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劇集復盤:14部上新,6部破1,貓眼提供的不止大數據

2021-02-21 文創資訊

劇集暑期檔正式宣告結束,復盤與反思是行業「國際慣例」。

 

進入融媒時代,在特定時期對行業發展進行回顧,需要大數據的支持,根據不同維度的數據歸納總結,最能洞察一段時間內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縱向來看,2019年的劇集暑期檔相較往年熱度更高:14部新劇熱播,其中有6部上星劇收視破1%,播出劇集類型更多元;橫向比較,相對於充滿不確定的電影行業來說,暑期檔的劇集市場有驚無險,此前一波三折的劇目平穩落地。

 

近期貓眼發布的《暑期檔上新劇集數據洞察分析報告》給行業打開了一扇回溯劇集排播、收視、類型等不同維度數位化洞察暑期檔行業現象的窗口。在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看來,大數據對於內容市場的經驗總結與反思固然重要,更值得思考和借鑑的是如何用數據思維深入到內容生產和營銷環節。作為整個影視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經過這個暑期檔,我們發現,行業內如貓眼等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起家的公司,正在用數據思維服務並影響著行業生態。

內容多樣化、垂直化

 

根據貓眼發布的《暑期檔上新劇集數據洞察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暑期檔劇集市場具有以下三點明顯變化:

 

第一,暫別頭部大劇時代,多樣化發展成趨勢。報告顯示,2019年暑期檔共計上新劇集14部,其中現代劇8部,佔比過半,達到57%;古裝劇5部、近代劇1部,分別佔比36%和7%。暑期檔歷來是製片方排兵布陣焦點,學生觀眾群體大幅激增,平臺和片方都看準這一時機用年輕化的內容吸引年輕觀眾群體。往年的暑期檔,古裝劇一家獨大是常態,觀眾中間同樣流傳著「不看《還珠格格》《西遊記》的暑假,不是真暑假」的說法。

 

今年的暑期檔打破古裝一家獨大的趨向,劇集類型更加多元,內容垂直化,兼顧不同群體的受眾訴求:《親愛的,熱愛的》用甜寵收割少女心;《全職高手》《奮鬥吧少年》等劇詮釋青春熱血;《烈火軍校》雙向融合年代和軍旅元素,帶來新的觀感;古裝劇也有了內部細分,《長安十二時辰》《大宋少年志》等作品融入懸疑元素,《辰汐緣》《陳情令》展現東方古風審美。從2019年的暑期檔內容分布可以看出,未來的劇集市場將更偏向垂直化、細分化,「圈層爆款」將成為「全民爆款」之後的全新評價維度。

 

第二,暑期檔劇集市場的收視率空前高漲。根據《報告》顯示,2018年頭部內容領銜趨向明顯,古裝玄幻愛情題材劇《香蜜沉沉燼如霜》憑藉1.3%平均收視問鼎暑期檔,且優勢明顯。到2019年暑期檔,14部新劇開播,其中6部平均收視達到1%以上,且進入「收視1%俱樂部」的作品之間差距並不明顯,展現出分眾視野下垂直內容強有力的市場潛力。

 

第三,中小成本甜寵劇仍受到製片方和市場的雙重青睞。貓眼《報告》顯示,甜寵劇在暑期檔始終保有較高的話題度,在微博這一年輕觀眾聚集程度高的社交媒體平臺,《親愛的,熱愛的》話題閱讀量達到561.24億,在短視頻領域,《親愛的,熱愛的》也以11.4萬的發布量居於前列。「甜寵」類型在未來的電視劇市場仍將佔據一席之地,「她經濟」與「甜寵」背後的年輕女性用戶高度重合,今年的暑期檔市場甜寵類型的市場向好再次給該類型注入信心,不過擺在內容生產者面前的挑戰也同樣嚴峻:如何為甜寵加料,避免同質化的危機。1

「進擊的」貓眼

 

大數據除了為復盤提供維度和參數,提供數據的公司還能以怎樣的形式影響行業,貓眼在今年暑期檔扮演的多重角色讓行業看到新的可能。除此之外,以海量數據為依託,數據思維還深入到影視內容生產營銷的產業鏈中,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潤滑油和驅動劑。

 

今年的暑期檔劇集市場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多部由網絡文學改編的作品在播出後呈現「低開高走」的口碑態勢,《陳情令》豆瓣評分漲幅超過3分,《宸汐緣》2分,《全職高手》漲幅也近1分,「集體真香」的背後,是播出期間利用大數據的指引,積極採取相應的營銷模式帶來的實驗性成功。

 

這種嘗試首先體現在渠道的多維立體化,調動全媒體矩陣,實現營銷內容多渠道覆蓋。多部劇口碑的逆襲,給行業釋放的信號同樣明顯:大數據對輿情的實時監控,正在從末端向中端推進,進而影響內容營銷推廣。以《長安十二時辰》為例,該劇在播出期間,貓眼媒體矩陣在抖音、微博等15個平臺進行「轟炸式」推廣:貓眼抖音三大帳號聯合發布26條,總播放量2500w+;多條爆款,單條最高播放量600w+,累積點讚300w+;話題#雷佳音在線誇易烊千璽#登熱搜前三。與此同時,貓眼作為《長安十二時辰》的出品方之一,在營銷方面的優勢更為明顯,能夠從上遊明確內容亮點,有的放矢。

 

同樣,貓眼也為暑期檔多部熱劇提供了營銷支持,在《親愛的熱愛的》播出期間,貓眼抖音平臺三大帳號聯合發布100餘條短視頻,總播放量3.9億;多條爆款,單條最高播放量6000w+,累積點讚2000w+;10餘次登上熱搜榜,其中#楊紫李現吻戲花絮#登熱搜第一。微博平臺發布宣傳內容20條,總閱讀量2000w+,視頻總播放量3000w+,貓眼媒體矩陣聯動新浪娛樂矩陣@微博視頻@微博娛樂@微博娛評團等黃藍大v實時推廣助力熱度登頂;圖文視頻同時發力,相關報導20餘篇,實現全站平鋪曝光。

 

貓眼擁有美團、點評、微信、QQ、貓眼、格瓦拉六大流量入口,為劇集的宣發提供曝光展示資源。例如,貓眼作為《長安十二時辰》的宣發陣地,易烊千璽的劇照連續5天登上貓眼電影APP開屏,雷佳音劇照也霸屏2天,強勢曝光。線下方面,全國範圍的線下取票機頁面,投放《長安》的宣傳海報

 

除了調動線上資源,針對不同受眾群體進行內容營銷,貓眼在暑期檔還利用自身的用戶集群優勢,打通線上線下的渠道,聯合服務於內容。暑期檔貓眼為騰訊視頻網劇《全職高手》提供了貓眼影迷會全國四城觀劇及主創見面會,成都、重慶、大連、瀋陽4城聯動,增強與粉絲的深度互動,同時也是貓眼首次打造劇集線下觀劇活動。

全文娛戰略的暑期檔階段性成功 

 

內容垂直細分,帶來的問題是如何幫助垂直內容觸達既定的用戶。

 

內容營銷從1.0時代向3.0時代邁進。1.0時代是傳統營銷階段,「佔坑式」宣傳刷存在感,缺乏獨特設計和觀眾的互動,難以觸達目標用戶;2.0時代進階,相對來說以來宣傳營銷團隊的「經驗主義」,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套路化,渠道單一,用戶喜好摸排不夠清晰;大數據服務影視內容產業帶來的革新已經將營銷帶進3.0時代。提前性、引領性、互動性兼具,渠道、玩法、花樣多,輿情實時監控,及時調整宣傳策略。從今年的暑期檔反饋來看,這段整合營銷的進階之路,貓眼不但應該有姓名,且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今年貓眼公布全文娛戰略,票務、產品、數據、營銷、資金五大平臺共同組成「貓爪模型」,服務於電影、劇集、現場娛樂、短視頻、音樂、藝人等全文娛行業。這個暑期檔,貓眼顯然已經將在電影領域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轉化為適用於劇集領域的實戰經驗。

 

首先是以大數據為依託,為評估一部劇的播出效果提供參照系。貓眼專業版拓展專門的劇集版塊,電視劇、網絡劇實時熱度一目了然,同時可以細分為網絡平臺、電視臺平臺等多渠道。同時提供實時直播關注度、市佔率等數據維度,做復盤和對比一目了然。貓眼也為《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等多部熱劇提供數據支持,對於製片方來說,這為劇集播出後的復盤提供了詳實、可供參考的不同數據維度,有助於全方位地對內容作出審視。

 

其次,從今年的暑期檔不難看出,劇集領域在內容營銷層面更加看重互動性,對用戶審美訴求的及時把握,能夠幫助劇集在輿論引導方面佔據先機。貓眼原本服務於電影端的經驗更具優勢,將電影經驗引入劇集,能夠帶來新的血液和新的力量。

 

最後,基於大數據對用戶的摸排,貓眼不論是作為內容生產者還是營銷助力者,都將會成為最「懂」用戶、離觀眾最近的人,及時洞察用戶的審美訴求,及時反饋到內容生產領域,實現市場-生產者-用戶之間的無縫銜接。

 

透過整個2019年的劇集暑期檔「高熱」的表象之外,重新定義數據的意義、理性看待大數據思維指引下的內容生產和營銷勢在必行。貓眼在這個過程中做了「率先吃螃蟹的人」,能夠帶來怎樣的變革,還需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33部大劇扎堆,如何用貓眼 「正片有效播放」把握一個真實的暑期檔?
    2018上半年劇集市場忍過爆款稀缺、略顯冷清的階段之後,隨著古裝大劇《扶搖》的開播,以及《如懿傳》、《獵毒人》、《古劍奇譚2》 等大劇即將登場,多部劇集已經瞄準暑期檔蓄勢待發。據悉,目前暑期檔定檔劇集已經超過33部,其中電視劇19部、網劇14部。年度最激烈的「劇戰」還未正式打響卻已是劍拔弩張,又讓人嗅到了劇集大戰熟悉而濃鬱的火藥味。33部劇集中誰會是今年的超級劇王?
  • 給暑期檔top65部劇集,脫水
    此前我們盤點過暑期劇集市場的整體有效播放、類型偏好、平臺得失等,可以看到大盤的整體走向。此次我們對暑期檔劇集市場做了全面的評估,選取了65部劇集,從有效播放留存率、熱播期累計有效播放兩個維度評估,尋找暑期檔劇集的「最優解」。
  • 劇集觀察 | 2019電視劇暑期檔復盤:依靠口碑火出圈,現實主義題材最熱
    2019年的劇集暑期檔正式宣告結束了,復盤與反思是行業慣例。從6月初網傳「限古令」導致「無劇可看」,再到劇集井噴讓「上頭女孩」開啟「軍訓式追劇」,再到多部熱劇低開高走讓觀眾大喊「真香」……今年暑期檔百花齊放。
  • 暑期檔總人次破億,不一樣的「報復性觀影大潮」
    暑期檔共有110部電影上映,市場上出現了國產片、進口片、新片、重映片「中外新老」等影片共同發力的局面。而《多力特》暑期檔內累計票房1.35億,成為影院復工後首部票房破億的電影,《誤殺》則1.23億票房成為國產重映片票房冠軍。
  • 23部動畫電影大戰暑期檔,你看好哪部?
    2015-2018 年 14 部票房過億國產動畫電影作品,9部為低幼向續作, 8部擁有大量動畫劇集持續播出,有較為長久、牢固的電視收視群體。即便是口碑和票房雙豐收的成人向動畫電影新作,和《大聖歸來》也還隔著五、六億元的距離。
  • 懸疑短劇和「她」題材的小勝一「夏」丨2020暑期檔劇集復盤
    2020年暑期,哪些劇集是討論不斷的爆款?哪些題材在市場佔據不小的「地盤」?對此,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對暑期檔電視劇進行了復盤。電視平臺方面,據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和奮進時代精神的《什剎海》、獻禮大灣區建設的《灣區兒女》兩部作品,單集平均收視率破1.4%。網絡獨播,是視聽平臺「拉新固粉」的常規手段。
  • 暑期檔劇集復盤(二):公司論、系列化論、營銷策略論
    今日看點在上一期暑期檔劇集盤點中,筆者通過三年成績同比論、題材論以及平臺論對暑期檔劇集進行了分析與解讀。出品公司的經驗輸出以及強有力的支持便是優質內容最直接的保障,而為了復刻成功的案例,在劇集的創作方面有不少系列化的策略出臺;為了推銷劇集,營銷策略在內容的基礎上越發花樣百出,讓觀眾在玩中看,看中玩。
  • 暑期檔漫畫全排名,共計新上作品407部
    暑期檔漫畫新作概況 暑期檔四大平臺共新上約407部漫畫,其中快看漫畫平臺新上264部、騰訊動漫新上104部、小明太極平臺新上86部、微博動漫新上46部。
  • 2018暑期檔劇集盤點:破天荒,網劇風頭蓋過上星劇
    根據貓眼數據,影視獨舌篩選了6月1日至9月1日期間,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播放量排名前十的30部網劇,以及同期芒果TV、搜狐視頻獨播量第一的網劇2部,總計32部,對平臺、題材和運作進行分析。今年6月,《扶搖》開播的準信兒傳來時,業界一片振奮,但到了8月,古裝劇集體洩洪,能播出固然欣慰,但互相踩踏得也不輕;2,臺播劇今年以來一直在經歷尺度嚴防死守的審看,而網劇始終享有一定的寬鬆、優待條件,終於在暑期檔出了今年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爆款劇《延禧攻略》。如果不能給臺播劇鬆綁,臺退網進的落差會愈發明顯。
  • 「暑期檔」劇集市場盤點:逆勢突圍探索創新,女性題材強勢領跑
    2020年「暑期檔」,雲合數據顯示:2020「暑期檔」連續劇上新量共111部,同比減少7部,涵蓋都市情感、青春勵志、古裝、懸疑、科幻、仙俠、諜戰、年代傳奇等多個題材。其中,都市劇共上新35部,懸疑劇與2019年一致為17部,青春劇上新11部。在眾多劇集中,能拿下高熱度、好口碑的作品,不僅在類型、故事等方面取得突破創新,價值觀表達和輸出也更具現實意義。
  • 暑期檔劇集市場復盤系列(一):三年同比成績論、題材論、平臺論
    隨著九月來臨,暑期檔(六月至八月)落下了帷幕。今年劇集市場在暑期出產了不少話題與熱度俱佳的劇集,如《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同時也湧現了不少黑馬之作,如《重啟之極海聽雷》《穿越火線》。接下來便通過數據從同比成績、題材以及平臺這三個方面來對暑期檔的劇集市場進行復盤。
  • 2020劇集復盤|懸疑風口下,誰站穩了腳?
    從6月5日到10月1日,四個月的時間內,迷霧劇場推出了五部精品懸疑短劇,其中不乏《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現象級作品,促使著懸疑短劇的概念深入人心;優酷主打的「她懸疑」,雖然未能產出爆款項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懸疑劇的細分品類;在神仙打架的情況下,騰訊視頻的《摩天大樓》儘管沒能實現大範圍破圈,但無論是從主創陣容,還是從劇本殺式的巧妙構思來看
  • 暑期17部動畫電影上映:5部票房過億,總票房下降28.72% | 三文娛
    2018年暑期檔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略高於2017年,引入片較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41.72%。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暑期檔票房過億的影片數量達到5部,其中國產片為3部,數量為4年內最多。特別是《神秘世界歷險記》系列,無劇集、漫畫、遊戲加持,從第一部的2197萬到第四部成功破億,打了漂亮翻身仗。
  • 2020暑期檔數據洞察:69部新片上映 87%觀眾完成首次觀影
    9月1日,貓眼聯合微博電影於今日發布《2020年暑期檔數據洞察報告》,數據顯示:首周票房1.13億,第6周票房17.36億,共計69部新片上映。其中,28部重映影片票房過百萬,《多力特的奇幻冒險》《誤殺》,扛起初期市場票房,《星際穿越》《哈利波特》重映,刺激中期市場上漲,之後《八佰》直破20億票房,點燃暑期檔收官時刻。
  • 你真的了解2018暑期檔嗎?一份來自貓眼研究院的報告用數據探究中國電影市場未來方向
    9月1日,貓眼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18年暑期檔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報告依託貓眼平臺大數據及其對於電影行業的洞察能力,從市場走勢、影片表現、觀影人群、娛樂消費偏好等多個維度考量2018年暑期檔電影市場,深入分析中國電影市場的宏觀、微觀數據,全方位解讀2018「史上最佳暑期檔」背後的市場動向。
  • 復盤暑期檔:熱劇「爛尾」,懸疑「受寵」 | 鮮榜
    暑期檔歷來是各大劇集的「兵家必爭之地」,今年姍姍來遲的暑期檔,從數量來看依舊熱鬧,在播劇集超過60部,一點不亞於去年同期體量,但從整體火候來看,似乎燒得不夠旺。復盤今年暑期檔劇集市場整體表現,主要凸顯出以下三大特徵:第一,全民爆款缺位、熱劇高開低走。
  • 復盤2020上半年衛視劇集市場,下半年收視之戰已然打響
    上半年備受關注的衛視劇集市場有哪些變化呢?今天小編將從上線劇集數量、收視情況、劇集類型等方面對2020年上半年的衛視劇集市場進行復盤。從上線劇集數量來看,2020年上半年衛視上線劇集數量共計43部,同比下降15.7%,其中五大衛視佔據26部,浙江和江蘇衛視拼播8部劇集,東方和北京衛視拼播6部劇集。
  • 三部佳作入圍平遙,「貓眼出品」如何再上新臺階?
    這三部影片,毫無疑問都是本次平遙影展中值得期待的國產佳作。而這背後,是貓眼在上遊內容領域持續發力、深度布局。從過去的參投為主到如今掌控多個項目,「貓眼出品」再上了一個新臺階。《風平浪靜》《平原上的摩西》《不期而遇的夏天》亮相平遙在一屆影展中同時入圍三部重磅作品,對任何出品方來說都是不錯的成績。入圍「從山西出發單元」的《風平浪靜》已確定於11月6日全國公映。
  • 2019暑期檔是「哪吒」的夏天,喜劇片的寒冬
    在影片的類型題材表現上,除《哪吒》之外,國產動畫的創作仍然任重而道遠;喜劇片集體啞火;3個月4部港片,讓觀眾產生觀影疲勞;現實題材影片《烈火英雄》《銀河補習班》雖然票房堅挺,但也引起不小爭議。而《少年的你》《八佰》等影片接二連三地撤檔;國產科幻《上海堡壘》口碑與票房全面崩塌等也影響到暑期檔整體成績。新京報記者整理暑期檔數據,做全面復盤。
  • 三部影片亮相平遙國際電影展 貓眼積極布局原生內容出品
    近日,貓眼參與出品的三部電影《風平浪靜》《平原上的摩西》《不期而遇的夏天》亮相第四屆平遙國際電影展。業內人士表示,在電影內容生產領域,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好成績,代表著作品獲得行業認可。當年,小成本的《驢得水》憑藉出色的口碑和精緻的內容,以1.73億元的票房、476%的票房收益率,成為了當時國內回報率最高的黑馬電影,也為貓眼的原生內容布局打響頭炮。同年,貓眼還參與出品了春節檔創造33.86億票房紀錄的《美人魚》,冬季檔期內的《我不是潘金蓮》,以及賀歲檔的票房黑馬《情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