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不如淡忘.

2021-03-02 極簡主義的禪

佛家曰:浮世塵緣,一生一滅,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瞬便是永遠。 愛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

我們都在浮世當中尋找、經歷、感悟、歡喜或悲哀著塵世的因緣,但有多少人能夠凡事都做到「一笑」?


能拈花者,智者;能一笑者,大徹大悟矣.

我們只是時間的過客,總有一天,我們會和所有的一切永別。深知就會懂得:無所謂失去,只是經過;亦無所謂得到,那只是體驗。宴席終會散去,相聚終會別離。執念莫如淡忘。

 

人生的長卷在向遠方鋪展開來,無論是傷春悲秋,還是留戀不舍,都阻擋不了前進的步伐。獨自走在路上,看沿途的風景,經歷讓我們學會了分享,學會感恩,學會了現實,學會了自矜,也學會刪繁就簡,安然生活。感謝所有的相遇和離別,就像時光刻在心底的紋路,也曾傷感過,惆悵過,但留下的更多是溫暖。

「泉涸,魚相處於陸,相籲以溼,相濡以沫,莫如相忘於江湖。於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化其道。」《莊子 大宗師》 。 一朵花、一片葉、一個人、一份緣,已是一次洗禮、一次輪迴,有誰能夠做到心中有菩提,有誰能夠把握當今,珍惜眼前?曾經真正擁有,曾經生死相隔,一眼、一吻、一愛,已是永世難忘.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笑者,無非凡塵中被別人笑笑,偶爾再笑笑別人。拈花者,大悟者,阿羅漢,須彌芥子,一眼千年,人生無非大夢一場,多少人又能夢裡看生。  

風落無聲,情生無痕,如若執念太深,不如一笑而過。

今生誰應誰的劫,誰成誰執念,若非一往情深,又豈懂情至生死皆可拋,既然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熟悉與陌生,只是一個短暫的轉變, 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切會不會完美?


山重重,水重重,江南煙雨斷橋見,雷峰塔隱現。遙相望,不相忘,佛語梵音紅塵別,前世今生念。人海茫茫,有幾人能走進心房;歲月漫長,有幾人能共度時光。人來人往,誰人走誰人留, 誰人來去誰人愁; 花開花落,誰錯過誰落寞,落花有意水自流。多少錯過,遺憾終生無法言說;多少離別,無力挽留不知所措。執念相濡以沫,不如默默淡忘。

恩怨不明了,執念半生緣。相聚是緣,別離亦是緣,與其不能相濡以沫的愛著,不如淡忘!淡忘是另一種境界,更需要坦蕩和淡泊的心境,因為能夠放棄,能夠忘記,也是給予對方的一種幸福、一種愛。距離在擱淺著情感,時間也在埋沒著溫暖,心靈之間的距離也在擱淺與埋沒中漸行漸遠!

一江清碧,千裡孤舟,自此相忘於江湖。有的風景在人生中,只是一剎那便驚豔了時光,讓人一生難忘。然而,這只是人生旅途中一閃而過的一道風景,人生列車,無法停留在風景的地方,要繼續前行。因為這裡沒有站臺。只得揮揮衣袖,作別那份眷戀、那份感動,把那份難捨的情懷收藏在歲月的書中,等經年過後,再慢慢細讀那份美好的時光,再慢慢品味流年的旖旎風光。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相遇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種緣分,那麼相忘是不是也是蹉跎歲月裡的一種註定?在人海中緣分相遇,在陌生裡逐漸相識,又在熟知中漸漸淡漠,以致到最後的慢慢遺忘!韶華易老,往事難留,寫在心裡的話也會被瑣事埋沒,我們無法掌控那些往昔的歲月,但是一切都過去了,就不要回頭。沉睡在過去,不展望未來,不仰望星空的人,永遠不會有美好的明天,風可以告訴,雨可以告訴,一些古老而又溫情的傳說。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昨天是一道風景,看見了,模糊了;時間是一個過客,記住了,遺忘了;生活是一個漏鬥,得到了,失去了;世上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煙。 

山水一程,執念千裡,傾一世溫柔,醉三生塵緣。曾有人言,人死之前便會憶起前世今生,三生石上註定了生世輪迴的結果,又何必執念太深。既為過客,何不放下。 

釋迦牟尼曾說:「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我們來世間不過是個過客,一切一切都是過眼煙雲,人活著就會有落寞,前行就會有坎坷,有時愛是一場紛飛的雨,把摯熱的心淋溼。動心就會有情傷。看透了情不過如此。不管是悲是喜,是聚是離,不恨不怨,不留不戀,不放棄底線,不踐踏尊嚴,遇上了珍惜,別過了珍重。

 

 佛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相遇容易,相識不易,也許一個轉身就是一輩子;相聚容易,相守不易,不輸給時間的陪伴要拿命珍惜。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人慢慢長大,哪有天長地久的童話。相濡以沫固然很好,如果執念不能長久,不如相忘。淡忘或許也是一劑中藥。

 

執念而生,執念而亡。光陰荏苒,歲月遺落,曲為誰而唱,心為誰憂傷?人生重要的從來不只是結果,還有過程。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經歷。

無論怎樣都沒有必要去偏執,人需要執著,但卻無需執念。

如若執念太深,倒不如一笑而過。

相關焦點

  • 執念,不如淡忘
    執念,不如淡忘  佛家曰:浮世塵緣,一生一滅,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瞬便是永遠。 愛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
  • 沉於執念,不如淡忘
    執念相濡以沫,不如默默淡忘。  一江清碧,千裡孤舟,自此相忘於江湖。有的風景在人生中,只是一剎那便驚豔了時光,讓人一生難忘。然而,這只是人生旅途中一閃而過的一道風景,人生列車,無法停留在風景的地方,要繼續前行。因為這裡沒有站臺。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 《人生海海》:人如果被執念束縛,痛苦會成為烙印在身上的詛咒
    他用看似波瀾不驚的語句,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一大弱點,那就是——執念。在書裡,執念就像魔咒,讓人無論如何都不肯放過自己,然後慢慢在心頭擰成一個結,把自己束縛在裡面。而最終,當你放下執念,你內心所有的喜樂悲苦,就都融化在了浩瀚的人生海洋中。
  • 世間煩惱,皆在一念之間,執念,則生怨恨;放下,方能解脫
    有些人,因為對現實無能為力,卻又無法放下執念,內心便滋生了怨恨,不懂得寬容,把自己變得脆弱,怨天尤人,耗費精力,傷害自己的身體,事實上,生活中淡忘你所受的不公,放下對他人的怨憤,學會了原諒和放下,最終受益的是自己。
  • 雷克雅未克:得不到 也不甘 去淡忘
    同樣地,《瑕疵》裡面各有各唱的演繹方式,也只是為了表達伴侶間同床異夢的感覺。而《雷克雅未克》,更加不需要把去冰島赴約這個舉動形容到驚天地泣鬼神,其實,男主角心裡一直都明白不會在冰島看到想看的人,赴約,只是為了完成他心底的執念。每個人心中都會有未能夠清除的殘念,這,也是人性中的小問題。 「終不可碰面,無謂來怨命。」
  • 執念太深,才會瘋癲
    人到不如這些動物了。人因為具有的高級情感所導致,長處也會變成人生短板阻礙。午後陰雲密布,沒有放晴時輕鬆的氛圍。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說放下執念。執念太深,因此愛恨才會瘋癲。沒有人聲鼎沸的吵雜,似乎也就沒有那麼多感慨。
  • 劍村十年,一生執念
    近二十載炙烤烈焰,近二十載苦心求索,又十載打造劍村品牌,虔敬匠心其間,劍村畢生鑄劍,皆為一生執念。劍村十年,十載之錘鍊與積澱,十載之艱辛與收穫,十載之踐行與悟道,使小軍深諳鑄劍亦如為人之道,唯歷久鍛造,方可爐火純青,幾近不惑了悟不求一劍成名,但求件件傳世之精髓。頓徹悟,唯有無塵之心,方可心無旁騖成就重器、修心於修遠之劍道。
  • 餘生,請放下執念,善待自己
    所以說,餘生,請放下執念,善待自己。不要過分地去認定某一個想法,也不要對某一個事物堅持不放,執念對於每一個人的生活而言,都不是一個可愛的東西。它不僅會讓你自己失掉最初美好的模樣,而且還會讓你在固執的過程當中,變得憂愁,傷悲,偏執,瘋狂……與其讓自己找不到最初的模樣,還不如灑脫一些,該放下的就放下,該看開的就看開,哪怕是在感情當中也是一樣的。
  • 淡忘的容顏,蒼老了誰的心
    有一種聲音,再也不可能迴旋;有一個人,再也不會相依相偎;有一雙手,再也握不住,那掌心的溫度;有的東西,即使再喜歡,也不屬於你;有的人,即使再留戀,也註定要放棄;與其在別人的生活裡跑龍套,不如精彩做自己;不要輕易說愛,許下的承諾,欠下的債。
  • 執念太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曾有人在網上問:執念太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其中有一條回答是:「那就像心中藏著一把火,這種日子不好過。」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因為想不開、捨不得、放不下一些事情,而不斷地與自己較勁,陷入自責、憤慨、念念不忘等情緒裡。但如果一直陷入這種執念當中,只會讓自己的心煩躁不已、越來越累。
  • 執念不是愛
    「執念」的定義是什麼呢?一個文雅的詞語,卻透著不可言說的決絕。
  • 《人生海海》:執念是一種束縛,放不下就會成為人生的魔咒
    他用看似波瀾不驚的語句,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一大弱點,那就是——執念。在書裡,執念就像魔咒,讓人無論如何都不肯放過自己,然後慢慢在心頭擰成一個結,把自己束縛在裡面。而最終,當你放下執念,你內心所有的喜樂悲苦,就都融化在了浩瀚的人生海洋中。
  • 執念
    (圖片來自網絡)執念是固執的念頭,有很多人共有的,有個別人獨有的
  • 執念太深,不如兌現人生.遊走紅塵,做個有癖好的人.| "盈峰翠邸" 尋找最有匠心的你
    ▼(視頻:「玲瓏江南,執扇少年」,來源於網絡)比如我,偏愛文科,雖然聽從家人安排學了財務,卻還是執念的,走到了碼字工作者的行業。成為了今天的伶小白。▼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就是匠心,匠心不是情懷,而是現如今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有執念,為什麼不兌現?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些匠人匠心的人或事。.盈峰翠邸,就一直在做著幫助匠人匠心宣傳的故事。比如去年12月,在盈峰翠邸悅墅—藝墅會展出的,《你是我的眼》廖建明精品陶藝展。▼
  • 菜根譚:痛苦皆因執念,放下便能釋然
    菜根譚:痛苦皆因執念,放下便能解脫。使一個人感到痛苦的永遠不是外在的挫折和磨難,而是內心的執念。一個人如果對於自己外在的痛苦不願意放下,那麼他會永遠地沉溺於痛苦的深淵之中。外界事情只是人生的片面,太過於在意,反而會成為人生的負擔,不管是名利還是人生的那一些繁瑣、矛盾、糾葛和痛苦等,你執念什麼,你的人生就會因為什麼而痛苦。就好像愛情一樣,當你愛著一個人的時候,你所愛的人才能左右你的心情,他的一眸一笑都會撩起你的心弦。
  • 放下執念,走出心魔
    電視劇《花千骨》中有這樣一句臺詞:「這世間最難放下的是執念,有人執著於正邪,有人執著於對錯 ,有人執著於愛恨,有人執著於生死 」。什麼是執念呢 ?比如說,你端著一瓢水,只想倒進正方形的玻璃杯子裡 。於是你端著水走了一天,儘管路過圓形的玻璃杯 ,圓形的瓷杯,方形的慈悲,大盤子、小碗兒等 ,但因為沒找到方形的玻璃杯子,你竟然端了一整天 ……這就是執念太深的人常辦的事兒 ,你可以端上十年八年,甚至一輩子 。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執念,這些執念其實是你自己不放過自己 ,有時候換個角度想一想你執著的這些事情根本就沒有什麼 。
  • #關於執念#白坦克搭配白金電源
    來自顯卡論壇的某位朋友年後幫朋友裝的第一臺機器非常特別,特別的地方在於機器的組合搭配裡有不少「執念」,之所以用「執念」這個詞,是覺得更文藝一點
  • 「美文」人到中年,放下執念
    當我們遇到讓自己內心無法平靜,讓我們的行為無法控制的外界幹擾,我們要試著學會放下執念,不要成為這種思想和情緒的奴隸。我們不是笨,也不是傻,這是我們放下執念後向世人展示的善良。這也不是一種逃避,這反而是一種包容,一种放松,一種與人為善的處世之道。
  • 以家人之名:最可恨的陳婷,現實中未婚生子,同樣對孩子執念頗深
    而現實中的楊童舒不但未婚生子,也同樣如劇中一樣,對孩子的「執念」頗深。01陳婷的悲哀楊童舒扮演的陳婷,在《以家人之名》中扮演的是一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母親。只是,面對孩子和老公,她根本無法淡忘這痛苦的過去,所以,極端的選擇了離開,形成了又一項遺棄的罪惡感。就這樣,陳婷在一次次的自我救贖中越走越遠,成了觀眾心目中最招人恨的角色。
  • 忘不掉深愛的人,與其深陷其中,不如這樣做
    我不忍心看她如此痛苦,希望她早日走出來,便告訴她,如果忘不掉深愛的人,與其深陷其中,不如這樣去做。充實生活,讓自己忙碌一點。無論路有多長終歸會走到盡頭,倘若在即將走到盡頭時總是不停的拐彎,就會無止境的走在路上,放下心中那份執念,讓自己輕裝出行。人不能太閒了,不然就會有大量的時間去悲傷了,只有沉浸在忙碌之中,才能讓生活過得很充實,才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念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