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加裡波利戰役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戰役,不僅改變了土耳其的歷史進程,還在某種程度上促進澳大利亞民族的形成以及發展,這場戰役使得同盟國在東南歐地區取得了巨大的戰爭優勢。英國與法國開闢了一條新戰線企圖打破西線戰場的僵局,然而卻失敗了,這不僅使得俄國國內的政治以及經濟上的危機大大加重,還間接地推動了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的爆發。加裡波利戰役在世界軍事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曾經輝煌的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飽受西歐各國的欺凌,一場密謀的瓜分暗地展開,成為加裡波利戰役的導火索
加裡波利戰役的爆發與奧斯曼帝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中世紀時期,隨著奧斯曼帝國進軍攻入了君士坦丁堡,曾經輝煌的神聖羅馬帝國也隨之而宣告破滅,君士坦丁堡也成為了伊斯坦堡。在蘇萊曼大帝的帶領之下,奧斯曼帝國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並一舉成為了中東範圍內最為強大的帝國。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至十九世紀時期,西歐列強逐漸崛起,奧斯曼帝國開始走下坡路,「虎落平陽被犬欺」,曾經輝煌無比的奧斯曼帝國在衰落的過程中,除了不斷遭到西歐國家的欺壓之外,還經常被嘲諷,被戲稱為「歐洲病夫」。
歐洲各個強國開始對沒落的奧斯曼帝國進行討論,並形成了所謂的「東方問題」。在德國強大起來之前,東方問題主要圍繞在英國與法國兩個國家之間,利用強大的實力來防止俄國對奧斯曼帝國進行吞併。
隨著德國的逐漸崛起,在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也日益上升,在經濟方面了,兩國之間的出口額翻了好幾倍,至二十世紀末期,雖然英國與法國對奧斯曼的貿易排名前兩位,但是德國緊隨其後,並且與奧斯曼進行貿易的數額呈直線攀升狀態,此後短短的十年裡,德國對奧斯曼帝國的貿易額增加了166%。
在青年土耳其革命爆發之後,除了經濟方面,德國在政治以及軍事方面在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也迅速上升,之後不久,奧斯曼帝國爆發了革命,並一舉推翻了素丹哈米德二世的統治,與此同時,青年土耳其也上臺執政,並最終確立了由「恩維爾」、「塔拉特」以及「傑瑪爾」三巨頭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巨頭中,恩維爾十分親近德國,在奧斯曼帝國中官居要職,是戰爭部長以及總參謀部部長,是三巨頭中最有權勢的一位。奧斯曼帝國在軍事上大肆效仿德國,不僅對陸軍模式進行了改革,還聘請了大量的德國軍官,引入了大量來自德國的先進武器,因此,德國在陸軍軍事方面對奧斯曼帝國影響力巨大。
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逐漸上升,而這引起了英國、法國以及俄國三個國家的警惕以及強烈反對。一戰爆發時,飽受欺凌的奧斯曼帝國忍無可忍,加入了同盟國陣營,這也使得歐洲大陸對於「東方問題」的討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英國與法國改變了之前對俄國抵制的政策,開始實行聯盟,於是一場密謀的瓜分在英國、法國、德國之間展開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戰術的不完善,加上莽撞追擊奧斯曼大軍,英法兩軍「兵敗如山倒」,成就奧斯曼帝國最後的輝煌之戰
在三個強國的聯合之下,奧斯曼無疑是不堪一擊的,這一次則被徹底分解了,其核心部分變成了如今的土耳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奧斯曼從此覆滅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於奧斯曼而言,曾經無比輝煌,怎麼會就此放棄呢,於是最後的輝煌之戰由此而發。
馬恩河戰役之後,協約國集團以及同盟國集團之間,在西線戰場陷入了僵局狀態,而英法聯軍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鮮,然後突破博斯普魯斯海峽,最終佔領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毫無疑問,這個行動帶動的回報是高的,但與此同時風險也是並存的,但是無可奈何的是,此時位於歐洲大陸戰場上的英法與德奧陷入了僵局狀態,為了打破這種僵局狀態,英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
對於英法來說,首先想讓土耳其退出戰爭,這樣可以減輕俄國的壓力,於是在接受到了沙皇的請求之後,英國企圖在達達尼爾海峽開闢一條新的戰線,目標直指土耳其。
此後英法兩國投入了大量的海軍進行增援,並不斷的炮轟達達尼爾海峽,與此同時,在陸地上,奧斯曼的軍隊在遭受到了攻擊之後,即刻撤退,英國軍隊直接衝上了海岸,然而奧斯曼大軍只是戰略撤退而已,並不是戰敗而亡。
德國在此刻火速調動部隊進行援助,並建立起了頑固的防禦系統,還擁有兇猛的炮兵部隊。英法大軍在奧斯曼軍隊撤退之後趁勝追擊,卻在德國建立起的防線上碰得頭破血流,第一次登陸行動就此失敗了。
第一次登陸行動的慘敗使得英國心裡清醒了,僅僅只靠海軍是無法取得勝利的,陸軍也必不可少,於是緊急召集澳大利亞、印度以及紐西蘭的陸軍前來增援,並開始了又一輪的登陸行動,目標土耳其。
然而讓英國等軍隊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次的登陸是一場噩夢,無論是在地形、人數上,土耳其軍隊都佔有極大的優勢,對於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的軍隊來說,一方面對地形不熟,另一方面這些軍隊甚至沒怎麼接受過訓練,於是這次登陸的結果可想而知,戰場變成了充滿血腥味的屠宰場。
在英國多艘戰艦都被打沉的情況下,戰爭仍然在繼續,一直打到了冬天,英國等國家的軍隊在嚴寒之中還在苦苦掙扎,無數人死於凍傷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國防大臣知道大勢已去了,於是下令撤退,土耳其軍隊並沒有發現協約國的舉動,所以這次撤退很成功,但也意味著整場行動的失敗。
作為登陸作戰的經典案例,加裡波利戰役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軍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加裡波利戰役是沒落的奧斯曼帝國最後一場輝煌的戰爭,對作戰雙方及登陸作戰戰術有著極大的影響。
土耳其的歷史進程發生巨大改變對於衰落的奧斯曼帝國而言,加裡波利戰役是最後的輝煌之戰,這場戰爭的勝利使得奧斯曼暫時免於被瓜分,同時也改變了土耳其的歷史。此後的土耳其「國父」就是在加裡波利戰役中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才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將晉升至影響土耳其命運的人。
在土耳其人的眼中,凱末爾在加裡波利戰役中成為一名軍事指揮官的同時,也成為了對抗英法的民族影響,而凱末爾出色的領導能力極大的改變了土耳其的命運。
澳大利亞民族意識從此覺醒「澳大利亞誕生於加裡波利戰役的海灘上」。澳新軍團在加裡波利半島上登陸作戰的這一天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假日,這個節日在澳大利亞的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標誌著澳大利亞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
澳大利亞政府以加裡波利戰役為起點,開始撰寫一些戰爭史,這些此後都成為了國家檔案的重要來源,自此以後,澳大利亞人民有了自己的歷史的記錄,這場戰役使得澳大利亞更像一個國家。
戰後各國登陸戰術有了顯著提升,為「諾曼第登陸」提供重要模板加裡波利戰役在世界軍事作戰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第一次大規模的海倫聯合登陸作戰,並且大量的現代化武器也在其中使用,這使得一個具體化的作戰雛形由此而生。
作為一場經典的登陸作戰,英法兩國失敗的教訓和經驗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並從中加以研究總結,這使得登陸作戰的理論依據大大增加,此後的「諾曼第登陸」也深受影響。
結語
加裡波利戰役的勝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可思議的,英法兩國的軍事實力在當時的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對於已經沒落,進入晚期的奧斯曼帝國來說,這是一場惡戰,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加裡波利戰役才有著如此重要的地位。作為一場現代化的戰爭,加裡波利戰役的影響廣泛而深遠,甚至可以說,這場戰役大大影響了世界歷史的走向,成為了現代立體作戰的典範。
參考文獻:
《世界歷史》
《西洋世界軍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