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羅岡小學教育集團文藝匯演。
江華小學教育集團舉辦科技節活動。
陳白沙教育集團舉行「白沙故裡 詩意蓬江」詩詞大會啟動儀式。
農林小學教育集團成員學校龍榜小學教師上公開課。
蓬江幼兒園教育集團班級角色遊戲《我是大廚師》。
怡福中學教育集團開展的集團創新性課程展示課堂。
江門九中教育集團舉行首屆運動會。
紫茶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譚國池為學生們上思政課。
教育興,則城市興;教育盛,則百業盛。
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一所城市宜居宜業的關鍵。在蓬江教育提質擴容、優質均衡的戰略布局中,集團化辦學是一步「關鍵棋」。
2018年底,蓬江區在全市率先探索集團化辦學,成立了紫茶小學教育集團、範羅岡小學教育集團、江華小學教育集團、陳白沙教育集團、怡福中學教育集團和江門九中教育集團6個教育集團,2019年底擴增農林小學教育集團和蓬江幼兒園教育集團,教育集團達到8個,涵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校區)29所,其中1所民辦學校,佔全區義務教育學校約42%,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園7所,佔全區幼兒園約6.8%。
自此,在優質均衡的道路上,蓬江區學校開始從「單兵衝鋒」變為「集團軍作戰」,紫茶小學、範羅岡小學、怡福中學、江門九中等優質龍頭學校帶頭「衝鋒」,帶動蓬江區各集團成員學校一步步打造優質均衡的教育「高地」。
文/婁丹 圖/婁丹 教育局提供
A 排兵布陣 打出集團化「組合拳」
「不挑了,我家孩子就在豐泰小學上學了。」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前,家住駿景灣豪庭的阿強曾樂呵呵地說,為讓女兒上名校,幾年前一家人就開始考慮擇校的事,甚至還商量過換房子。紫茶小學教育集團成立後,豐泰小學與紫茶小學資源共享、名師互派,這樣就沒必要擇校了。而且,一家人再也不用省吃儉用著急攢錢買房了。
蓬江區靠的是什麼「法寶」,讓家長擇校意願不再那麼白熱化呢?奧秘就在於集團化辦學。
長期以來,優質教育資源不夠充足、分布不夠均衡是教育的一大難點和痛點。作為教育優質區,蓬江區教育的發展一直以來有口皆碑,特別是城區一些老牌優質學校,更是成為家長追捧的「名校」。但是,該區還有一部分農村學校和城區薄弱學校,由此形成的「二元化」教育結構,讓老百姓「上好學」的需求與「好學校」資源有限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為滿足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蓬江區在實施「名校帶動」戰略的基礎上,於2018年底在全市率先啟動集團化辦學,打出了名校分身、弱校強身、以強帶弱的「組合拳」。
2017年10月,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就提出要推進集團化辦學,希望蓬江區在全市作出示範。2018年,蓬江區將集團化辦學作為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蓬江十大督辦任務。蓬江區教育局先後赴深圳等地考察學習,通過反覆論證,徵求各方意見,形成了可行性報告,制定了《江門市蓬江區義務教育學校集團化辦學實施方案》,在集團化辦學這盤棋上運籌帷幄、排兵布陣,於當年年底正式掛牌成立了紫茶小學教育集團等6個教育集團,在全市率先啟動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
2019年底,教育集團擴容增量,新增農林小學教育集團和蓬江幼兒園教育集團兩個成員。2020年,又對3個教育集團進行了成員優化調整。目前,蓬江區共組建有8個教育集團,涵蓋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校區)29所,其中1所民辦學校,佔全區義務教育學校約42%,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園7所,佔全區幼兒園約6.8%。
如今,放眼蓬江大地,北新區有紫茶小學教育集團、怡福中學教育集團;濱江新區有範羅岡小學教育集團;老城區有江華小學教育集團、江門九中教育集團、陳白沙教育集團、農林小學教育集團、蓬江幼兒園教育集團,把中心城區的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蓬江區各個鎮街的學校和幼兒園,每個教育集團都有明確的特色發展規劃,每個都有明確可期的未來願景。
正如蓬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所說:「集團化辦學的布局和效益不是局部的、暫時的,而是整體的、長遠的,我們要統籌一盤棋,實現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在集團化辦學的布局中,集團學校間的壁壘和界限逐漸打破,學校從「單兵衝鋒」變為「集團軍作戰」,這種「聚變效應」讓優質教育資源倍增,更多名校、強校的種子在蓬江大地上紮根生長。
B 攜手並肩 堅持「集團軍作戰」
學校發展的起點,在於頂層設計和發展路徑,集團化辦學通過名校帶新校、強校帶弱校,為後者的「高起點發展」和「新起點突圍」提供了可能。
與此同時,各集團內部學校抱團發展,堅持「集團軍作戰」,形成了設備共用、課程共享、活動共創、項目共建、智慧共享的集團管理模式,把名師和資源送到了農村學校和城區薄弱學校孩子的家門口。
為保障教育集團穩健運行,在不斷探索實踐的過程中,蓬江區以規範管理、專家引領、資金投入為抓手,通過「3+4+5」的策略,加快集團化辦學融合創新發展。
在集團管理方面,堅持三個「同」,即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行。集團內明確統一的辦學理念和集團文化,如陳白沙教育集團深入挖掘白沙文化教育資源,打造「自主教育」體系。怡福中學教育集團把「一切為了學生幸福成長,以幸福教育育幸福人」作為目標;集團建立共同的戰略目標,如江門九中教育集團在整合集團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全面打造「共生教育」體系;通過黨建引領、集團章程指導,建立統一的管理模式,如江華小學教育集團在機構設置上成立了教育集團委員會,下設教學質量測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學生發展中心、學校文化中心、管理協調中心、家長聯合會和專家顧問組,實現教育集團各學校的一體化管理。
教師集團化發展方面,靠四個「動」來推動教師發展集團化,即教師流動、教研互動、名師帶動、典型觸動,從而推動集團內逐步實現師資統籌一盤棋。
五「共」推動資源整合集團化,也就是設備共用、課程共享、活動共創、項目共建、智慧共享。如範羅岡小學教育集團建立「創新教學共同體」,帶動成員學校快速發展。建立了基於校園雲支持下的集課程資源、教與學活動、閱讀平臺於一體,開放、共享、動態發展的應用平臺,創建「校園雲+教育+管理」的學習空間。發揮「網際網路+課題+科研」輻射作用,建立「空中課堂」實現同步教研,讓範羅岡小學的優質教學資源在成員學校能快速共享,提升鄉村學校科研水平。搭建多層次、多維度的集團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機制,執行「三統一」校本培訓制度,即統一規劃、統一培訓、統一內容。此外,集團建立統一教學檢測,落實統一的教學評估制度,統一出題,統一評價標準,統一總結反思,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此外,8個教育集團還在集團內部建立教學質量分析研判機制,委派教學督學顧問聽課、評課,舉行集團聯合監測質量分析研討會等,以問題導向對薄弱環節進行幹預整改,提高教學質量。
「集團化辦學是一種新型學校組團發展的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是集團化辦學的根本目標。」蓬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該區還制定了教育集團化辦學考核評估辦法,以加強對教育集團實施狀況的定期監測和督導評估,特別是對教育集團的整體發展和各成員校均衡發展程度進行考核,不斷推進教育集團內各學校教育水平的優質均衡。
在打通橫亙在學校之間的「資源牆」的同時,集團化辦學還打通了校長頭腦中的「理念牆」。現在,更多的校長已經跳出了「關起門來辦學校」的局限,堅持「集團軍作戰」,站在集團乃至全區教育發展的高度辦教育,把先進的經驗和優質的師資實現集團內共享。
C 融合創新 聚變效應初顯
集團化辦學的初心是「辦好每一所學校」,促進教育的優質均衡,但任何改革創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當集團化辦學的腳步邁出,家長們在欣喜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疑慮——集團化辦學真的能夠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嗎?集團龍頭學校的優勢會不會被「稀釋」?成員校的優質師資從哪來?
蓬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優質教育的發展不能是「固態」的,集團化辦學將為龍頭學校和成員學校的成長帶來新目標、新任務,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交流競爭,讓優質教育資源「動」起來,通過「新陳代謝」來激活平靜池水,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放大。
紫茶小學教育集團成立初期是唯一一個實行單一法人的教育集團,積極探索「名校+新校」的集團化辦學模式。2020年9月,豐泰小學獨立法人辦學,集團成員增加裡新小學,紫茶小學教育集團由單一法人變為多法人辦學模式,不斷增強新校、弱校的自身「造血機能」,加快形成「一校一品」的高位均衡。
目前,紫茶小學教育集團已打造了信息共享平臺、教師成長平臺、學生發展平臺、課程開發平臺和文化建設平臺,在龍頭學校的帶領下,各校區共同開發了語言與交流、科學與探索、運動與健康、藝術與審美、邏輯與思維、社會與人文六大類75個拓展課程。在名校強有力的帶動下,新成立不久的豐泰小學辦學質量和社會美譽度雙線飄紅,獲得了家長和市民的認可。新加入的裡新小學對未來的發展也信心滿滿,有了明確可期的目標。
在蓬江區的8個教育集團中,江門九中教育集團是一個跨學段多法人的教育集團。早在2012年,江門九中就牽手潮連中心學校,成立了全市首個「合作辦學」共同體,算是強校帶弱校的初次試水。2018年,江門九中教育集團成立,作為蓬江區也是江門市第一批教育集團之一,江門九中帶領各成員學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集團的成立尤其是九中人才島寄宿班的開辦,也將九中從老城區的「蝸居」中鬆綁,在更廣闊的天地大展拳腳,不得不說,這是集團化辦學的一次創新,也是一次成功的實踐。
師資方面,在集團化辦學規模擴大以及龍頭學校品牌影響力的雙重作用下,更多優秀人才將被吸納進來。教育集團對新入職教師實行一體化培訓,確保培訓質量,老帶新、師帶徒、跟崗實習等做法也將助推新教師快速成長。龍頭學校與成員學校之間互派教師形成流動,師資隊伍的活力將被進一步激發。不少校長表示,集團化辦學不會「稀釋」優質教育資源,相反會使優質教育資源出現「聚變效應」。
開展教育集團化辦學,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學生雖身處一所學校,卻能享受到其他學校的師資、課程、活動等,這不僅意味著打破限制、交流融合,更展現出集團的教育張力。
經過精心排兵布陣,以及由此帶來的「聚變效應」,蓬江區集團化辦學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教育集團內部成員學校做到「理念共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品牌共創」,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各項指標均得到較大提升,城鄉之間均等化水平也大幅提升。優質學校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百姓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蓬江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前期的探索,已經看到了集團化辦學的成效和張力。接下來,將繼續高定位、嚴規範、抓創新、出亮點、帶全面,力爭2021年打造2—3個優質教育集團品牌,讓更多的學校站上教育「高地」,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家門口的優質教育。
★知多D
紫茶小學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紫茶小學(北校區、南校區)
成員學校:豐泰小學、裡新小學
集團特色:紫茶小學教育集團凸顯全國百年名校優質教育引領新學校高起點發展優勢,集團通過黨建課題引領、文化培植、課程融合、教研聯動使「讓每一朵茶蕾都盡情綻放,每一個園丁皆享受職業幸福」的辦學理念得到集團師生的認同。
範羅岡小學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範羅岡小學(校本部、濱江校區)
成員學校:北苑小學、木朗小學、周郡小學
集團特色:範羅岡小學教育集團堅持「名校帶動,推動優質均衡」的宗旨,踐行「同一理念、同一夢想、同一品質」,創建「網際網路+校區」的共建共享共治模式,激發成員學校教育活力,建立集團化辦學創新實踐共同體。
江華小學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江華小學
成員學校:天河小學、聯育小學、葉藹小學、龍溪小學
集團特色:江華小學教育集團堅持「和諧共生,合作共贏、和而不同」,注重特色發展,尊重集團內各成員校的歷史,挖掘每個成員校在獨特的發展環境中形成的特色。在相對獨立發展的基礎上實現集團化辦學文化,努力形成「一校一品」的格局。
陳白沙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陳白沙中學
成員學校:陳白沙小學、北郊中心小學
集團特色:白沙文化根植於蓬江沃土,是陳白沙教育集團獨樹一幟、得天獨厚的文化教育資源。集團立足白沙文化底蘊,探索出以「詩書禮樂」為主線的「學白沙精神—育家國情懷—做白沙君子」三級德育教育體系,積極構建「質疑自得」白沙特色課堂,不斷擦亮品牌。
怡福中學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怡福中學
成員學校:港口中學、樓山初中
集團特色:集團以「共建、共融、共享」為基本理念,以「求同存異,彰顯特色,內涵發展」為工作原則,積極探索理念共享、資料共用、特色共建、方法共研、合作共贏的集團發展模式,已初步形成「規劃有序,教學聯動,提質增效,融合共進」的特色。
江門九中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江門九中
成員學校:啟明小學、潮連中心學校、永思小學
集團特色:集團以「和諧共生,和樂共進」的辦學理念,踐行「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集團精神,在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基礎上,堅持「五育並舉」。集團在黨建、教研、德育、教師團隊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農林小學教育集團
龍頭學校:農林小學
成員學校:農林雙朗小學、杜阮龍榜小學、杜阮瑤蘆小學、杜阮信志學校
集團特色:集團以黨建引領為教育教學賦能,結合農林小學「春暖教育,激揚生命」的辦學理念,以「『春暖』+多元智能教育構建工程」為抓手,探索集團名師工作室與學科引領相結合,實現教育集團捆綁管理、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蓬江幼兒園教育集團
龍頭幼兒園:蓬江幼兒園
成員幼兒園:穗華幼兒園、杜阮鎮中心幼兒園、棠下樂雅幼兒園、杜阮木朗幼兒園、小太陽實驗幼兒園、新世紀幼兒園
集團特色:集團堅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讓幼兒擁有健康的身心,享有快樂的童年」的宗旨,充分發揮林少君名園長工作室作用,以孩子為中心,構建優質的幼兒體育遊戲創新課程體系,促進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