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家大院:古建築群深藏閨秀,孕育了「三傑」,撩開神秘面紗

2020-12-25 智者三慮
(實地自拍圖)

清明節前夕,筆者自駕來到300公裡外的綏寧李熙鎮,為四十多年前在此地工作、去世的老父親掃墓祭祀。

祭掃結束後,我來到鎮上同居民攀談,打聽附近的名勝古蹟。隨後,慕名探訪了神秘古樸而人材輩出,但深藏閨秀的於家大院。

(實地自拍圖)

於家大院,又稱黃道堂,座落在鎮政府右側約百餘米的街道民居內。它始建於明清時期,現存乾隆5年(1740年)至光緒15年(1890年)的古建築群25棟。全部建築坐北朝南,磚木結構,條石板巷穿過槽門,兩層民居規劃布局有序,形成四縱八橫的建築格局。山牆飛簷翹角,雕梁畫棟;窗花構圖精美,工藝精湛;石雕木刻彩繪栩栩如生,封火牆、防盜窗設計巧妙;人行道均為花崗巖鋪成不規則圖案。排水和排汙渠統分為上、下兩層,明、暗兩線。共有老大門、新大門2個出口,4條縱道,8條橫巷,巷巷相通,又相互錯落,外人進入容易迷路。尤其是每棟房屋的正面牆體上都醒目地刻有修建年代,是一處頗具規模、保存較為完好、極具人文價值的古代建築群。

(實地自拍圖)

於家大院是李熙於家世世代代以「燕子銜泥」的方式一點一滴累積而成,鼎盛時期的於家大院建有窨子屋58座,倉樓5座。隨著歷史的變遷,於家大院飽經戰火的洗禮、自然的毀損和人為的破壞,現僅存較為完好的窨子屋24棟,倉樓1棟。院內的窨子屋一律只在南牆開窗,北、東、西牆一般只開通風口或小窗,牆體都高過瓦牆,兩側山牆鰲頭高聳,即使一家失火,只要把堵孔專用的鼻子磚往通風孔一放,就隔斷了火勢,它的防火功能相當完善。

(本地自拍圖)

大院內各屋雖建於不同年代,卻有著相似的青磚碧瓦,相似的石門框、厚板門,相似的寓意「步步高升」的鰲頭屋頂,連接屋子之間的石板路也非常相似,這不僅體現了中國南方合居建築群落的特點,也充分證明于氏家族成員地位平等、貧富相近、互學互勵、互助互濟、沒有等級之分,這種自覺在200多年前,乃至今天都十分難能可貴。

李熙於家大院歷史悠久,文脈不斷,一代代於家人秉承「忠孝傳承、詩書濟世」的祖訓,耕讀傳家,人才輩出,孕育了國民革命軍少將於秉懿、共和國開國少將於大康、航天科技英才於登雲「於家三傑」等傑出人才。

(來源於網上圖片)

國民革命軍少將於秉懿,李熙村於家大院人,1904年3月出生,1926年10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參加了北閥戰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師參謀長,後任教導總隊大隊長。抗戰時期英勇犧牲,後被國民政府追授少將軍銜。

共和國開國少將於大康,李熙於家大院人,1937年肄業於武漢大學法律系。1938年赴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3年在軍事學院政治部工作,後轉入第四野戰軍第十四兵團,先後任政治部、民運部副部長。1949年7月,任第六航空軍校政治部主任。1955年3月任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政治委員,授少將軍街。1963年任航空工業部六0一研究設計所政治委員。參與了我國空軍最先進殲擊機殲八研究的領導工作。1978年轉業到地方工作。1984年離休。

航天科技英才於登雲,男,1961年11月出生於李熙於家大院,原名於定高,後立志衝向雲端致力航天事業改名於登雲。1985年,畢業於華中工學院固體力學專業,1988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固體力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航天工業部北京空間飛行器總設計部副主任、常務副主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技術部部長,中國航天東方紅衛星公司總經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黨委常委、常務副總,是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主要從事航天和動力學應用理論研究、軟體開發和工程設計等工作,為中國航天「神州」系列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地自拍圖)

隨著綏寧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對李熙橋名鎮的不斷包裝和打造,於家大院已撩開她那迷人的面紗,她的古樸、滄桑、厚重、神秘而彌足珍貴,一定會迎來專家們進一步的科學考證,不斷吸引遊客們前來旅遊觀光。

相關焦點

  • 它將揭開神秘面紗...
    它將揭開神秘面紗...歷史悠久的五龍宮即將逐步揭開神秘的面紗穿越時光長河與我們相見一起去開工現場看看首次大規模發掘武當古建昨日上午,2020年湖北省最大的考古發掘項目——武當山五龍宮遺址考古發掘開工儀式舉行。
  • 戶部山古建築群——古城徐州明清數百年的見證
    戶部山古建築群戶部山古建築群位於江蘇徐州市區戶部山上,從明末至民初的幾百年間,戶部山周圍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鱗次櫛比,其中既有甲第官宦之家,也有富商之宅、書香門第。戶部山古建築群保存較完整的古民居院落十三個,古民居五百餘間,包括崔燾翰林府、李蟠狀元府、鄭家大院、翟家大院、餘家大院、李家大樓、魏家園、閆家院、劉家院、老鹽店等。
  • 江蘇被淡忘的古建築群,有600多間民居,看明清有錢人家的豪宅
    戶部山原本叫南山,但是在明朝的天啟年間,由於巨大的洪水,整個鎮都被水淹了,戶部為了向受災者支付金錢和糧食,在地勢較高的南山設立了臨時事務所,建築群還有徐州的俗語「貧窮的北關富南關,有錢人都是部山」。以戲馬臺為中心,古老的建築群向四周擴展,依山而建,這些大體上採用了北方四合院的整體風格,但也有江南曲異幽的特點,這些舊房子載著徐州城2000多年風雨世變,院子裡有一個小院子,小院子之間是由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連接起來的,青石磚砌成的牆壁和石板路面從這裡開始更加古樸,充滿時代感。
  • 撩開楓亭遊燈的神秘面紗
    撩開楓亭遊燈的神秘面紗  楓亭元宵遊燈非常出名
  • 撩開桑巴女郎神秘「面紗」
    獲獎的森巴舞表演/郭雍皓 探訪裡約城中心老城區的巴西第一家森巴舞學校晨報特派記者 俞炯 郭雍皓(巴西7月10日電)提到巴西,所有人都會想到森巴舞要想揭開森巴舞神秘的「面紗」,就必須要靠近她。位於裡約城中心老城區Estacio的「請讓我講(let's talk)」森巴舞學校建立於1928年,是巴西第一所森巴舞學校。近日,記者探訪了這裡。「第一家」面臨改造「我在這裡工作了12年,還是少女時,我就夢想成為狂歡節裡最閃亮的明星。」30歲的馬特麗莎如今是「請讓我講」的負責人。
  •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的古宅差不多佔了整個古鎮古建築數量的一半。東西走向的一條正街兩排古店鋪、古寺廟往北,高家崖、紅門堡兩大建築群一東一西坐落山坡上,所有的院落房屋包圍在幾十米高的城牆內。站在城牆上,外面山谷裡古鎮居民的房屋如處深淵。逐個走這些院落,一百多個院子裡分布著各種造型功能各異的建築。有居室、客廳、廚院、書塾、書院、花院,還有專門供觀景賞月的瞻月亭。
  • 神秘探尋 | 李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也許你不止一次來到這裡但是對於它的前世今生你可能了解的還不夠今天小編帶您一起去感受一下李家大院的韻味早就聽說邛崍西南隅的平樂鎮花楸村有個李家大院,奇特而又神秘,前去覓古獵奇者絡繹不絕。我們便決定專程去那古宅瞧瞧。冒著初冬的細雨,我們驅車來到平樂下壩場。
  • 雲南企鶴樓——中西融合的古建築群
    據《石屏縣誌》記載,境內原有明清兩代寺觀93座,宗祠家廟191個、坊表10餘座,古民居、古建築隨處可見,石屏古城更是保留了較為完整集中的明清建築。2015年,石屏縣成為雲南唯一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的城市。
  • 華夏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大院建築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
  • 徐州崔家大院被執行強制騰空!
    7月9日上午,雲龍法院按照法定執行程序,對被執行人長期佔有的位於徐州市戶部山古建築群的崔燾故居又稱崔家大院,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道光年間擴建,由上院、下院和客屋院三部分組成,每座大院有房屋100餘間。院內有牌坊、祠堂、大廳、花廳、鴛鴦樓、後花園、廂房等。現存崔家上下兩院,有房屋160餘間。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水井古建築群——見證李氏家族的興衰故事
    大水井古建築群,位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鎮水井村,東望荊楚,西連巴蜀,北接長江三峽奉節,南鄰湖南張家界,是長江中下遊目前規模最大、保護較好、藝術價值極高的古建築群,也是2001年國務院公布的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天后宮——青島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
    青島天后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位於太平路19號的青島市民俗博物館,前身是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它是青島最具有「古味」和「民俗味」的景點之一,也是市區唯一的明代古建築群。青島天后宮現佔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為二進庭院。
  • 餘家大院揭牌,我們看到了什麼
    一處高大院門前,紅綢似火,人頭攢動 。在中共金鄉鎮委黃通帥委員主持下,李暉華、梁亦俊、餘景森、陳加樞、陳覺因等人士,共同揭開一塊孕育七年之久的江南文化古居大牌匾(王杯書寫)的神秘面紗。一時間,喜炮驟響,禮樂齊鳴,眾相機競留盛影,街坊奔走相告,路人駐足。自此,餘家大院——這個早已倍受關注的江南文化地標,真正以尊貴的面孔,隆重登場!
  • 比故宮面積還大的私人大院,300多年歷史,比喬家大院更有吸引力
    王家大院與其他明清建築不一樣,並不是帶有濃重的明清建築特色,而是秉承著西周時形成的庭院風格,前堂後寢,內在體現的就是古代的尊卑有序,體現的是官宦門第的威嚴以及宗族禮法的森嚴。王家大院內又主要分為多個建築群,比如高家崖建築群,紅門堡建築群以及司馬院,綠門院等,並且在整個王家大院中建有頂甲花園以及五座祠堂。
  • 普寧德安裡,百年古建築群堆滿了「古董」,堪稱潮汕民居博物館
    位於廣東東部偏南偏南的潮汕平原西部,有「潮汕明珠」之稱的文化之鄉,歷史上曾孕育出不少名人,如今又保留了許多代代相傳的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以風景如畫、民俗化的人文景觀而聞名,併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這裡是廣東揭陽轄區的普寧市。
  • 獨家發布|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古建築群
    作為江南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官式古建築群,朝天宮的模樣被久久地保留著。朝天宮全景/圖片來源:南京市博物館大成殿/圖片來源:南京市博物館我們今天所看見的朝天宮格局,大體來自曾國藩修建後的樣子,佔地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
  • 擁有不朽魅力的「梅家大院」,只有三層樓,卻是著名電影的取景地
    廣東江門梅家大院是著名的僑鄉。雖然不如以前繁華,但來這裡的人更多的是為了那一份寄託和情懷。梅家大院是著名電影《讓子彈飛》的取景地,電影裡到處都是三層樓房的梅家大院。梅家大院建於1931年。當時只有三層,其他地方都只是平房或者土房。
  • 比故宮還大的院子—王家大院,堪比一座城,譽為「王家不歸之院」
    這個雄偉的四合院,就是王家大院,坐落在山西靈石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境內。明清兩代,王家大院為王氏家族靜升所建,歷時300多年才建成。雖然名聲不如喬家大院,但是在晉商宅裡,王家大院的規模和氣勢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到過王家大院的人都會感嘆,這裡是個「大院」,簡直是一座城市!
  • 走進傳統畲族古村落:福建羅源福湖藍家大院
    走進傳統畲族古村落福建羅源福湖藍家大院原創 記者:張桂守福建省羅源縣霍口畲族鄉福湖畲族村,之西有一低地,溪洪爆發時常被淹沒,則成為湖,村民為求逢兇化吉,稱之福湖;又說畲族人自廣東遷居此地,為尋求福地,而稱之福湖。
  • 大胡村的李家大院為啥堪稱「小故宮」?
    湯河北岸,有一處蔚為壯觀的明清建築群——李家大院。它規制宏大,氣勢不凡,佔地50餘畝,並排5套「九門相照」的大宅漸次排開,有1500多間房,當地人稱之為「小故宮」。  中原網訊(記者 路文兵 文/圖鶴壁報導)鶴壁市山城區鹿樓鄉大胡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湯、泗二河環村流過。湯河北岸,有一處蔚為壯觀的明清建築群——李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