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捉姦三次險槍下喪命,《百年孤獨》賺1100萬,馬爾克斯是渣男?

2020-12-24 愛看布克

多年以後,馬爾克斯的文學經紀人,年過8旬的卡門大媽,每天坐在巴塞隆納數花花的鈔票——從全世界各地匯來的版稅。

1966年8月的一天,40歲的馬爾克斯和妻子,一起來到墨西哥城郵局,準備把寫了18個月的《百年孤獨》的手稿寄往出版社。

馬爾克斯把自己的稿子看了一遍又一遍,妻子可不敢看這些手稿。

她害怕看了,如果這些稿子,不能發表賺來稿費,欠下的一萬多美金房租該怎麼還。

郵局稱重後,告訴他們需要82比索的郵費。妻子梅賽德斯,翻遍了兩人的錢包和口袋,只找到了53比索。他們只好拆開捆好的書稿,只寄出了一半手稿。

回到家他們才發現,寄出的是小說的後半部分。

家裡的汽車、家具、妻子的首飾、甚至吹風機都賣掉了,如果這篇小說不能發表,後果將是什麼?

幾天後,電話鈴響起。

「是馬爾克斯先生嗎?請快點把小說的前半部分寄過來?」

「什麼沒錢付郵費?沒問題,我們可以先付一部分稿費!」

沒想到這部名叫《百年孤獨》的小說,不僅一經面世在幾個月內就賣出了一百萬冊,還創造了文壇的奇蹟。

馬爾克斯從一個窮記者一躍成為世界文壇巨匠。

15年後,他憑著《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了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

1、三次被捉姦,差點死在警察槍下,結局出乎意料

《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人。這裡屬於拉丁美洲,這裡的的風俗與我國大相逕庭:容忍男人婚後有第二個秘密家庭,甚至有10個私生子都不算多。

1942年,馬爾克斯15歲的時候,就有了初戀。

可是他的童真,在12歲時就被一個妓女奪走了。父親派他去催債,他稀裡糊塗的成為了男人。

他的第三個女人妮格羅曼塔,是他在上中學時的情人。

這個女人的丈夫是個警察,身材魁梧,像個巨人。

馬爾克斯會在她丈夫上班的時候去找她。

有一回,他倆算錯了她丈夫回家的時間,他慌忙離去。

在街上遇到了那位警察先生。警察問他要了根香菸,和他開了幾句玩笑,馬爾克斯匆忙離去了。

他虛了一口氣,真是有驚無險,但下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一個星期三的晚上,馬爾克斯正和妮格羅曼塔在床上HAPPY。警察突然回家,把兩人堵在了床上。

對方竟然是個雛兒,警察憤怒的說不出話來。

他必須要維護男人的尊嚴,抽了一根煙後,警察掏出了手槍。

他提出要和馬爾克斯,玩俄羅斯轉盤賭命遊戲。這把能裝6發子彈的左輪手槍,只裝了一發子彈。他們兩人輪流對著自己的腦袋開槍,6分之一的死亡率。

也許是為了顯示公平,警察先舉起了槍,對準自己的頭部扣動了扳機。一陣令人窒息的沉默後,「啪」的一聲,槍響了警察沒倒下。他把槍遞給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渾身哆嗦,不敢開槍。最後,警察沒有殺他,放他走了。

因為警察想起來,幾年前,是馬爾克斯的父親給自己治好了,久治不愈的淋病。

兩個人是烏鴉站在黑豬身上,誰也不說誰黑。

警察相信,經過這次決鬥,馬爾克斯會對自己的妻子敬而遠之,自己的目的就達到了。

馬爾克斯還有兩次因為女人遇到大麻煩。

一次,是在一個秘密女友的房間裡。

女友的舊相好怒氣衝衝前來「收復失地」。幸好對方是他的小學同學,假裝沒把他認出來,放過了赤身裸體,躲在床下發抖的馬爾克斯。

第三次,在一家特別破的妓院裡。剛完事,女人顧不上穿衣服,就跑到陽臺上瞎嚷嚷,說馬爾克斯偷了她的錢。

妓院的小混混把他打倒在地,扒光了衣服,一頓拳打腳踢,沒收了他身上僅有2比索。正打算把他送到警察局發落,妓女發現自己的錢,正好好的躺在梳妝檯上。

儘管有了這樣難堪的經歷,馬爾克斯仍然認為,作家最完美的家是妓院。有時,他掏不起過夜的房錢,就拿自己的小說做抵押。

這些故事,不是說大作家馬爾克斯有多麼風流齷齪,而是他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的迥異。

偷情和出軌,這樣令人不齒的糗事,能化尷尬為正能量輸出的,或許只有馬爾克斯了。他把這些經歷寫進了書裡。

男人因為女人出軌的決鬥,在《百年孤獨》開篇中就有。偷情出軌是書中永恆的主題。

2、閉關18個月寫《百年孤獨》,妻子賣光家具餬口,抗下一切

馬爾克斯對女人的態度,有著拉丁美洲男人骨子裡的放蕩不羈。

他的情人包括各種膚色,老的,少的,直到遇到梅賽德斯。他說,這是唯一能成為我妻子的女人。

1945年的冬天的一次舞會上,兩人初次邂逅。梅塞德斯是蘇克雷鎮一家藥鋪老闆的女兒。馬爾克斯當時在報社當記者,兩人更多的時候靠通信聯繫。

梅塞德斯時常在藥鋪櫃檯寫信,然後寄給在波哥大、羅馬、巴黎等地的馬爾克斯。他倆靠寫信談了13年的戀愛,於1958年結婚。

這13年,馬爾克斯一邊在紙上和梅塞德斯談情說愛,一邊和其他女人間盤旋,但是婚後他在精神和肉體上,都忠誠於梅塞德斯。

他說她是一條「神聖的鱷魚」,那他就甘願做她的「一滴眼淚」。

剛結婚時,梅塞德斯做飯做糊、雞蛋和肉排難以下咽。沒多久,她就自學成才成了一名合格的主婦,因為她嫁給了愛情,也嫁給了文學。

1965年的一天,馬爾克斯開著小轎車,行駛在墨西哥城的路上,

「那遙遠的、漫長的、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撰寫的長篇小說,突然一下便全部展現在他面前」。

他立馬辭去了在廣告公司的工作,交給妻子梅賽德斯5000美元,開始閉關寫作《百年孤獨》。

原本計劃6個月就能寫完,結果整整超出了1年的時間。

當小說寫到一半的時候,5000美元已經花完了,梅塞德斯沒有告訴丈夫,賣了汽車。

不久又沒錢了,梅塞德斯開始當首飾、當電視機、當收音機,從來沒讓丈夫缺過寫小說用的新聞紙。

因為有稿紙用,馬爾克斯一直沒想起來過問,妻子靠什麼維持生活。

馬爾克斯後來回憶說,那段日子,我一分錢都不掙,梅賽德斯和我,外加兩個孩子是怎麼活下來的,這絕對能寫本更好看的書。

終於等到小說完成,馬爾克斯和妻子來到郵局,準備把《百年孤獨》的紙質稿寄到阿根廷的一家出版社。

山窮水盡的馬爾克斯只能付得起一半郵費,只得先郵寄一半書稿。

1967年5月,被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稱作"拉丁美洲的聖經"的《百年孤獨》終於出版了,首印8000冊,15天就賣完了。

當拿到稿費時,妻子給肉店老闆,麵包師傅還了帳,給房東交了拖欠了九個月房租的。他們獲得了新生。

馬爾克斯不無感觸地坦言:要是沒有妻子,自己永遠也寫不成這本書。

馬爾克斯不是渣男,他對妻子的忠誠獲得了最好的回報,兩人攜手一生,在最困難的時候相守,最終獲得的事業和家庭的成功。

3、《百年孤獨》影響一代中國作家,發行頭一年就賺了中國1100萬

一部《百年孤獨》,是一部百科全書,更是一本羊皮卷,讓馬爾克斯從拉丁美洲走向全世界,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2011年,《百年孤獨》正式在中國出版發行,當年就以1100萬人民幣的版稅登上《第六屆外國作家富豪榜》。

被稱為中國的「馬爾克斯」的著名作家莫言,花20年的時間才把這本書讀完。讀這本書第一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是遺憾,自己為什麼不早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

他讀到小說中「墨西哥人拖著磁鐵把小鐵盆吸著跟他走」時,自己就開始寫小說了。中國籍作家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108次後,莫言終於摘取了這一桂冠。

在知名作家蘇童看來,「馬爾克斯的作品十之八九都是經典,讀經典的感覺就像喝茅臺酒,什麼時候喝都會覺得好喝」。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影響了中國整整一代作家。有不少所謂先鋒小說家,除了莫言外,餘華、蘇童、陳忠實等人承認,他們正是通過這本書,完成文學創作啟蒙的。

作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扛鼎之作,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已風靡世界50多年,全球總發行量超過5000萬冊,文學成就足以媲美《亂世佳人》《戰爭與和平》等經典。

小說《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稱為魔幻文學,也是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我看這本書的感覺是,馬爾克斯簡直才華炸裂,密集而充滿華彩的段落隨處可見,每一頁都充滿了爆炸性的句子,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一種高度緊張、凝練的能量。每一個讀過它的人,都會或多或少記住一些永遠無法忘懷的片段。

我摘錄馬爾克斯最經典的10句話,與大家共勉

1

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

2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3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4

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5

對我來說,只要能確定你我在這一刻的存在就夠了。

6

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

7

此時微風初起,風中充盈著過往的群聲喧喳,舊日天竺葵的呢喃駁唱,無法排遣的懷念來臨前的失望嘆息。

8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9

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

10

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獲得馬爾克斯正式授權,精裝大32開,6年間發行超過600萬冊,只需49.9元,一份快餐的價格就能獲得精神食糧。

需要的朋友點擊「度小」購買。

相關焦點

  • 300萬美元也不願拍《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懂它的導演已去世
    2012年得主莫言被認為是中國作家中受馬爾克斯影響最大的一位,莫言表示,他上午在醫院看牙時,聽醫生說馬爾克斯去世了。「在牙鑽的轟鳴聲中,我想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作家幾乎是集體閱讀《百年孤獨》的情景。《百年孤獨》小說的作者,被公認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在2014 年4月去世,他生前一直在阻撓《百年孤獨》拍成影視劇,經紀人曾經開價100萬美金,想以高價打消影視公司的念頭,後來《巴黎評論》願意出資100萬美金,馬爾克斯又"坐地起價"到300萬美金。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
  • 馬爾克斯抽了3萬支煙寫出《百年孤獨》,後來呢?
    【編者按】1965年,加西亞·馬爾克斯開始創作半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小說《百年孤獨》。最新一期的美國《名利場》雜誌刊登了保羅·伊利一篇關於《百年孤獨》誕生的長文,文中採訪了諸多跟馬爾克斯有關的人士,其中也包括跟馬爾克斯長期合作的文學代理人卡門·巴爾塞斯,採訪結束後不久卡門·巴爾塞斯就以85歲高齡去世。
  • 1984年,莫言花1塊6毛錢買了一本《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發下狠話
    馬爾克斯給無數作者示範了一個偉大的開場白,尤其是他的《百年孤獨》,開創了從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的敘述手法,實際上反映了一種循環式的時間觀念。也讓後來的作家爭相模仿。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盛傳一種說法:大半個文壇都在學《百年孤獨》,但只有莫言是馬爾克斯最好的學生。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容易讀了
    《花花公子》:《百年孤獨》是什麼時候開始在你腦海裡成形的?馬爾克斯:我所說的那次旅行大概是發生在1950年。在那最初的努力之後,1963年在墨西哥,我對那部小說再做了一次嘗試。那時我對結構有了更清晰的想法,但是定不下調子。該如何講述這個故事,它才會讓人相信,這個我還不知道。
  • 馬爾克斯不滿中國盜版《百年孤獨》:死後150年都不授權
    《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生前照片「1984年我第一次讀《百年孤獨》的感覺是震撼,緊接著就是遺憾,原來小說也可以這樣寫。」5月30日上午,在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中文版新聞發布會上,作家莫言這樣說。
  • 曾說死後150年不給中國《百年孤獨》正式版權,馬爾克斯因何食言
    1967年,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出版,在阿根廷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快,小說便席捲整個拉丁美洲。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被加西亞馬爾克斯摘得,他憑藉《百年孤獨》這一巨著,直接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
  •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為何發誓不讓我國出版他的作品?
    1982年,瑞典文學院決定授予馬爾克斯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天地,即圍繞著馬孔多的世界」,「匯聚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和最純粹的現實生活」!至此,《百年孤獨》的名聲達到了頂點,可謂是舉世皆知!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革命性的刷新小說看法,過去文學是有限的
    今天在中國文壇上,不能不談馬爾克斯,不能不談《百年孤獨》,一個原因當然確確實實是因為馬爾克斯在當年的出現像福克納的出現一樣。很多人沒有認真讀過馬爾克斯,也沒有認真體味過《百年孤獨》這本書。大家都談馬爾克斯,談《百年孤獨》,談魔幻現實主義。有的人讀出了孤獨:百年孤獨裡幾乎都是獨自一人。有的曾經愛上一個人,但那人不在了,後來再也沒愛過,有的對年輕時候犯的錯懊悔不已。
  • 妻子的一句話,讓馬爾克斯哭了兩個小時,這才有了《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一本《百年孤獨》讓加不為人知的西亞·馬爾克斯聲名威震拉丁美洲,讓他獲得了世界級的聲望,《百年孤獨》作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也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百年孤獨》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
  • 馬爾克斯抽了3萬支煙寫出了《百年孤獨》,寫完時卻連郵費都沒有
    1965年,加西亞·馬爾克斯開始創作半個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小說《百年孤獨》。最新一期的美國《名利場》雜誌刊登了保羅·伊利一篇關於《百年孤獨》誕生的長文,文中採訪了諸多跟馬爾克斯有關的人士,其中也包括跟馬爾克斯長期合作的文學代理人卡門·巴爾塞斯,採訪結束後不久卡門·巴爾塞斯就以85歲高齡去世。《名利場》的這篇長文挖掘了當年促成這本巨著問世的一段往事。
  • 馬爾克斯妻子是《百年孤獨》背後的「作者」,沒她可能就沒這本書
    如果說外祖母是馬爾克斯靈感的來源,那麼妻子梅塞德斯是《百年孤獨》背後的「作者」,甚至可以說,沒有梅塞德斯,就沒有《百年孤獨》。一次馬爾克斯開車帶家人去海灘度假,路上他突然想通了那個纏繞自己十幾年的故事該怎麼寫。於是掉頭回家,走進書屋,在打字機前坐了18個月。
  • 馬爾克斯反悔,曾經揚言:死後150年不給中國授權《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文學地位1967年,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出版,在阿根廷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快,小說便席捲整個拉丁美洲。儘管馬爾克斯生前佳作很多,但《百年孤獨》在今天仍佔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作家餘華曾這樣評價:在那些剛出版就暢銷的文學作品裡,有些與世長存,比如《百年孤獨》;另一些則銷聲匿跡,也就沒有比如了。
  • 馬爾克斯:我發誓,死後150年都不允許中國出版百年孤獨
    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在1990年的時候,馬爾克斯來到中國訪問因為為這次探訪,讓馬爾克斯對中國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他在中國的書店裡看到了他從未在中國授權出版的《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書。
  • 馬爾克斯曾放話:決不讓中國出版《百年孤獨》,為何20年後食言了
    《百年孤獨》,到底是一本怎樣的書?美國人認為它是全人類都該讀的文學巨著,瑞典人把諾貝爾獎給了它的作者,但在很多像筆者一樣的中國網友眼裡,這是一部讓人「又愛又恨」的小說。愛它是因為寫得確實是太好了。據莫言自己回憶,1984年他第一次從朋友那兒聽說《百年孤獨》,然後開始四處找來看,才看了沒幾頁莫言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也準備著手寫魔幻類小說了。而後大家就能發現,莫言的很多小說,其實都有《百年孤獨》的影子。「恨它」,則是因為兩點。首先,讀起來確實太費勁了,在網友評選的「最讓人讀不下去的名著」中,《百年孤獨》一直榜上有名。
  •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10句經典語錄,殘酷但有哲理,刻寫人性現實
    但《百年孤獨》不同,或許因為它不是一本小說,它是魔術。如果把《百年孤獨》的讀者聚攏成一個國家,那裡的人口可以排進全球前20名,試想一下,這是怎麼樣的一個場景有人說,孤獨就是一種感覺。一個人時並不一定是孤獨,和一群人在一起時,有時會感到孤獨。
  • 沒有人比馬爾克斯更孤獨,哪怕是獵鯊的海明威
    [摘要]馬爾克斯再也沒寫出超越《百年孤獨》的作品來,儘管他從未放棄過努力,哪怕是疾病纏身。然而作為「孤獨」的祭司,他的孤獨之曲,還遠未到終止的時候。馬爾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時隔多年,對於《百年孤獨》的記憶還有多少是屬於真實範疇的?人們的記憶不過停留在那個令人驚訝的開篇句子,一塊大陸的孤獨依然在繼續。
  • 「生未百年,死不孤獨」,《百年孤獨》中6句經典語錄,道盡現實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部長篇小說,在寫這篇小說之前,馬爾克斯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作家。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就震驚了整個拉丁美洲的文壇。一時間馬爾克斯名噪一時,成為了世界級的作家。這部作品也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之作,今天就給大家總結6句裡邊的經典描寫,來一睹為快吧。
  • 寫出《百年孤獨》的馬爾克斯二十幾歲時在想啥
    小時候看《百年孤獨》,完全是中邪的狀態,那個昏天黑地廢寢忘食,那個如痴如醉渾然忘我……恐怕以後都不會再有了吧。想當年我也算是微胖界的小公舉呢,寡言而自卑,沒得早戀只好拼命讀書,也不管看得懂看不懂,中外名著一本接一本地猛嗑,也頗看了些司湯達狄更斯勃朗特的,然而邂逅老馬的時候還是驚為天人了,媽呀簡直就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啊!我這拉美葷可不就是那時候開的嗎?
  • 什麼是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就有提到
    他一生創作了近二十部作品,其中《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以及《苦妓回憶錄》成為了他的成名之作。他的作品極具吸引力與渲染力,在當時成為眾人最欣賞的作品。尤其是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獨》,更是受到了全世界人的喜愛與追捧。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百年孤獨》是一本史詩級的魔幻現實主義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