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意見」李誠儒的偏見,郭敬明的詭辯

2021-01-17 界面新聞

綜藝《演員請就位》第一期播出後,「郭敬明談校園霸凌」「郭敬明反駁李誠儒」迅速衝上了微博熱搜。

這是一檔導演選角類真人秀,爭執的起因是,作為助演嘉賓的李誠儒看了郭敬明組的表演片段《悲傷逆流成河》,看的過程中他的表情就充滿了不解,演完之後,他用「如坐針氈,如芒刺背」來形容自己的感受,在現場不留情面地指出了兩個問題:

從表演上說,聽不清臺詞,演員投入度低。從作品上,他質疑像《悲傷逆流成河》這種暢銷書能讓這一輩人受到什麼教育,難道我們現在的影視作品就是在寫高中生談戀愛?

作為導師和原著作者的郭敬明應對算得上沉著,他先退了一步,承認演員在表演上的不足和自己作為導演在指導上的不當。進一步地,他回應說,在對任何一件事情發表意見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要講的是什麼,他不認同李誠儒對作品意義的質疑,指出《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小說和電影"。是非暫且不論,最後,他還升華了主題,「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喜歡。」

看完他們倆的觀點碰撞,我的感受是,李誠儒的質疑固然帶著偏見,郭敬明張口即來的回應則是一如既往地在迴避真正的問題。

其實,李誠儒所指出的兩方面問題都是切實存在的。演員的臺詞功底確實不怎麼樣,特別是董力,連我這種不太會分辨演技的人都覺得他不行,至於作品的意義,郭敬明作品的價值觀難道是第一次被質疑嗎?

那番話最大的爭議點在於電影要承載教育意義的觀念和話語中摻雜的偏激情緒。在李誠儒的表達中,家國情懷、忠人義士這些主題的重要性就理所當然地高於中學生談戀愛,這種論調的確已經不受當下輿論場待見了。年輕一代都是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環境下長大的,與之相伴的是個人意識的覺醒,個體的悲喜並不就比家國情懷廉價,這種觀念在年輕人中已經根深蒂固。

李誠儒後來在採訪中糾正了自己的說法,他想說的其實是電影「不能用廉價的筆觸引發廣泛的共鳴」,這才直指郭敬明式作品的問題——價值表達的蒼白和薄弱。

出乎意料地,當我翻了一下微博上的評論,發現不少人覺得郭敬明的回應有理有據,還被那番闡述喜好自由的話給圈粉了。只能說,郭敬明太擅長轉移話題了,他把話鋒一轉,就把價值判斷問題轉向了人們對於文藝作品的自由選擇權。

其實,類似的爭議在最近幾年的綜藝節目裡經常出現,前段時間《中國好聲音》裡,李榮浩「歌曲沒有高低貴賤,只有你喜歡和不喜歡」的論調還讓這個基本糊了的節目引發了一輪討論。在這個問題上,我的觀點是,人們當然有喜歡和不喜歡一部電影的自由,但文藝作品一定是有一套評價標準的,就比如,郭敬明的電影和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在藝術價值上能相提並論嗎?馬丁·斯科塞斯最近也因為批評「漫威電影不是電影」而被推到風口浪尖,可見這類話題在世界範圍內都有爭議,但在李誠儒咄咄逼人到把演員罵哭了的語境下,郭敬明那番推崇選擇自由的相對主義話術就在輿論場佔了上風。

作為話題人物,郭敬明當然不是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面對質疑,他擅長迴避真正的問題,在各種訪談和論戰中遊刃有餘。

2014年,錄製《鏘鏘三人行》時,主持人竇文濤和許子東問及涉嫌抄襲事件、對於文學價值的思考和商業定位,郭敬明用自己的邏輯一一從容作答。到最後,許子東陷入了困惑:他想搞明白郭敬明的作品為什麼這麼暢銷,但是發現他的回答非常符合正統的文化理論的觀點。「比方說跟讀者的關係,他說你不要去考慮讀者,你要堅持表現自己,所有問題都回答的很好,只是我們的疑問還是沒有得到回答,Why?」

一次失態是三年前在《最強大腦》上跟北大心理學教授魏坤琳的對掐。一開始,郭敬明只是對魏坤琳在打分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在爭執的過程中,魏坤琳說了一句,我怎麼覺得像是在和一個女人在吵架。之後,魏坤琳解釋說是因為覺得郭敬明的觀點太業餘了,他闡述了判斷的依據並向郭敬明道歉。郭敬明沒有接受他的道歉,憤而離場。

比起性別上的調侃,更讓郭敬明憤怒的也許是魏坤琳對他業餘見解的揶揄。

在《南方人物周刊》的報導中,郭敬明曾說,他非常享受那種無論提到什麼話題都能及時發表見解的感覺。他不能容忍自己被當眾當成無知的小學生,所以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陳凱歌這樣的資深大導演尚且深入淺出,郭敬明卻非常享受掉書袋的感覺,各種表演理論講起來頭頭是道。

可是,人最終是要做到知行合一的,不管在綜藝節目裡如何能言善辯,不能迴避的是,在郭敬明的影視作品裡,我們無法感受到他對藝術的誠意。

我也曾是讀《夏至未至》淚流滿面的初中生,但多年之後重讀那些文字只讓我感慨,曾經的自己是有多年輕。竇文濤曾問郭敬明,不怕讀者長大嗎?郭敬明回應說:「不斷會有年輕人進來,這就是市場。」他對商業有著清晰的認知,他本人也正是流量電影的先驅。當年那部口碑和票房都撲街的《爵跡》集結了TFBOYS、吳亦凡、範冰冰、陳偉霆等一大批流量明星。

郭敬明最近幾年似乎遭受了不小的挑戰,《爵跡》口碑糟糕,《爵跡2》也沒了消息。《爵跡》最後一場路演時,郭敬明在映後見面會上情緒崩潰,說出「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三年過去,他因此而改變了嗎?至少在《演員請就位》的宣傳片裡,郭敬明和沙溢關於如何表現離婚片段的爭執裡,我們會發現,他對於《小時代》那種灑狗血式的表演還是念念不忘。

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36歲的郭敬明已經學會調侃自己的身高了,但他骨子裡也許並沒有變,一個成年人要改變自己過於賴以成功的思維模式,這太難了。我們當然期待他能拿出和過去不一樣的作品,但過去那些罵他的人因為一番言論而被圈粉,不知道這是什麼邏輯。

相關焦點

  • 詭辯大師—郭敬明
    今年的《演員請就位2》,第一集主打「爾冬陞訓人穩準狠」,第二集就是熟悉的「郭敬明和李誠儒battle」了。郭敬明回答:「我給S卡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隨後陳凱歌巧妙地cue了李誠儒。郭敬明插話被李誠儒打斷
  •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把詭辯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場導演都氣懵了
    這件事主要來源是在《演員請就位2》中,郭敬明「力排眾議」給毫無演技可言的何昶希S卡,面對其他導演的質疑,郭敬明給出了自己的詭辯。詭辯,連在一起就是說用混淆視聽,偷換概念的手法把不真實或不切實際的東西論證某一個觀點。盤點郭敬明的詭辯眾所周知,S卡發給的人一般都是演技在線的人,就好比冠軍獎盃發給的也是經過PK所勝出的隊伍。當大家對郭敬明產生質疑的時候,意思是一個演技不在線的人不應當獲得珍貴的S卡,這是違反基本遊戲規則的。
  • 郭敬明詭辯重現,沒能懟過李誠儒!卻掀開了其他導演的虛偽面具?
    導讀:郭敬明詭辯重現,沒能懟過李誠儒!卻掀開了其他導演的虛偽面具?然而這波火力卻在第二期轉移到了郭敬明和李誠儒身上,郭敬明再度詭辯出圈,力捧何昶希引發了爭議,惹來觀眾一直吐槽,「爛片王導演何以成導師」?
  • 每次吵架都輸給郭敬明,有錢有地位的李誠儒為啥還要死磕下去?
    四位導師分別是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郭敬明,再加上一貫直言不諱的嘉賓李誠儒,可不缺熱鬧看。吵起來是肯定的,當然打起來節目組可能更高興,用那誰的話說:「這要是播出去,收視率蹭就上來了」。打眼一看,李誠儒每次都輸給善於詭辯的郭敬明。李誠儒屬於那種每次吵架都發揮不好的,以至於網友們紛紛出謀劃策如何幫李誠儒吵贏郭敬明。對於二人的爭執,至今仍然有郭敬明粉絲質疑是李誠儒在蹭郭敬明的熱度。甚至有一部分看熱鬧的觀眾也不明白,一把年紀的李誠儒為啥非要得罪人?是偏見?蠻橫?還是倚老賣老?
  • 李誠儒再次輸給郭敬明的「詭辯之道」,只因為一句「小小年紀」
    這一輪與郭敬明的鬥爭,李誠儒輸了。郭敬明的詭辯實在太厲害,還有大鵬的「拉偏架」,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一句「小小年紀」。他的核心思想就一個:我給S卡的標準就是舞臺上的現場表演,絕不摻雜個人喜好或合作意向。
  • 郭敬明:巧舌如簧、詭辯奇才?但我看到的只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
    郭敬明,本來就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近期播出的《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因為給了何昶希一張s卡,和其他導師以及李誠儒的唇槍舌戰,又一次上了熱搜。然而,郭敬明面對質疑,就是不改、不鬆口。而且表現出極強的心理素質,一套套理論一堆堆大道理,張口就來。李誠儒老師兩季了,還是沒吵贏他。唉。其實在我看來郭敬明的種種巧舌如簧、詭辯邏輯、得理不饒人,其實反而將他的自卑體現的淋漓盡致。
  • 李誠儒和郭敬明為何「相愛相殺」?
    以至於在新一期的節目中,倆人觀點破天荒地達成一致,#當李誠儒的意見被郭敬明同意時#等話題被直接送上熱門。而在預告中,李誠儒與爾冬陞的意見出現分歧,郭敬明站出來說「我同意誠儒老師的意見」,李誠儒的反應如下
  • 這次我站李誠儒,S卡這件事,真不是郭敬明可以隨性而來的
    關於表演這件事情,即使是四位導師和李誠儒,依然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無論是對於某場戲或者某個演員的表演會有針鋒相對的不同看法,甚至對於S卡的發放標準,幾位導演也能表現出明顯的不一致。而這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李誠儒和郭敬明之間的battle,從第一季第一期節目開始,一直延續到了這一季。
  • 演員請就位2,節目火藥味十足,郭敬明詭辯套路遭全網吐槽
    最近一期的《演員就就位第二季》真是氣死我了,因為李誠儒老師和郭敬明又吵起來了,結果和上一季一樣,李誠儒老師又輸了,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幫助李誠儒老師吵贏郭敬明,首先來捋一下事情的經過,起因是陳情令組何昶希和張逸傑,這一組應該是目前為止最差的表演,先不和原本對比,單說他們的表演,讓我一度以為誤入了某部惡劣的網大,這段情節是兩個好兄弟分道揚鑣,何昶希的問題最嚴重
  • 董思怡質疑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李誠儒郭敬明現場battle
    《演員請就位2》最新一期李誠儒郭敬明battle起來了!董思怡質疑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直接說你以為這是少年之名嗎?接著又問郭敬明給S的標準是什麼。郭導說是以自己是不是想找他拍戲,是否符合選角標準。結果郭敬明又被李成儒當場
  • 郭敬明,李誠儒「S」卡背後,市場流量與實力派的碰撞
    最近娛樂圈最精彩的一場辯論,莫過於郭敬明與李誠儒在《我就是演員2》中針對一張S卡到底該不該給的爭論了。這不是郭敬明和李誠儒的第一次碰撞了,早在上一屆的《我就是演員》裡李誠儒用三個成語「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來評價郭敬明導演的作品時
  • 郭敬明和李誠儒終於觀點一致了,李成儒一臉無奈,你怎麼就認同了
    和郭敬明這兩個冤家。李誠儒在娛樂圈資歷是很深的,他對演員們的評判雖然犀利,但也是頭頭是道,讓人無可反駁,深受觀眾的支持。相對來說郭敬明在導演圈裡算是新人了,雖然拍了一些電影,但反響都不是特別大,節目中兩人的開撕大戰,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也是一飽眼福了。
  • 郭敬明按個人審美給S惹爭議,李誠儒:如鯁在喉,爾冬陞:不玩了
    郭敬明因按個人審美給出S卡引爭議,李誠儒怒而現場與郭敬明battle昨晚整期節目的爆點應該是郭敬明把S卡給了演技很差的何昶希後,李誠儒與郭敬明充滿火藥味的battle。可一意孤行的郭敬明要給也沒辦法啊!只是最終郭敬明給的S卡不是兩人中演技稍微沒那麼辣眼的張逸傑,而是給演得最差的何昶希,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在觀察室的李誠儒見到這直接坐不住了,他稱張逸傑和何昶希演繹的《陳情令》讓他看得是如鯁在喉,他不明白如此之差的表演竟然拿到了S卡。
  • 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在陳凱歌眼裡不過是「過家家」
    郭敬明還是那麼詭辯,李誠儒還是那麼直言不諱。兩人再次針鋒相對,不同的是這一次網友幾乎一邊倒李誠儒。一時之間令眾人無不感到驚訝,一共40個演員,但是只有8張S卡,何昶希的演技確實讓人難以肯定,而郭敬明的唱反調很快引發了李誠儒的不滿。
  • 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反映的是國內電影圈的醜態
    比較有趣的一場爭論,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好像是二位都沒有錯,一個是主觀挑自己的喜好,一個是客觀擇優錄取,放在電影層面可以說的更簡單點,郭敬明和李誠儒分別代表「導演至上論」和「演員至上論」。​李誠儒的演員至上論其實更難得一些,就是演員要有自己職業操守,去做符合大多數人審美的表演,有平均線以上的水準而非依靠某一些吸引人的特質脫穎。
  • 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對演員的點評到底誰更有理?
    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我們一起看一下,郭敬明的S卡給的莫名其妙,著實可笑,迷惑行為嚇了大家一跳,郭導標準確實有點胡鬧了,雖然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整個過程中他的詭辯話術一套一套的,也有很多人對此表示質疑!
  • 吵架怎麼才能吵贏郭敬明呢?教你巧妙戳穿小四的詭辯套路
    今天我想說一下郭敬明[酷拽]。郭敬明上熱搜的次數不多,但也上過幾回,最近一次便是因為某綜藝事件了。相關話題下的風評,小客發現幾乎都是誇讚郭敬明老師的誒...這些「彩虹pee」讓小客以為郭老師有發表了什麼不得了的言論,結合綜藝我才看明白這是咋回事兒...額!
  • 被組「相敬儒賓」CP,李誠儒和郭敬明為何「相愛相殺」?
    以至於在上周的節目中,倆人觀點破天荒地達成一致,#當李誠儒的意見被郭敬明同意時#等話題被直接送上熱門。在點評唐一菲和曹駿演的《三十而已》時,李誠儒表示「這次特別同意小四的一個觀點」,鏡頭切到郭敬明一臉靦腆的笑容;而在預告中,李誠儒與爾冬陞的意見出現分歧,郭敬明站出來說「我同意誠儒老師的意見」,李誠儒的反應如下↓↓
  • 郭敬明詭辯李誠儒!演員的標準不是演技
    十一過後《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可是還沒播兩集,網上就一片罵聲,郭敬明公然表態選擇晉級的標準是以自己的喜好來判斷,讓臺上、臺下的各位導演和演員們啞口無言。如果單以導演個人的喜好作為標準去選擇晉級,演員們每一段表演的意義何在?那這臺節目的意義又何在?
  • 郭敬明和李誠儒意見難得一致,趙薇潑冷水,爾冬陞和陳凱歌附議
    在漫長的25年出道時間裡,李誠儒雖然參演過73部電視劇和12部電影,但是他獲得的獎項也不過三個。《演員請就位》之所以兩度邀請李誠儒當評委,既不是因為他的演技爐火純青,也不是因為他德高望重,而是因為敢怒敢言的他,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能為引發熱議。在《演員請就位》第一季中,李誠儒就被貼上了毒舌評委的標籤,懟天懟地的他跟郭敬明導演的恩怨情仇尤為精彩,這個精彩還成功延續到了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