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北京人在紐約》讓王姬一舉成名,為何她卻感到很後悔?

2020-09-04 小空空與娛樂


1993年,王姬在美國接到電話,是馮小剛導演邀請她去出演他的作品《北京人在紐約》。這令王姬十分的高興,她沒有想到,自己的演藝事業居然還能繼續下去。她更是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夠被馮小剛導演看中。

《北京人在紐約》講述了一批北京人在紐約奮鬥掙扎的故事。馮小剛之所以會邀請王姬,一方面是因為王姬是北京人,一方面也是因為她在美國生活過。當然除了角色的符合,更重要的是她的演技。

馮小剛導演從別的導演口中聽聞王姬在演戲上是一個態度認真的演員,因此便打算讓她來主演&34;一角。可以說,王姬沒有讓馮小剛失望,可是她卻對自己很失望。

《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後,王姬一舉成名。她得獎了,兒子也殘了,她很後悔,卻追悔莫及。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王姬雖然出生在北京,但是她小時候卻是受了很多的苦。家境的貧窮,讓她從小就很懂事。冬天被凍得裂開了的皮膚,夏天的大汗淋漓,吃不飽的生活,讓她意識到貧窮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因此,她在不過十三四歲的年紀,便進入了解放軍文工團。裡面的生活訓練雖然很苦,但是最起碼能夠給足飯吃。在文工團裡,她接觸到藝術,唱歌跳舞她什麼都要學,居然也對藝術產生了一種喜愛之情。

在文工團裡的時光過得很快,轉眼間王姬也從一個小姑娘長成了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一次偶然,王姬被一家香港公司看中,並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塞外奪寶》。

拍攝完後,王姬意識到自己專業水平的不足,但是自己又打算在往後繼續從事演藝事業,所以她決定報考藝術類學校來提升自己。

誰知,本來想要報考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的她,卻在機緣巧合下進入了北京人名藝術劇院,倒是和宋丹丹成了同學。

然而畢業後,王姬卻沒有宋丹丹發展得那麼順利。每年的畢業生都不少,娛樂圈每天都有著新人的湧入。王姬雖然刻苦努力,卻也還是一度陷入到無戲可拍的地步。

就在王姬在娛樂圈苦苦掙扎的時候,從遠處走來了一名男人,向她伸出了溫暖的手掌。這名男人便是高峰。

王姬和高峰在文工團的時候就認識了,只不過後面王姬去了拍戲,便再也沒有見到高峰了。如今又在一次的相遇,想來也是命中注定的緣分。緣分來得不容易,所以兩人便在一起了,之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姬跟著高峰去了美國生活,高峰也在美國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生活過得倒還是安穩。王姬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兒,她一邊協助丈夫打理生意,一邊照顧孩子,日子過得倒還是平靜。

1993年,一個電話打破了這平靜,王姬高興地來到劇組,拍攝《北京人在紐約》這部作品。能能夠得到這樣的一個機會,對於王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天不如人意,王姬萬萬沒有想到,在拍攝到一半的時候居然發現自己懷孕了。

怎麼辦,戲已經拍到一半了,換人似乎不太可能的了。王姬也不想耽誤劇組的拍攝進度,更不想給劇組帶來什麼麻煩,所以她決定堅持拍完。

那時,她常常摸著自己的肚子,似乎在告訴肚子裡的孩子:再堅持一會就好了。

可是,劇組拍戲的生活,終究還是累垮了王姬的身體。因為王姬的過度勞累,她生下的兒子天生殘疾,沒有發育好,導致智力上有著障礙,且還患有自閉症,終生都得要靠吃藥來控制。

《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後,受到了很大的反響,王姬一舉成名,並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可是當她站上領獎臺的時候,她的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如果可以重來,她寧願不要這個獎項......

相關焦點

  • 《黑白禁區》王姬:一部《北京人在紐約》成就她,也改變她的人生
    所以,在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的老面孔,王姬就是其中之一。在劇中,王姬出演譚家的掌舵人譚婆。雖然譚婆出場並不多,但每次她的眼神戲,她的氣場就足以震懾全場。很多人認識王姬,可能都是因為那部火遍中國大地的《北京人在紐約》,當時她還因為這部劇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這部《北京人在紐約》是中國第一部境外拍攝劇,也是第一部全程在美國拍攝的影視劇。
  • 《北京人在紐約》:捧紅了王姬,卻毀了她的兒子
    一部描寫北京人在美國紐約奮鬥的電視劇,讓王姬一炮而紅。這部劇成就了王姬,同時也成了她永遠的傷痛這部劇就是由鄭曉龍與馮小剛執導,王姬與姜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王姬接拍《北京人在紐約》:一切都是天意王姬長相大氣端莊,容貌氣質出眾,是90年代的第一美女。
  •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依然沐浴在神州大地,那個時候的東方巨龍剛剛甦醒,中國人民逐漸過上了好日子,只是不像現在這樣出國方便,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打開了中國觀眾的視野,成為了當年最成功的電視劇,也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
  •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
    讓姜文偏愛,讓陳道明後悔,《北京人在紐約》為何這麼有魅力?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依然沐浴在神州大地,那個時候的東方巨龍剛剛甦醒,中國人民逐漸過上了好日子,只是不像現在這樣出國方便,很少有人知道中國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打開了中國觀眾的視野,成為了當年最成功的電視劇,也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貸款拍戲拍攝一部這樣的電視劇,作為當時的導演鄭曉龍來說,是充滿風險的。
  • 王姬:不甘「平庸」孤身來美國,為拍《北京人在紐約》曾怒懟導演
    王姬:《北京人在紐約》讓她爆火,劇中角色曾是靠「罵」來的隨著「出國熱」的流行,北電藝術中心也趁熱打鐵打算推出一部與當下這種現象息息相關的影視劇。正是為了響應這個號召,導演鄭曉龍和馮小剛就聯合執導了一部名為《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
  •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影害了多少人?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到了這裡,許多人已經意識到這是哪一部劇了——《北京人在紐約》。該劇講述了90年代一批懷抱夢想的北京人在世界最繁華的經濟中心紐約城打拼的故事。中國的首都,美國的繁華之城,奮鬥與掙扎,夢想與現實,這些種種元素吸引著眾多渴望出國,幻想國外生活的中國觀眾。同時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劇中的演員,雖然這部劇的故事較簡單,但它背後的有關角色的故事,卻不那麼簡單。
  • 《北京人在紐約》:為什麼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看過一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叫做《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是1994年由鄭曉龍執導的一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上線之後,就引起了全國的轟動。不得不說,這部電視劇反映了當時的出國熱,在早年間不少人都希望到國外去生活,因此那時候年輕人碰在一塊可能聊的最多的就是想要到國外生活的願望。不少人也將出國這件事情當做是自己的人生大事來看待。在劇中有這麼一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就送他去紐約,如果你恨他,也送他去紐約。
  • 她的愛恨都因《北京人在紐約》
    1994年初,一部《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火遍大江南北,成為當年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其中扮演「阿春」的王姬,更是一夜之間成為萬千人心中的夢中女神。
  • 北京人在紐約: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了一生的遺憾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這是《北京人在紐約》的第一句話,開篇導演就講出了對紐約的看法。《北京人在紐約》正式上線,此劇一經播出便轟動全國,同時打破了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無盈利的現狀。
  • 23年前《北京人在紐約》助她登上事業巔峰,為孤獨症兒子她幾乎傾家蕩產,王姬的人生比電視劇還曲折……
    其中的臺詞也成了人們至今調侃的經典橋段……「如果你愛她,就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也送她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可以說,在60、70甚至80年代的人記憶中,《北京人在紐約》是不可逾越的經典
  • 《北京人在紐約》:為什麼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王姬留下一生遺憾
    、嚴曉頻主演,在紐約實景拍攝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在央視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緣起為什麼看中了《北京人在紐約》這部小說?導演鄭曉龍說:因為它真實。陣容《北京人在紐約》在今天看來陣容依然強大:導演是鄭曉龍和馮小剛,主演是姜文、王姬、嚴曉頻。
  • 為救智殘兒子散盡家產,轉身逼女兒還債10年,王姬不為人知的一面
    作者:麗強說故事提及王姬在每個人心中,她都代表著美麗優雅的女子,人家很自然的老去,不盲目的追求年輕。今天又出現了,讓人仿佛又回到了他們拍攝《紐約的北京人》時的情景。年青時由於自帶熟女氣質,一直被人評價,美就美矣,只是過了年紀。現在應該沒有人會這樣說了吧?
  • 曹桂林:當年創作的小說《北京人在紐約》超級紅火,而今安在?
    至今仍然記得幾位同事爭搶轉載有《北京人在紐約》的《小說月報》的情景。大概是在1992年,鄭小龍和馮小剛將小說《北京人在紐約》改編為同名電視連續劇。因為小說的內容只夠拍攝8集電視劇,所以充實了很多內容。電視劇最終是21集。
  • 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 演員將仍用姜文王姬等
    原標題:鄭曉龍將重拍《北京人在紐約》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經典的「美國夢」電視劇重新成為市場熱點。近日,原著作者曹桂林首次澄清:他於兩年半前將《北京人在紐約》與續集《王起明回北京》(暫名)的小說改編電視劇拍攝版權賣給了出品過《金婚》、《甄嬛傳》的花兒影視公司,由《北京人在紐約》的導演鄭曉龍重新出山拍攝「全本」。
  • 《北京人在紐約》主演:有的氣質佳 有的難認出 有的因戲害了孩子
    九十年代初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風靡內地,講述了一批北京人在紐約奮鬥與掙扎的生存故事。主角姜文、王姬等人也因該劇一舉成名,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這些主演們還好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王姬與愛人在美國結婚後,生下女兒妞妞。拍攝《北京人在紐約》時再度懷孕,為拍戲進度,劇組經常三四天不睡覺,高強度的工作令懷孕的王姬吃不消,懷孕六個月都不顯肚子。兒子一歲時,診斷為先天智障的自閉症患者,原因是帶孕拍戲,身體疲憊,營養匱乏,造成先天的傷害。由於兒子智力不全,王姬出門時都要綁一根繩子在兒子身上,完全不顧他人眼光。
  • 江珊、巍子、王姬為什麼放棄北京人藝的鐵飯碗?
    同學陳小藝急得直罵她:「你這個人怎麼想的,去人藝多好啊!」記者問她,做出這種選擇後悔嗎?江珊說:「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我是不太善於後悔的人,因為我覺得一個成年人,應該有能力為你的選擇負責,如果後悔的話,就是在否定自己,這樣就會使自己的心理有影響,我不喜歡沮喪的感覺,我不會後悔。」她當時想要的是不受約束,能夠自由自在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的生活。
  • 江珊、巍子、王姬,為什麼都放棄了北京人藝的鐵飯碗?
    在那個非常講究組織關係的年代,江珊成為北京人藝歷史上工齡最短的職工。同學陳小藝急得直罵她:「你這個人怎麼想的,去人藝多好啊!」記者問她,做出這種選擇後悔嗎?江珊說:「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我是不太善於後悔的人,因為我覺得一個成年人,應該有能力為你的選擇負責,如果後悔的話,就是在否定自己,這樣就會使自己的心理有影響,我不喜歡沮喪的感覺,我不會後悔。」她當時想要的是不受約束,能夠自由自在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的生活。江珊沒有和那家唱片公司籤約,因為對方想讓她改名叫江麗娜,江珊嫌棄這個名字,就停止了合作。
  • 轟動一時的《北京人在紐約》:鄭曉龍對「美國夢」潑出的一盆冷水
    恰好那時候鄭曉龍看到了一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他用一夜的時間翻完了這部小說,第二天他便心血來潮,開始籌備《北京人在紐約》的準備工作。,但擺在鄭曉龍面前最棘手的問題其實是資金的來源,顧名思義,《北京人在紐約》是一部講述北京人在紐約的故事,電視劇全部要在紐約取景,此前鄭曉龍所在的「北京電視臺藝術中心」拍攝的作品《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等作品大部分都是室內劇,成本都相對很低。
  • 陳道明因姜文錯過,製片撿垃圾拍戲,你不知道的《北京人在紐約》
    在上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部電視劇播出時創下了多個收視紀錄,達到了萬人空巷的效果,甚至可以說是影響了幾代人的看法,這就是《北京人在紐約》。這部劇首播是在1993年9月26日,至今過去了超過26年,卻仍然是幾代人心中永遠的經典作品。
  • 北京人在紐約的幕後故事,現在你還想去紐約嗎?
    1993年導演鄭曉龍貸款150萬美金,決心赴美國拍攝《北京人在紐約》,如果你不知道此時的鄭曉龍是誰,那你一定知道後來的《甄嬛傳》 《羋月傳》,而這些神劇的幕後導演都是大名鼎鼎鄭曉龍。當時陳道明也在劇組,一次在機場的偶遇,讓他推薦了剛從美國回來的北京大妞王姬去試鏡,然後就沒了下文,王姬重回美國經商,只是偶爾從報紙上看到《北京人在紐約》開拍的消息,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她確突然接到劇組讓她演阿春的電話錄音,過段時間就再會聯繫她,王姬一等又是一個月,迫切需要知道結果的王姬拿起電話打給鄭曉龍,才得知人家劇組又打算把阿春換人了,氣的王姬劈頭蓋臉的把鄭曉龍罵了一頓,大意就是你們「今日對我愛答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