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的句號
上周和前 leader 吃飯的時候,聊到他下面一個很厲害的pm最近分了手,然後離京赴滬,要來現司,試圖通過沉迷996來療愈情傷。
於是今天剛入職,開心地約了去樓下擼串(非常北京),在煙霧繚繞的木屋燒烤裡(非常知春路),我終於也能眯起眼睛以過來人的身份和對方說:愛是一時的,命是一輩子的哦(非常中年男子說教)。
對方苦笑了一下,說原來人還沒到上海,事跡就已經到了上海啊。我說是啊,畢竟這麼純情的男孩子很少見了嘛。
上海這幾天正在下雨,水汽蒙蒙,空氣裡有著初夏溼黏的味道。我在想,是不是每個人都只有在第一段戀情才會如此有生命力——縱身一躍、奮不顧身。用力愛過也用力傷心過,然後畫一個句號,平靜了,不再折騰了。
2. 愛的祛魅
和朋友聊到感情問題時,對方說目前階段希望穩定下來、進入婚姻。我有些驚訝,因為他看起來是個很跳脫的男生。問及原因,答曰認識-曖昧-試探-戀愛-分手,不想再重複一遍這個過程了,太tm累了。
想起之前看到有人說,很多人一直單著並不是他們找不到對象,他們只是太愛他們當下平靜的生活了,他們早早就知道了相愛就是一場驚心動魄不斷大喜又不斷失望的冒險。
這大概就是愛情的祛魅。
小學的時候,看爛俗言情,一頭埋進霸道總裁文的甜膩;初中的時候,讀簡·奧斯汀,喜歡那種無條件認定的愛情;高中看的是三毛和張愛玲,相信一生只愛一個人的矢志不渝,也期盼現世安穩裡的一場歡喜旅行。沉浸在文學和影視編織出來的夢幻裡,愛情對十五六的我來說是遠在雲邊的柔軟想像。這種屬於少女獨有的期待,現在看來還是冒著傻氣的可愛。
二十一歲的戀愛像是一個泡泡。第一次見面是暮秋的傍晚,從西二旗穿越大半個京城來到東城。想到馬上要見到那個人了,忍不住步伐加快蹦蹦跳跳,終於在最後一節臺階踩空,一個沒注意平地摔到了地上。趴在硬邦邦的水泥地上,膝蓋傳來嘶嘶電流一樣的陣痛。似乎有一些預感--這次不一樣,這次要糟糕了。
做了愛情裡所有浪漫的事情:在異鄉漫天的星空下聊《呼吸》,在海邊小城裡牽著手散步,見面時藏在背後的桔梗花,下班後冰箱裡冒著水珠的西瓜酒,異地時突然出現在小區門口發出尖叫,擁抱的時候聽到快半拍的心跳--這世界上會有一個心臟,因為我的存在而加快了半拍。
大概都是第一次,帶著困惑和努力,一步步並不完美,但是磕磕絆絆地,一起探索自我、外界和愛人的關係。那種被堅定選擇的、毫無保留的愛,在那個20歲出頭的年級給了我十足的勇氣。
後來再長大了一些,在一切戛然而止時,我把頭無力地埋在手機屏幕裡,和朋友發簡訊說:「你知道嗎,就像拿到了一張試卷,做對了所有的選項,然後被判了零分。」
看甜甜的戀愛劇只想快進,對所謂的神仙愛情不以為意,對主打戀愛cp的綜藝節目嗤之以鼻。
一方面認識到了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對這種光陸怪離的景觀式販賣感到煩膩;另外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愈發強烈,看到了現實世界裡結構性男性對女性的壓迫環境。這種壓迫顯山不露水,讓異性戀愛情處於夾縫中,成為了一個舉步維艱、理性至上的選擇。
就像豆瓣上友鄰說的:
男權社會下,剝削和對立是如此的慘烈和不容置疑,愛情像個不合時宜的甜品。和瑪麗安東尼內特那些華美精緻的洛可可盛裝,放在法國大革命背景下非常扎眼一個道理——倒沒有太多人懷疑洛可可藝術風格不好看,大家只是懷疑它幹嘛非要在那個時間場所存在。
3. 愛的迫近
晚上在豆瓣crush組看到一個帖子,作者正好換工作在gap,於是輾轉上海各個書店聽講座。在這過程中認識了一個男生,兩人一起談天說地,趕著末班車地鐵回家。女生的新工作不在上海,這註定是一場沒有結局的故事。她在帖子裡寫說:
.
然後我們決定從浦東乘通宵的隧道公交,去徐家匯爬一棟沒有門禁的大樓。四點鐘,夜晚開始有了將要消散的跡象,車上全是代駕小哥和要去上海火車站趕車的乘客。我們在車的後排相鄰而坐,歷數著一條條開過的上海的街道,他伸出另一隻手扶住我的後腦,我們大部分時間看著車窗外,猜測在這個時間點會在車上在街上的人要做什麼,偶爾看向彼此,反反覆覆確認你有沒有困有沒有累,然後就是間歇性但令人舒適的沉默,直到他小小聲地說,我不想你走。
長鏡頭的結尾是樓頂的一個吻。春天結束了,第十天是2021年的立夏。
這個帖子名字是《我在通宵的公交線上把腦袋埋在他的頸窩裡,意識到愛最好的狀態是迫近》。我猜她是化用了《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電影,畢竟她把「黎」這個字解讀為「迫近」。「黎」在古漢語中指「黑中帶黃」,也許是黎明破曉前天空的顏色。
帖子下面的回覆裡,四處飄著「在一起」、「異地呢」、「試試看吧」。人們看到一個浪漫至極的開頭,總是會期待攜手到老的結局。但生活不是小說也不是電影,沒有人有義務把故事續寫下去。
crush是夜的精靈,愛的迫近。只存在於那一個夜晚,在特定環境內建立起排山倒海般強烈的愛欲。等到天亮,城市在凜然的晨曦中逐漸甦醒,故事也就結束了。大家各自歸於平靜,像是被星球引力驟然吸回原有的軌跡,只留下短暫的歡愉和漫長的餘韻。
迫近,乍至驟離。只有你知道曾經有多麼接近,大氣層裡的火花在宇宙裡逐漸四散而去。也許沒有結局的短暫愛戀,才是crush 的真諦。
被喜歡的人放棄,被無感的人逐競。愛情呢,終究是小概率事件。如果無法續寫天亮之後的故事,至少還可以在黑夜裡crush。
這搖搖晃晃的、微醺人間啊。
4. 愛無能
那天和推友聊到喜歡男生的類型,她引用了 mla的歌詞:
聽說世間所有情愛的事
不過是浪漫的想像所致
而我最近單曲循環的是另外一首:
耶穌說的愛是無條件的、獻身的,
奧修說的愛是能量的互動、是自由的、無束縛的,
昆德拉說的愛是機遇的、偶然的、命定的,
高達說的愛是刺激的、好玩的、有今生沒來世的、哲學的,
小津安二郎說的愛是溫柔的、隱藏的、非愛的,
畢卡索說的愛是經驗的、性慾的、美好的,
夏卡爾說的愛是聖潔的、救贖的、唯一的。
l'amour, mes amants, mon amour, aimer.
愛情,愛人們,我的愛,去愛。
而我將要說的是,
l'impossibilité d'aimer dans notre temps.
我們時代的愛無能。
題圖:my little airport 《愛情disabled》
🌏 個人網站 :https://hayami-blog.typlog.io/
✍🏻 首發於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微博/b站:@早見早見醬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