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令日軍聞風喪膽

2021-02-19 林氏宗親驛站

天下林氏一家親

團結·分享·互助·共榮


林少貓(1863—1902),中國抗日民族英雄,號義成,乳名及渾號為少貓、小貓、阿猴,綠林出身,臺灣省屏東縣屏東市中心人。


臺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

林明正

林少貓,號義成,恆春縣阿緱人,日軍入據臺灣後,與簡大獅、柯鐵虎並稱「獅虎貓抗日三猛」,但因牽扯到被漢奸所害的問題,以及與當今主流媚日風氣相違背,因此甚少被人提及。乙未戰爭期間林少貓跟隨劉永福的黑旗軍一同抗日,擔任福字中軍左營管帶,劉永福失敗離臺後,林少貓成為南臺灣抗日義軍的領袖,在糧彈奇缺的狀況下,林少貓西渡大陸尋求援助,得到支援後繼續回臺抗日,對日本的殖民統治造成了莫大的困擾。日軍用盡各種辦法企圖捕殺林少貓,但因林少貓平日對地方百姓賑輔有加,因此民眾均樂於掩飾他的行蹤,林少貓幾乎可說是臺灣版的羅賓漢了。

在追捕無效之下,日人便逼支援林少貓最力的溪州莊豪農楊實、海豐莊富民林漏泰出面說以利害,希望以勸降的方式使林少貓出面投降。在支援與情報都為日人阻斷的情況下,林少貓便開出苛刻的「自治地區」條件加以刁難,但日方在求和心切下近乎全數答應。於是,光緒二十五年(1899)5月12日,日方正式舉辦林少貓的「歸順式」,林少貓除率領部下30餘人外,另有粵莊、平埔熟番以及溪州、社皮、九塊厝等莊民70餘人全副武裝一同赴會,整個會場彷佛是日人被招降了一般。

如此羞辱的「歸順式」使日本殖民政府飽受批評,許多日人認為這等於承認了林少貓的駐地是自治區,而歸順條件中允許林少貓將既決囚徒領回,更等同承認林少貓及其部屬擁有治外法權。日人當然知道留著林少貓將禍患無窮,因此也處心積慮的準備消滅林少貓,等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日人將臺灣各地的小股義民剿滅殆盡後,便將矛頭指向了林少貓,準備將其一舉殲滅。

5月30日上午10時,日人先派出日警企圖誘殺林少貓,但因日軍部隊的行動已被林少貓偵知,因此誘殺失敗。日軍於是發動攻勢,血戰至下午5時終於攻入後壁林堡,林少貓為掩護婦孺撤退身中5槍壯烈殉國,在其身旁共有義軍壯士41人,婦女25人、小兒10人一同殉難。林少貓的犧牲象徵了臺灣大規模武裝抗日的結束,臺人後續改以其他形式繼續抗日,日人雖與林少貓敵對,但仍在其《臺灣憲兵隊史》中,稱讚這位能統領閩客番三族群一同抗日的義軍領袖「神出鬼沒、號令嚴明、膽大無比、長於計略」。

過去大陸抗戰8年,而林少貓一人在臺抗日7年,堪稱臺灣抗日第一猛,但這樣的偉大勇者,在現行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中,大多僅強調其降日而後復叛的部分,對於其與日人英勇周旋的事蹟,多交代的語焉不清或僅寥寥數語帶過,這讓青年學子根本無法理解,林少貓在臺灣的抗日史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全祖望曾說「史臣不立節烈傳,所當立傳者何人?」然而如今只是立傳已經不夠,教育部長在與立委唇槍舌劍之餘,更應拿出具體作為,建立林少貓紀念館以及臺灣抗日紀念館,並在每年林少貓殉國紀念日時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如此才能真正有效端正李登輝主政以來教科書、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親日洗腦教育,也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主體性的國家民族觀念。(作者為抗獨史陣線發起人)

來源:林氏宗親驛站

林氏族範

凡林子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婦順,內外有別,長幼有序,禮義廉恥,兼修四維,士農工商,各守一業。

氣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儉,學必勤,動必端,言必謹,事君必忠敬,居官必廉慎,處鄉裡必和平。

人非善不交,物非義不取。

毋富而驕,毋貧而濫,毋信婦言傷骨肉,毋言人過長短,毋忌嫉賢能,傷人害物,毋出入公府,營私召怨,毋奸盜譎詐,飲博門訟,毋滿盈不戒,妙微不謹,毋壞名喪節,災己辱先。

善者嘉之,貧難,死喪,疾病周恤之,不善者勸誨之,不改,興眾棄之,不許入祠,以共綿詩禮仁厚之澤,敬之,戒之,毋忽!

聯繫請加微信:DX1681688

© 林氏宗親驛站 | 2020砥礪前行

林氏團結的大家庭

林氏資源的大平臺

團結凝聚·積極向上

互助共榮·有正能量

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協商,謝謝!

相關閱讀:

林家唯一現任省委書記,六年從正局到正部長級!

厲害了!這位林家人三年時間從廈門市公安局長升任中國公安部副部長!

國慶慶典中,有這些林家人!

《破冰行動》編劇,請給林氏一個說法!

壯觀!造價上億的廣東汕頭林氏宗祠,金碧輝煌,氣勢磅礴!

造價6000萬!超漂亮的廣東普寧林氏大宗祠!

香港東區法院審判暴亂人士名單,這三名不肖子不配做林氏子孫

林鄭月娥呼籲香港社會各界反對暴力、維護法治,全球2000萬林氏宗親支持林家媳婦!

林氏公益 | 2019年第九屆廣東東莞林氏宗親高考獎學晚會

林氏人物(8) | 林木聲

林氏賢才集錦(1)| 廣東篇

廣東惠州林氏企業交流會暨2019迎春年會

最全高清圖片!視頻!2018年紀念亙古忠臣比幹誕辰3110周年盛典!

搶先看!衛輝比幹廟大門落成剪彩儀式暨紀念比幹誕辰3110年

這是我見過最高大上的林氏宣傳片,請林家人分享起來

自豪!央視講述姓林的光輝歷史,請轉給姓林的看看!

林氏盛況,這麼震撼的場面,目前也只有林氏宗親了

林氏祖先聖象,林家人快快分享收藏瞻仰

林氏家歌——《情連世林》

《林氏之歌》—慷慨激昂,聽後滿腔熱血沸騰

《林氏宣傳片》,獻給全球2000萬林家人!

相關焦點

  • 臺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令日軍聞風喪膽
    臺灣抗日第一猛林少貓林明正林少貓,號義成,恆春縣阿緱人,日軍入據臺灣後,與簡大獅、柯鐵虎並稱乙未戰爭期間林少貓跟隨劉永福的黑旗軍一同抗日,擔任福字中軍左營管帶,劉永福失敗離臺後,林少貓成為南臺灣抗日義軍的領袖,在糧彈奇缺的狀況下,林少貓西渡大陸尋求援助,得到支援後繼續回臺抗日,對日本的殖民統治造成了莫大的困擾。日軍用盡各種辦法企圖捕殺林少貓,但因林少貓平日對地方百姓賑輔有加,因此民眾均樂於掩飾他的行蹤,林少貓幾乎可說是臺灣版的羅賓漢了。
  • 他是抗日三猛之一,被部下推舉為「霸王」,戰死後日軍都不敢相信
    臺灣日據時期的前20年裡,湧現出一大批抗日勇士,其中又以「獅虎貓」三位義軍首領名號最響,最令日軍膽寒。
  • 中國臺灣悲壯抗日史
    1902年5月30日,林少貓大張宴席為母祝壽,蘇貞昌祖父蘇雲英(林少貓老鄉),叔祖父蘇雲梯向日軍出賣林少貓和數百抗日英雄,被日軍乘機攻入山嶺, 導致林少貓等數百人抗日英雄被殺。 1895年6月3日,基隆失守,6月6日唐景崧逃回廈門。1895年6月8日,漢奸李春生、辜顯榮等迎日軍進臺北城。
  • 起底蘇貞昌:爺爺是出賣臺灣抗日義士林少貓的漢奸
    為了得到日本人的提拔,他出賣屏東抗日義士林少貓,為日軍提供情報,導致林少貓1902年被日軍殺害,受牽連者達數百人。日本方面認為蘇雲英「居功厥偉」,把屏東的銀行經營權交給蘇家,蘇雲英還連任七屆高雄州參議員。不僅如此,他當時欺騙很多臺灣女孩,逼她們做「慰安婦」。蘇貞昌在1981年縣市長選舉後投入政壇,是所謂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2006年被陳水扁任命為「行政院長」。
  • 臺灣近代抗日英雄:吳湯興
    領導中心一失,臺北城內便陷人了混亂……日軍拿下臺北城後,於6月17日在巡撫衙署舉行總督府始政儀式,宣布開始統治,這個日子被日人設為「臺灣始政紀念日」。  然而,日軍向南部推進時卻遭到了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與各地抗日義軍的頑強抵抗。
  • 邱毅爆料:「臺獨」蘇貞昌的祖上原來是漢奸,曾害死抗日英雄
    邱毅教授對蘇貞昌的家族史了如指掌,邱毅教授爆料:蘇貞昌的家族是一個漢奸家族,在1895年、1894年爆發中日甲午海戰,後來籤了「馬關條約」,1895年日軍在基隆的澳底就登陸了。邱毅教授:登陸後準備接收臺灣,但接收了以後,很多臺灣民眾繼續反抗,這時就出現了所謂的臺灣「抗日三猛」,「三猛」正好遍布臺灣北中南,北部的是在淡水地方活動的,叫做簡大獅,簡大獅後來被日本人殺了,臺灣中部叫柯鐵虎,南部的叫林少貓,相傳是南少林子弟,他的飛簷走壁功夫非常好,所以叫貓。林少貓非常厲害,比簡大獅,柯鐵虎還厲害,日本人都抓不到他。這時候日本人就要靠誰來抓林少貓?
  • 臺灣光復70年:以史為鑑防止悲劇重演(附臺灣同胞抗日大事記)
    50年間,臺灣同胞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共付出65萬人的生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告訴後人,反抗侵略、回到祖國懷抱是臺灣同胞在殖民時期不變的價值追求。  今天的臺灣同胞已經不單純是1945年從日本殖民主義者手中接受過來的臺灣民眾,他們還包括1945年尤其是1949年以後從大陸跨海移居臺灣的中國民眾。這兩部分中國人共同在臺澎金馬書寫著紀念抗戰的歷史。
  • 邱毅爆料:蘇貞昌的祖上原來是漢奸,曾為日本人賣命害死抗日英雄
    後來就籤了「馬關條約」,1895年日軍在基隆的澳底就登陸了。登陸了以後準備接收臺灣,可是接收了以後,很多臺灣民眾繼續反抗,這時候就出現了所謂的臺灣「抗日三猛」,「三猛」正好遍布臺灣北中南,北部的是在淡水地方活動的,叫做簡大獅,簡大獅後來被日本人殺了,臺灣中部叫柯鐵虎,南部的叫什麼,就叫林少貓。林少貓相傳是南少林子弟,他的飛簷走壁功夫非常好,所以叫貓。
  • 被埋沒的英雄——"雙槍黃八妹" 一曾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傳奇人物
    被埋沒的英雄——雙槍黃八妹 一曾讓日軍聞風喪膽的傳奇人物
  • 【驛武文化】家鄉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氣壯山河令敵人聞風喪膽,受萬世敬仰
    他馳騁疆場,叱吒風雲,令敵人聞風喪膽。他在被敵人重重包圍之下拒絕誘惑,拒絕投降,忍受常人根本無法忍受的飢餓和傷痛,以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不屈不撓、英勇頑強地孤身一人與敵人展開戰鬥,直到壯烈犧牲。他生得英武豪邁,死得氣壯山河,為萬民所敬仰,為萬世所銘記!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領導中心一失,臺北城內便陷人了混亂……日軍拿下臺北城後,於6月17日在巡撫衙署舉行總督府始政儀式,宣布開始統治,這個日子被日人設為「臺灣始政紀念日」。然而,日軍向南部推進時卻遭到了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與各地抗日義軍的頑強抵抗。
  •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
    閻錫山有一發明被人取笑,卻讓日軍聞風喪膽,後來大家爭相仿造,你一定見過 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時期,抗日部隊武器裝備極其匱乏,一般都是扛著小米長槍,去對抗日本鬼子的飛機大炮。中國各地的抗日部隊面對武器裝備先進的日本軍,被打的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29軍大刀隊讓日軍聞風喪膽
  • 臺軍竟要紀念用毒氣彈屠殺臺灣抗日民眾的日軍部隊
    臺當局正推動「轉型正義」不亦樂乎,近日傳出臺軍要以「公共藝術」形式紀念用毒氣彈屠殺臺灣抗日民眾的日軍部隊,引發島內罵聲一片。
  • 29軍血戰喜峰口威震天下,大刀隊主動出擊,日軍聞風喪膽
    在國難當頭之際,29軍官兵在喜峰口戰役和盧溝橋事變中,以大刀勇猛砍殺日軍,讓日軍聞風喪膽、膽戰心寒。從此,二十九軍的名字威震全國。此後,大刀一次次出現在抗日戰場上,成為中國抗日軍人血性和勇氣的象徵。29軍原屬西北軍,當年馮玉祥創建西北軍的時候,武器十分落後。時任29軍軍長宋哲元鑑於該軍士兵身材高大、體力強,為此,他給每位士兵配備了一把大刀,以彌補槍械之不足。
  • 近兩百年媽祖廟遭日軍摧殘,見證臺灣抗日歷史
    位於新北市金包裡的慈護宮是北臺灣有影響的媽祖廟。說起金包裡媽祖就有說不完的故事。清朝嘉慶年間,野柳一帶的漁民捕漁夜歸,常常迷航。後來看到野柳海邊有一束金光指引,漁船就順利找到回家的航道。漢人來臺後,這裡因海船能順溪而至,遂成北臺灣重要街市。數百年來,金包裡街受過兩次重創。一是淡北地震,部分房屋毀損,人們很快重建。第二次,便是1895年日本殖民者的縱火。1895年5月,日軍在臺灣澳底登陸,很快佔領臺北城。6月17日,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在臺北城宣布「始政開始」。
  • 他是蔣介石得力戰將,曾打敗20萬日軍,退回臺灣為何淪為乞丐?
    不過似乎許多戰將自從和蔣介石一起退回臺灣之後,確實受到了許多令人悲催的待遇,比如白崇禧被毒死,蔣介石的心腹胡宗南鬱鬱而終,還有那個令日軍聞風喪膽的薛嶽更是淪落到付不起房租。咱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國軍將領可以說是蔣介石最為倚重的得力戰將之一,此人曾經率領自己的部下硬生生的打敗了20萬日軍,為此可以說真的是令日本軍界都對他很是忌憚,但是自從退回臺灣之後,此人卻一度淪落為了乞丐,這到底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