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這個劇因為突然被砍,弄得後面三季全部壓縮在一季裡,完完全全成了個大綱文,真是太令人遺憾了。
其實沒有亞克興海戰也無所謂,畢竟太燒錢了,可以略過。但是安東尼在腓力比之後去了東方的事情也略過,帶著屋大維婭去雅典,支援屋大維艦隊,和屋大維的第三次合作與分裂,把屋大維婭送回羅馬,徵帕提亞,和女王結婚,在亞歷山卓辦凱旋式等重大歷史事件都略過,弄得虎頭蛇尾的,很多突兀的地方。
這讓艷后這個禍水顯得很多餘,他對她的愛情也是完全缺乏合理性和說服力的,他的墮落也是那麼的莫名其妙。明明倒數第三集還和阿提婭愛得那麼深,幾乎是生離死別的,結果下一集就突然不愛了,她千裡迢迢漂洋過海去找他,他竟然因為懷裡另一個女人的要求而對她閉門不見,顯得他很渣很負心。
而且編劇可能為了向觀眾證實他愛艷后,特意安排了艷后騙他自殺時他閱信後號啕大哭的劇情,幸虧James purefoy的演技在這一刻可以說是炸裂性的,讓我都忍不住心酸發顫,但我覺得還是想像他是在為自己的英雄末路而哭吧,而不是為了這個莫名其妙的愛情。
這個女人太多餘了,還不如和烏瑞納斯表明心跡,臨死前也狠狠曖昧一下呢。
當然編劇還算良心,給他編了幾句特別瀟灑的臺詞,讓我只看了一遍就幾乎能背下來。
「這是個尋死的好地方,不是嗎?總好過高盧的某個壕溝——亞歷山大曾經站在這裡。」
「請轉告羅馬人民,我死得很體面,是羅馬人的方式。」
比起63版嘰嘰歪歪的愛情和幽怨,這一版乾脆利落的安東尼才是最符合歷史上本尊的真實性格的。
對比一下本尊的原版遺言:「不要因為我遭遇厄運而憐憫我有如此不幸的下場,應該回憶我過去的豐功偉績而為我的一生感到高興。我畢竟曾經輝煌過,最後的結局也可以說是死得其所,只不過是一個羅馬人被另一個羅馬人所打敗而已。」
另一個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自殺前的安東尼身邊只有烏瑞納斯這個忠心下屬的陪伴,純爺們之間的訣別是不會嘰嘰歪歪哭哭啼啼的。安東尼得到了烏瑞那斯曾經向他保證過的,「至死的忠誠」,一直守護在他身邊。
烏瑞納斯回應他的告別之詞同樣乾脆利落。
「長官,能夠在您麾下效勞,是我一生最大的榮耀。」
比起死在艷后懷裡的愛情戲,本劇的安東尼最後死在忠心部下懷裡的基情戲要更得我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