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作為女性的第二性徵,不僅重要,而且脆弱,如果不注意保護,就可能出現乳房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節奏的加快及各方面壓力的增多,乳房疾病的發病率也在增多,特別是乳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多且發病人群年輕化。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楊昆憲來為大家說說,女性朋友怎樣保護乳房,遠離乳腺癌。
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
近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較西方年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集中在40—50歲這個年齡段。一旦患上乳腺癌,如果不早期發現及治療,就會導致治療效果不好,甚至危及生命,對每個家庭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然而,乳腺癌相對於機體其他內臟器官的腫瘤來說,由於乳房是淺表器官,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腫瘤是可以達到根治的。所以提倡「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三早」的關鍵是定期的體格檢查。
這些因素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導致乳腺癌人數不斷增加的原因可能和以下幾點有關:
●遺傳因素:一級親屬中有乳腺癌病史者,發病危險性是普通人的2—3倍。
●初潮與絕經:初潮早與絕經晚在乳腺癌患者身上多發。
●晚婚與不育:35歲以後未結婚或不育的女性,更可能中乳腺癌的招。
●生活方式不健康:過量抽菸、喝酒或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低下,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身體,從而導致乳房腺體細胞發生基因突變,最終發展為乳腺癌。
●壓力大、肥胖:長期加班熬夜、三餐靠外賣,作息不規律等因素導致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力低下,增加乳腺癌發病的風險。
●化學物質的影響:一些劣質的、不合格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中可能含有容易致癌的化學物質,經常使用可能會誘使乳腺細胞癌變。
乳腺增生、結節會不會癌變?
乳腺增生可分為生理性增生與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女性每次月經前,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都會出現一側或兩側乳房或輕或重的周期性脹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引發癌變。
●病理性增生:乳房腺體組織發生增生後的組織不消退且逐漸長大不規則的情形。這些腫塊通常不會因為機體自身的激素水平調節而好轉,要高度重視。
●乳腺結節:如果結節邊緣清晰、形狀規整、活動度較好、生長慢且與皮膚無粘連,多提示是良性纖維瘤。如果腫塊的邊緣不規則,歪歪斜斜,說明腫瘤細胞在裡面生長不平衡,惡性可能性大。
女性朋友如何保護好乳房?
●選擇合適的內衣:乳房長期受到不合身的內衣擠壓,會導致乳房的血液循環受阻,乳房局部缺血損傷,容易出現乳房腫塊,進而引發乳腺增生疾病。
●膳食均衡:長期大量攝入脂肪而導致肥胖,不僅降低免疫力,還會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日常推薦低脂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自測:平躺在床上,用手指的指腹以一定順序觸摸乳房,如果在滑動的過程中發現有異常的結節,就應該到乳腺專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定期體檢: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定期到三甲醫院的乳腺專科進行檢查。乳房的輔助檢查手段有B超、鉬靶及磁共振等,醫師會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患者選擇相應的檢查。
溫馨提示:楊昆憲主任醫師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本報記者 艾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