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為什麼沒有像《水滸傳》那樣成為四大名著?

2021-01-10 歷史筱佰科

隋唐的部分都是從評書裡聽的,先生不同,版別不同,我們權且全做是「大隋唐」吧(僅僅個稱號,不是評書《大隋唐》)。

說實話,隋唐的原著……沒看下去。有些地方有點混雜了隋唐和說唐,感覺就像評水滸的時分扯出來李瓶兒,不得不供認有點兒強答的嫌疑。

原答案:

水滸:四海之內皆兄弟。隋唐:四海之內結親屬。

先說兩部書的最初。能夠取個副標題,《水滸傳之林衝受難記》和《隋唐演義之秦瓊認親記》

林衝的故事,是徹徹底底地把誇姣的東西撕碎在讀者面前,鮮血淋漓。被上司鎮壓,被搭檔出賣,家破人亡。從白虎堂開端,命運沒有給他一絲喘息的時機,一路上只有魯智深和柴進偶然伸出援手。

再看隋唐的書膽秦叔寶,滿滿的主角光環:只需有需求,就能強行鑽出個親屬。為了一頓殺威棒認了個姑父,被天使寶物將軍追殺,認了個姨夫。後來閒著沒事幹,又認了個靠山王乾爹。開隋九老,三個成了直系親屬。所以說呀,秦瓊的終身,全賴爺爺和外公找了幾個好女婿!

遠點兒的親屬還有表弟羅城的寄父丁延平,算上這個幾乎佔了元老院的一半……

很惋惜的是,這些豪情和對立都沒有打開。

秦瓊和林衝的出生都是從倒運開端的,可是一個慘到令人唏噓,一個順到讓人看著像種馬文裡的yy情節,簡直是古典小說裡的《鬥破蒼穹》,起勢就高低立判。

再說水滸傳的起承轉合,每一節都過渡得特別天然。故事從高俅上臺開端,才有了王進夜奔,遇到史大郎,史進結識少華山三位,之後出逃遇到魯智深,魯智深又新出林衝,林衝上了梁山,林衝要納投名狀,碰到了楊志,所以有了生辰綱……每個人物的呈現和淡出,都是無縫聯接。

再看隋唐,秦瓊賣馬,秦瓊知道單雄信,秦瓊發配,秦瓊二堂認親,秦瓊打武奎,秦瓊收秦用,秦瓊回家,秦母過壽,秦瓊反出山東……全部故事都是圍繞著秦瓊打開的。

本來這也僅僅故事結構的問題,但成果就是,水滸傳中呈現了許多特性明顯的人物,而隋唐裡,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少了許多。

舉例說一些就算是不讀書的人也知道的人物:

宋江,吳用,晁蓋,林衝,花榮,武松,魯智深,李逵,燕青,時遷,高俅,李師師,武大郎,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蔣竹山,吳月娘……後邊幾個能夠忽視。

李元霸,宇文成都,秦叔寶,單雄信,程咬金,宇文化及,隋煬帝,羅成,楊林,尉遲恭,李世民。

隋唐裡,細說起來心愛的人太多了!羅士信,尤俊達,雄闊海,伍天錫……可是都沒打開,打了醬油。

市井文學,沒了人物。還怎樣玩?

水滸傳有豐厚且特性明顯的人物,從每個人物身上都能看出不同的東西。看林衝,覺得很致鬱。看魯智深武松,覺得淋漓盡致。看晁蓋是義氣,看宋江是權謀。我看完水滸,有點兒仰慕西門慶。

隋唐的人物就有些紊亂了。

我們還從這本書的書膽說起:

孝母似專諸,交友賽孟嘗。黃膘馬,馬踏黃河兩岸;熟銅鐧,鐧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

秦瓊在書裡是一個高大全的人物,武功高,人好,有一群封王的親屬罩著。又是綠林總瓢把子的二哥,要說是非通吃,古今中外沒有第二個。

水滸傳裡,分緣最好的那位隨便一個人一聽姓名就拜的,姓名裡帶「江」的大哥都沒這面子!

這樣一個人為啥就落草了呢?

好像也沒什麼不得不造反的理由吧……

你說他出生不願意當官吧,倒是對造反很有熱心。想當官,依他的本事和聯繫又不會只當個馬快。

秦瓊的終身,就像一塊磚,哪裡需求往哪兒搬。他是一個被情節推著走的人,可是作為主人公,他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推進情節。

書膽尚且如此,其他人呢?

水滸傳裡沒有一個高大全的人物,由於我們的性格、經歷不同,才有了「同一個梁山,不同的願望」的現象。也正是這樣,才愈加實在。

而隋唐呢,紊亂的價值觀,也讓情節變得很紊亂。

水滸傳的勢力很清晰,梁山vs朝廷。

隋唐裡,起義前半段是包括瓦崗在內的十八路醬油反王vs朝廷,用銅旗陣這種封神榜式的情節,先便當了一大半前期呈現過的人物,之後畫風一變,又成了李唐vs王世充、劉黑闥,這可就更亂了。

反王醬油,其他人也有不少打醬油的。十二路站堂官,十二太保這些按打進場的,本以為要有什麼大效果,成果呢,大多數都是湊數的,在書裡僅僅記了個姓名!

如果說水滸傳說的是各路豪傑的自我奮鬥,隋唐,講的就是改朝換代的歷史進程。無法的是,作者不是羅貫中,不懂得怎麼把控這麼大的歷史背景。

隋唐,也叫忠義響馬傳。可是我們在書中看到的也只不過是一瞬間忠一瞬間義的半吊子響馬。

莫學瓦崗一爐香!

相關焦點

  • 大家知道的《隋唐演義》,其實虛構的人物特別多,一起來看
    李元霸 影視劇形象在中國傳統的評書演義中,《隋唐演義》由於其故事情節曲折、人物繁多,後續故事多等因素,是一部比較難講的作品。這部書不像《三國演義》、《楊家將》等故事完結就好了,而是類似於《水滸傳》還有後傳那樣,還有《薛仁貴東徵、西徵》、《薛剛反唐》等諸多內容。
  • 看封神:《封神演義》為什麼沒有入選古典四大名著
    古典四大名著這個概念存在實際上並不太久,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1982年《紅旗》雜誌文藝部編的《論文藝與群眾》書中收錄的署名「田丁」的《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典型論》,在這篇文章中首次明確提出:「《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紅樓夢》所以成為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同它們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是分不開的
  • 《封神演義》為什麼沒有被評為古典四大名著?
    要想被列為名著,首先是要寫的好,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單從這一點來說,《封神演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至於為何這麼說大家不要著急,讓小墨為大家解開心中的疑惑。看過《封神演義》的朋友們對它的評價基本上是這樣的:想像力豐富,想像力很豐富,想像力真豐富啊。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
  • 混唐後傳抄襲隋唐演義,隋唐演義抄襲西遊記,編出了不倫不類故事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看到「混唐後傳抄襲隋唐演義,隋唐演義抄襲西遊記,編出了不倫不類故事」這樣一個標題,熟悉隋唐相關作品的朋友,能想到老樂說的是哪一段故事吧?如果您翻閱過這幾部小說的原著,就非常清晰了,那就是李世民入酆都,了卻一系列地府官司,又靠著魏徵的老友,已經成為判官的崔珏,更改生死簿,成功返回陽間的故事。在這三部小說中,都明確記載了,崔珏修改了李世民在生死簿上的終結時間,將「貞觀一十三年」的一字,上下添了兩筆,改成了貞觀三十三年。這樣一來,李世民才多了二十年陽壽,可以回到屬於他的世界。
  • 中國四大名著如果變成五大名著,《金瓶梅》有沒有資格入選?
    明清長篇小說裡,除過人們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之外,還有明朝萬曆年間蘭陵笑笑生創作的《金瓶梅》,明朝嘉靖末年許仲琳創作的《封神演義》,明末清初周西生創作的《警世姻緣傳》,清朝康乾時期吳敬梓創作的《儒林外史》,它們都屬於很有代表性的長篇,在中國文學史裡佔有較高地位。
  • 為啥說《封神演義》在某種程度上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
    ——雅各布 隨著各種以古典名著和知名小說為基礎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以四大名著和《封神演義》為基礎的改編作品數量極多。有意思的是,《封神演義》的改編作品的好評好像要多於改編四大名著。
  • 央視四大名著電視劇中,九八版《水滸傳》為什麼最不符合原著?
    四大名著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典範,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們被翻譯成無數種語言,發行過不知多少個版本,還被各種各樣古代和現代的藝術形式進行改變和演繹。而電視劇作為現代視覺藝術主要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少不了對四大名著的改編。
  • 中華小說千千萬,看四大名著是怎麼煉成的?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說文解物】,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的四大名著在中國的文學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眾多的中國的經典中,為何偏偏選擇了《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這四本書作為四大名著呢?
  • 寒假作業: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填空練習(附答案,建議收藏!)
    如需下載列印版文檔  請拉到文章底部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撰寫。四大名著是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的推薦書目,可以閱讀完《西遊記》之後,嘗試完成下面的練習。【保存圖片即可列印】
  • 這次竟然是四大名著?奈飛宣布將推出水滸傳電影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中國四大名著的《水滸傳》。好漢聚義梁山泊 回顧《水滸傳》影視化的經典版本「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在四大名著的影視化作品中,《水滸傳》的改編雖不是最受矚目和追捧的,但依然是一部部不可低估的藝術佳作。1998年央視版的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一經播出便好評如潮,是一代人成長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經典版本。
  • 建國後,為什麼要把六大名著變成四大名著?被刪掉兩本家喻戶曉
    提起四大名著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說是耳熟能詳,從小學課本開始我們就開始學習了四大名著,因為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中國古典名著也是認識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過程,而四大名著恰好可以讓年幼的青少年們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四大名著木雕 ——《水滸傳》講述國人俠義精神
    四大古典名著為什麼會流傳這樣久遠?它們究竟在告訴讀者什麼?你知道麼?說起《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四大古典名著書籍,可謂是流傳深遠,如今加上影視劇評書等方面的演繹,更是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古典書籍浩如煙海,何以這四本書籍上至官場、下至販夫走卒都能喜歡,並在慢慢逝去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熠熠生輝,冠之中國傳統文化小說最高成就名譽?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它們寫的熱鬧。
  • 被日本翻拍的「四大名著」,《水滸傳》還行,《西遊記》真的是...
    被日本翻拍的「四大名著」,《水滸傳》還行,《西遊記》真的是「天雷滾滾」 日本版的《水滸傳》日文名:《水滸伝》,由日本電視臺製作,改編自我國的四大名著《水滸傳》,由舛田利雄執導,中村敦夫等主演。
  • 98版《水滸傳》演員現狀(五):一個成為大俠,一個是著名導演
    98版《水滸傳》演員現狀(五):一個成為大俠,一個是著名導演相信我們小的時候都有看過四大名著,特別是央視翻拍的作品,每部都成為了經典。《水滸傳》是由《三國演義》分導演張紹林拍攝的四十三集電視劇。這部劇拍了近三年時間,為此還建了一個影視基地,由於在1998年播出,故稱98版《水滸傳》。首先是梁山第四把交椅入雲龍公孫勝的扮演者汪永貴,汪永貴出生於中國北京,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他也是劉少奇的特型演員之一。
  • 研讀《隋唐演義》,為何會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說法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名著」,以及《封神演義》和《隋唐演義》等,故事性和歷史性都相對較強的演義小說。所謂演義小說其實指的是,中國古代小說體裁之一,雖然現代社會中已經比較罕見。但是在宋、元、明、清時期卻比較盛行。尤其是在明末清初以及清代時期,以「演義」為體裁的小說可謂層出不窮。《隋唐演義》就是眾多明清演義小說中的經典之作。
  • 同樣是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為何不是四大名著?
    另外,還有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不斷被影視劇所翻盤,他就是《封神演義》。但是,為何兩個同樣都是優秀的神魔題材,而且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關聯。《封神演義》被認為是《西遊記》故事的前傳。《西遊記》成為了四大名著,文學經典,而《封神演義》只是普通的神魔小說呢?
  • 同樣是四大名著,為什麼《水滸傳》改編的遊戲卻遠不及《三國演義》
    再後來,小雞蓋也發現《水滸傳》可能是四大名著裡面混得最慘的,《三國演義》被改編成的遊戲數量很多,並且遊戲口碑和人氣都挺高。我們再回到正題,說一說為什麼只有《水滸傳》混得慘兮兮。後來就沒有後來了,而後面做成遊戲也沒有取得什麼好成績,其中算是好作品的基本上就屬《幻想水滸傳》、《水滸Q傳》。
  • 從「四大奇書」到「四大名著」
    追溯「四大名著」說法的來源,首先就要提到「四大奇書」。「四大奇書」的概念形成於明末清初。「四大奇書」是明代四部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的合稱。明末天啟、崇禎年間,這四部書常被論小說者並提,至清初,李漁明確提出了「四大奇書」的概念。
  • 中國古典十大名著
    卻沒有人敢說真正讀懂了其中的深意。一定程度上,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比名著本身更佔據我們的記憶,所以理解經典,一定要通過讀書。四大名著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在小說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國古今各階層人士最熟悉、最喜歡的藝術巨著,像四面鏡子,映照出中國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質。
  • 用英文簡單介紹一下四大名著吧!
    作為「國寶級」家喻戶曉的長篇小說,四大名著不僅是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還是眾多文學愛好者的心頭好,具有重要的文學研究價值。相信用中文介紹四大名著很多朋友都會說,但用英文的話,你還知道怎麼說嗎?今天就跟小南一起來學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