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個人說話處世,要牢記這3條「鐵律」,否則成不了大事

2020-12-28 老鍾談不見

曾國藩絕對算不上天分高的人,考了七次才中舉,年輕時還非常激進暴躁,什麼人都敢罵。

最終卻一躍成為了「晚晴中興第一名臣」,實現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一個人能大事,除了生來的天分,那就是後來的能力,很明顯曾國藩是後者。

為官幾十年,自然是少不了與群臣打交道,這就牽扯到說話做事,縱觀曾國藩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他說話做事的準則:

一、說話要軟,軟在語氣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於好心,出於好意,話也是好話,但是出口之後,就變了味,明明是關心,卻變成了指責,這就是說話的語氣有問題。

鬼谷子曾說:「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與人說話,不能過於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管是命令的口吻還是諂媚討好的語氣,都會使人不舒服,久而久之,朋友們就會敬而遠之了。

龔華有一句名言「妙唱非關舌,多情豈在腰。只要發自內心,出於自然,什麼樣的語言都能取到好的效果」。

1.與人說話,語氣真誠平和才是最重要的。

曾國藩早年在京做官時,盛氣凌人,說話語氣狂妄,因此失去了不少朋友,也樹立了很多政敵,為自己的為官之路埋下了不少隱患。

2.好好說話,態度真誠一點,語氣柔軟一點。

二、能力沒有,不能長久

做事要硬,就是要有真本領。

現在很多人都想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有句話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本身。

當下穩定的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已經消失,只有能力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

花瓶好看,只是擺設。一個人沒有能力,嘴上功夫了得,口若懸河,真正到實處卻沒有能力。

即使機會擺在眼前,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抓不住,別人也不會再信任你。

曾國藩一開始就將自己目標定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不論是讀書,還是向他人學習,從來沒有停止過。

正是因為自身的本領過硬,才能建立起湘軍,才能在戰爭中一次次獲勝,才能成為清末四大名臣。

做事要硬,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有底氣,做事才能硬氣。

人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不學習就意味著被淘汰,沒有能力,就像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不可能長久。

三、原則底線,牢記心間

做事要硬,要有底線有原則,不要做老好人。

一個人總是聽從於別人的意見,從來沒有自己的觀點和主見。

平時看起來和每個人關係都不錯,但到關鍵時候沒有人願意聽從他的意見。

1.做事要硬,守住底線,如果底線被突破,人就很難再回頭。

突破很容易,難在堅守,很多人堅守不住,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很難重新找回,也走上了歧途。

曾國藩能在官場上遊刃有餘,靠的不是八面玲瓏,而是堅守原則,始終秉持著自己的底線。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自己的紅線,有時候「心狠」也是一種善良,毫無底線反而是一種惡。做人難在明辨是非後的堅守底線。

做事要硬,有能力,有原則,有底線。

說話如水,要軟要柔,措辭要恰當,語氣要真誠;做事如山,要硬要穩,能力要提升,原則要堅守。

曾國藩對於我們後人最大的意義是: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一個中人,通過自我磨礪,真誠的投入自我完善,本領也可以增長十倍,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說的出,辦的來,也可以成為「超人」。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能靠自己在官場站穩腳跟,但很少人知道,曾國藩的成就得益於一個人!

這個人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國人卻罕為人知。

不知你是否知道,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賣油郎獨佔花魁」,「玉堂春落難逢夫」(京劇叫《蘇三起解》),「沈小霞相會出師表」。「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的故事?

如果不知道這些,那肯定知道三言二拍吧?其中的三言:《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這些就是他的作品!

這人就是馮夢龍!

他和曾國藩是什麼關係呢?

馮夢龍還曾經寫過一本千古奇書《智囊全集》,而這本書曾國藩日夜捧讀,「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

於是,曾國藩這些智謀全都是在這本書中學到的!

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

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曾國藩日夜捧讀,紀曉嵐倒背如流!

而康熙皇帝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

而這本書一直流傳到現在,一些商業大佬也是非常崇拜這本書。

王健林就將其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從古人智慧中學習職場用人訣竅,加強個人修養。

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大家想看這本書的,建議看看白話文版的,因為古人都是用文言文,而且沒有斷句,文言文一般人看起來也很費勁!很多出版的版本中,沒有加注釋,更沒有白話文翻譯,讀起來比較麻煩。

這個版本的《智囊全集》將原版的故事全部紀錄進去,又加上了白話文翻譯,還有豐富的彩圖,還把陳夢龍的點評都完整的收納,注釋詳盡,更容易讀懂。

每一個故事都短小精悍,不會枯燥乏味,而是讓你哈哈大笑還能學到為人處世的智慧。

老顧我常常能沉浸在這本書中,一邊欣賞那有趣的官場,民間故事,合上書籍後,還能驚嘆於古人的智慧,還有那驚人的謀略。

這樣的書籍,怪不得會不斷被推崇!

這一本書看過之後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男人想要成大事,金錢和能力不重要,重點是要做到這3戒
    中國有句老話:為官須學曾國藩,經商須學胡雪巖!說的就是曾國藩在為人處世方面的智慧,還有胡雪巖經商的頭腦,其實他們兩個都屬於一種類型,那便是出身普通,一開始也沒有人脈沒地位沒金錢,但最後確實是成為了名人!
  • 曾國藩處世之道,學會這三點,秒變高情商
    那這奇,究竟奇在什麼地方呢?應該是他的處世之道。1學會忍耐曾國藩有三句名言「打掉了牙和血吞。」「為官以耐煩為第一要務。」「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從這三句話可以看出,曾國藩是一個擅長忍耐的人。他的為官和處世之道被後人津津樂道,其中忍之一字讓人最為欽佩。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往往都會遇到很多煩心事,與他人發生矛盾跟口角也是十分常見的。而許多人秉持著「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讓著你。」
  • 曾國藩: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5點,少走彎路
    在他的家訓中曾國藩說,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5點,少走彎路。第1句話:「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意思是,長期獲利的事情不要做,大家都爭著去的地方不要去。曾國藩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長期獲利的事情,如果有,那也只會是表面現象,或者是一場騙局,一旦頭腦發熱沉迷於此,那麼不久後你將會損失慘重。
  • 曾國藩談處世:男人慾成大器,不在能力和金錢,關鍵要悟懂這2點
    小編帶大家來分析一下:一、敬勝怠,義勝欲「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一懶字以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曾國藩在曾國藩看來,「懶為萬惡之首,惡念毀所有」,一個人只有做到勤勉曹德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4點半起床,他說這是他媽媽從小培養他的。他媽媽說,你早起三天就相當於多了一天。曹德旺還說,他很喜歡睡覺,比誰都喜歡,但他睡不起。由此可見,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有著堅韌的意志力,每一天都在超越自我的路上前行。
  • 曾國藩:若想成大事,須堅守這16字箴言,一字千金!
    這是曾國藩總能夠在每一個轉折點做出正確決策的根本原因,格局決定一個人的結局。格局,不僅體現在決策上,要目光長遠,具有前瞻性,不能陷於眼前的利益,俗話說看得了長遠才走得長遠。格局,還體現在一個人的胸襟上,曾國藩也屢遭上頭猜忌,在最輝煌的時候卸任回家,但是曾國藩並沒有就此沉淪,反而藉此錘鍊自己,把危機看成修行自己的契機,復出時,就是一次華麗蛻變。人生總會有意難平的時候,氣度大點時,抱怨就變小;胸襟變寬,路就變得順暢;格局變大,人生就廣闊。一個人的格局決定著他的高度。
  • 曾國藩:為人處世3不信,老祖宗的智慧受教了!
    從科舉為官時的冷遇,到與鹹豐皇帝的齟齬,再到與天平軍作戰三次自殺的驚嚇,最後功成又受到清王朝的忌憚。一次比一次驚險,曾國藩都挺了過來。他也成為了自唐朝郭子儀之後,功高震主有能安度晚年、全家榮華且全身而退的第二人。這是曾國藩天縱英才嗎?
  • 曾國藩人生智慧:牢記兩條處世心法,助你少走彎路,左右逢源
    人活著就不得不和各型各色的人打交道,為人處世的能力也就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優勢,和人打交道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又很簡單。難和易不是由別人決定,而是在於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應對,曾國藩人生智慧:牢記兩條處世心法,助你少走彎路,左右逢源。
  •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導語: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通過一個人的面貌去分別一個人是真善美還是假惡醜,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即使再有生活經歷的人,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 曾國藩:禍從口出,一生牢記這3句話,不容易得罪人
    曾國藩一生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他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他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的處世智慧影響深遠,對於個人言辭也有深刻見解,這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曾國藩:人在「負債纍纍」時,牢記三條「天規」,人生必定反敗為勝
    曾國藩認為,人的失意都是暫時的,人到中年「負債纍纍」時,牢記三條「天規」,人生必定反敗為勝,努力下去,自然時來運轉。 1放下面子,努力賺錢 君子多思不若養志,多言不若守靜,多才不若蓄德。——《曾國藩全集》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整天想法很多,不如踏實去幹。一個人的成熟,是從放下面子開始的。
  • 曾國藩:品相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看看你中了幾個呢?
    曾國藩一生謹守「戒多言」的原則,該說話的時候才說,不該說的時候,堅決不說話,一個人只有守住自己的嘴,運氣才會越來越好。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如果常說這3種話,人品不會好,遇到了千萬要遠離,不要深交。出口就是直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沒有誰會喜歡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所以,在和別人相處時,千萬不要隨便開口指責別人,哪怕你是真的好心。
  • 縱觀曾國藩一生經歷,曾國藩的做人做事之道,集中體現在這9個字
    這就是說辦事要有著落,最後要有落腳點。言下之意也是腳踏實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抓落實。曾國藩在家書中有這樣一句:男雖身在禮部衙門,為國家辦照例之事,不苟不懈,盡就條理,亦所深願也。不苟不懈,盡就條理,就是這裡的事有歸著。曾國藩每一天都寫日記,曾國藩通過寫日記進行修身,反思自己在為人處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他還規定自己每一天必須堅持看歷史不下十頁,飯後寫字不下半小時。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一生勤儉,為官不傲,不僅在官場獲得了很大的成就,還贏得了很好的人緣,是典型的「官運旺」。人們常言: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然而曾國藩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呢?當然離不開他的說話方式。曾國藩遵循「戒多言」的原則,老人言:「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 曾國藩的一生忠告,欲成大事,必先六戒,做到者必成大業
    其中以曾國藩為代表人物,曾國藩並不想推翻清政府的統治,但還想挽救腐朽的國家,只能通過自身的影響力改變國家。曾國藩用自己的一生,給後人一個忠告,欲成大事必先六戒,做到者必成大業。第一戒為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 人生,悟透曾國藩的8字處世方針,定能受益匪淺
    那麼,曾國藩都有哪些做人的智慧和處世之道呢?其實,歸根結底就是8個字,2條行為準則。情商高的人,都懂得按照這2條行為準則來為人處世,因此福氣也多。我們悟透曾國藩的這8字處世方針,定能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最近在讀唐浩明先生所著的《曾國藩》這本書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識人術。這個識人術一共有三條內容,是曾國對自己過去十幾年識人經驗的總結。在李鴻章回家招募士兵時,曾國藩將這三條識人術分享給了李鴻章,希望李鴻章能夠根據這三條識人術招募一些真正有本事或者性格教厚老實的人。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多數人不在意
    現在這個社會最離不開與人打交道,這個時候你就要求你懂得人情冷暖,讓你不得不接受社會的現實,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怎樣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渲染,對此王陽明早已言明,王陽明曾說過:「真正聰明的人,為人處世牢記兩條天規
  • 男人慾成大器,除了能力,看看這3條制勝法則,助你飛黃騰達
    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這3條制勝法則,早晚飛黃騰達「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能長久獲利的事情別做,大家都爭著去的地方不要去。曾國藩這句話的前半句是說,男人慾成大器,不可欲望太盛!這句話的後半句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說眾人都搶著去的地方容易招惹禍端,古人說的「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另一方面是說,大家都去爭搶的利益,你再擠著去爭強,那即便有所得,也會是薄利,對於想要成大器的男人而言,會多走許多彎路。
  • 曾國藩:再缺錢,這3方面的錢也要捨得花!窮人長嘆:知道得太晚
    曾國藩還有一點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他的家風正氣十足,子子孫孫都是文人學士,其中當然要歸功於曾國藩本人嚴格的家教,《曾國藩全書》裡的家書篇,成為了後世學習和借鑑的經典。曾國藩的金錢觀非常正,雖然他本人擁有黃金萬兩,良田萬畝,但是他且很是低調,從來不炫耀家財,另外,他告誡子孫兒女:「無論你們目前多窮,多缺錢,這三種錢也要捨得花,將來才能成大器。」
  • 曾國藩:成大器者,必守四戒
    讀懂了曾國藩這「四戒」,我們亦能受益終身。01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中國古代有句民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意思是,凡是走一步,要看兩步。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看得更深,走得更遠。為人處世,很多時候成就他人,便是成就眾人的事業,更是成就自己的事業。世界上聰明人有很多,有大智慧的卻很少。很多才士能人成不了大事,無非是捨不得短期的利益,守不住內心的堅定。利以共享,謀不言眾,這不僅是一種入世的智慧,更是一份出世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