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六大危險因素 快看看你有沒有?

2021-01-13 騰訊網

乳房作為女性的第二性徵,不僅重要,而且脆弱,如果不注意保護,就可能出現乳房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節奏的加快及各方面壓力的增多,乳房疾病的發病率也在增多,特別是乳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增多且發病人群年輕化。今天,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乳腺甲狀腺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楊昆憲來為大家說說,女性朋友怎樣保護乳房,遠離乳腺癌。

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

近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較西方年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集中在40—50歲這個年齡段。一旦患上乳腺癌,如果不早期發現及治療,就會導致治療效果不好,甚至危及生命,對每個家庭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然而,乳腺癌相對於機體其他內臟器官的腫瘤來說,由於乳房是淺表器官,容易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腫瘤是可以達到根治的。所以提倡「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三早」的關鍵是定期的體格檢查。

這些因素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導致乳腺癌人數不斷增加的原因可能和以下幾點有關:

●遺傳因素:一級親屬中有乳腺癌病史者,發病危險性是普通人的2—3倍。

●初潮與絕經:初潮早與絕經晚在乳腺癌患者身上多發。

●晚婚與不育:35歲以後未結婚或不育的女性,更可能中乳腺癌的招。

●生活方式不健康:過量抽菸、喝酒或經常熬夜,睡眠質量低下,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身體,從而導致乳房腺體細胞發生基因突變,最終發展為乳腺癌。

●壓力大、肥胖:長期加班熬夜、三餐靠外賣,作息不規律等因素導致內分泌失調及免疫力低下,增加乳腺癌發病的風險。

●化學物質的影響:一些劣質的、不合格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中可能含有容易致癌的化學物質,經常使用可能會誘使乳腺細胞癌變。

乳腺增生、結節會不會癌變?

乳腺增生可分為生理性增生與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女性每次月經前,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都會出現一側或兩側乳房或輕或重的周期性脹痛,月經過後自然消失,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會引發癌變。

●病理性增生:乳房腺體組織發生增生後的組織不消退且逐漸長大不規則的情形。這些腫塊通常不會因為機體自身的激素水平調節而好轉,要高度重視。

●乳腺結節:如果結節邊緣清晰、形狀規整、活動度較好、生長慢且與皮膚無粘連,多提示是良性纖維瘤。如果腫塊的邊緣不規則,歪歪斜斜,說明腫瘤細胞在裡面生長不平衡,惡性可能性大。

女性朋友如何保護好乳房?

●選擇合適的內衣:乳房長期受到不合身的內衣擠壓,會導致乳房的血液循環受阻,乳房局部缺血損傷,容易出現乳房腫塊,進而引發乳腺增生疾病。

●膳食均衡:長期大量攝入脂肪而導致肥胖,不僅降低免疫力,還會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日常推薦低脂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自測:平躺在床上,用手指的指腹以一定順序觸摸乳房,如果在滑動的過程中發現有異常的結節,就應該到乳腺專科做進一步的檢查。

●定期體檢:建議35歲以上的女性定期到三甲醫院的乳腺專科進行檢查。乳房的輔助檢查手段有B超、鉬靶及磁共振等,醫師會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患者選擇相應的檢查。

溫馨提示:楊昆憲主任醫師門診時間:周一全天。

本報記者 艾子文

相關焦點

  • 年輕就不會得乳腺癌?這9大危險因素,讓乳腺癌不請自來!
    年輕女性通常不會想到自己會患乳腺癌,畢竟,所有乳腺癌中只有 7% 發生於 40 歲以下女性。 但是,任何年齡都有可能患乳腺癌,無論在哪個年齡段。 導致年輕女孩患乳腺癌的因素,有哪些呢?
  • 對自己好一點,遠離乳腺癌
    乳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有何區別?如果不治療,原發腫瘤會通過導管或小葉生長到基質中沒有侵入基質的乳腺癌被稱為「非侵襲性」;侵入基質的乳腺癌則稱為「侵襲性」。轉移: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能離開乳腺,即發生轉移;在這個過程中,癌細胞脫離腫瘤,進入血液或淋巴內,然後通過血液或淋巴管播散到其他部位。一旦進入其他部位,癌細胞就可能形成繼發性腫瘤。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出現重大的健康問題。
  • 乳腺癌預後的好壞,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不容忽視
    評價癌症治療效果常常用到「5年生存率」,是指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病人所佔比例,包括已復發的病人和未復發的病人,若是沒有復發就可以看作「臨床治癒」。完全治癒的病人也非常多,但以目前的醫療手段沒有辦法提前預測哪些人是真的治癒、不會復發。那麼,乳腺癌治療後會不會復發?預後怎麼樣?
  • 這些危險因素,你有沒有?
    另外,由於年輕人的冠心病發作常常呈隱匿性,也就是沒有症狀,所以常常不被發現,導致發病率不容易統計。不過一些屍檢報告給了我們一些提示,一項760例屍檢報告發現,在15-19歲的男性中,2%可見晚期冠脈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而同年段的女性則沒有這些變化。30-34歲人群中,男性出現晚期病變的佔20%,女性佔8%。
  • 「看、摸、捏」自檢 有助發現早期乳腺癌
    皮膚有沒有潰爛?有沒有橘皮樣改變?乳頭有沒有內陷?摸。平躺在床上,在腋下墊個小枕頭,伸開手掌,注意不要掐,要摸,包括腋下都要摸。左手摸右側乳腺,右手摸左側乳腺,看看有沒有結節。同時,要注意腋下淋巴結有沒有腫大,如果腋下淋巴結有腫大,就更要高度警惕。捏。
  • 乳腺癌預後與哪些因素有關?腫瘤大小、淋巴結、病理?能治癒嗎?
    評價癌症治療效果常常用到「5年生存率」,是指生存時間超過5年的病人所佔比例,包括已復發的病人和未復發的病人,若是沒有復發就可以看作「臨床治癒」。完全治癒的病人也非常多,但以目前的醫療手段沒有辦法提前預測哪些人是真的治癒、不會復發。
  • 哪些女性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什麼症狀?如何自測?一文說清楚
    不得不說,在乳腺癌的發病中,確實是有一些人發病率會增高,而有一些危險因素的存在,更會加重乳腺癌的發生,我們來看一下。對於乳腺癌的發生,跟其它很多的惡性疾病一樣,有很多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比如說是年齡增加因素、乳腺癌家族史因素、緻密乳腺組織因素、初潮年齡早、55歲後經歷更年期以及年齡>40歲未婚未孕,或第一胎年齡>35歲,或產後未哺乳者,或者因為種種原因做過胸部放療因素。
  • 哪些人群容易得乳腺癌 什麼樣的女人更易患癌
    乳腺癌是一種危險的癌症,嚴重的甚至會致人死亡,在生活中有一些女士更容易患上乳腺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哪些人群容易的乳腺癌,快來看一看你是否在這些人群之中吧。第二種人:13歲前月經初潮或絕經晚女性月經初潮早(12歲前來月經),絕經較晚(50歲以後絕經),經期長(大於35年),都是公認的發病危險因素。統計數據表明,月經初潮年齡每提前 4-5歲,患乳腺癌的機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齡在13-15歲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機會要比12歲以下者少20%。絕經期在55歲以下者,乳腺癌的發病率則 較低。
  • 「看、摸、捏」自檢 有助發現早期乳腺癌 -唐山廣電網
    皮膚有沒有潰爛?有沒有橘皮樣改變?乳頭有沒有內陷?摸。平躺在床上,在腋下墊個小枕頭,伸開手掌,注意不要掐,要摸,包括腋下都要摸。左手摸右側乳腺,右手摸左側乳腺,看看有沒有結節。同時,要注意腋下淋巴結有沒有腫大,如果腋下淋巴結有腫大,就更要高度警惕。捏。
  • 直男的六大特徵,快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1,你單身不是沒有原因的,人家發一張胳膊受傷的照片是想讓你安慰人家的好嗎大佬,誰讓你吐槽了..............優秀陳獨秀也沒你秀咱也不知道你語文老師怎麼教的你,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就像鬥地主你手裡有張四,人家給你順了一個三,你偏不出四直接來了一王炸4,給你機會你也不中用啊!
  • 這些都是乳腺癌徵兆!北大醫生教你怎樣儘早發現乳腺癌
    儘管乳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隨著治療手段的完善,預後越來越好,我國乳腺癌的死亡率保持平穩,5年生存率達83.2%,屬於預後較好的惡性腫瘤。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根據研究表明,乳腺癌的患病與遺傳因素、內分泌情況、生活習慣和乳腺其他疾病相關。
  • 乳腺癌是怎麼引起的 這些原因會引起乳腺癌
    大家對乳腺癌是否了解呢?乳腺癌是很多女性朋友會得的一種疾病,那麼大家知道乳腺癌是怎麼引起的嗎?乳腺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吃什麼可以預防乳腺癌呢?相信一定有很多女性朋友都很關心吧,那麼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下文吧。
  • 乳房出現這些變化,是乳腺癌發出的危險信號
    乳房出現這些變化,是乳腺癌發出的危險信號 2020-12-26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的徵兆?乳腺癌早期有哪些症狀?不妨自查一下
    其實並不是這樣,乳腺癌早期並不會有明顯的疼痛的症狀,雖然胸部會出現腫塊,但是一般不會有疼痛感。腫塊生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若是用手觸摸,能摸到非常明顯的腫塊。如果發現乳腺疼痛劇烈,用手觸摸後疼痛加劇,則多半是乳腺炎的症狀,或者是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疼痛的因素有很多,並不一定是乳腺癌的表現。
  • 胸大易患乳腺癌嗎 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其實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不是乳房大,遺傳才是,且導致乳腺癌的危險因素眾多,包括月經初潮早、絕經遲、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等。因此不能片面認為胸大就容易患乳腺癌。乳腺癌的原因1.遺傳原因在發生乳腺癌的時候一部分的原因是會因為遺傳的因素在裡面,如果女性的母親患有乳腺癌,則該女性發病的機率會大於普通人,發病的時間相較於不是癌二代的人來說也可能較早一些。
  • 婦科專家於昕:避開生活中的「誘因」,遠離乳腺癌
    婦科專家於昕:避開生活中的「誘因」,遠離乳腺癌 時間:2021-01-14 15:48北京四惠中醫醫院 乳房,不僅幫助展現女性美以及哺育新生命,同時還是維持女性健康的重要器官。然而,每20名女性中,就有1名會在她一生的某個時刻被診斷為乳腺癌。
  • 減肥可以預防乳腺癌嗎?
    肥胖與乳腺癌風險 肥胖、生命階段與乳腺癌風險 高度肥胖(高BMI,成人體重增加,腹部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超重/肥胖和乳腺癌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根據更年期狀態、特定的生命階段等多種因素而異。
  • 【粉紅絲帶關愛日】乳腺癌防治知識大全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有很多,有些是無法改變的。比如性別,年齡,和家族遺傳史。所謂的預防主要指的是幹預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 乳腺癌的預防有些涉及專業醫療,比如安吉麗娜·朱莉切乳來預防乳腺癌,其中的利弊只能由專業的醫生才說的清楚。本文僅討論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降低患癌的風險。
  • 邵志敏:和乳腺癌戰鬥到底
    乳腺癌,作為最讓現代女性恐懼的癌症,雖然經常被提起,卻又很容易被忽視。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的門診,沒有一天閒著。作為科主任的邵志敏教授,從1985年開始,就已經和乳腺癌打交道。那麼多年過去了,他深知乳腺癌對於女性而言,是多大的苦痛。他所帶領的團隊總在進行各種研究,不時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
  • 女人胸越大,患乳腺癌機率越大?醫生闢謠,4個因素才該早避開
    乳腺癌是女性的健康殺手之一,近幾年的發病率也一直在被不斷的上漲,時刻威脅著女性的健康,因為它主要發生於胸部的位置,因此,有不少女性會有這樣的擔心,是不是胸越大,患乳腺癌的機率也就越大?女人胸越大,患乳腺癌機率越大嗎?醫生闢謠,4個因素才應該早點避開答案肯定不是,這兩者沒有直接的關係,決定乳房大小的關鍵因素是脂肪,而乳腺癌卻是發生在乳腺導管和小葉組織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