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救國」的導演滕華濤,觸碰了都市劇裡最尖銳的話題

2020-11-16 影藝獨舌

大家好,歡迎來到國劇60講第二季,我是主講人李星文。今天這一期,我們講講導演滕華濤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的幾部重點電視劇的創作過程。

十年前,電視劇是書寫世間萬物的重要載體,許多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和悲喜故事,都被創作者以電視劇的形式記錄了下來。編劇兼導演滕華濤就是一位時代記錄者。

從2007年的《雙面膠》到2012年的《浮沉》,滕華濤作品涉及到「房奴」「反腐」「裸婚」「婆媳關係」「職場潛規則」「國企改革」等一系列熱門話題,社會反響強烈。

同時,劇中也留下了數位極具特色的都市女性形象,諸如《雙面膠》裡精明獨立的胡麗鵑、《蝸居》裡為愛痴狂的郭海藻、《王貴與安娜》裡聰慧美麗的安娜、《裸婚時代》裡勇敢純粹的童佳倩等。

《雙面膠》

滕華濤表示,他從來不在劇中預埋話題,「從劇本到拍攝到播出要一年多,你去埋一些話題,一年後引爆是不現實的。」他更熱衷於展示社會的各個橫斷面,生發的話題更像是戰利品。

時間倒流30年。出身導演世家的滕華濤並沒有投考導演系。他覺得導演是綜合性的工作,得先學技術性的東西。在編劇、錄音、美術、攝影等諸多方向中,他選擇了電影文學系。

當時,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師資力量空前強大。王迪教授畢業於蘇聯莫斯科電影學院,回國後創立了文學系,講蘇聯電影。崔子恩是雙碩士。崔衛平講中國電影史。戴錦華還在給本科生上課。

滕華濤從各位老師的課程中受益良多。但他並沒有打算只做編劇,而是一直在為當導演做準備。他覺得,導演要有收拾劇本的能力,還要懂得怎麼和編劇溝通。

1995年,滕華濤本科畢業。當時,電影行業處於低谷,很多影院都改造成了家具城。而電視劇行業有一些民營公司露頭,創造了就業機會。滕華濤再次抱著「曲線救國」的想法入了行。

到了片場,他發現電視劇的拍攝和他學的那些歐洲藝術電影是兩碼事。電視劇不需要做太多影像思考,關鍵是講故事。

1997年的《危情時刻》,是他首部獨立執導的作品。胡軍演刑警隊長,張國立演劫匪,還在上大學的王千源演了刑警隊的一個小隊員。

創作過程極為辛苦。滕華濤嘗試使用好萊塢的拍攝手法,片場怨聲載道。大家都跟他說,「不能這麼追求調度,沒有意義。」但《危情時刻》的收視率不錯,這部戲之後,他在業內站住腳了。

滕華濤隨後執導了《找不著北》《非你不可》《永恆戀人》等劇,差不多兩年一部,跟何冰、王志文、陳坤、吳越、陳建斌等演員都合作過。他默默尋找著拍攝方法和風格,積累著跟演員磨合的經驗,也組成了一個工種齊全的核心團隊,其中就有長期合作的攝影指導曹盾

這個時候,滕華濤以拍攝現代劇為主,也拍電影。電影《心中有鬼》的拍攝給了他極大的觸動,他下決心掌控全局,加強表達,這才有了《雙面膠》。

2006年,滕華濤和曹盾賦閒家中,等著電影《心中有鬼》開拍。恰在此時,滕華濤看到了《雙面膠》的文本雛形。

《雙面膠》

《雙面膠》最初在海外某文學社區連載,是網絡寫手六六以第三人稱創作的無從辨別真假的故事。六六當時人在新加坡,在網絡社區上寫作,小有名氣。

《雙面膠》已出了中文小冊子。滕華濤看了很感興趣,就主動聯繫六六。六六得了登革熱,躺在醫院裡,與滕華濤展開對話。

鑑於國內某大衛視對此已有改編意向,六六對滕華濤伸來的橄欖枝不大感冒。滕華濤告訴六六,他認為《雙面膠》並非簡單的婆媳衝突,而是一南一北的地域文化差異,一種都市文化和傳統文化的隔膜和對立。

六六聽了,就有些動心。滕華濤進一步勸說:「給衛視等於把改編權賣了,怎麼改是人家的事。但我要做的話,咱們隨時保持溝通。」六六聽勸,就把版權賣給了他。

滕華濤邀請曹盾一起來創作劇本。他先分好集,由曹盾改成劇本。他再上手統稿,如果覺得缺內容,就跟六六要。六六的臺詞是一絕,生活性的東西,一般人寫不過她。

就這樣,《雙面膠》的20集劇本成型了。緊接著,滕華濤先進入了《心中有鬼》的執導工作中。

《心中有鬼》是一部驚悚類愛情電影,由華誼兄弟出品,黎明、劉若英、範冰冰等擔綱主演。範冰冰還憑藉這部電影獲得第4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心中有鬼》

滕華濤說,「拍攝狀態很好,大家合作過程也很開心,但是這個項目太大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導演成了一個糅合各方意見的執行者,自我表達的成分很少。」

他下定決心:《雙面膠》一定不能這麼搞。有了劇本,他們開始尋找投資。當時,明星大腕主導發行的現象已然出現。很多投資人都表示,劇本不錯,但演員必須是某某才行。

滕華濤不以為然,在逐字逐句打磨劇本的期間,他腦海中早已勾勒出了《雙面膠》中人物的基本形象和氣質,他只想用「對的」,不想用「紅的」。

《雙面膠》女主角,他無意間瞄準了海清。海清在《玉觀音》中的表演,讓他覺得這就是他要找的人。男主角選定了塗松巖。他們都不紅,但已頗有實力。

華錄百納的老總劉德宏認可了劇本,同時也希望請一些大腕來演。滕華濤堅持主角用新人,兩個媽媽請潘虹和李明啟兩位老戲骨。劉德宏認可了這個陣容,給了550萬元的投資。

這是一個捉襟見肘的數字。滕華濤召集團隊開了個會,跟他們講,「大家已經在懸崖邊上了,只要我們不計代價,把這個東西做出來,要是行,咱就能往上走了。」抱著背水一戰的心態,他們把《雙面膠》拍完了。

後來,上海影視頻道拿下了《雙面膠》的播放權。最初臺裡也不是很看好,「打算墊場用的」。機緣巧合,《雙面膠》真的在2007年暑假臨時補位上了陣。

《雙面膠》開播首日,收視飄紅。電視臺的人不敢相信。有人晚上六七點鐘跑到浦東和虹橋向賣盜版DVD的問詢,一位老闆透露當天《雙面膠》就賣了400多套。這下,誰都得承認,《雙面膠》確實在陣容不佔優勢的情況下火了。

滕華濤認為,劇中文化衝撞起作用了。找都市人的精神困惑、情感模式、文化衝突,作為支撐點,就成了。他明確了自己的方向:講述平民百姓的生活,把時代的橫切面打碎了,揉在上海的某所公寓,某間磚瓦房,某個弄堂裡。

他說,「上海本身是都市文化和傳統文化的交融之地。摩天大樓外不到一百米就是石庫門,拐個彎就是另一個世界,生動,鮮活。」滕華濤與六六接下來合作的《王貴與安娜》《蝸居》,故事也都設定在了上海。

原本要先做《蝸居》。滕華濤和六六想要在北京和上海買房子,錯過了買房的時機,於是決定寫一個在房價飆升的背景下,普通人在都市中掙扎的故事。

六六寫得很快,不到三個月就完成了二十萬字的小說。但拿到故事後,滕華濤總覺得哪裡不對,一直沒有開拍。《蝸居》的項目就暫時放下了。

中途,六六給了滕華濤一個講她父輩故事的短篇,也就是後來的電視劇《王貴與安娜》的雛形,總共八萬字。

滕華濤將其發給華錄百納的老總劉德宏和搭檔曹盾,大家都覺得故事特別好,就是篇幅太短了,改成劇本難度很大。後來,他們找了編劇李曉明做劇本顧問,《王貴與安娜》的改編才順利起來。光是劇本,滕華濤和曹盾就打磨了一年。

《王貴與安娜》講述了出生於上海優越家庭的安娜,陰差陽錯和來自農村的王貴走到了一起,雖然一開始安娜對王貴全無好感,但兩人在愛情滋長和責任約束下,共度一生。

《王貴與安娜》

滕華濤說,這是對於現代的思考,而不是對過去的簡單記錄。現在自由戀愛了,但是往往走不到最後,而過去看上去天南海北的兩個人,卻能擰到一起過一輩子。他們帶著這個思考完成了劇本。

直到現在,滕華濤依然認為《王貴與安娜》有著經典的電視劇敘事結構,三十集左右的劇本,兩個人,一輩子。從容,飽滿。

《王貴與安娜》的創作過程,讓滕華濤想明白了《蝸居》裡不對的地方:裡面沒有真正的愛情,錯誤的愛情要得到正確的審視。他知道怎麼修改《蝸居》的劇本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主講人 | 李星文

編導 | 吳勇

攝影 | 吳勇 宋新寧

相關焦點

  • 「曲線救國」的導演滕華濤,觸碰了都市劇裡最尖銳的話題丨國劇60講第二季(52)
    今天這一期,我們講講導演滕華濤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的幾部重點電視劇的創作過程。十年前,電視劇是書寫世間萬物的重要載體,許多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和悲喜故事,都被創作者以電視劇的形式記錄了下來。編劇兼導演滕華濤就是一位時代記錄者。
  • 復盤了《蝸居》前後的黃金五年,滕華濤重歸女性視角都市劇
    編劇兼導演滕華濤就是一位時代記錄者。同時,這些作品也給觀眾留下了數位極具特色的都市女性形象,諸如《雙面膠》裡精明獨立的胡麗鵑、《蝸居》裡為愛痴狂的郭海藻、《王貴與安娜》裡聰慧美麗的安娜、《裸婚時代》裡勇敢純粹的童佳倩等。
  • 滕華濤公開稱「用錯鹿晗」實乃燃燒自己、溫暖鹿晗,原來導演才是《上海堡壘》演技最好的人!
    近日,《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在接受sir電影採訪,回應負面口碑及演員等爭議。針對選用鹿晗擔綱男主角一事進行了解釋,稱「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那真的是滕華濤甩鍋鹿晗嗎?在小編看來,你們都被表象忽悠了。其實滕華濤是「曲線救國」保護鹿晗。
  • 導演滕華濤:捧紅過文章,大玩「三角戀」負了高圓圓,終娶美嬌妻
    該劇熱播之後,成為了時代最熱的都市劇。這部電視劇的導演是滕華濤。01滕華濤從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畢業之後,就曾執導電視劇《新言情時代》。這部作品是他為自己打開新導演之路的一個重要裡程碑。1997年,滕華濤執導電視劇《危情時刻》。這部電視劇的敘事手法非常的新穎。之後還導演了電視劇《找不著北》、《非你不可》。
  • 鹿晗被導演公開罵,滕華濤這次真的過分了
    原本大家對這部電影已經沒什麼關注了,結果導演滕華濤的一篇採訪,又把大家的視線拉了回來:滕華濤在接受毒舌電影採訪時,提到:「我用錯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最明顯的例子,《麻雀》中哭成表情包的周冬雨,
  • 曲線救國的韭菜雞蛋炒粉絲
    為什麼說是曲線救國呢?因為本來我想做的是韭菜雞蛋餅,還帶雞胸肉沫那種,想想就既脆又香呢。買家秀如圖:但是我在一頓不猛如喵的操作後,我發現了自己沒有麵粉,所以就化餅為炒菜,廢話不多說,上步驟。STEP ONE:準備今天的壓軸食材-不太聰明的硬粉絲,將不太聰明的硬粉絲放在水裡煮5分鐘就得到了柔軟的聰明粉絲,如圖
  • 如果目標就在前面,你是選擇直衝目標,還是曲線救國?
    回歸到我們的話題,如果你想有更好的發展,是直接去大城市接受洗禮,還是曲線救國,先在小城市穩定了,再求發展?如果是我的話我建議大學剛畢業的人如果有這種想法,那就請直接把自己放到你想要的環境裡,讓環境倒逼你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和勇氣。
  • 《二胎時代》8月14日開播 滕華濤閉口不談王珞丹
    都市話題劇《二胎時代》將於8月14日登陸東方衛視。近日,總監製滕華濤,總導演滕文驥攜主創王曉晨、蔣毅、米露、陳亦飛等主演的亮相上海發布會現場,為新劇造勢。發布會上,滕華濤對近日網上發布長微博批評王珞丹炒作的新聞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個事我就不再往下說了,再說下去真的有炒作的嫌疑了。
  • 《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接受採訪全面回應負評
    近日,在「Sir電影」對導演 的採訪中,導演全面回應了近來關於電影的爭議,給出了自己的反思。一、為什麼主動道歉? 談及道歉的動機,滕華濤認為:「第一天就被說成這樣的,終歸有人站出來負個責任。」從未想過靠道歉博取眼球,片方、宣發、演員都不應當承擔這份責任,所以「我道歉沒有任何人脅迫,也沒有任何商業目的,就是個人選擇。」
  • 導演滕華濤疑似甩鍋鹿晗,真實原因早已明了,吳京也救不了
    至於票房和口碑為何會撲街,有不少網友認為是鹿晗的原因,而近日,導演滕華濤在接受採訪時也是與網友的意見不謀而合可能連這點票房都沒有;也有人說失敗原因是導演非要挑戰自己不擅長的類型,沒有哪部爛片是因為影帝而力挽狂瀾的,就算是把吳京弄來也是白搭。
  • 《在一起》楊洋演技拖後腿,導演滕華濤也被罵,獲封「流量殺手」
    作為導演的滕華濤也公開致歉。畢竟也是曾經執導過《蝸居》、《王貴與安娜》、《失戀三十三天》這種優秀佳作的,卻因《上海堡壘》遭遇滑鐵盧,想必滕華濤也是始料未及。滕華濤在採訪中的一句「我用錯了鹿晗」,更是疑似推鍋,讓鹿晗處境雪上加霜。
  • 黃雅莉,借光女孩的「曲線救國」
    節目裡大家要進行清唱表演,她選了一首《蝴蝶泉邊》,一開口,就把何炅唱哭了。畫面很戳人,伴隨著熟悉的旋律,當年的時光和如今的歲月重疊,而她歌聲裡的純真和熱愛,一點都沒變。飯後兩人獨處時,黃雅莉也抱著何老師哭了出來。從爆紅到沉寂,這十四年間,很多人都以為她不再唱歌了。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從來沒有放棄過音樂。
  • 滕華濤戲精上身,鹿晗被實錘甩鍋?網友影評:錯怪他了
    最近《上海堡壘》上映後,娛樂圈分為很火的兩派,昨天向佐一遍diss滕華濤登上微博熱搜!網友紛紛支持!搞笑的是汪小菲挺滕華濤的發文今天也登上熱搜!考慮到有不知道事情真相的讀者,這裡截取一下前段時間滕華濤導演參加《嚮往生活》所說的話語!當黃磊提到這部影片準備「六年之久」的作品!
  • 滕華濤沒有甩鍋給鹿晗,但是,大方承認自己拍了部爛片很難嗎
    ——《上海堡壘》導演滕華濤如果說《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片的大門,那《上海堡壘》又把這扇門給關上了。《流浪地球》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片的希望,《上海堡壘》讓我們看到了對圈錢的渴望。最近的熱門關鍵詞中,滕華濤+上海堡壘引爆了多輪話題,是這幾天的流量擔當。
  • 滕華濤的成功學和朋友圈,為什麼在《上海堡壘》全部失靈?
    在很長的一對段時間裡,他是被高度認可的,並收穫了「多才多藝」等等大量褒義詞的評價。但如今,卻被《上海堡壘》推向了一個巨大的深淵,滕華濤成了眾矢之的,這可能是他有生以來受到過的最大、最狠的一次打擊。 比如陳凱歌,曾被評為最像藝術家的導演,早年憑藉《霸王別姬》成了華語影壇的標籤式導演。
  • 《功夫宗師霍元甲》和「曲線救國」的戶國防
    所有人瞧不起你,等到30幾歲,依然一事無成-」 這條短視頻作品裡,20年後的戶國防勸慰平行世界中10歲的小戶同學不要學武術,坦言一路的辛酸,並配文:你對現在的自己後悔嗎? 眼下,由戶國防主演的網絡電影《功夫宗師霍元甲》正在愛奇藝熱映,影片拳拳到肉,乾淨爽利的武打風格大受好評。從事武行幕後工作十餘年,戶國防終於有機會迎接臺前的鮮花和掌聲。
  • 《蝸居》十年,滕華濤再導《心居》,馬伊琍海清領銜,搭檔張頌文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由知名導演滕華濤執導,10年前,滕華濤執導過一部爆款劇《蝸居》,當時這部劇由由海清、張嘉譯、文章、李念、郝平領銜主演,豆瓣評分至今高達8分,可以說是滕華濤的經典之作了。時隔10年,滕華濤又執導了《心居》,這部劇講的也是與房子有關的故事。
  • 導演滕華濤責任大,網友:流量殺手
    導演滕華濤責任大,網友:流量殺手最近的兩部抗疫題材的電視劇很是受到觀眾們的關注於是隨之而來的,倒不是劇情安排上的不合適,而是對演員以及導演本身的質疑和否定。我們先來說演員的部分。其實拍攝《同行》這一單元的導演大家也不陌生,他就是創作了「號稱繼承《流浪地球》後的又一國產科幻力作」《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上海堡壘》的風評到底有多差不需要多說,但是那個時候大部分的觀眾的聚焦點都是在鹿晗身上。
  • 編劇轉型當作家:曲線救國也是實現夢想的捷徑
    從編劇到作家,很多人覺得這個轉行的跨度並不大,但鹿呦呦也給很多不敢邁出這一步的年輕人了一個鼓勵:只要有夢想,就要拼盡全力去實現,曲線救國也是實現夢想的捷徑
  • 導演滕華濤稱用錯了鹿晗,向佐回懟噁心,是甩鍋還是說了句實話?
    前幾天,電影《上海堡壘》的導演、編劇等陸續公開道歉,導演滕華濤承認自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原著作者、編劇江南也閉門思過去了。不過,本來以為事已至此,殺人不過頭點地,即便是吃瓜群眾冷嘲熱諷也不過是發發情緒而已,惹不起總歸是躲得起,能低調就低調一些為好,沒想到,導演滕華濤在接受採訪時提了一句「用錯了鹿晗」,立馬引發軒然大波。除了各大自媒體以及網友怒懟導演滕華濤以外,之前獲得眾星力捧的滕華濤和《上海堡壘》,也開始被一些著名藝人回懟,演員向佐公開回懟滕華濤:「不要太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