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 Kileser——身殘志堅的德國無臂圓號手傳奇

2021-02-18 CNBRASS管樂網

即使身患殘疾,來自漢諾瓦的菲利克斯·克裡澤(Felix Kileser)卻成為了一位優秀的圓號演奏家。在他剛滿22歲在漢諾瓦音樂學院即將完成學士學位的時候就已經在柏林古典(BC)錄製了自己的首張專輯。

「一位偉大的天才」唱片公司是這樣評價他的。是的如果只是聆聽誰也不會想到他是一位殘疾人。克裡則出生的時候沒有雙臂,那麼他是如何託起喇叭和按動轉閥的呢?答案就是他是用腳和一個可以託起圓號的支架完成的。

FelixKlieser & Christof Keymer 圓號與鋼琴CD宣傳視頻

自然灑脫

克裡則的首張CD取名《夢幻》,裡面收錄了浪漫時期著名作曲家卡米爾·聖桑、亞歷山大·康斯坦丁諾維奇·格拉祖諾夫、理察•施特勞斯等人的作品。

這些偉大的旋律展現了克裡澤極富歌唱性的演奏能力。他通過恰如其分的顫音,豐滿的對樂段強弱層次的處理,以及多變的音色使自己的演奏自然灑脫,同時就像舒曼在他的作品Opus70第一樂章裡寫的那樣,克裡則把「真摯的情感」始終貫穿在自己的演奏中。《慢板與快板》是舒曼為轉閥圓號和鋼琴寫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每位合格的圓號手都必須要掌握的經典曲目。克裡澤在國際大賽中和他年輕職業演奏道路上多次演奏過這首作品。他演奏的這首作品使人仿佛在如沐春風的同時又懷揣著一絲絲的忐忑不安。之所以讓人產生這種感覺可能是由於克裡澤在慢板處理上儘可能廣闊的空間感,和快板上那近似於自由的節奏速度感所引起的。

一張極具欣賞價值的CD

克裡澤這張專輯儘可能的選擇了一些炫技的作品,當然和他在演奏安靜和抒情的作品時表現的一樣出色。專輯裡收錄的約瑟夫·賴因貝格爾的一首近似於協奏曲式的圓號奏鳴曲展現了克裡澤強大的演奏能力和自信心。長年與他合作的鋼琴演奏家克裡斯朵夫.凱墨在這張專輯中也展現出了極其卓越的演奏水準,鍵盤在他的彈奏下仿佛成為了一隻交響樂團。

克裡澤對浪漫時期的圓號作品有著極高的駕馭能力,無論是龐大的奏鳴曲還是精緻的小品,他那細緻入微的樂句和音色處理都是那麼的引人入勝。總之這位來自漢諾瓦的年輕圓號演奏家的《夢幻》無疑是一張極具欣賞價值的CD。

Felix Kileser簡歷

Felix Kileser出生於1991年。法國圓號是最難演奏的頂級樂器之一,而Felix Kileser被看作是最有潛力的年輕法國圓號手之一。他先天性上肢殘缺,所以只能用雙腳來代替雙手來演奏,這項本來就已經很難的樂器對於他而言無疑是更具有挑戰性。為了演奏,他把他的法國圓號安裝在一個特製的支架上。但是真正困擾他的是嘴唇:「我的曲調都來自我的嘴唇,如果我的嘴唇發乾或者腫脹的話就糟了。」

Felix四歲的時候開始練習法國圓號。13歲時,他被漢諾瓦音樂學院錄取,並且已經跟隨德國著名的聯邦青年管弦樂團在世界巡演多次,贏得了一些讚許和獎項。最近他被邀請作為柏林愛樂樂團的嘉賓和Sir Simon Rattle同臺獻技。

他的殘疾並沒有對他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又一次他被人直接問到有關殘疾對他生活的影響的問題,他諷刺的回答說:「有影響,比如我不能倒立」但是他能夠做的才是真正困難的事情。他的標準就是每天訓練八小時,並且質量最重要。「以前從來沒有一個指揮家對我說:你的無臂表演令人驚嘆」不論在管弦樂團還是在選角的時候,人們關注的只是他是如何做到在身體殘缺的情況也能演奏樂器的。而用Felix Kileser的話來說「我希望被看做是一個專業的演奏家而不是一個殘疾人。我是個法國圓號手」Felix的殘疾沒有阻止他追求理想。他會演奏,會開車,別人用手做的事他都可以用腳完成。他就是一個振奮人心的人。

歡迎關注中華管樂網微信公眾號,可獲取最新國內外管樂資訊和精品音樂內容。喜歡本文內容可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世界管樂人物:用腳演奏圓號的大師-菲利克斯·克裡澤
    Felix Kileser出生於1991年。出生時候他就已經失去了雙臂。 他會演奏,會開車,別人用手做的事他都可以用腳完成。他就是一個振奮人心的人。四歲的時候開始練習圓號。13歲時,他被漢諾瓦音樂學院錄取,並且已經跟隨德國著名的聯邦青年管弦樂團在世界巡演多次,贏得了一些讚許和獎項。最近他被邀請作為柏林愛樂樂團的嘉賓和Sir Simon Rattle同臺獻技。    圓號是最難演奏的頂級樂器之一,而Felix Kileser被看作是最有潛力的年輕法國圓號手之一。
  • 管樂器簡介の圓號家族
    作為一個圓號演奏者,介紹圓號反而覺得無從下筆,希望閱讀本文能對您了解圓號這門樂器有益處!目前圓號的稱呼在世界上仍存在著幾種不同的叫法,如美國至今仍稱號角,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稱慣了古代的叫法。而歐洲的一些國家卻仍保持著他們自己的慣稱,即法國號。這又是因為圓號最早起源於法蘭西為中心的文化地帶之故吧。雖然在稱呼上存在著不同的叫法,但在使用的價值上是一樣的。
  • 樂器之王-圓號,神一般的存在!
    大約1705年,德國作曲家凱薩·雷因哈弟在他的歌劇作品中獨立使用圓號,義大利作曲家史卡拉第·杜曼尼可1714年在他後期作品中也用了圓號,次年亨德爾在《水上音樂》中使用了兩支圓號,約翰·瑟巴斯倩·巴赫也在眾多的清唱劇和
  • 中國首位無臂留學博士,9歲被截肢,練習5年用嘴和腳趾寫出好字
    所以古往今來,人們都稱讚「人窮志高」和「身殘志堅」。今天我們所講述的就是一位身殘志堅的無臂博士,他叫做王爭。無臂博士王爭王爭是浙江寧波人,對於寫毛筆字,很多人用手都寫不好,更別說用嘴和腳趾了。王爭剛開始用嘴練習寫字的時候,往往還沒開始寫,流出來的口水就將字帖打溼了。但是王爭並沒有氣餒,他堅持練習了五年時間後,能用嘴和腳趾寫出很漂亮有力的字體。再後來他也能用腳趾敲擊鍵盤,每分鐘打出120個字。
  • 欣賞頂尖圓號重奏的十二條Tipps
    2. 圓號屬於中音樂器,在交響樂隊中,通常使用4支圓號。5. 圓號演奏者右手放在圓號的喇叭口裡,只通過手的姿勢變化可以控制音調,只用右手微調就可以完成一個八度,並不是天冷用來取暖。中國圓號重奏團裡最大的大神是這位韓小明教授,他是著名旅德華人圓號演奏家、德國廣播愛樂樂團終身圓號首席,德國薩爾州音樂學院終身圓號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圓號客座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年度音樂節藝術總監,亞洲愛樂管弦樂團藝術顧問及圓號首席。
  • ​菲利克斯·克裡澤的《圓號三重奏》2017年新專輯
    對於2017年9月29日,柏林古典(Berlin Classics)唱片公司新出版的這張圓號三重奏專輯,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前任圓號樂手如此高度評價菲利克斯:他是一位極有天賦的音樂家,在他的喇叭裡傳出的聲音柔和溫暖,充滿浪漫高貴的色彩和音質
  • 配器——作曲家的「彩筆」【六、圓號篇】
    注意圓號上的活塞:所以圓號也是歷代作曲家們最喜歡使用的樂器。在巴洛克晚期,眾多作曲家們為圓號創作了大量作品。例如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一套、維瓦爾第的兩部兩支圓號協奏曲,亨德爾的兩部兩支圓號協奏曲等等。德國作曲家泰勒曼創作F大調圓號協奏曲,是眾多巴洛克圓號獨奏作品精品之一。
  • 音樂小私塾 | 為什麼圓號也叫法國號?
    一般而言,圓號採用F調記譜,可用高音譜號或低音譜號記譜。當採用高音譜號時,實際發音比記譜音低純五度。這種記譜法目前較為多見。舉個例子:比如說在F調的記譜當中,我們圓號手吹的Do,但是實際聽眾聽到的是Fa的音高。圓號也可採用低音譜號記譜,仍然記為F調。這時,實際發音會比記譜音高純四度。這種記譜法較為不合理,因為相當於強將圓號的音域移低八度後,再移高一個五度記譜。
  • 歡迎回家,一位闊別母校38年的圓號家
    1.Sarah Willis世界著名圓號明星 柏林愛樂樂團圓號演奏家2.Andrew Pelletier國際圓號協會主席,葛萊美獎獲得者美國Bowling Green大學圓號教授3.Přemysl Vojta德國WDR西德廣播樂團圓號首席2010年ARD
  • 德藝雙馨 | 中國圓號大師韓銑光先生優秀學生一覽表
    (韓氏父子三人)2.韓小明(次子):1963年2月23日出生,碩士學位,德國薩爾州音樂學院終身圓號教授,德國薩爾州廣播交響樂團首席圓號,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圓號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圓號教授,中國交響樂團和中國愛樂交響樂團管樂顧問。他是亞洲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國外的華人圓號教授。
  • 圓號!你又錯了!
    圓號不負眾望,以高票數當選。 圓號之難,幾乎在古典音樂界達成了共識。小編曾觀摩過一場蕭士塔高維奇《d小調第五交響曲》的彩排,這部作品的第一樂章末尾有一段長笛與圓號的美妙對話,難度不小。不少圓號技法也在這個階段風聲水起,捷克圓號演奏家漢佩爾創造了「阻塞音奏法」,演奏者可將右手塞入喇叭口內,使圓號的音色變得尖銳。
  • 【銅管樂器知識·圓號】
    圓號被稱作交響樂中的樂器之王。圓號雖屬於銅管樂器但不但能吹出銅管嘹亮的聲音還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圓號聲音柔和、豐滿,和木管、弦樂器的聲音能很好地融合。在交響樂隊中 ,通常使用4支圓號。 結構組成:號嘴,管體和機械三部分,管長3.930米(F調圓號) 管體彎成圓形,整個管體拐彎較多機械部分使用迴旋式活塞,通過按下活塞鍵使活塞迴轉接通旁路管以達到延長號管的作用。常見有三鍵,四鍵和五鍵圓號。
  • 菲伯爾古典曲集 | 莫扎特的圓號情緣 《號角響起》
    二、特長美 種類多樣性:通過活塞裝置形成不同的「活塞圓號」,其中主要有F調圓號、F―♭B雙調圓號、F―♭B―A三調圓號等多種。(327圓號大軍)正是圓號如此的魅力,令眾多著名作曲家都為之傾倒,創作了大量的圓號作品。例如:奧地利作曲家施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中,引子採用圓號以弱奏的方式,呈現出悠揚、恬靜的音色,描繪出多瑙河由遠而近、靜靜流淌的音樂形象。
  • 圓號演奏技巧與氣息的運用
    圓號是一門古老的樂器,起源於法國,以音域寬闊盛名, 它有三個半八度的音程,音色溫和而高雅,且富神秘意味。圓號在銅管之中算是最優秀的樂器,它不同於任何一種銅管樂器,不論是音色上還是連吐音都不同於其它銅管。首先,從它的音色來講,圓潤,透明,溫和,並有很強的穿透力。在演奏時,它對氣息和口腔內部空間的大小特別講究。
  • 聆聽莫扎特燕在梁間的呢喃丨解讀《降E大調第四圓號協奏曲》K.495
    莫扎特《降E大調圓號第四協奏曲》對莫扎特《降E大調第四圓號協奏曲》的分析一、概述 (一)莫扎特生平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於1756年1月7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於1791年12月5日在維也納逝去,結束了他傳奇而跌宕的音樂人生,年僅35歲。
  • 德國「李誕」一張嘴掀翻喜劇?紐約時報、網飛愛慘他...
    因為至少在他眼裡,德國的脫口秀並不是很出色,很難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傳統的德國喜劇恪守著古板的深夜播放的體系,並且只局限於公共電視臺和喜劇節兩個平臺。好在最近,在柏林這些城市逐漸興起了脫口秀俱樂部,電視臺也不再固守指定演員的老套標準。菲利克斯表示:「我很幸運,我不是第一個厭倦了德國喜劇這老一套模式的人,而且當機會來的時候,我做好了充分準備。」
  • 提高圓號教學和演奏精準度的十個小竅門
    對於圓號演奏者和他們的專業老師來說,演奏時的準確度和一致性往往比其他樂器提出了更多的挑戰,例如很難找到正確的音符。雖然這些挑戰往往會讓初學者,甚至中級演奏者們感到沮喪,但其實即使是專業演奏者也必須通過努力,才能保持和提高準確性。雖然這些困難的原因,和聲有一定的關係,但圓號演奏者仍應努力達到高水平的一致性。
  • 非誠勿擾中的無臂女嘉賓,牽手後卻被甩,後來怎樣了?
    23歲的無臂美女,在臺上成功牽手,但不久就被甩,現在怎樣了?   所以像這種相親節目沒有門檻,只要你想上聯繫節目組你就有機會成為其中的嘉賓更成為了一些人想要吸引眼球的方式,非誠勿擾中曾經有一個無臂的美女
  • 附屬華山醫院讓德國男孩癱瘓手臂迎來新生
    日前,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病房,一次不同尋常的術前查房,讓在場醫務工作者無限感慨。來自德國的小男孩Felix依偎在母親懷裡,左臂緊縮在胸前。母親Sandra一邊講述病情,一邊給醫生們看自己反覆研讀的醫學資料:「這是徐文東教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論文,還有徐文東教授相關的中文論文但凡能找到的,我逐字逐句用翻譯器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