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年讀者正在日本高梁市圖書館內閱讀。(劉軍國 攝)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的功能在不斷拓展。數字形態不會也不該成為未來社會唯一的知識獲得方式,圖書館蓬勃的生命力仍將繼續。

日本高梁市圖書館 全年無休方便人們閱讀

在日本本州西南角的岡山縣內,有一座群山環繞的城市——高梁市。由於地理位置較為偏僻,該市近年來人口流失現象較為嚴重,老齡化問題持續加劇。當前,高梁市人口數量不足3萬,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超過40%,人口結構問題成為困擾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障礙。

為緩解人口流失難題,高梁市政府推出從結婚到育兒無縫對接保障體制、完善住宅租賃服務等多項舉措,吸引大學畢業生在這裡就業。作為其中一項特色項目,市政府出資20億日元(1元人民幣約合16日元)建造了一座市立圖書館,並於2017年2月正式面向公眾開放。高梁市圖書館館長藤井勇對記者表示,高梁市面臨的是日本小城鎮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我們希望通過圖書館豐富當地居民的業餘生活和精神食糧,尤其是培養青少年的文化『鄉愁』,讓人們更加了解和依戀家鄉,助力緩解高梁市的人口難題。」

高梁市圖書館的所有權隸屬於市政府。在運營層面,市政府委託一家名為「文化便利俱樂部」(簡稱CCC公司)的私營企業負責,每年向該公司交付1.4億日元的運營管理費用。圖書館設立在高梁市綜合設施大樓內,與火車站、公交站等比鄰而居,從車站步行不到一分鐘即可到達,為前來閱讀的民眾提供了極大便利。

圖書館總面積近4000平方米,共設置了超過350個閱讀座位,在高梁市綜合設施大樓內佔據了3層樓的空間。大樓二層為圖書館借閱區以及配套的咖啡店、蔦屋書店、特產店等休閒設施。借閱區約有藏書14.5萬冊,最新的圖書和雜誌則可以在書店購買。大樓三層設有安靜閱讀區和自習室,四層則為輕鬆閱讀區。輕鬆閱讀區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像家一樣」的閱讀環境,幼童可以在此玩耍,讀者可以出聲閱讀。很多父母在這裡為孩子朗讀繪本,享受讀書的樂趣。

藤井勇表示,圖書館的運營理念是包容儘可能多的人群,讓任何年齡層的市民都能獲得閱讀帶來的精神愉悅。走在高梁市圖書館內,人性化設計隨處可見。圖書館設有母嬰室,為兒童安裝了專用馬桶。為方便老年讀者,圖書館內常備老花鏡,並專門購置了字體較大的書籍。為照顧行動不便人群的需要,館內準備了輪椅,還為視覺障礙人士安裝了特殊的閱讀設備。

高梁市圖書館全年無休,每天早9時至晚9時開放,持有身份證、駕照等證件的民眾都能免費辦理借書卡。每位讀者一次最多可借閱20本圖書和3張光碟,借閱期最長可達1個月之久。圖書館為行動不便人士開設了快遞服務,將他們借閱的書籍免費送到家。考慮到一些民眾居住地較遠,圖書館在市內19個主要地點設置了自動還書機,還設立了移動圖書車。圖書車每月兩次到該市30多個指定地點,讓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借閱書籍。

高梁市圖書館還積極舉辦各類活動。CCC公司派駐高梁市圖書館的負責人宮地康志表示,「希望能把圖書館打造成高梁市的文化中心。」2019年,圖書館共舉辦了196場文化藝術類活動,包括讀書會、知識講座、手工體驗會、展覽等,共吸引了5500多人次參加。

圖書館開闢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區,並廣泛收集與岡山縣和高梁市相關的圖書。此外,圖書館還不定期舉辦從高梁市走出的名人展覽。在四層露臺,人們可以俯瞰高梁市市貌和當地風景名勝。藤井勇告訴記者,「希望這些舉措能讓孩子們在這裡讀書時,記住故鄉的樣子,不管走到多遠,都能常回來看看。」

便利的借閱設施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圖書館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好評,也吸引了不少來自外地的讀者。據統計,2019年,圖書館的來館人數超過56.5萬人次,約九成讀者對高梁市圖書館的服務感到滿意。來到圖書館的民眾越來越多,為當地交通、餐飲等領域帶來了大量收入,每年給當地間接帶來總值約14億日元的經濟效益。

2020年8月10日,當地高二學生大江由佳和田井美裡一同成為圖書館的第二百萬名幸運入館者。藤井勇向她們送上了紀念品和鮮花,讓兩人倍感溫暖。在她們看來,高梁市圖書館在提供良好的讀書學習環境的同時,還兼具休閒社交等功能,是充滿魅力的場所。如今,圖書館運營良好,讓藤井勇感到自豪,「能夠在這裡工作,我很幸福!」(劉軍國)

巴西國家圖書館 守護國家的歷史文化記憶

巴西國家圖書館位於裡約熱內盧老城區。圖書館建築融合了新古典主義和新藝術派等多種風格,外觀古樸典雅。2020年10月,圖書館迎來了210歲生日。作為拉美地區最大的圖書館和巴西最古老的文化機構,在兩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圖書館見證著巴西的歷史變遷,守護著國家的歷史文化記憶。

在成立早期,圖書館主要通過購買和接受捐贈等方式豐富藏品。如今,根據法律規定,巴西全國的所有出版物都要向國家圖書館提供一份副本。圖書館以這種方式對國家知識產品進行註冊、保管和傳播。現在,圖書館館藏超過1100萬件,包括書籍、報刊、手稿、地圖、文件、畫作、照片和音像製品等。館藏中,不乏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珍品,其中最古老的一份手稿源自11世紀。

近年來,圖書館不斷完善設施,為藏品提供更好的儲存條件。圖書館設有紙張修復和保護實驗室以及裝訂工作室,對珍貴藏品進行專業保存、復原、清潔和裝訂等。2018年,圖書館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整修工作,復原了建築外牆的原始色彩,還修復了牆體裝飾元素和全部285扇窗戶。圖書館玻璃特意增加了防紫外線功能,保護館藏免受光照影響,並提升內部環境舒適度。

為更好實現館藏的全民共享,圖書館於2006年創建了「數字國家圖書館」(簡稱「數字館」)。為此,圖書館設立了數位化實驗室,由一支約30人的專業團隊負責對藏品進行高、中、低3種畫質的數位化處理,以適應圖書館館藏、出版物印刷和網上展示的不同需求。民眾無需註冊,只需點擊圖書館官方網站的相關連結進入數字館,即可免費查看裡面的所有內容。如今,數字館的館藏已超過210萬件。

路易莎·阿馬多爾是巴西帕拉聯邦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在博士論文寫作期間,她幾乎每天都訪問數字館,查閱館中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數字報刊素材。阿馬多爾表示,「只要輸入關鍵詞,我就能檢索到所需年代的所有相關新聞。如果沒有這一功能,尋找資料的過程無異於大海撈針,我的研究也很難如期完成。」

參與數字館建設的維尼修斯·馬丁斯介紹道,在選擇將哪些館藏進行數位化處理時,團隊會考慮到其珍稀程度、是否為公眾所關注等多種因素。「國家圖書館的職責就是保存並向民眾展示巴西的文化遺產和國家記憶。」

此外,圖書館還通過舉辦展覽等文化活動,向民眾講述國家歷史。2002年起,圖書館開闢了超過600平方米的文化空間,專門用於策展。2015年,為紀念裡約熱內盧迎來建城450周年,圖書館策劃了「裡約熱內盧450年:未來的歷史」展覽,通過版畫、插圖、地圖、照片、漫畫、信件和樂譜等200多件展品,展現不同時代裡約熱內盧的風光建築、居民的生活百態等。

圖書館還嘗試用多媒體手段豐富展覽形式。2018年,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展示1808年至1818年巴西風貌的展覽。除了在文化空間的常規展示,在公共區域,圖書館還安裝了多媒體裝置,通過投影展現巴西具有歷史意義的瞬間。

在舉辦實體展的同時,圖書館還利用數字館免費開放線上展覽。1880年,為紀念葡萄牙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逝世300周年,圖書館曾舉辦建館以來的首場展覽。如今,數字館中仍保留著當年印刷的展覽目錄,訪問者可以看到當時近500件展品的詳細介紹。圖書館將近年來舉辦的一些重要展覽都以這種方式在數字館中保存。人們得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欣賞珍貴藏品。

巴西國家圖書館的多種創新舉措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民眾來訪。巴西國家圖書館基金會執行董事瑪麗亞·馬克斯告訴記者,「在巴西的發展歷程中,國家圖書館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希望民眾能通過了解國家歷史,增強認同感。」(朱東君)

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圖書館 傳播藝術和設計知識

在泰國曼谷湄南河東岸,有一座特殊的設計藝術類圖書館——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圖書館。該圖書館於2017年5月啟用,隸屬於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簡稱「TCDC」)。TCDC圖書館的建築原為曼谷郵政總局,已有約80年歷史。如今的建築外觀保留了舊大樓的古樸風格,內部設計則利用黑白交織的線條、極具科技感的半透明材料打造出簡約的現代感風格。

TCDC圖書館以傳播藝術和設計知識、培養藝術和設計人才為己任。憑藉豐富的藝術類藏書、多樣的人文活動,這座主題獨特的圖書館已成為曼谷的地標性建築,吸引著泰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訪客。

TCDC圖書館總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大樓的3層和4層是圖書館核心區。這裡共有超過1.8萬本全球主流藝術設計類書籍和雜誌,其中一些雜誌圖書館從創刊號開始就有收藏。在這兩層區域,圖書館為讀者設立了閱讀區和開放式工作間。

除了大量設計類書籍雜誌,圖書館還為來訪者設立了專門的材料體驗區和展覽區域。圖書館二層設置了亞洲最大的材料館。在這個1000多平方米的展室內,約2000種布料、木材等原材料樣本分門別類進行展示。人們在此可以看到生活中大部分物品的設計原料。在一層,工作人員開闢了泰國當代材料藝術展室,泰國青年藝術家或藝術專業的學生可租用這裡的場地舉辦作品展。此外,圖書館還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藝術類講座、培訓等活動,為設計專業人士和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學習的機會。

泰國藝術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學生南塔瓦告訴本報記者,由於學生辦理年卡僅需600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4.6泰銖),他經常來圖書館借閱圖書。在TCDC圖書館,他總能看到各個年齡段的來訪者。「對於藝術的熱愛不分年齡。對藝術和設計愛好者而言,這裡是一座真正的設計素材寶庫。」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市圖書館推出線上閱讀 為讀者帶來海量電子書
    記者從市圖書館獲悉,為滿足廣大讀者閱讀需求,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服務,市圖書館在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線上閱讀。讀者關注「廊坊市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就可以免費讀書、聽書、看視頻。
  • 社區圖書館,打通全民閱讀「最後一公裡」
    河北省圖書館鹿泉分館——國山賓館內的大者學社。記者 田 恬攝□記 者 田 恬 見習記者 張曉蓉今年全國兩會上,「全民閱讀」和「書香社會」依舊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王煜宇在調研收集社情民意後,建議廣泛建立社區圖書館,大力推進全民閱讀。
  • 對話讀者 從「心」出發!濱州市圖書館舉辦讀者座談會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2月21日上午,濱州市圖書館2020年度讀者座談會舉辦。座談會邀請了20名社會各界讀者代表參加。讀者座談會現場。舉辦讀者座談會是為了更好地傾聽讀者心聲,了解讀者對圖書館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聯繫溝通,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與水平,增強市民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市圖書館根據要求在春天時閉館57天。
  • 「世界讀書日」市圖書館惠民閱讀舉措良多
    線上線下閱讀 活動精彩紛呈 市圖書館惠民閱讀舉措良多  景德鎮在線訊(萬荻芳)隨著網絡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人們尋求知識、獲得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讀書逐漸成為了一種奢侈。其實,無論是線上閱讀還是翻閱書本,讀書都能使人充實和愉悅。
  • 只為書香滿杭城 杭州圖書館館長劉冬全力推進「讀者側」改革
    劉冬很低調,2012年從部隊轉業到杭州圖書館工作以來,他一直被這個地方感動。  從2003年開始免費向公眾開放,到後來廣為人知的「不拒乞丐和拾荒者入內」態度,杭州圖書館始終堅持的理念就是以人為本、以讀者為本。因此劉冬在今年6月成為杭州圖書館新任館長後,力推的「一鍵借閱,滿城書香」改革也被外界評價為一項「讀者側」改革。目的只有一個:努力讓讀者借閱圖書的全過程更加舒服便捷。
  • 安徽首家「K書中心」落戶迎客 推廣「有效閱讀」
    安徽省首家「K書中心」正式開業,市民前往閱讀。 趙明攝中新網合肥4月21日電(趙明郝嘉奇) 記者21日從合肥市廬陽經濟開發區宣傳部門了解到,安徽省首家「K書中心」正式開業,這也是中國科技大學的MBA創新項目。
  • 蕭山圖書館「移動化」線上閱讀量攀升
    這與蕭山圖書館近年來打造智慧化服務體系密不可分,從推出「移動圖書館」App到微信公眾號上設置服務大廳、數字資源、線上互動三大板塊,集圖書預約、續借、書目檢索、在線諮詢、在線報名等功能於一體,「智慧圖書館」正在成為現實,為蕭山市民線上閱讀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 臨沂平邑:圖書館架起全民閱讀「智慧橋」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8日訊 7月6日上午,記者走入臨沂市平邑縣圖書館,琳琅滿目的圖書和滿座的閱讀者映入眼帘,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沁人心脾的讀書氛圍。為給讀者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縣圖書館注重館內空間布局、彰顯人性化、規範化、溫馨化,空調、茶水等配套一應俱全,同時適應讀者閱讀習慣,讀者可自帶筆記本電腦進入閱覽區,閱讀期間與網絡平臺可實時進行交流、互動、協作和共享。
  • 國家圖書館:填補「數字鴻溝」 讓老年人樂
    對於國家圖書館,老年群體一直是服務重點,滿足老年讀者需求貫穿始終,如今,幫助老年群體適應智能技術又提上了新高度。「綠色通道」:助老服務隨處可見在國家圖書館中文借閱區,遍布「續借指南」「預約外借指南」「OPAC找書指南」「快遞還書指南」「初始密碼提示」等小紙條,這是國家圖書館為方便健忘的老年讀者,特別推出的溫馨提示。
  • 登上日本NICONICO
    2014年12月13日,日本民間團體負責人伊關要在大阪市組織民眾舉行室內聚會時發表講話。他說,對於相關題材電影的播放,「公司內部也有很多人反對,有人認為危險,但我認為非常必要,因此在一年前作出了播放這些影片的決定。」按照計劃,《1937南京記憶》第三集將於26日在Niconico上放映,這集的主角是松岡環。她激動地說,「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日本右翼否認南京大屠殺、到處撒謊的情況下,放映這些電影非常有意義。
  • 長沙市圖書館推出14項閱讀主題活動「慶生」
    記者今日從長沙圖書館獲悉,12月27日該館將舉行「文脈菁華 悅讀華章」建館六十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啟動儀式,發布2020年長沙圖書館總分館閱讀報告,公布長沙人的借閱概況、讀者畫像、閱讀偏好,並於近期上線三大智慧服務,推出14項閱讀主題活動。
  • 在南岸 咖啡館、武館都是「圖書館」
    本報記者 平索茜 攝本報訊 (記者 羅薛梅)南岸區董家橋47號,下浩老街的一棟小房子,名叫「凍綠房」,它,是南岸區圖書館「凍綠房」分館;南濱路東原1891時光道二期D館,商業街中上千平方米的精典書店,它也是南岸區圖書館的分館。在南岸區,這樣分布在咖啡館、書店,甚至老街的圖書館分館有上百個。正是這樣細密分布的圖書館,讓市民隨處都有書可看,也解決了圖書館藏書豐富卻少有人借閱的矛盾。
  • 回顧讀者節,讓我們對閱讀的熱愛繼續!
    回顧讀者節,讓我們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幕式上,由館員、讀者共同組成的「閱美」分享團輪番上演精彩節目,南京市公共圖書館的「閱讀之星」們也驚喜亮相,作為各公共圖書館圖書借閱量最大或參加閱讀活動最多的讀者,他們是南京這座愛「閱」之城的最佳代言。
  • 村居圖書館打開閱讀「任意門」
    「讀而得樂」樂從智能圖書館項目由樂從鎮宣傳文體旅遊辦統籌,由上華、沙滘、融創、沙邊、大羅各村居及學校協助建立,它將圖書資源下沉至最基層,讓村民足不出村便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閱讀服務。此外,智能圖書館作為樂從圖書館的村居活動陣地,承載閱讀沙龍、培訓講座等功能,進一步豐富村居的閱讀形態。
  • 東莞圖書館留言大叔重新辦回讀者證
    於是,端午節前一天,他走進東莞圖書館——退證。02退證留言 「最後一次」來東莞圖書館6月24日,東莞圖書館館員王豔君在總服務臺值班,辦卡、諮詢、導引……一切如常。快到吃午飯的那會兒,一位中年男性讀者過來說要「退卡」。 王豔君按流程拿了一張表格讓他填寫,姓名那一欄,他鄭重地寫上「吳桂春」。
  • 閉館不停服務,山東省圖書館讓讀者戰疫不孤「讀」
    魯網2月12日(記者 黃鈺淇)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山東省圖書館自2020年1月25日起實行閉館,暫停對到館讀者的服務及展覽、講座等各項活動。但省圖閉館不停服務,閉館不閉網,廣大讀者和社會公眾依然可以通過省圖網站、微信、微博公眾號隨時獲得無邊界、高質量的數字資源閱讀服務。在此期間,讀者的書刊逾期費全部給予免除。
  • 嘉興:挑大梁的圖書館(一城一品)
    這種文化基因被源於嘉郡圖書館(1904年始建)的現嘉興市圖書館所承繼。嘉圖總館如今老館加新館共3.1萬平方米,總藏書量269萬冊(件)。2007年,嘉興借鑑日本經驗,探索「城鄉一體化的總分館制」,被譽為嘉興模式。如今,總館之外,擁有2家區分館、18家鄉鎮(街道)分館、32家村(社區)分館,345家圖書流通站(包括農家書屋),還有20家智慧書房、1個汽車圖書館。
  • 工程部中壓頂管隊劉軍國:做到才是得到
    西藍集團工程部中壓頂管隊模範事跡劉軍國,水平定向鑽導向員,因個人專業技術過硬,於2018年7月28日正式入職西藍集團。在西藍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劉軍國同志帶領一號頂管機的8位成員風雨無阻、日夜兼程、埋頭戰鬥在工作一線。
  • 全媒體新故事|86歲老人與圖書館的情緣
    1月1日,記者在長春市圖書館一樓老年閱覽室看到了86歲老人董蔭麟為市圖書館創作的《百牛賀春圖》。這幅《百牛賀春圖》是董蔭麟老人繼《百豬送福圖》《靈鼠獻瑞圖》之後,為市圖書館創作的第三幅畫卷。董蔭麟與圖書館的情緣要從2018年說起。「2018年,我在老年大學教繪畫,經幾位學生介紹,我來到市圖書館與他們共同閱讀學習。」董蔭麟說,除了繪畫,讀書看報也是他的一大愛好。
  • 石家莊圖書館給讀者送「大餐」
    記者獲悉,為了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讓大家宅家不寂寞,石家莊圖書館整合了微信端海量的數字資源,讀者可以關注石家莊圖書館微信公眾號(sjzlib)免費使用。據了解,石家莊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共有三個模塊:微服務大廳、數字圖書館、石圖動態。在微服務大廳和數字圖書館,可瀏覽海量的數字資源,包括泛在微講堂、暢想之星、知識世界、中華連環畫數字圖書館、樂兒數字資源、維普題庫、美國探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