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一個周更的公眾號推主,做夢都在想文章立意。
現在的生活太舒適,所以沒那麼多矯情的情緒可以寫,還好我有儲備的電影和書,可以假裝是個認真薦書、影的推主!
《別告訴她》,依然是疫情期間看的電影,華裔女導演,俗套到爛大街的故事主線,豆瓣評分7.3,運鏡、構圖、色彩、剪輯,都不算出色,像紀錄片,但,看完之後覺得它值八分,而且我想打10分。
女主碧莉出生在一個中國大家庭,伯父在日本做畫家,爸爸在美國做翻譯。奶奶寡居多年,和同樣年邁的李爺爺在一起了,李爺爺日漸糊塗,但記得給奶奶倒熱水洗腳。兩個兒子先後移居國外,奶奶也不孤獨,除了李爺爺,還有她的妹妹也就是碧莉的小姨奶,還有她的侄女也就是碧莉的姑姑,以及不停更換的保姆。(所以,晚年想幸福,還是得有兄弟姐妹啊,還是得有錢啊從現在開始,把老了還能找老頭請保姆作為上班的動力吧)
奶奶得了肺癌,小姨奶踏出醫生辦公室一瞬間就調整好了表情,似乎醫生剛剛說的「晚期」、「最多三個月」這些詞和她的家人無關,奶奶也得意起來,「我就說我沒有事兒」,然後興高採烈起身回家準備孫子的婚禮。堂弟浩浩和那位日本新娘相識不久,他們的婚禮只是全家人回國見奶奶最後一面的藉口。整部電影就是在講全家人如何瞞著奶奶,而碧莉如何掙扎。她覺得奶奶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情,她害怕奶奶有想做的事,她覺得奶奶需要告別,而且在美國這是違法的。
這位醫生英國留學回來,同樣覺得對於晚期病人來說,善意的謊言有必要,精神支柱很重要
最初,我的觀點和碧莉一樣,奶奶有權知道自己還剩多少時間,她有權好好規劃一下剩下的三個月,好好和愛的人告別。但顯然,在東方國家,大多數病人親屬選擇不告訴病人實情,那位年輕醫生說這叫做善意的謊言,碧莉的所有家人,她的伯父她的姑姑,甚至她的父母都在教她隱忍和克制,不要把悲傷寫在臉上。她否定著善意謊言理論,卻也踐行著善意謊言,她隱瞞了自己申請獎學金失敗的事實,隱瞞了很多不開心的事。最終,奶奶在大家的善意的謊言下,開心樂觀地生存了下來,直到電影上映,導演的奶奶——電影裡奶奶的原型,依然在片尾彩蛋裡樂呵呵地教大家她的養生操。
這個電影帶來的思考太多太多,關於「善意的謊言」、關於「父母在不遠行」,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關於中國社會當下的養老問題,關於很多民間的風俗習慣。我很煩婚禮上煽情,熱熱鬧鬧的婚禮就該開開心心,可大多數司儀喜歡搞得大家哭哭啼啼,好像每一對新人都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才步入婚姻的殿堂,好像在婚禮上哭一場就夠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電影裡的婚禮當然也要哭,他們是在為奶奶的病情而哭,不過新郎哭得也太慘了,加上鏡頭在新郎的哭臉和臺上的歌者之間亂切換,我一度以為那位女歌手是浩浩愛而不得的前女友…
浩浩哭成狗,臺上女歌手在唱「你的情人,正在嘆息.」很難不聯想這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感情方面的坎坷
哭,本就不應該在婚禮,在墓地才對嘛,哭一下就能緩解思念,哭一下就能撫平遺憾,哭一下就能讓別人覺得「哇塞TA好孝順啊」,電影裡當然也要去墓地,去告訴爺爺浩浩結婚的喜訊,祭品是鮮花、零食、菸酒、紙糊的衣服和iPhone。
他們還偶遇了一列同樣來祭拜的隊伍,悲傷得昏天黑地的隊伍,哭得很有專業度的隊伍(鏡頭一切,嗷嗚一句「你怎麼走di這麼早啊,我可怎麼活啊」,差點沒把我送走…)
碧莉的姥爺去世時,媽媽回國參加葬禮,在場的所有人都期待她崩潰,所有人都覺得不哭就是不愛自己的父親。哭就是愛得濃烈了嗎?嚎啕大哭的眼淚裡是疏於陪伴的虧欠、是只索取未回報的不安、是來不及告別的遺憾。
這位導演對奶奶肯定沒有虧欠和不安,不僅把一家人的故事拍成電影,讓奶奶出現在片尾彩蛋,讓小姨奶本色出演(小姨奶真是天生的演員,如果不是為了那位帥氣醫生的扮演者而去查了演員表,我都不知道小姨奶不是專業演員),而且電影裡好多中國特色的細節,車站的聲聲「打車嗎美女」、「美女去哪我送你吧」,婚慶酒店服務員工作前站成一排喊「賓客至上、精益求精…」,置身一群不認識的長輩中360度喊「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阿姨…」,家長的「為了你好」,動不動就被要求表演節目,喝酒吹牛做遊戲輸了的被灌酒……肯定沒少回國陪奶奶,不然不可能拍出這麼多細節。
還有這幾個家庭的氛圍也很值得思考,大伯一家在日本做藝術,很典型的東方思想,「生命是集體的」、「他是你的爸爸你不可以管(要求)他」,浩浩也算是為了家族而倉促結婚。碧莉的爸爸在美國做翻譯,他們一家人認可生命是自己的,別人沒有權利支配,30歲也可以追求夢想,30歲也沒有人逼她結婚。姑姑一家就是本土暴發戶,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土豪的闊氣,擠破腦袋也要讓下一代躋身留學圈。但歸根結底,還是中國家庭啊,一家人齊心協力P圖改了奶奶的檢查報告,讓奶奶毫無負擔地生活下去,奶奶的存活應該算是醫學奇蹟吧,那麼這個奇蹟是這一家中國人創造的!
電影的末尾,奶奶送孩子們離開,她對碧莉說不用哭,她笑著看碧莉上車,又捂著嘴看車子開出去很遠,直到小姨奶來扶她,她整個身體才好像突然塌了……想必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場景吧,求學或是漂泊,在不舍與慈愛的目光中奔赴自己的前程。父母長輩含辛茹苦就是希望子孫有美好的前程,可對大多數家庭來講,越美好的前程離家越遠。最近聽了太多當父母的一邊驕傲地炫耀孩子多有出息,一邊抱怨一年見不了幾次,也聽了太多同齡人講即將面臨的「中年焦慮」和自己回鄉發展的計劃……孩子的happy ending和父母的兒孫繞膝,只能選一個,小孩子才不用做選擇,這個世界的難題都是用來為難成年人的,不嚴謹,應改為「小孩子才不用做選擇,這個世界的難題都是用來為難貧窮的成年人的」!
片尾一句話真好,當時是一個人在家看的電影,這句話讓我哭得很虔誠但不夠專業,我以前每次寫到爺爺奶奶,最後都會加一句「長命百歲長命百歲謝謝謝謝」,也是無比虔誠,但從今年春天之後覺得好像沒什麼用,不過既然都虔誠那麼久了,長命百歲長命百歲謝謝謝謝!欠我爺爺的十一年勻給奶奶和父輩長輩就可以了!也不用很精確,一百零幾歲都可以!謝謝謝謝!祝屏幕前的你現在心裡想到的那個老頭或者老太太長命百歲長命百歲謝謝謝謝!
(電影裡燒一部iPhone給爺爺有點戳到我,我爺爺五七時候也有一部iPhone,我真的很認真地按了按那些逼真的圖標和按鈕,像對著身邊人也像對著自己大聲說,「我要給爺爺調好字號和聲音,我爺爺愛看唱戲的視頻.」)
夾帶私貨環節,聽聽胡老師的《父親》吧,胡老師小時候愛好音樂,爸爸不支持,砸過他的吉他,胡老師十八歲的時候爸爸和他進行了一場「man's talk」說以後不打他了讓他自己有責任和擔當,哈哈哈,十六歲出道、十八歲出專輯、三十歲創辦學校、叱吒樂壇20餘年、如今的霸道CEO音樂大魔王小時候也要挨打呀哈哈哈!胡爸爸後來不僅支持他的音樂事業,還和他一起錄製了一首《老爸你別裝酷》,胡爸爸的rap意外的優秀!可是胡老師21歲時,胡爸爸因病離開,胡老師一直想寫一首紀念爸爸的歌,可是每次想開始寫,都會因為痛哭而寫不下去,知道三年後,胡老師才寫完了這首歌。
用力的珍惜身邊的親情吧,好好擁抱愛好好生活!人的老去的凋零是自然定律,誰都無法阻止,但希望很久很久以後的眼淚裡,只有思念沒有不安和遺憾。(TME沒版權,請移步網易雲)
https://music.163.com/#/song/92895/?userid=389577985&app_version=8.0.10
看在我寫這篇推送哭到面膜進嘴的份上,點個 「在看」 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