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記者 包志明 賈天瓊)「雙十一」數千億級別的交易金額,將在短短幾天內轉化為數以億計的包裹進入快遞通道。攬件端受益於提前入倉等方式少有爆倉狀況出現,但派送到用戶的「最後一公裡」承壓。今年以來愈演愈烈的快遞公司價格戰導致派件網點利潤低、人員流失,以至於不得不招募比往年更多的「臨時工」。
國家郵政局11月初的數據顯示,為應對旺季業務量猛增,快遞企業通過員工親屬、勞務外包、聘用臨時工、鐘點工等方式,臨時補充了近40萬從業人員,並臨時租用12萬輛汽車。
「我們原先與韻達結算的派件單價是1.5元,今年春節後多次下降,現在已經降到1.1元了,幾乎做一單虧一單。我們給快遞員結算的派件費也只能降低2毛錢。所以今年走了很多人,現在雙十一就算臨時加大補貼也很難招到人。」韻達快遞一加盟網點負責人向財新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