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告訴她》:又一個無力的尷尬

2020-12-27 中國電影資料館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之所以現在才看了電影《別告訴她》,是因為我對於「中西文化衝突」題材電影已經有點疲勞感和不適感。或許是一直在做 「中外合拍電影」工作的緣故,接觸了一些這類影片,並發現不論是大成本的跨國製作,還是小成本的獨立製作,都很難把複雜的文化命題、電影的藝術語言和市場的回收期待,這三者結合到位。這些影片的命運或多或少都會有點無力的尷尬!

這幾年,亞裔題材電影不斷湧現,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例如,以3000萬美元成本,卻在全球獲得2.38億美元票房,從而點燃北美市場的《摘金奇緣》,還有漫威的《尚氣》、Netflix的《星際牛仔》和《虎尾》等影片。據《洛杉磯時報》報導, 「電影《別告訴她》是好萊塢公司25年來投資的首部『純正』華裔美國電影(華裔演員、50%以上的漢語臺詞)。」 這部影片被稱為 「黑馬」。

電影《摘金奇緣》劇照

它有一場戲觸動了我。或許這是我有心寫點東西的原因吧。碧麗(本片導演飾演)的表哥大婚在即(這個婚禮是為了向奶奶隱瞞其已是癌症晚期而製造的一個幌子,目的是讓移民在外的和守在長春的家族成員能有個合理理由聚回來跟奶奶做最後的集體告別。),新娘不慎把細小的耳環丟失在房間的地板上。大家在忙著幫她找耳環,碧麗卻和媽媽(早年跟碧麗爸爸就移民美國,辛苦打拼了一輩子)在一旁激烈地爭吵。

這場戲只是用了前後景這樣的樸素視聽手法,同時搭配基於真實移民生活感受的臺詞,透析了移民的心理困境以及移民家庭成員關係裡的深層矛盾。尤其是在異鄉常年生活的人會容易體會到這樣的狀態,即一邊是現實生活以瑣碎無序的狀態往前滾進,而每個人的內心卻被文化衝突、成長痛楚和親密關係間的交流缺失等多重困惑無休無止地折騰著;一邊是在親密的家庭成員由於一些深層的無解的困惑而引發激烈爭吵時,周邊的人和事卻依然以它雜亂肆意的模樣不停地意外地彈出。在這場戲裡,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個人生活的衝擊。這個力量會留在心裡頭一陣子,也會自然地產生一些反思。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但是,回到關於這類影片難逃無力尷尬之宿命上,我們一起來看看西方評論對影片《別告訴她》的分歧,我們便可對這一宿命,感知一二。

首先,一部分西方評論媒體給予了影片正面的關注。例如,《倫敦旗幟晚報》發表的題為《〈別告訴她〉是一部搞笑,感人的影片,它註定獲獎》的評論說,「我期望在金球獎和奧斯卡獎的頒獎臺上見到演員盧紅(導演的親姨奶)美麗的臉龐。影片給觀眾帶來了歡笑、悲傷和振奮。」

同樣,《星期日泰晤士報》評論認為 「在影片第一場戲結束之前,你就會掉淚。」還有,英國電影雜誌《小小白色謊言》的評論員CAROL GRANT是亞裔(菲律賓),她認為影片引起了她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思考, 「中美合拍電影通常都忍不住通過消除或抑制文化的特殊性來爭取虛假的普遍性,試圖讓作品適合『任何』觀眾(通常是『白人』的代號)。而《別告訴她》避開了這一點,它的表達非常精確和清晰,含蓄地讓觀眾產生共鳴。影片保持了一種家庭電影式的鬆弛,讓人感到舒服。」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我看這部影片的感受與上面的評論不同。我覺得影片有強烈的設計感。故事改編自導演的親身經歷,導演選擇了 「臨終告知權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異」這個極其嚴肅的沉重主題,但她沒有把這個主題放在流動的真實生活場景裡,來自然地打開和逐層地逼近問題的內核,而是為了這個概念性的主題,搭建了一個「主觀化的舞臺」,建構了大量的假定空間,營造了老套的儀式感。

導演的調度和表演的處理,甚至敘事話語本身,都是概念先行。家族危機時刻的情感碰撞和流露是沉痛的,但它若要感動別人,對別人的生活產生深刻的意義,那它應該還是充沛的、具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影片裡,這些情感卻被塊狀地鑲嵌到設計感極強的鏡頭設置和敘事段落裡。這些以抽象概念所支撐的戲讓人不斷地跳出戲,不斷地丟失了對故事真實性和敘事誠意的信任。

電影《別告訴她》劇照

其次,一部分西方媒體對影片的文化誤讀和負面評論也來勢兇猛。例如,《芝加哥讀者報》評論認為: 「影片大多場景僅僅是平淡無奇地用陳詞濫調來講述家庭、傳統等這些大家所熟悉的話題。影片鏡頭僅僅是直白觀察,沒有包含用以傳達深意的『潛在話語』。對於那些沒有看過中國電影的觀眾,或許會覺得片中所描寫的中國式家庭儀式會有點意思。」

同樣,美國電影網站《決定者》發表了題為 「《別告訴她》不是《我的盛大希臘婚禮》的中文版,而是一部恐怖片」的評論。評論認為:「在這部片子裡我看到的全是痛苦。它是一出描述古怪文化的鬧劇。這部片子講述的是第一代移民到美國的古怪中國家庭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看到了受到道德庇護的種族,缺失了傳統。它其實是一部恐怖片。媽媽對碧麗不經意的殘忍態度,根源於『婆媳不和』『妯娌不和』這樣野蠻文化傳統的沿襲。碧麗和酒店服務員的尷尬對話,以及在晚宴上兄弟姐妹們爭論著中美教育的相對價值,這些都傳達了一個現象縮影,即文化永遠伴隨著帶有毒性的民族主義,圍繞著財富戰爭這種外在跡象而建立起來。」

電影《我的盛大希臘婚禮》劇照

關於西方對中國電影的誤讀,已經是一個老話題。回顧「中國故事」努力「走出去」的歷程,也可以說是努力彌合中西文化誤讀的過程,其實已經歷過了第五代寓言式敘事、第六代個體化敘事以及以影片《小武》等獨立影片所開啟的社會邊緣人物在現代語境下的生存困境等敘事模式的多重嘗試,在這之後,若還在重筆描寫「東方文化的異族性和陌生感」已經不再是世界觀眾(主要指西方觀眾)的訴求點和共鳴點。這部影片導演具有華裔移民的生活背景,也在一些西方電影裡有些表演的經驗,為什麼在選擇了這樣一個傳統性題材的時候,沒有嘗試讓敘事方式和表現手法更考究,更創新一些,來避免這樣的低級誤讀呢?這也就是我一直不敢看這類影片的原因。

電影《小武》劇照

最後,西方媒體對本片也有一些中性評論。例如,《雪梨先驅晨報》發表了題為《漫長沉痛的告別》的評論。評論稱,「《別告訴她》洞察了一個移民家庭裡的文化變遷和誤解。他們都小心翼翼地在歡樂的氣氛中掩飾自己的悲傷。比如在婚禮上合唱Kill Me Softly。在西方,一個人的生命是個體自己的,而在東方,一個人的生命是集體的,屬於整個家族和社會。影片對傳統與革新兩者之間永恆的相互關係做了巧妙的闡釋。影片結尾的啟示性不夠,讓整體影片顯得不溫不火。」還有,《紐約時報中文網》也發表了題為《〈別告訴她〉:一個家族謊言背後的中式親情》的評論。

不管評論有何分歧,華裔題材獨立電影《別告訴她》以300萬美金的預算,獲得北美票房1760萬美元,全球票房1960萬美元。2019年7月12日,在北美4家影院上映,就以首周末8.8萬美元的票房成績刷新了2019年美國單影城票房紀錄。

相關焦點

  • 《別告訴她》:這是一個根據真實謊言所改編而成的家族故事
    這是一個根據真實謊言所改編而成的家族故事!《別告訴她》是改編自導演王子逸親身經歷的家族事件,藉由面對死亡議題的認知落差,大相逕庭的觀點立場,來探討中西文化的思維衝擊,西方著重的是個人感受,東方在意的是群體和諧,不論是飯局上,還是私底下,家人之間一次又一次的辯證論述,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卻又各持己見的毫無交集,然而全家唯一擁有的共識,就是不管決定怎麼做,都是希望奶奶好的共同初衷裡,那家人之間彼此難以割捨的愛
  • 影評:《別告訴她》導演眼中的文化差異
    分享最近看的一部電影,華裔導演王子逸的作品《別告訴她The Farewell》,來自於她家庭的真人故事改編,帶有自傳色彩,講述的是奶奶得了肺癌之後,散落到世界各地的子女假借孫子結婚的喜事回到老家團聚,實則是為了在最後的日子多陪陪奶奶。
  • 「影評」《別告訴她》
    《別告訴她》幾經波折後總算是上映了。這次電影的定檔海報上有了很多的獎項提名,最具重量級的當屬奧卡菲娜憑藉此片奪得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是金球獎歷史上首位亞裔影后。《別告訴她》是由她自編自導,也是根據自己的真實經歷改編。她出生在中國,後來隨父母去了美國,正是這種特殊的經歷,讓她對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別把握的清晰準確。影片講述一個華人家庭的奶奶被診斷癌症,但家人選擇隱瞞奶奶,假借一場婚禮的名義讓所有家人回家見奶奶最後一面,但在紐約長大的碧莉認為奶奶有權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在這個華人家庭中上演了一場中西文化的碰撞。
  • 拍給西方觀眾的精神爽片——《別告訴她》
    片名The Farewell (2019),別名別對她說 / 不要告訴她 / 告別婚禮。《別告訴她》核心矛盾就在於是否應該告訴奶奶患病真相。從這個設定就可以看出核心差異不過是香蕉人眼中的文化差異。一個地方小家庭的生死觀被打上華人家庭的標籤後,性質就不同了。
  • 奧卡菲娜獲金球後受訪:奶奶沒看完《別告訴她》
    1905電影網訊憑藉《別告訴她》獲得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女主角的奧卡菲娜近日做客《艾倫秀》,分享了自己的獲獎感受。據她透露,獲得金球獎是她人生「唯二」的獲獎經歷之一,第一次便是一個月前獲得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她還表示,自己生活中與奶奶非常親密,但奶奶曾因為要趕著回家做飯而沒有看完《別告訴她》的試映,「之後我在接受國家級電視臺採訪時講了這個故事,她聽到後,馬上就去影院補看了《別告訴她》還有《勇敢者遊戲2》,她說以後我的電影她都會看。」
  • 別告訴她,別罵她
    :《別告訴她》劇照今天,由華裔導演王子逸執導,新晉影后Awkwafina(奧卡菲娜)、老戲骨趙淑珍聯合主演的影片《別告訴她》(The Farewell)在國內上映。 《別告訴她》根據王子逸導演的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一個美國華人家庭中,奶奶罹患癌症,但家人選擇隱瞞奶奶,假借一場婚禮的名義讓所有家人回家見奶奶最後一面的故事。 奧卡菲娜飾演的小孫女在美國長大,認為奶奶對自己即將離世的事實有知情權。
  • 《別告訴她》:作為童年、差異與傳承的中國
    摘 要:《別告訴她》通過一個美籍華裔二代移民的視角,呈現了一場為了告別的家庭團聚。影片裡的中國既是主人公中斷消逝的童年,也是「中國崛起」背景下需要被消化為差異於西方的另類價值,同時是長時間分離後通過觀察和體認試圖重新聯結的「本源」。中國充當的這三種不同功能在影片中的纏繞,提示了不同代際的美籍華裔移民複雜的情感心理和社會現實。
  • 電影《別告訴她》:一個中國家庭真實存在的謊言
    《The Farewell》的電影,中文名字譯為《別告訴她》。影片以一個謊言開始,一個在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裡真實存在的謊言。女主角碧莉要回國參加表弟的婚禮,而25年未曾團聚過的一家人,也都從世界各地回到中國長春。但實際上他們都是為了見身患癌症的老人最後一面。只有患癌的老人——碧莉的奶奶一人被蒙在鼓裡,她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嚴重,因為大家都告訴她「病是良性的」。
  • 善意的謊言應該存在嗎——《別告訴她》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天我們的電影目光就聚焦在這部片子上——《別告訴她》。作為一部北美現象華裔片,它可謂是引起了國內外評論的一片熱潮,關於劇中主人公碧莉與家族其他成員就是否告訴患癌奶奶真相這一問題的爭辯產生了褒貶不一的說法,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我們一起走進劇情,一探究竟。
  • 李安力薦《別告訴她》:一個中國家庭真實存在的謊言!
    日前,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舉行,今年的「影后」頒給了一位亞裔女孩——奧卡菲娜(林家珍),這是77年以來,該獎項的首位亞裔影后,而讓她得到這份獎項的是一部叫做《The Farewell》的電影,中文名字譯為《別告訴她》。影片以一個謊言開始,一個在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家庭裡真實存在的謊言。
  • 《別告訴她》:好萊塢亞裔電影,不過是梨園中的一曲歌劇
    1月6日,《別告訴她》的主演奧卡菲娜接過金球獎獎盃,她成為金球獎歷史上首個摘得電影類最佳女主角的亞裔演員。製作費用只有數百萬的《別告訴她》在北美獲得無數讚譽與成功:拿下北美票房1766.4萬美元,單館票房甚至超過了《復仇者聯盟4》,爛番茄指數一度接近滿分。然而,這部現象級的華人題材電影,卻在故事的起源地遇冷。
  • 黃聖依老公再演戲,被嘲演技尷尬綿軟無力,女兒有出息惹人羨
    養尊處優握不穩手中道具,網友紛紛表態尷尬看到楊子拍戲的時候表現竟然這麼不好,網友們紛紛表示替他尷尬有的網友還給楊子下了綿軟無力的評價,更有甚者還嘲諷這位「男主角」要小心,不然一不小心將自己摔了一個大跟頭,就更尷尬了。有落井下石的也有激勵人心的,有的網友則表示依舊期待,即使拿不起道具依舊敬業完成自己戲份的楊子,非常可敬。
  • 藝評|北美黑馬《別告訴她》,為什麼到了中國水土不服?
    《別告訴她》是一部關於華人的電影,故事來源於導演王子逸的親身經歷,拍攝地在長春,除了女主角奧卡菲娜是中韓混血,其餘的主演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國面孔,這樣一部作品,中國觀眾本該覺得親切才對。誠然,《別告訴她》的遇冷與讓觀眾感到陌生的演員非常有關,但從作品本身來看,它也沒有在後期憑藉口碑逆襲。個人的觀演感受是,這部電影從頭看到尾,始終有種差了口氣的感覺。
  • 北美黑馬《別告訴她》,到了中國水土不服,這口氣兒差在哪兒了?
    上映兩周,總票房卻剛剛突破400萬,在北美電影市場風光一時的電影《別告訴她》暗淡退場。《別告訴她》是一部關於華人的電影,故事來源於導演王子逸的親身經歷,拍攝地在長春,除了女主角奧卡菲娜是中韓混血,其餘的主演幾乎是清一色的中國面孔,這樣一部作品,中國觀眾本該覺得親切才對。誠然,《別告訴她》的遇冷與讓觀眾感到陌生的演員非常有關,但從作品本身來看,它也沒有在後期憑藉口碑逆襲。個人的觀演感受是,這部電影從頭看到尾,始終有種差了口氣的感覺。
  • 淺析電影《別告訴她》
    一部電影最關鍵的核心在於如何講好故事,而這部電影《別告訴她》從電影名就可窺見一斑導演的敘事能力。王子逸身為一名華裔導演,這次就通過這部電影為我們敘述了中西方關於親情文化差異的問題。這部片子主要講述了從美國歸來的孫女碧梨在得知奶奶身患癌症後,回國特意參加堂弟的婚禮並且對家人特意隱瞞奶奶這一病況後產生不解 ,從小在紐約長大的她覺得奶奶有權利知道自己的病況,編劇由此為矛盾點講述了一個家庭喜劇。從人物塑造上來看,碧莉無疑是一個個性鮮活的獨身女青年。和大多數華裔一樣,她每隔很多年才回國一次,全家基本定居在美國。
  • 林家珍:憑藉在電影《別告訴她》中的表演,獲金球獎
    《別告訴她》播出後,因「長相醜」被人非議,她用實力打破別人的偏見,活出漂亮的人生。奶奶明確告訴她:「寶貝,這正是你的個性所在,也是我愛你的原因,你不必為此感到羞恥。」她在奶奶鼓勵下,學會用幽默風趣化解生活中的尷尬,開心地生活。她是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奶奶歡喜,說假小子總比為逢迎別人假扮溫順的樣子可愛多了。  林家珍的奶奶是個幽默隨和而又勇敢堅強的人,年輕時可以同時打三份工,不在困難面前退縮。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情感上,奶奶都是全家人的主心骨。
  • 《別告訴她》真的是一部爛片嗎?
    《別告訴她》則屬於獨立製作,在立意、製片方式和鏡頭語言等等方面都區別於好萊塢工業體系,它嶄露頭角的地方在聖丹斯電影節,發行方則是A24,兩者也都是獨立電影界耳熟能詳的名字。《摘金奇緣》這類好萊塢電影為的是滿足絕大多數主流觀眾的需要,而《別告訴她》不是,起碼它從一開始就選了一個難以引起國外觀眾共鳴的故事——女主角比莉的奶奶罹患晚期肺癌,全家人為了不讓她憂心選擇隱瞞病情,還以操辦婚禮為藉口從世界各地趕回中國見她最後一面——這當中暗含的情感本身就不是一個外國人所能輕易理解的。
  • 《別告訴她》 「善意謊言」不論對錯
    原標題:《別告訴她》 「善意謊言」不論對錯 《別告訴她》雖然是美國影片,但影片中有不少中國演員,絕大部分拍攝場景在長春,也借一個真實的家庭故事來展現華人對於親情特殊細膩的表達,影片也進一步提升了華裔、亞裔電影人在好萊塢的分量。新京報記者專訪華裔導演王子逸、剛憑藉本片獲得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角的華裔女主演奧卡菲娜,聽她們講述如何理解影片「善意謊言」的主題。
  • 火爆全美的華語電影《別告訴她》明日上映——基於一個真實的謊言
    火爆全美的《別告訴她》
  • 《別告訴她》:中式的隱瞞還是西式的坦白?又一個為了你好的悖論
    當至親患上了絕症,作為家屬的你,是選擇告訴他真相,還是善意去隱瞞下一切?換一種提問的方式,如果是自己被確診絕症,那麼是希望被告知以事實還是希望自己永遠被蒙在鼓裡?這樣的問題很露骨,很直白,也讓人心裡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