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劫哪是什麼「諸臣誤我」啊,全是自己作死的!

2021-02-07 天下新知匯

1644年,闖軍攻破北京,崇禎帝上吊自盡,在最後時刻陪伴他的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臨死前留下最後的四個字是「諸臣誤我」。作為一個粗通明史的人,我個人覺得這句話說的五分對,至於另外那五分錯的,我只能說,三分在崇禎自己,兩分怪天。



畢竟,一個偌大王朝的毀滅及至消失,僅僅一個龐大的外力是不足以成功的,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道理通俗得很。反過來說,就像影片中吳又可回答孫傳庭時說的——


孫傳庭:「你覺得,我大明朝氣數已盡了麼?


吳又可:「自古王朝,始興終亂,我朝積弊已久,非一劑猛藥可以醫治。


多麼的悲哀,多麼的無奈,難道孫傳庭不知道大明氣數已盡,再也難以挽救麼,他知道,他也看到了這個無法避免的結局,所以才有殺縉紳的那場戲裡說的——


孫傳庭:「自古平天下,人心為要,這就是為什麼他李自成可以敗十回八回,而我孫傳庭卻一回都不能敗!!!」


人心已去,還有什麼能說的,縉紳不肯接濟官軍糧餉,漫山遍野的闖軍攻城,而官軍卻在為五千兵馬的糧餉發愁,堂堂大明朝,已經到了連五千人馬的夥食都難以供應的地步了,何其悲也!!!再往前拉回一點,看一下紫禁城中那位天下之主的表現——


崇禎:「開封已被圍三月,每天死的都是朕的子民!」


王承恩:「皇上,照孫傳庭所說,此五千兵馬新練而成,又缺糧餉,冒然出關迎戰,恐有閃失,這可是咱大明朝最後的精銳了啊。」


是的,這確實差不多可以算是最後的精銳了,想當年把李自成的闖軍打成商洛十八騎時,孫傳庭何等的意氣風發,可是,當年那群隨他一起徵戰的夥伴呢?


盧象升——總督天下兵馬卻只能靠自家天雄軍抵抗滿清,缺兵少糧的情況下苦戰殉國,一代「盧閻王」終於在抵抗外侮的戰鬥中燃燒了自己的生命。


曹變蛟——一軍總督,被闖軍稱為大小曹中的小曹,最後在松山大戰中以身殉國,而他的上司卻恬不知恥的投靠了滿清。


洪承疇——與孫傳庭一起打得李自成丟盔棄甲,卻在松山畏縮不前,被清軍偷襲糧道得手,最終不戰自潰,然後搖身一變成了滿清的「股肱之臣」。


十年前的明王朝,雖然危機重重,但至少名將雲集,三軍用命,雖然闖賊作亂,但還不至於有性命之憂。但當孫傳庭接到崇禎聖旨從天牢走出時,局勢已變,當年的戰友早已十不存一,朝廷連五千人官兵的糧餉都無法供給,一年的時間都無法給孫傳庭,他接到的命令就是,迅速出潼關解開封之圍。以五千官兵獨抗數十萬流賊,從這個角度來說,孫傳庭絕對稱得上是英雄,而在我看來,也可以說是最後的英雄。可悲的是,歷史從來都不曾給孤膽英雄機會,孫傳庭能做的只是多讓明朝苟延殘喘幾年罷了。更可悲的是,他的主子,從來都不曾信任他,讓他帶兵的原因也只不過是因為無人可用了,電影裡有一幕,吳又可夜間外出查看士兵傷情,偶遇孫傳庭,孫傳庭對吳又可控制疫情的表現表示讚揚——


吳又可:「多謝督師信任。」


孫傳庭:「我信任你,可是又有誰信任我呢?」



其實這麼說起來,吳又可對疫病的控制又確實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同樣作為沒有辦法的辦法,吳又可一個江湖郎中被拉來治療大明最後精銳部隊的瘟疫,孫傳庭以一介戴罪之身從天牢被崇禎拿來保衛江山,結果卻如此不同,吳又可最終控制了瘟疫,而孫傳庭卻無法挽救明朝覆亡的命運,正如吳又可自己說的,王朝的覆亡非一劑猛藥可以挽回,這正是瘟疫與動亂的不同之處。在我看來,也是中華民族的悲哀。


與電影不相關的:我對電影本身研究不多,所以對一些電影的表現手法確實不甚了解,但對於這段歷史,我了解一些,我想說的是,每次看到有關明末歷史的文藝作品,都有想捶牆痛哭的衝動。歷史上沒有一個王朝的末年有明朝末年這麼悲哀,小冰河期,北方數年乾旱,赤地千裡,瘟疫縱橫,生者十不存一,而此時朝內黨爭激烈,外有滿清叩關威脅,明朝實際上實在是在幾股外力所摧垮的,而實際上在以前的歷史中,只要有其中一種,王朝的統治就已經搖搖欲墜了。每次我都禁不住想問,為什麼這賊老天就一直要不停的摧殘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呢?


最後再補上一些詳細資料:


1642年,孫傳庭赴潼關編練部隊,以解開封之圍,但禁不住崇禎催促,倉促出兵,於郟縣被李自成大敗,退回潼關,這時崇禎又再加孫傳庭兵部尚書銜,要求其再出潼關與李自成決戰,適時孫傳庭剛逢大敗,手中有大量新兵,實不宜出戰,孫傳庭卻道:「大丈夫豈能再度對獄吏乎!」再次兵出潼關,柿園之役戰死沙場。讓人不禁想起幾年前的松山之戰,洪承疇步步為營,本已有扭轉局面之勢,然崇禎催促速戰速決,使這場明清戰略大決戰以明軍慘敗告終,更遠一點,安史之亂時,安祿山以新勝之叛軍攻潼關,哥舒翰穩守潼關本能保京師完全,唐玄宗卻催促哥舒翰出潼關與安祿山決戰,最終招致大敗。


歷史這東西,真是驚人的相似與諷刺.


文:sindwerra


相關焦點

  • 大明皇帝作死圖鑑
    大明皇帝作死圖鑑,一個更比一個騷》明朝,可能是最讓人又愛又恨又好笑的朝代。明朝二哥: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年齡:22歲在位時長:4年作死指數:★★★★作死行為:上臺立馬對自己的叔叔們開刀,引發明朝第一場內戰
  • 大明皇帝作死圖鑑,一個更比一個騷
    明朝二哥: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年齡:22歲在位時長:4年作死指數:★★★★作死行為:上臺立馬對自己的叔叔們開刀,引發明朝第一場內戰明朝五哥: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登基年齡:26歲 在位時長:10年作死指數:★★作死行為:因為別人不準他玩蟋蟀,便要貶官
  • 畢業季歷史正劇推薦:《大明王朝1556嘉靖與海瑞》
    豆瓣評分9.7分,位列國產電視劇之首(第二是《走向共和》)我第一次知道這部劇是來自於非橋段的鬼畜視頻,在大學期間終於有空閒將它補了,天天晚上寢室十點半斷電,我就在筆記本上看緩存的,室友有時也會跟著看看,不過大多時候都是我自己帶著耳機將亮度調小獨自欣賞,每次都不禁感嘆:真是神劇啊!論政治、官場、君臣、民心,大明王朝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 《大明王朝1566》擅動的棋子
    大明律法,文官可以節制武將。用柱子撞牢門。海瑞坐等援兵。有了楊公公的支持,高翰文有了底氣。12胡宗憲給海瑞調兵公文,可以調遣兵馬辦事。嘉靖對嚴嵩父子說:為了替你們補虧空,我才同意改稻為桑。嘉靖很聰明,壞事都讓嚴嵩父子去做,自己保留清名。嘉靖呼風喚雨,嚴嵩替他遮風擋雨。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嘉靖也不敢輕易動他們。嚴世蕃沒嚴嵩那麼厲害,所以嘉靖在等嚴嵩老去。你的腦袋是不是讓錢給塞住了?
  • 看了四集《大明風華》,我果斷棄劇了.
    《大明風華》一開始是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到建文四年(1402年)已兵臨應天府(南京)城下,後來的「皇太孫」——明宣宗朱瞻基(朱亞文飾演)那一年才三歲,三歲的孩子能幹些啥我太清楚了,所以從一開始編劇就在瞎扯。
  • 經常作死的星座,你倒是來打我啊?
    大噶好,我是渣渣瘋語者!不作死就不會死,但問題有的人就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作就不舒服斯基!TOP3 雙子座:追求新鮮刺激每個人追求快樂的方式不同,雙子就喜歡遊走在作死的邊緣,說白了,什麼新鮮刺激就玩什麼,反正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 金鈸法王一直找白素貞的麻煩,不是因為他作死,而是早被安排好了
    白素貞和小青的另外一個死對頭就是金鈸法王,金鈸法王一直在找白素貞和小青的麻煩,還數次想要殺白素貞的兒子許仕林,最後自己也落得個身死道消。金鈸法王是只蜈蚣精,蛇和蜈蚣之間天生就是對頭。不過金鈸法王這波可不是因為這個彩盒白素貞她們槓上的,金鈸法王和她們槓上的真正原因是要報殺子之仇。金鈸法王的兒子被小青一不留神就給幹掉了,修為真夠弱的。金鈸法王從此就走上了一條報仇的不歸路。
  • 《大明王朝1566》大明難啊
    嘉靖是中國歷史上智商絕頂的皇帝,但大明在他們爺孫手裡開始萬劫不復了。海瑞是大明朝難得的諍臣利劍,但劇中朝堂上的波瀾詭譎確由他而起。大明難啊,那就難在太祖高皇帝時期留下的種種積弊,難就難在成祖一脈子孫都不能長命,更難在大明官員人人自危,鐵板一塊,上下一心。
  • 你聽過最荒謬的邏輯是什麼?
    以至於明末崇禎帝上吊時還哀嘆「諸臣誤我」。但哪怕崇禎帝咽氣前,此時的明朝給事中光時亨,依然還是崇禎帝心中難得「靠譜」的文官。風雨飄搖的明末政壇上,光時亨的官運,可以說「躥」得相當快:崇禎七年的時候,還只是個小知縣,沒多久就提拔進京,成了官小權力大的刑科給事中。之所以升得快,就因一獨特氣質:一身正氣。光時亨的「正氣」,向來是走哪感染一群人。
  • 《大明王朝1566》到底講的是什麼?
    今天想聊的,是一部我從去年追到今年的神劇……《大明王朝1566》。
  • 哪有什麼形容詞能適合周迅啊...
    看看,周迅哪有什麼偶像包袱喲劉嘉玲:我覺得我身為中國人很驕傲鞏俐:好像中國年一樣,這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盛會李冰冰:今年我就能最體現中國元素,我的臉就是中國元素你在家都玩什麼呢?「我玩我自己,左手玩右手」親身分享迅式讀書理論:「我不是一個好讀書的人,但是呢我家買很多書,我坐的沙發旁邊全是書,看著我就覺得我讀了」
  • 佛教:念「六字大明咒」的功德
    念「六字大明咒」,即唵嘛呢叭咪吽,當然也不例外,也有很大的功德。那麼,念「六字大明咒」,有何功德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了解念「六字大明咒」由來的這個故事,即在很多劫以前,除蓋障菩薩請求釋迦牟尼佛傳授給他「六字大明咒」,即六字真言,佛並沒有直接教他,而是讓他去找一位居士,先那位居士學習,並囑咐他不要以貌取人。
  • 《大明宮詞》才是國劇之光啊!
    憑什麼僅僅因為我是您的女兒,反倒沒了遊覽自己皇都的權利?母親為什麼不問問我今天的收穫是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母親可知道女兒今天有多麼快活,如果今天沒有韋姐姐冒死帶我出去,我怎麼會真正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多麼偉大富足的國家,意識到自己擁有多麼良善聰麗的人民,難道母親以為我聰明到僅從那些象牙塔中的故紙堆,聖人們晦澀乾癟的教誨中就能獲得這些發自內心的驕傲嗎?
  • 《大明風華》裡可以沒有孫若微,但不能沒有她
    劇中,明仁宗朱高熾監國後期,體弱多病,便直接讓兒媳孫若微模仿自己的筆跡起草政令。明宣宗朱瞻基上位後,孫若微是宣宗治國理政的得力助手。宣宗死後,新帝年幼,家國大事幾乎都由她拍板,宦官王振也差點被她除掉……但事實上,在這段時間裡,她並沒有活躍在政治舞臺上。
  • 一部cult島國喪屍片,作死的人類啊
    小姐姐雖然好看,但是二哥推薦的電影也很刺激啊,所以小夥伴們有事沒事多來二哥這裡捧捧場,我決定了,從今天起再也不水了,以後只推好看的電影,好嗎?今天要來推薦一部島國喪屍片,中二血腥還有點作死,來啊快活啊:《天吶我的喪屍》看這海報就很不正經,劇情也是據說日本曾經爆發過一場史無前例的「喪屍恐慌」,喪屍席捲全國,可以說嚇壞了小朋友和大朋友們
  • 《鯊海逃生》如果自己要作死,真的不能怪鯊魚
    但不同的是那一部是為了救親人,而這一部就是純粹吃飽了撐的作死。很早之前就一直聽人說:淹死的都是會水的。還半信半疑,但是看了這麼多部自己往槍口上撞的劇集以及電影後,不得不感嘆老話說的真對。 不過電影一方面好在劇情的設定,潛水到一個水下古城,讓我想到了《古墓麗影》遊戲中的某些場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而且充滿神秘感,雖然前半部分節奏稍微慢了點,但是好在30分鐘之後鯊魚登場後馬上緊張氣氛就營造起來了。
  • 這次,他算徹底把自己作死了吧?!
    說到作死,祝釩剛不僅在183club裡能稱霸,估計放眼整個國內娛樂圈,他的事跡也是一騎絕塵啊!勒戒結束後,祝釩剛信誓旦旦的對著大眾起誓:「就算毒品擺在我面前,也不會再碰了」、「不知道我還有沒有資格讓社會大眾再給我一個機會」
  • 魔童哪叱破10億:你家的小哪叱能「破」幾億?
    這片子有什麼獨特之處?沒有,無論情節還是技術都乏善可陳,無非是借著暑假打了一把親情牌而已。比起古典神話裡的翻江鬧海、抽筋扒皮,那個剔骨割肉、託蓮重生的叛逆少年哪叱,這個被改編的面目全非的少年,還是哪叱麼?只不過是一部冠著哪叱之名的商業動畫片而已。
  • 妹子這是要作死的節奏啊,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駕駛員!
    妹子這是要作死的節奏啊,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駕駛員。你知道嗎?高跟鞋除了可以用來增加人的身高和搭配衣服以外,還有開門的用處。看來只要會思考,生活中處處都有可以利用的工具。聽說這是英國非常有名的一個設計師設計的椅子,不管怎麼搖都不會倒下,一開始我還真的信了,萬萬沒想到最後居然是這副鬼樣子,哈哈哈真的是信了你的邪,說好的不會倒,這不是在欺騙消費者嗎?可能是沒有找好重心吧~小哥哥一看就是經歷過什麼的人,都形成條件反射了。哥們,你們這是幾個菜啊,咋喝這麼多酒?
  • 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大劫」、「小劫」、「阿僧祇劫」指的是什麼?
    「劫」是佛教宇宙觀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概念,許多人往往都會將其誤以為是劫難的意思,其實「劫」是一個時間單位。在佛學中,形容極短的時間,往往會用「剎那」來形容,而形容極長的時間,則常常會用「劫」來描述。劫是梵文劫波(kalpa)的略稱,古印度人在很久之前就已經用劫來描述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劫的概念在印度教裡面也有,不過具體的時間長短和佛教的描述不太一樣。佛經中的「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一般如果沒有特別說明的話,提到劫的時候就是指大劫。一個劫的時間到底有多長,不同的經論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