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圈的英文是Doughnuts,是一種油炸類的麵包,因為油炸而得名,是烘焙產品中不同於其他產品的一種製作方式,甜甜圈又被音譯成「多拿滋」或者「多拿圈」。
Doughnuts的形狀並不一定都是圓形麵包圈的樣子,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整形方法,不過在國內圓形麵包圈的樣子是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其實最早的甜甜圈中間並沒有洞,是因為在麵團在製作過程中,容易出現中間部分不熟的情況,為了讓整個麵團在油炸時受熱均勻,於是人們腦洞大開,在中間切除了一個洞,最終成就了現在的甜甜圈。
一般說來,甜甜圈是用小麥粉、砂糖、黃油和雞蛋混合後做成麵團油炸而成,當然也有蛋糕版本的甜甜圈,和麵包甜甜圈相比起來,蛋糕版本的甜甜圈省去了揉面、發酵的過程,相對比較省事和省時間,所以甜甜圈有兩種不同的做法,所製作出來的口感也各有風味,很多人覺得,甜甜圈是使用油炸製成的點心,脂肪含量很高,不太健康。但實際上,甜甜圈麵團的吸收油脂的能力並不強,只要製作方法正確,並且油溫合適的話,每個甜甜圈再油炸的過程中只會吸收不到5g的油脂。因此甜甜圈的油脂含量比一般的麵包高不了多少。
在亞洲,甜甜圈主要是被當成點心類的食物,但在美國則有許多人以甜甜圈作為早餐的主食,甚至還設立了"甜甜圈日",在1917年世界大戰,美國派出遠徵軍前往歐洲,鄉愁很多時候都是味蕾在作祟,慈善機構「救世軍」徵集了一批女性志願者,前往前線給士兵們做好吃的,其中就包括甜甜圈,在美國境內,救世軍還通過甜甜圈進行義賣籌集軍事善款,1919年,短短兩天就籌集了50萬美元,為了紀念它的重要地位,六月的第一個周五被定為「甜甜圈日」。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數學講師尤金妮婭·陳更是利用微積分公式發現了甜甜圈好吃的奧秘,她經過計算得出,完美的甜甜圈直徑應該在72mm到82mm之間,中間圓洞的最佳直徑為11mm,這樣甜甜圈的「軟脆比」才能達到黃金的3.5比1,喜歡口感偏軟的人,可以把洞開得小一些,喜歡吃脆殼的人,可以把洞開得大一些,陳還算出了包裹甜甜圈的最佳糖霜量:5.8g。
甜甜圈配方
日清山茶花強力粉 1000g
韓國幼砂糖 120g
鹽 20g
鮮酵母 20g
雞蛋 100g
牛奶 100g
水 400g
黃油 100g
將除黃油外所有材料攪拌至基本擴展狀態
加入黃油後慢速攪拌均勻
快速打至完全擴展狀態後起缸
以溫度30℃溼度80%發酵60min
麵團壓制1.5cm厚轉3℃冷藏鬆弛30min
模具粘粉壓出甜甜圈形狀
以溫度30℃溼度80%發酵至兩倍大
轉入3℃冷藏30min
油熱至170℃正反面各炸90s
麵包冷去後進行裝飾
如果有其他疑問請在下方留言給我們
看到後盡力回復大家,
不想錯過推送?
想隨時隨地查看精彩配方?
那就趕快加入關注吧!
(註:本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