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哥德爾:指出美國法律漏洞,因為被害妄想把自己活活餓死

2020-12-28 小藍腦故事

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生活中謹慎一點是好事。但是這謹慎多疑一旦超過度就成了被害妄想,嚴重的能把自己活活餓死,比如美國知名數學家哥德爾。

數學家哥德爾

愛因斯坦:我上班就是為了能和哥德爾一起下班

哥德爾,1906年出生於捷克,35歲時移居美國,是知名數學家、邏輯學家和哲學家。傑出貢獻是提出了可以和愛因斯坦相對論媲美的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

說起愛因斯坦,兩人還是非常好的朋友。一塊兒在普林斯頓教書,一塊兒用兩人共同的母語德語聊天,一塊兒散步,一起走路回家。1948年,愛因斯坦還陪哥德爾參加申請美國國籍的面試,結果哥德爾因為美國法律裡的bug和面試法官吵起來了。還是愛因斯坦出來打圓場,兩人才停止爭論,哥德爾也順利成為美國人。

後來,愛因斯坦去世,哥德爾大受打擊,病了整整兩個月。

愛因斯坦和哥德爾一起散步

哥德爾:總有刁民要害朕

與愛因斯坦的樂觀開朗不同,哥德爾性格內向孤僻,不喜歡和人接觸,整個人總是很陰鬱,到了晚年直接演變成很嚴重的被害妄想。被害妄想是一種妄想障礙,人們堅信自己會受到他人的攻擊、嘲笑、欺騙、算計、傷害等等,因而總是活在恐懼當中,因為恐懼也就常常胡思亂想,不會做理性的判斷,對周圍的一切都很戒備,嚴重的就會有輕生的念頭。

晚年的哥德爾就是這樣,他總是懷疑有人要害他,不肯相信他身邊的人,覺得他們都是騙子。他還只肯吃他老婆做的飯,後來她老婆因為身體原因入院了,沒人給他做飯了,學生就給他送雞湯,但他懷疑裡面有毒,不肯喝。結果活活餓死了

愛因斯坦和哥德爾,一對好朋友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被害妄想

如果你有以下這些經歷,就要注意了。

一個人的時候經常感到恐懼,一點點動靜就會被嚇到,總懷疑有人躲在暗處;

總覺得有人在監視自己,有時甚至會出現幻覺或幻聽;

不敢和別人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怕他們藉此來害你;

每天晚上高度緊張,很難入睡,覺得睡了就醒不過來了;

總覺得身邊的人都在背後說你壞話,只要有人聚在一起就是在嘲笑你;

從來不敢相信別人,覺得誰都靠不住;

接近你的都是有目的的,就是為了害你;

不敢吃別人給的東西,怕裡面有毒。

被害妄想:總是生活在恐懼中

相關焦點

  • 數學家們的美好理想,全被哥德爾打破
    哥德爾為啥呢?因為哥德爾不完備定理。20世紀初的時候,以希爾伯特為首的數學家們有一個夢想,就是證明數學是自恰的。什麼叫數學是自恰的呢?就是數學這個體系可以做到,在以一定的公理出發,在數學邏輯的運行下,推論出來的所有的定理,都是相融的,不會出現自相矛盾的地方。
  • 哥德爾為什麼很瞧不起維根斯坦?
    我發牢騷說,我覺得自己就像一隻被碾過的狗。他覺得噁心:「你不知道一隻被碾過了的狗是什麼感覺。」正如數學的標準讓非數學家們可憐地感到根本沒法比一樣,像維根斯坦這樣要求數學般嚴格的行為標準很容易讓其他人覺得是在騙人。維根斯坦,確然,像是真的。他是讓自已徹底坦蕩蕩的天才,加上一切極度拔高意識的狂飆突進表現出來的①,而這是一個思想家,甚至邏輯實證主義者,預計可能會心醉神迷的景象。
  • 年輕情侶拖欠房租逃走,將貓活活餓死
    上月底房租到期時,女子進入屋內查看,發現屋子凌亂不堪,床上還有一隻貓疑似被活活餓死。看到這一幕,女子痛哭。昨日上午,女子指控這對情侶殘忍虐待動物,希望警方和動物保護處追究其刑責。屋內一片凌亂,一隻貓咪疑似被活活餓死。
  • 霍金為什麼說哥德爾定理是物理學的終結?
    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哥德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邏輯學家,他和愛因斯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愛因斯坦說過一句非常有趣的話:我之所以每天堅持來普林斯頓的辦公室上班,就是因為來回途中可以和哥德爾一起步行。愛因斯坦還曾這樣評價哥德爾:我在物理學界得到的一切榮譽,哥德爾教授都應該在數學界得到。
  • 關於哥德爾及其不完備定理
    老愛說「直到我認識哥德爾後,我才搞明白數學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去辦公室坐班不是為了工作,只是為了有機會在下班時和哥德爾一起散步回家順便聊天」。這兩句話怎麼聽,都應該是後學晚輩致敬前輩宗師的口氣,可是老愛卻比哥德爾足足年長27歲。有老愛這兩句話加持,哥德爾就具備了成為流行文化偶像的潛質,不管他的理論多麼艱深晦澀。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到底說了些什麼?
    近期,我在認真研讀了哥德爾論文原文(英譯版,本人實在是不懂德文)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加深了自己的認識,同時也很希望儘自己綿薄之力,分享對「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理解,釐清對「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誤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是數學、邏輯學領域的劃時代成果,使人們對於數學研究基礎的認識更加深刻、準確,同時它也是現代邏輯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89年前,哥德爾提出的不完全性定理,至今數學界還沒完全理解
    美籍奧地利數學家、邏輯學家庫爾特·哥德爾(KurtG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邏輯學家之一,其最傑出的貢獻是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數學家可以證明的內容取決於他們的初始假設,而不是所有答案所依據的任何基本事實。自哥德爾發現以來的89年中,數學家偶然發現了他的定理所預言的那些無法回答的問題。例如,哥德爾本人幫助建立了關於無窮大的連續性假說是不確定的,而停止問題則是不確定的,該問題詢問使用隨機輸入的電腦程式將永遠運行還是最終停止。
  • 懶漢的最高境界丨看23小夥子楊鎖,是如何活活把「自己餓死」的
    2009年12月,河南省羅山縣一名23歲小夥楊鎖,居然被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裡。據說他神志正常、四肢健全、身體健康,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怎麼會被活活餓死呢?而通過了解楊鎖的鄰居們都說,一句話:「他不是餓死的,而是懶死的」。事情變成這個結果,必然是有原因的。
  • 思維與機器: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的哲學推論,人腦無限超越機器
    加拿大數學家西蒙柯亨在他對哥德爾的致敬中回憶道:在博士考試中,我被要求寫出5個哥德爾定理。這個問題的實質是,每一個定理要麼催生了一個新的分支,要麼徹底改變了現代數學邏輯。證明理論、模型理論、遞歸理論、集合理論、直覺邏輯——所有這些都被哥德爾的工作轉化了,或者在某些情況下,從哥德爾的著作中得到了它們的起源(Goldstein, 2005)。但在哥德爾的輝煌成就中,有一個格外突出——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一個人不需要成為一個實踐數學家來掌握不完全性定理的基本思想和信息。
  • 美國女子為了自己的幸福,竟不管家中毛孩的死活,被活活餓死
    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不負責任的女飼主,為了和男友同居,竟然將所飼養的一貓一狗鎖在舊家,就這樣放任牠們自生自滅,幾周以後有鄰居聞到傳來惡臭,還有蒼蠅群聚在住家附近,報了警後才讓女飼主的惡行曝光。事件發生在佛州博因頓海灘市(Boynton Beach) Quantum Lakes Drive的一處公寓,去年5月某小區的住戶報案,家附近時常傳來惡臭,警方聯繫26歲屋主艾許莉(Ashley Alicea),她先是稱自己目前待在別州的父母家中,但警方卻在鄰近的德雷灘市(Delray Beach)逮捕到她,她才承認自己已經長達好一段時間沒有住在那裡,原本所飼養的貓咪和狗狗被人發現時已經餓死多日
  • 4個月大男嬰活活被餓死,尿布爬滿蛆父母雙雙被判終身監禁
    之前小編寫了一篇是繼父活活將4歲女童活活打死的新聞,引起了網友強烈不滿,認為這名男子就該千刀萬剮,同樣,今天小編再給大家講一個是親生父母活活餓死才
  • 朝鮮歷史最悲劇的王子,因為天生智力低下,慘遭自己父王活活餓死
    因為天生智力低下,他慘遭自己的父親國王活生生餓死,年僅27歲。這位朝鮮王朝王子叫李愃(xuān)。影視作品中的朝鮮英祖李昑說到朝鮮英祖,他是朝鮮王朝歷史上文治武功最顯赫的君主,整個朝鮮王朝一共有兩段極盛時期,第一段是第四位國王世宗李祹(táo)開創的,第二段就是他開創的,可惜他眼看世子李愃的病情惡化,心理發生扭曲,認為這個兒子丟儘自己的臉
  • 1942年河南饑荒慘狀:150萬人被活活餓死,美國記者看後吃不下飯
    因為生活下去必須要填飽肚子,但是能夠影響到民生問題的直接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說國家政策、稅收,甚至是戰爭以及自然災害等等。當這些情況全部都結合到了一起,那麼可想而知百姓們的日子會有多難過。河南大饑荒的時間點是發生在1942年7月份到1943年春天,其實早在1942年之前,河南人民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因為1937年時,中國人就已經全面拉開了抗戰的序幕。
  • 北大天才數學家,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想回國當教授,如今怎樣了
    但去了美國之後,張益唐便沒有再想過要回來,他表示自己更願意在美國端盤子送外賣,也不想回國當什麼教授。 國人向來有故土情結,當年赴美留學的詹天佑就曾經說過:「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因此,張益唐的選擇引發了許多爭議。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張益唐說出上面那番話呢?
  • 李莫愁的被害妄想
    是啊,莫愁至死也不明白,終其一生,活成巨嬰,任性撒潑,報復社會,其實就是被被害妄想所害。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被害妄想。(二)情郎陸展元移情別戀見異思遷,是李莫愁的核心傷痛。失戀年年有,今年到你家。到了莫愁家,這個事就過不去了。是你,薄情寡義,忘恩負義。
  • 學生被囚18天瘦20多斤死亡 法醫:活活餓死(圖)
    東森新聞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臺灣東森電視臺網站報導,臺灣彰化鹿港高中18歲的高三生詹淳寓被囚虐致死,死因是營養不良,知名法醫高大成分析,高中生可能連粥都沒得吃,等於是活活被餓死的。詹淳寓除了身體外傷之外,還有肝臟萎縮現象,也就是肝衰竭,是嚴重營養不良所致,讓他18天暴瘦10多公斤。
  • 霍金:哥德爾和物理學的終結
    因為人們不能同時精確地知道粒子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和速度,怎麼能預測其未來狀況呢?但是在量子理論中,人們不需要同時知道位置和速度兩個量。如果一個人知道物理規律及某一時刻的波函數,那他就可用薛丁格方程計算出該波函數隨時間變化有多快,進而計算出任何其它時刻的波函數。  人們因此可以宣稱這還是一種決定論,不過這種決定論是一種打了折的決定論。
  • 美國16歲少女在寄養家庭餓死 死時體重不足37公斤
    被養父母施虐致死的16歲少女納塔莉·芬恩(圖源:福克斯新聞)海外網2月18日電 美國艾奧瓦州監察員辦公室當地時間17日發布了一份關於16歲少女在寄養家庭被餓死的調查報告,指責該州公共服務部據美國福克斯新聞(Fox news)報導,2016年10月,16歲的少女納塔莉·芬恩(Natalie Finn)在寄養家庭被活活餓死,發現時體重不足37公斤。該州相關部門立即展開調查,她的養母妮可·芬恩(Nicole Finn)2018年因一級謀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養父也承認曾對死者進行虐待。隨後,監察員辦公室對負責兒童寄養的公共服務部展開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