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克斯·克裡澤(Felix Klieser)4歲時開始練習圓號,他13歲時被漢諾瓦音樂學院錄取,也就是13歲時他對勃拉姆斯的圓號三重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還買了這首作品的幾個不同版本的唱片錄音來欣賞比較,其中包括圓號演奏家彼特·達姆(Peter Damm)的錄音,他們後來還在德勒斯登的大師班上相遇。
對於2017年9月29日,柏林古典(Berlin Classics)唱片公司新出版的這張圓號三重奏專輯,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前任圓號樂手如此高度評價菲利克斯:他是一位極有天賦的音樂家,在他的喇叭裡傳出的聲音柔和溫暖,充滿浪漫高貴的色彩和音質。
在勃拉姆斯的音樂創作中,室內樂是其最傑出的部分,而且也是十九世紀音樂中最精彩的部分。他的室內樂十分精美同時又有著深刻的內在情感。1865年2月,勃拉姆斯摯愛的母親因心臟病突發而離世,這恐怕是他一生中最悲傷的事情之一。勃拉姆斯在這一年完成的重要作品中,一首《圓號三重奏Horn Trio op. 40》的柔板樂章,成為他為母親所作的輓歌。
勃拉姆斯 降E大調圓號三重奏Op.40
勃拉姆斯三重奏是圓號發展史上值得稱道的作品。這也讓菲利克斯去找尋其他類似作品,甚至其他未知的圓號三重奏體裁作品。另外,他通過法國作曲家Frédéric Nicolas Duvernoy (1765–1838),巴黎歌劇院圓號演奏家Charles Koechlin (1867–1950),被納粹迫害的Robert Kahn (1865–1951),這三位音樂家挖掘出了一個跨越近百年發展的圓號三重奏作品計劃,這使得Felix Klieser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了一步:把圓號作為一個表現力豐富、極具浪漫色彩的樂器帶到舞臺的中心,「我很高興通過圓號的世界帶你踏入一個新的旅程,」 Felix在他個人專輯的宣傳冊前言寫到。
Koechlin - Quatre petites pièces, Op. 32: II. Très modéré
這樣的計劃需要有合適的室內樂合作夥伴,Felix很高興找到了在鋼琴領域非常優秀的演奏家Herbert Schuch,曾在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獲獎的烏克蘭小提琴演奏家Andrej Bielow。
「我們學習這些作品,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新鮮、感覺很棒的經歷,從而以一種令人興奮的方式擴大了室內樂體裁的範圍」,對此極為熱心的Felix如此坦言。雖然他們三位都已認識很久,並有在一起演出過的經歷,但他仍把這次合作作為一個年輕學生的課程來對待。
"Horn Trios"是菲利克斯的第三張個人專輯,他於2013年錄製的首張專輯「Reveries」,以鋼琴和圓號演繹浪漫時期音樂作品為主,還獲得了德國古典回聲音樂大獎(ECHO Klassik)的「年度最佳新人獎」。2015年,他錄製了第二張專輯「Horn Concertos」,收錄了約瑟夫·海頓及其兄弟麥可·海頓和莫扎特的協奏曲作品,協奏是巴登符騰堡州室內樂團。當年,他還在德國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獲得了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Leonard Bernstein Award)。
Felix在2014年出版的自傳用「音樂注角,我用腳徵服法國號世界」作為書名,此書已譯成英文、日文、中文等版本在各國發行。本書的訂購可諮詢QQ:3249350635,或微信號:cnbrass1。
這張新專輯再次驗證了在Felix年輕時就認識到他的才華,相信他並鼓勵他的人的眼光,Felix確實是一位傑出優秀的藝術家。這位曾經的年輕學生現在已成長為他能駕馭的樂器的大師。
歡迎關注中華管樂網(www.cnbrass.com)微信公眾號,可獲取最新國內外管樂資訊和精品音樂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