有什麼故事?來源:羅威爾1896-97地圖,發表於1905年羅威爾天文臺的年志中於是,這些壓根不存在的「火星溝槽」又讓人們與火星表面的真實形貌漸行漸遠,也讓「火星運河」和「火星人」的錯誤觀念一度深入人心。有機會再和大家展開聊聊這段「火星運河荒唐史」。直到探測器時代來臨,這些迷霧才終於被無可爭議的觀測事實所撥開。而我們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 月球和火星二選一,哪個星球更適合人類居住?對比實在太明顯
    而目前我們的發展水平仍只能在地球附近進行探索,所以月球和火星成為人們關注的主要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也十分好奇,這兩個星球究竟哪個才是人類未來將會成功進行移民的地方呢?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火星才是最佳選擇,而月球只適合作為一個中轉站,人類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為某些特殊研究打下基礎,而火星才是長遠的發展目標,因為這兩個星球之間的差異實在是太明顯了。
  • 人類文明的下一站,火星有何優勢,為何人類不移民月球而要去火星
    於是,火星成為了科學家們的首選。按說和火星相比,月球更近一些,登陸難度要低得多,而且曾經有人類成功登陸到了月球表面。那麼為何科學家們不把月球選定為人類的第二家園,而是要大費周章地去開發火星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人類文明的下一站——火星。
  • NASA已經抓到了三眼月球人
    踏出人類的第一步最近,鋼鐵俠馬斯克計劃在2050年之前送100萬人登上火星。除了將100萬人送上火星,馬斯克甚至還計劃在火星上製造就業。野心家馬一龍然而想要殖民火星,月球是個必不可缺的重要「星際跳板」。
  • NASA問你想去哪個星球旅行丨平面
    每隔175年,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將連成一條線,你可以挑選一個合適的時間把他們一次性逛完。土衛二:噴泉之城火星是人類探索最多的一個星球,火星探路者、火星探測車、火星探測器等都為我們提供了大量信息。
  • Linux 登陸火星,佔有率再超 Windows,NASA 還在 GitHub 發布源碼教程
    近日,開源領域的 Linux 作業系統也成為了 To infinity and Beyond 的一員,乘坐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成功在火星赤道以北的耶澤羅隕石坑著陸。在這之中,該火星車首次搭載了一架使用 Linux 系統的直升機——機智號,NASA 也將直升機的 Linux 飛行控制系統在 GitHub (https://github.com/nasa/fprime)上進行了開源。
  • 美國不再登月了嗎?「矛頭」指向火星,「太空部隊」又是怎麼回事
    美蘇「冷戰」中後期將戰場突發奇想地引入了太空,陸地上的人們都在緊張地準備著太空「作戰」,在1961年蘇聯率先將乘坐「東方1號」的加加林送入太空,而美國後續在1969年將乘坐「阿波羅11號」的阿姆斯特朗等人成功送上月球,二者之間的太空站開始進入高潮,但是現如今的美國為何不再登月了?
  • NASA視角下的嫦娥五號:降落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附近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著陸器是此次任務中使用的四大機器人之一,另外三個還包括: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器。「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在無人的情況下,從月球無人採樣土壤並返回。
  • 拯救NASA的《火星救援》
    但是科幻小說中最難的就是虛構的部分,很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一些不科學的元素,比如《復仇者聯盟》中天空母艦的構造是錯誤的,儒勒·凡爾納《從地球到月球》中重力和失重都是錯誤的。事實上,因為小說最初在安迪的個人網站上連載,所以很多技術錯誤被讀者指出後已經做了修訂。2009年,他開始連載《火星救援》。因為以前的寫作,他有一小群讀者。
  • NASA威武!《火星救援》這9大科技是真的-火星救援,火星,NASA,天文...
    NASA的太空人被滯留火星的科幻故事,被拍攝成《火星救援》,將於明天在中國大陸上映,本文將向你講述其中NASA的9項真實科技。數千年來,火星都處在人類想像和文化的核心位置。它的紅色外表和周而復始的亮度變化讓古人感到震驚不已。通過望遠鏡的早期觀察,一些人推測這個星球被運河網絡所覆蓋,並被該星球的居民用於運輸和商業活動。
  • 去火星種土豆NASA要玩真的!
    可能不少人會問,在火星上種植土豆真的靠譜嗎?根據美國航天局的最新消息,這事兒有可能!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和國際馬鈴薯中心合作,下月將在秘魯利馬開展實驗,從100種馬鈴薯品種中選出適合在火星上種植的品種。
  • 美國NASA公布18億像素火星地貌全景照 網驚:超震撼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不曾停止,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器「好奇號」,近日傳回一張史上最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圖,畫質高達18億像素,引發網友熱議。NASA也上傳火星影片,短短一周已累積400萬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