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一)哥倫比亞作家,記者。生於馬格達萊納省阿拉卡塔卡鎮。父親是個電報報務員兼順勢療法醫生。
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長大。外祖父當過上校軍官,性格善良、倔強,思想比較激進;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講神話傳說及鬼怪故事,這對作家日後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
「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寫魔幻小說的作家,而實際上我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人,寫的是我所認為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墨西哥當地時間4月17日下午,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墨西哥城家中因病去世,享年87歲,生前,他曾如此「夫子自道」。
2012年得主莫言被認為是中國作家中受馬爾克斯影響最大的一位,莫言表示,他上午在醫院看牙時,聽醫生說馬爾克斯去世了。「在牙鑽的轟鳴聲中,我想起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作家幾乎是集體閱讀《百年孤獨》的情景。
《百年孤獨》小說的作者,被公認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在2014 年4月去世,他生前一直在阻撓《百年孤獨》拍成影視劇,經紀人曾經開價100萬美金,想以高價打消影視公司的念頭,後來《巴黎評論》願意出資100萬美金,馬爾克斯又"坐地起價"到300萬美金。
馬爾克斯說:"只要我能阻止,就不會發生。我喜歡在讀者和作品之間保留一種私人關係。"
在馬爾克斯生前,這部小說如他所願一直沒有被拍成影視劇,半個世紀之後,馬爾克斯的兩個兒子為了父親的傳世之作一起出任劇集的製片人,但這還是違背了馬爾克斯的意願。
就算用上最頂級的演員,最頂尖的特效團隊,都沒有辦法拍出馬爾克斯心目之中的《百年孤獨》。因為在馬爾克斯心中,唯一能拍出《百年孤獨》的只有導演黑澤明,而黑澤明的早逝,讓馬爾克斯心中永遠留下了遺憾。
馬爾克斯:我和電影像不睦的夫妻
馬爾克斯並不是不喜歡電影,他和電影的緣分很深,從小他就對電影十分痴迷,甚至還專門來到義大利羅馬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過,他曾是拉丁美洲新電影基金會的主席。
馬爾克斯很少接受採訪,1987年,有報媒採訪他,他說做導演是他少年時的夢想,但他永遠不會去導演電影,因為導演是最艱難的工作,他直言自己會是一個"失敗的電影導演"。
即使這位哥倫比亞文學巨匠已經去世,但他的『魅影』還在。馬爾克斯留給了我們一雙透視現實的心靈之眼,重新審視世界和生命的真實。
馬爾克斯的作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百年孤獨》不僅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還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被譽為「二十世紀文學標杆」,創造了一部風雲變幻的哥倫比亞和整個南美大陸的神話般的歷史。
據不完全統計,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至少已被翻譯為35種語言,累積出版總量更無從計數。
按馬爾克斯自己的說法,「如果把讀過此書的人聚攏在一個國家,那它的人口排名可以位居全球前二十。」
各種語言版本的《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中國讀者等待了近半個世紀的殿堂級金典!影響世界小說的走向,滋養了數代中文作家。
今日為各位書友推薦的書籍來源於馬爾克斯最具代表性的兩部作品:《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想讀的書友,點擊下面連結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