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99%的人都愛吃魚,剩下的1%是對魚過敏

2020-12-25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清蒸武昌魚、烤喜頭魚、粉蒸鮰魚……武漢人到底有多愛吃魚?

隨著武漢解封,熱乾麵、豆皮、牛肉粉、面窩、鴨脖子、滷菜……終於可以又見面了。

這些年,無論是「吃一個月不重樣」的早餐,還是鴨脖、燒烤、小龍蝦等等宵夜,讓武漢美食一次又一次的成為「網紅」。

不過,有一種食材,雖然沒有大紅大紫,卻是武漢人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的日常——魚。

有句話說:在武漢,99%的人都愛吃魚,剩下的1%是對魚過敏。

這麼愛吃魚的武漢人,到底把魚吃出了什麼花樣?

武漢人為什麼愛吃魚?

清蒸武昌魚、紅燒魚塊、烤喜頭魚、魚雜鍋、烤魚、糊湯粉……武漢人愛吃魚,一條魚在武漢人的餐桌上千變萬化,並且從來不會被浪費。

▲烤魚

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17年,湖北省在非沿海省份中,人均水產消費量是最高的,達到15.1千克。作為省會的武漢,人均水產消費量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武漢人為什麼會這麼愛吃魚?

水,是武漢的關鍵詞。武漢境內超過5公裡的河流,大大小小一共165條。漢江在這裡匯入長江,武漢也因此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

湖北被譽為「千湖之省」,武漢也有「百湖之市」的稱號。武漢境內一共有166個湖泊,其中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面積是杭州西湖的6倍。此外,還有更大的湯遜湖以及最大的梁子湖。

▲武漢東湖

因此,武漢市域面積有超過1/4都是水面,大量的水體也為魚類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在武漢,一共生活著11科11目88種魚類。

依水而居、坐擁大江大湖的武漢人,也將吃魚深深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飲食之中。

武漢當地就有民間諺語說:蘿蔔白菜一大桌,不如來根魚刺嗦一嗦。此外,還有無魚不成宴,無魚不成席的說法。甚至,家長都會讓小孩子多吃魚,因為覺得「多吃魚的小孩會聰明」(聰不聰明不一定,但能補充優質蛋白質是肯定的)。

2010年,武漢市餐飲協會甚至還提出打造「中國淡水魚美食之都」,不過並無下文。

名震四海武昌魚

在武漢,極會吃魚的人被稱為「魚貓子」。什麼季節該吃什麼魚,哪塊水域出產的魚最好,哪種魚哪個部位最好吃……「魚貓子」們都瞭然於胸。

一般來講,同一種魚,江河裡的比水庫裡的好吃,水庫裡的比湖泊裡的好吃,湖泊裡的比池塘裡的好吃;不同水溫下,冷水裡生長的要更好吃一點。

當然,除了生長環境,最講究的還是魚的品種。

在武漢,有「春鯰夏鯉四季鯿」之說,這個「鯿」,指的就是武昌魚。

▲武昌魚

武昌魚,絕對是武漢名氣最大的魚類,學名團頭魴,俗稱樊口鯿魚,是鯉形目鯉科魴屬的一種魚。

《武昌縣誌》載「產樊口者甲天下。是處水勢迴旋,深潭無底,漁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餘亦較勝別地。」同時,以「鱗白而腹內無黑膜者真」。

不過,武昌魚的原產地並不在如今的武昌,而是鄂州。

三國時期,孫權在如今的湖北省鄂州市境內建城設縣,取名「武昌」。孫吳末代皇帝孫皓,在建業和武昌之前反覆遷都,大臣、百姓不堪其擾,留下了「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童謠。

千百年來,關於武昌魚的名句不少。

▲風味武昌魚

唐代詩人岑參在《送費子歸武昌》中寫到「秋來倍憶武昌魚,夢著只在巴陵道」。

南宋文人周端朝在《三江口》中寫道:「曉夢驚辭赤壁鶴,夜棲看打武昌魚」。

這些詩句中的「武昌魚」泛指當時武昌縣所產的魚類,尤其是梁子湖所產的鯿魚。

1955年,生物學家易伯魯揭開了武昌魚的秘密。易伯魯在梁子湖發現,當地的所產鯿魚,有別於已經發現的兩種鯿魴魚類,並命名為團頭魴。團頭魴僅分布在湖北省內極少數湖泊中,梁子湖是主要產地。

團頭魴與此前已經發現的三角魴、長春鯿最大的不同在於骨骼構造。所以,在武漢吃武昌魚,最後的遊戲就是數肋骨——13對的是團頭魴,也就是約定俗成的武昌魚。而10對的是三角魴。當然14對的就不是魴魚,而是北方也有的鯿魚。

▲易伯魯

1956年初,易伯魯發現團頭魴的論文發表。1956年6月,毛澤東暢遊長江,並寫下了著名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一時間武昌魚名聲大噪。

有人將武昌魚和當時剛剛發現的團頭魴聯繫起來,後來武昌魚漸漸成為團頭魴的別稱,易伯魯也被人稱為「武昌魚之父」。

武昌魚的吃法很多:清蒸武昌魚、拖網武昌魚、油燜武昌魚、菊花武昌魚、紅燒武昌魚、花釀武昌魚、油燜縮項鯿……

▲清蒸武昌魚

在眾多的做法中,「清蒸」絕對是對一條武昌魚最高的禮讚。無論是整條、切片還是孔雀開屏,鮮活肥美的武昌魚,只需要蔥薑絲和黃酒去腥,大火蒸熟,澆上一勺熱油,撒上料汁,便是武昌魚最本來的鮮美。

鯽魚、鮰魚、鱖魚、鱔魚、刁子魚……沒有哪種魚能逃離武漢人的餐桌

除了武昌魚,還有很多魚都是武漢人餐桌上的常客。

鯽魚,分布非常廣泛,大到長江、湖泊,小到池塘、河溝,都有它的蹤跡。而且,鯽魚在武漢也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喜頭魚。

鯽魚和喜頭魚,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名字,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根據市井傳聞,早年間有魚販在漢口賣魚,不會寫「鯽魚」的「鯽」字,便寫成了同音的「吉」。不過,有很多買魚的人,也不認識「吉」,只知道是「喜」字的上半部分,便自顧自地叫起了「喜頭魚」,久而久之,這一說法也傳開了。

▲鯽魚豆腐湯

武漢人的餐桌上,鯽魚的做法很多:汆湯鯽魚、抓炒魚條、紅燒鯽魚、蘿蔔鯽魚湯、鯽魚燉豆腐、豆瓣鯽魚、乾鍋鯽魚、串烤鯽魚、滷鯽魚……

最講究的是荷包喜頭魚。將冬筍、火腿、豬肉、木耳等切丁拌成餡;鯽魚去除脊骨、內臟,將餡塞入魚腹中,用溼澱粉封口;將魚煎炸至六成熟後,加入調料小火燜熟。

不過,喜頭魚出鏡率最高的地方,其實是在燒烤攤。

▲烤喜頭魚

將拿掉內臟的喜頭魚洗乾淨,刷上一層油,再刷上一層醬料,放到炭火上炙烤,一直烤到外皮酥脆、魚肉緊實鮮嫩,完美的烤喜頭魚就可以上桌了。

鮰魚屬於鯰魚形目,江團、肥沱、肥王魚等,都是指鮰魚。春秋兩季的鮰魚最為肥美,紅澆鮰魚、粉蒸鮰魚、蒜香鮰魚、豆豉蒸鮰魚、白汁鮰魚、醬燒鮰魚、水精鮰魚、湯汆白吉、松鶴鮰魚、琵琶鮰魚……都是湖北及武漢著名的鮰魚菜式。

▲粉蒸鮰魚

其中粉蒸鮰魚賦予了鮰魚獨特的滋味與口感。在蒸製鮰魚的過程中,米粉吸收了水汽,也吸收了蒸製過程中鮰魚溢出的油脂,使得鮰魚肉適口且不膩。

餈粑魚,武漢街頭名菜,其實這道菜裡並沒有餈粑。

▲餈粑魚

這道菜是將草魚切塊後醃製、風乾,風乾好的魚塊,小火慢炕(煎的意思),因為這一步炕魚與炕餈粑的做法差不多,所以得名餈粑魚。

待魚炕到兩面金黃,加入調料,待收汁之後便可出鍋。

就連個頭極小的刁子魚,也是武漢人餐桌上的美味。

刁子魚,實為鰷子魚,是指以白鰷魚為代表的,魚身修長、肉內細刺極多、行動迅捷的一類魚的統稱。刁子魚普遍個頭偏小,不超過兩指長。

▲幹煸刁子魚

對付這種小魚,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幹煸、油炸。將刁子魚醃好之後,小火煎透,魚身上的小刺都煎酥,隨後加入姜、蒜、青紅椒等燜至入味。一道幹煸刁子魚,既下酒又下飯。

除此之外,鰱魚、鱅魚、鱖魚、鱔魚……都經常能在武漢的餐桌上看得到。

武漢人不會浪費魚身上的每個部位

「鯉魚吃籽,財魚吃皮,鱖魚吃花,鯖魚吃尾,鯽魚喝湯……」每條魚哪個部位最好吃,武漢人安排的明明白白。甚至,魚皮、魚雜等下腳料,也都是美味的食材。

青魚划水,民國時期誕生於漢口,南方水鄉,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菜餚。

▲青魚划水

鯖魚的精華就在於它的尾巴,因為它的尾巴活動較多,造就了緊實卻又豐腴的口感。將魚尾紅燒,細嫩的魚肉搭配上濃油赤醬,形成了完美的味覺平衡,也陪伴武漢人走過百年。

魚雜,一般就是魚籽、魚白和魚泡。武漢市內有不少打著「公安牛肉魚雜」招牌的館子。

而在武漢本地,魚雜焅(kù)豆腐,就是一道傳統菜。焅,其實就是在大火燒開後,轉成中小火慢慢地煮,甚至可以做成魚雜鍋,邊焅邊吃。

武漢人吃魚的最高境界便是「吃魚不見魚」,魚肉經過二次加工,以完全不同的形態出現在餐桌上。

魚圓是最常規的操作。最好的食材是白魚,其次是胖頭魚。

切下魚頭,剔骨、去魚肚和魚皮,只留剔下來的魚柳。有耐心的用刀剁,沒這臂力的放進攪拌機,加姜、鹽、水澱粉、蛋清一起攪拌,即成細碎的魚泥。

攪拌好的魚泥,抓一把放在另一個碗裡,與少許的豬油混合,用手攪勻,這個過程稱為乳化。直到超過一半的魚泥完成乳化,才可以全部混合在一起。

▲魚圓

豬油提升了魚肉的鮮香,但是如果一開始就將豬油放進量大的魚泥裡,豬油就會被魚泥包裹成顆粒狀,難以拌勻了。

捏魚圓也是技術活。需要善用手掌的虎口位置,小湯勺輔助,將魚圓放入清水。溫水下鍋,魚圓浮在水上,要不斷地揚湯止沸,並讓魚圓翻滾,以防魚圓膨脹,影響口感。

待魚圓煮到按下去能回彈,便可出鍋了。

▲魚糕

做魚糕與做魚圓類似,不同的是會加入澱粉,並且要將魚泥攪上勁,然後放入鍋中整好形,蒸熟。做好的魚糕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湯、涮火鍋、炒菜等等。

吃魚不見魚,再上一層便是糊湯粉了。

早年間,漁民打魚也會網上來不少小魚小蝦,早年間沒有儲存條件,如果沒有賣掉,留到第二天就臭了,於是有人想到了用它來做早點。

▲糊湯粉

糊湯粉便是將小魚蝦加水熬爛成湯,撇去殘渣,留下粘稠如米湯的濃湯。米粉下鍋焯一下撈出放到碗裡,在上面澆一大勺濃湯,然後撒鹽、胡椒、薑末、蔥花,原汁原色原味,口感濃鬱厚重,再配上油條,風味十足。

而在武漢新洲,還會製作魚面。魚肉剁成泥,加入澱粉、麵粉等擀成麵條形,俗名捶魚。

做好的魚面,可煮、可炒、可蒸。在新洲,逢年過節或是宴席上,都少不了魚面的蹤影。

(圖片來源於三個料理人及網絡)

相關焦點

  • 武漢人愛吃魚,奉化桐照20噸小黃魚到貨!
    武漢人愛吃魚,奉化桐照20噸小黃魚到貨!3月16日下午2點多,在奉化區桐照村,兩輛運輸車載著20噸冰鮮小黃魚啟程,前往武漢。這8000箱小黃魚將送往武漢抗疫一線的多家醫療單位和公安系統。「順利的話,17日上午8點之後將抵達武漢。」林仲漢說。3月1日復工復產後,一直記掛著武漢新冠疫情的桐照村村民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支援武漢。
  • 四川這家鮮魚館終於來武漢了!把魚做得五花八門,秘訣是...
    記得之前和同事去湖南出差,東道主用魚招待我們,一直說當地的魚如何有特色,旁人聽了說你和武漢人說魚,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武漢這座城市的發展一直與長江密不可分,武漢人的吃也跟長江魚緊密相連。最近挖到了一家吃魚的寶藏店,趕緊跟大家推薦。
  • 是一隻貓就應該愛吃魚?貓吃魚天經地義?千萬不要只給貓餵魚
    貓,幾乎在所有人意識裡都是那種愛吃魚的可愛生物,覺得是一隻貓就應該愛吃魚,但是貓真的都喜歡吃魚嗎?其實並不是,很多家庭中的喵星人都是不吃魚的,而且也不能因為貓喜歡吃魚就只給貓咪餵食魚類,如果長期只給貓餵食魚的話,貓就會因為攝入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和缺乏維生素E而得脂肪組織炎,如果餵食的魚還都是海魚的話,貓還會因為海魚中大量的鎂鹽和硫胺素酶造成尿道結石和維生素缺乏症。
  • 鱷雀鱔入侵廣東,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這種北美巨魚
    在入侵廣東的生物當中,還有北美巨魚,鱷雀鱔,作為中國作為最愛吃魚的省份,廣東每年的水產品消費量超過700萬噸,為什麼會搞不定鱷雀鱔呢?鱷雀鱔是什麼鱷雀鱔是是雀鱔目、雀鱔科、大雀鱔屬動物,因為鱷雀鱔全身長滿硬鱗,還有長滿尖齒的長嘴,跟鱷類的確有幾分相似,所以被命名為鱷雀鱔。
  • 魚20種做法,愛吃魚的轉走哦、
    魚的營養豐富,食之味美,故人們普遍愛吃魚。但魚的種類繁多,不同的魚具有不同的保健功能,並不是人人清楚。鯽魚,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清熱解毒、通絡下乳等功能。腹水患者用鮮鯽魚與赤小豆共煮湯服食有療效。用鮮活鯽魚與豬蹄同煨,連湯食用,可治產婦少乳。鯽魚油有利於心血管功能,還可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循環。
  • 火爆全國的爆頭八爪魚來武漢了!還有生吞八爪魚,無殼蟹腳面等你來嘗鮮!
    爆頭八爪魚!生吞八爪魚!這兩道經常在抖音、快手中刷到的「黑暗料理」,居然在武漢就可以吃!到!啦!即可獲得海陸空首創無殼蟹腳面1份!(五人以下送小份,六人以上送大份)活動時間僅限母親節當天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 貓咪真的愛吃魚嗎?真相就在這裡
    「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曾幾何時,這句話在大家眼中成為了定義幸福的標準,但是貓咪真的愛吃魚嗎? 「貓咪愛吃魚」似乎是大家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印象,以至於現在許多鏟屎官依然很喜歡給自家貓咪餵食魚類的產品,但是貓咪真的愛吃魚嗎?魚肉對於貓咪來說營養是否能夠達標?
  • 嘎魚燉豆腐,豆腐嫩滑,湯汁鮮美,肉質細嫩,全家人都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嘎魚燉豆腐,豆腐嫩滑,湯汁鮮美,肉質細嫩,全家人都愛吃,而且對身體很有益處!吃了這麼多年老媽燉的魚,鯽魚,桂魚,草魚基本都吃過了,最近想吃點不同品種的魚。
  • 「貓愛吃魚」,你已經被騙了多久?
    |     養一隻貓吧,和我一起     |「貓愛吃魚」一直都被人類當作常識
  • 淡水魚進入繁殖季,漁民有序放緩上市節奏,武漢人吃魚開始要多花點...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通訊員周小平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逐步進入夏季,愛吃魚的武漢人可能要多花點錢了。淡水魚每斤漲價一塊多昨天上午,記者在漢陽王家灣附近一家露天生鮮市場看到,幾家淡水魚檔口前的人都不多,每個水槽裡的存貨看上去不少,樣子都非常新鮮。「上周買一條同樣大小的鯿魚,只花了10塊錢,今天買一條得花14塊。」
  • 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而在舅爹家的飯桌上,我一般只能看到黃辣丁、桂魚、綠豆魚、麥穗魚、黑魚這5種魚,當我問舅爹為什麼您常買這5種魚時,舅爹說:「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而且很多老漁民捕到了這5種魚,有時候都捨不得賣呢,他們自己都愛吃呢。接下來胡師傅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5種魚。
  • 你買到的青衣魚,可能有99%都是假的
    你可能不知道,你買到的青衣魚,有99%都是鸚嘴魚!   鸚嘴魚皆可「青衣」  一般來說鸚嘴魚肉質比舒氏豬齒魚要鬆散一些,價格也只是舒氏豬齒魚的一半。  一、看牙齒  豬齒魚有四顆犬牙,所以也被叫做四齒仔。豬齒魚中只有舒氏豬齒魚是藍綠色的,所以一般看到這種形態的牙齒的藍綠色魚,基本上就是舒氏豬齒魚了。
  • 寶寶太小,吃魚怕過敏和卡住喉嚨,寶寶多大才適合吃魚呢
    但是很多父母,都會擔心,魚刺會卡住寶寶,或者是寶寶太小,吃了魚,怕孩子會出現過敏問題。因此,遲遲不敢給寶寶吃魚。那麼到底寶寶什麼時候吃魚更好更安全呢?其實對於寶寶來說,當寶寶6個月大,開始吃輔食後,就可以給寶寶吃點魚肉了。至於擔心孩子會被魚刺卡住或者過敏問題,只要父母用心一些,這些都是可以解決的。
  • 貓為什麼愛吃魚和老鼠?才不是因為好吃!
    問大家一個問題,貓是更愛吃魚還是更愛吃老鼠?還用想嗎?當然是都愛吃了!為什麼貓愛吃魚和老鼠呢?一貓是肉食動物這個是由貓的生理結構決定的,但貓的犬齒長得特別的粗、特別的長、還特別的尖銳。貓的腸道很短,兔子都有1.9米,貓小腸只有一米長,貓的盲腸才幾釐米而兔子就有三四十釐米。這種短的消化道它的存儲空間就小,所以貓吃下的最好是那種容易消化的食物。貓的消化系統就更適合消化肉類,因為貓咪能分解很多,可以消化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酶。
  • 愛吃魚的轉走,絕對好吃!
    如果想使湯更有營養,可在燉魚的時候,加上香菇和幾顆紅棗。吃完魚後,魚湯還可以喝或用來煮麵條等。 三 清燉魚的口味特點: 湯汁濃白,肉質鮮嫩。 四 清燉魚的營養功效: 清燉魚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和鈣磷鈉鐵等元素。由於魚肉是由肌纖維較細的單個肌群組成,所以魚肉中可以保持較多的水分,肉質非常細膩。
  • 寫給大人的童話:一個喜歡做女人的魚
    小魚兒的柔弱和很多人眼裡的認知都不一樣。荒漠裡的人們只愛吃魚。小魚兒餐館和吃魚過敏的小魚兒吸引了荒漠裡人們的腳步。大多數荒漠裡的客人是為了嘗嘗小魚兒餐館的魚和別家餐館魚的口味有什麼不同,剩下一部分客人就是好奇了。小魚兒開了餐館就離不開魚了。
  • 哪些人不適宜吃魚
    眾所周知,吃魚有很多好處,吃魚能夠為人類提供很多的營養成分。所以,現在很多人喜歡吃魚。並且,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吃魚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小部分人,不適宜吃魚。那麼,哪些人不適宜吃魚呢?第一、過敏體質者不適宜吃魚。
  • 「我來給您送魚了!」丨武漢一日
    「全體都有!以陳柏林政委為基準,向左看——齊!」3月18日下午,隨著隊長王如成一聲令下,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隊20多名幹警整裝待發,準備為武漢市青山區居民分發捐贈鮮魚。「張英,你怎麼來了?你不是在市防疫指揮部醫療救治督導組工作嗎?」
  • 孩子不愛吃魚怎麼辦?教你一種做法,讓你家的孩子從此嚷著要吃魚
    孩子不愛吃魚怎麼辦?教你一個做法,讓你家的孩子從此嚷著要吃魚,大家好,我是梅子,每天用最簡單的食材,為你打造最美味的飯菜,歡迎關注。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鈣質和蛋白質,而脂肪含量卻很低,經常吃魚對身體非常有益,對於小孩子和處於生長期的青少年來說,經常吃魚可以有助他們成長和發育,但是魚本身的腥味又讓不少人為之望而卻步,特別是小孩子,不愛吃魚成了寶媽們的一件頭痛的事。
  •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
    愛吃腳皮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老外用大魚測試,看完瑟瑟發抖 現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去泡溫泉,泡溫泉能讓身體得到更好的放鬆,還有一些商人推出了新的項目,在傳統溫泉形式上做出了創新,就比如近些年非常流行的魚療項目,那麼愛吃角質層的溫泉魚到底有多恐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