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推薦丨從巴黎到奧德薩的克萊茲默單簧管之旅 - 大衛‧歐洛斯基三重奏

2021-03-05 王劍文單簧管工作室

大衛‧歐洛斯基三重奏

David Orlowsky Trio

歐洲是一塊最理解國界作為政治性而非自然疆界的地區,這一整塊大陸雖然分為數十個國家,但事實上除了天然屏障如阿爾卑斯山以外,大部份的國界都是因為數千、百年來政治、權力的角逐瓜分而硬性劃分的,因為這樣的劃分,族群、語言被硬生生分隔在兩個國界之中,無視於其可能是同文同種的出身。

但也因為這樣,歐洲也有著比其他大陸更自由的無國界精神,這一點從其人口在過去數千年間的自然移動、到近年因為歐盟允許加盟各國人民自由無籤證定居的規定就可以知道,雖然歐洲也有最嚴重的種族問題,但基本上,其人民精神中一直擁抱一種跨國界旅遊的精神,並視其為知識和藝術增廣的一個必要範疇。

歐洲移動最頻繁的人口,除了吉普賽人外,就是猶太人了,雖然各國的猶太人後來也都定居融入各國的猶太社區中,但其共通的宗教和文化,卻隱隱地聯繫著這個從東歐一直到西歐定居的民族,而克萊茲默這種源自東歐猶太人的音樂,就屬於猶太跨國界傳統文化的一部份。

[大衛‧歐洛斯基三重奏] 決定用這張專輯來發表他們的主張,藉由跨國界克萊茲默音樂的呈現,在這張專輯中,他們要用超過音樂類別、民族本位的新式克萊茲默音樂證明給大家看,懷抱國族謬誤只會讓人們變得缺少想像力和缺少創意,只會讓音樂變得乏味和無趣與阻礙人類文明的進步。

歐洛斯基就說:「只有當人們超越了對於新和陌生事物的恐懼,音樂才會成長。始終拒絕所有異國和陌生影響的音樂,怎麼可能會有人想聽?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經驗,透過音樂,即使和人們語言不通,但卻能夠達成接觸。這份錄音就是要分享我們過去這些跨越語言與國界的經驗給大家,讓大家知道,音樂可以克服對於異國、異族和陌生的恐懼和隔閡。」

大衛‧歐洛斯基三重奏自從在2014年獲得德國回聲古典音樂大獎之「無疆界古典專輯」獎以來,已經一再證明不管是音樂或是國家,都不需要分類別。

這張專輯是他們在索尼的第六張作品,專輯中他們展現了影響團員音樂風格最深的巴黎和奧德薩兩地的音樂風格,其中〈Marais〉一曲,用的是知名的巴黎猶太社區作為曲名,曲中歐洛斯基吹出那種東歐猶太音樂悲喜交加的特殊情感,單簧管的聲音如泣如訴,這種音色和技巧,猶如歌唱一般。另一首〈Taxi Bucuresti〉則是描寫歐洛斯基一次在羅馬尼亞首都的計程車之旅,在車上他聽到了當地樂手演奏的音樂,藉此曲他要呈現這座被稱為「東方巴黎」的城市特有的克萊茲默音樂;至於〈Moldawanka〉一曲,取名自奧德薩的猶太社區,這裡有特殊的猶太音樂,大衛‧歐洛斯基三重奏團員曾在這裡有過深刻的音樂感動。

歡迎關注王劍文單簧管工作室微信公眾號,本平臺不定期分享單簧管樂譜、視頻、文獻以及國內外精品管樂資訊。

喜歡你一言不合就打賞的樣子🤓

相關焦點

  • 「視頻」線上音樂廳|保羅·勳菲爾德《三重奏》演奏現場
    本期《跟著天津茱莉亞聽音樂|線上音樂廳》,為大家呈現作曲家保羅·勳菲爾德於1990年創作的《三重奏——為單簧管、小提琴與鋼琴而作》,來自天津茱莉亞室內樂團2019年11月19日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的音樂會現場錄音。
  • 10.25 奧德薩 湖泊樂隊
    2016年同名專輯《湖泊》一經發行,單曲《喜歡》就蟬聯百度獨立音樂榜榜首,全網試聽量已超百萬。專輯歌曲5次登上網易獨立音樂榜Top.10,入選網易年度獨立音樂百大歌曲。2016年平安夜在博鰲亞洲灣演藝中心成功舉辦了樂隊首次劇院專場演唱會。湖泊樂隊致力於環保和對人類自身存在的思考。2016年成功在中國的35個城市舉辦了「環保之旅」大型巡演。
  • 單簧管的音樂之美
    率先意識到單簧管魅力、並寫出能充分發揮其性能的作品的,是作曲大師莫扎特。在莫扎特看來,這種聲音靈活柔韌的樂器是發音最接近人聲的。法國作曲家柏遼茲是音樂史上著名的配器大師。他對單簧管始終懷著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名著《配器法》中他寫道:「象圓號、小號和長號一樣,單簧管是一種多愁善感的樂器。
  • 好碟推薦丨TAS是什麼?享譽音響界的權威發燒天書!
    此輯精選的14首曲目之風格,也與以往同系列專輯相仿——以爵士音樂與古典音樂為主。Reb Itzik’s Nign 伊札克先生曲調Stahlhammer Klezmer Classic Trio 斯達爾哈瑪克萊茲默古典三重奏06. Grieg: Lyric Pieces Vol.
  • 【古典音樂中的樂器】單簧管
    單簧管,又稱黑管或克拉管(英語:Clarinet,義大利語為Clarinetto,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
  • 世界三大單簧管品牌之 Leblanc(利布朗)單簧管全球藝術家系列
    Conn-Selmer/ Leblanc(利布朗)單簧管藝術家: LORI ARDOVINO 洛裡·阿多維洛博士 美國蒙特瓦洛大學單簧管教授, 梅洛三重奏, 勒巴隆三重奏單簧管手,Conn-Selmer/ Leblanc(利布朗)單簧管藝術家: Dave Bennett
  • 當代頂尖演奏家馬丁·佛洛斯特《與單簧管共舞》專輯
    馬丁·佛洛斯特不僅是當代頂尖單簧管演奏家,也是勇於挑戰並打破刻板古典音樂印象的開創者。他可以穿著溜冰鞋滑出八字型的同時優雅的演奏巴哈–古諾的聖母頌;在安德斯·希爾伯格的單簧管協奏曲「孔雀傳奇」一曲中,他則搖身一變頭戴孔雀面罩邊吹邊隨節奏舞動,他旺盛的好奇心總是讓他在面對傳統時,提出種種讓人意想不到的想法。
  • 法比歐·狄·卡索拉2013年專輯《小夜曲-單簧管之歌》
    加入索尼音樂唱片後,屢次挑戰錄製多樣的曲目,這次他選擇兩首韋伯經典的協奏曲,充分展現出他的企圖心,從他厚實又不失圓潤的音色,完美的技巧與深具層次的詮釋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代大師之路隱然成形。●取材自勃拉姆斯、葛利格、莫札特、舒伯特與舒曼等人,原本為人聲與鋼琴所寫的作品。 ●包含「蘇爾維琪之歌」、「菩提樹」、「夜與夢」、「聖母頌」、「奉獻」、「月夜」等。
  • ​菲利克斯·克裡澤的《圓號三重奏》2017年新專輯
    對於2017年9月29日,柏林古典(Berlin Classics)唱片公司新出版的這張圓號三重奏專輯,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前任圓號樂手如此高度評價菲利克斯:他是一位極有天賦的音樂家,在他的喇叭裡傳出的聲音柔和溫暖,充滿浪漫高貴的色彩和音質
  • 柏林愛樂奧登薩默2013新專輯《單簧管素描》
    2011年三月,年僅二十二歲的奧地利單簧管演奏家安德烈·奧登薩默(Andreas Ottensamer)坐上了柏林愛樂單簧管首席的位置。在此  奧登薩默以他美麗的音色以及獨特的音樂性得到樂評人的稱讚。德國《每日鏡報》形容他的音樂動態「似乎沒有界限…他的演奏千變萬化而且不斷擴展其表現力」。2013年年初,奧登薩默成為DG旗下第一名專屬單簧管演奏家,並且推出這張包括柯普蘭、史博、祈馬羅沙作品,以及數首改編小品的第一張個人專輯。由於專輯的曲目風格差異極大,因此,這對於奧登薩默對於不同風格音樂的掌握能力與演奏方式是一大挑戰。奧
  • ...音樂劇《在遠方》,巴倫博伊姆新專輯《貝多芬鋼琴三重奏全集》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被稱為「最佳世界音樂專輯」的獎項現更名為「最佳全球音樂專輯」,這一新命名後的獎項會花落誰家,值得期待。「947推薦官」一句話點評:一年一度的格萊美音樂獎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音樂和唱片界專業人士,堪稱音樂界的「奧斯卡」,可以作為古典音樂愛好者購買碟片的參考和指南。
  • 中央音樂學院單簧管教授範磊先生——海南「室內樂之夜」
    範磊曾擔任2009年北京國際單簧管比賽、紐約市全國藝術俱樂部單簧管比賽、2010年比利時國際單簧管比賽、2014年中國音樂金鐘獎單簧管比賽、2014年德國Markneukirchen單簧管比賽、2020年ICA國際單簧管比賽、2020年第16屆義大利「Saverio Mercadante"國際單簧管比賽評委。
  • 奧登薩默的匈牙利因緣單簧管作品新專輯
    勃拉姆斯:匈牙利因緣 / 奧登薩默:單簧管 / 卡瓦科斯:小提琴 / 克裡斯託福·孔茲,小提琴 / 塔梅斯提:中提琴 / 孔茲:大提琴/ 拉奇:
  • 臺灣最具代表性室內樂團之--「魔笛單簧管四重奏」
    並應邀至中國大陸、法國、美國等地之音樂節表演,皆獲得極高的評價。儼然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室內樂團之一。近年來該團更以拓展臺灣人的視野為己任,廣邀世界各地著名單簧管演奏家以及單簧管重奏團來臺演出講學 。於2003至2015年共舉辦六屆國際單簧管音樂節,提供一般聽眾與莘莘學子觀摩學習的機會, 並且固定舉辦單簧管四重奏比賽,輔導得獎者演出,希冀推廣此一重奏組合,替未來的音樂家創造更多發展空間,獲得各界熱烈的支持與迴響。 2007年底,魔笛單簧管四重奏發行第一張『魔笛之舞』專輯, 並獲第十九屆金曲獎古典音樂類『最佳演奏獎』提名。
  • 交響樂隊中單簧管的意義分析丨單簧管演奏得好可以迅速的將聽眾引入其交響樂的情境中,感受到美的體驗.
    單簧管屬於木管樂器系統之中,如果其出現差錯,那麼將影響整個交響樂的表現力。單簧管屬於子系統中不可替代的一個成員,其風格與特色是其他樂器所不能取代的。如果整個樂隊是一個坐標系統,那麼單簧管則是維護其坐標系統平衡的關鍵坐標定位角色。
  • 法國風木管五重奏最新專輯與音樂會視頻
    這張專輯就收錄貝多芬五首較罕見的管樂作品。為鋼琴長笛與低音管而寫的三重奏是貝多芬在波昂時代的作品。當時年約十五歲的貝多芬為波昂選帝侯服務,選帝侯是個業餘低音管演奏家,兒子則吹長笛,這就是為選帝侯家庭音樂會而寫的作品。
  • 20200908【古典-協奏曲】韋伯:單簧管五重奏,單簧管協奏曲,大二...
    ·威德曼(J rgWidmann)在Alpha上首次發行專輯時,是為紀念這位作曲家的音樂而作的,他創作了有史以來最出色的樂器:卡爾·瑪麗亞·馮·韋伯。這張專輯是一系列唱片中的第一張,也使我們有機會認識約格·威德曼(J rgWidmann),他是這一代最活躍的作曲家。
  • 藝術品評丨管樂世界——流行音樂單簧管重奏
    在這個篇幅裡,我們將步入我們專屬的管樂世界,首先聆聽管樂小重奏——單簧管,又稱為黑管或克拉管,在臺灣又稱為豎笛(英語稱Clarinet,義大利語為Clarinetto,西班牙語為Clarinete,法語為Clarinette,德語為Klarinette),有管弦樂隊中的「演說家」和木管樂器中的戲劇女高音之稱。
  • 「克萊維諾」鋼琴三重奏中國巡演 —「南藝」之行圓滿成功
    2013年,他們第一次獲得了美國國務院頒發的奧爾布萊特基金(奧爾布賴特基金是美國政府給藝術家頒發的最高榮譽基金),今年的「克萊維諾」三重奏又一次獲得了奧爾布萊特基金,對於此次的中國之行,他們不僅讓大家聆聽他們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則是讓大家了解、走進鋼琴三重奏和室內樂。
  • 豎琴上的沃爾塔瓦河丨看法國演奏家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如何賦予豎琴新生命!
    塔雷加的吉他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獨樹一幟,有吉他「名曲中的名曲」之美譽。由於全曲採用輪指技巧長達3、4分鐘,給人以「珠落玉盤」的感覺,故也被稱為「珍珠曲」。法國豎琴大師梅斯特(Xavier de Maistre)用豎琴演繹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不僅讓樂曲變幻出無限可能,音樂尤其典雅、高貴,更讓人觸摸到歷史的記憶,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