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2020-12-22 紅衣記史官

明代大才子馮夢龍曾在《智囊全集》中寫下這麼一句話: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這句話大家都聽過,意思是不能以貌取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可是有些古人偏偏喜歡"觀人":觀人於酒後、觀人於忽略、觀人於臨財臨色。通過這些細枝末節,來預測一個人未來的走向。

《智囊全集》中也有一些觀人的方法,被曾國藩拿來運用,晚年時著成一本《冰鑑》來指導後人如何"觀人"。

其實但凡能成大事者,多半都有自己的"觀人"技巧,其中包含著對人性的洞察和對社會的理解,非常人不能懂。

為了能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傳下去,所以古代先賢都講這些經驗編成俗語,這樣一來後人即使不能理解,也能學會應用。

諸葛亮就曾留下"觀人七法"的口訣,比如"諮之以計謀,而觀其識",意思就是說詢問關於計謀方面的問題,從而觀察一個人的學識、見識。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

那麼這個嘴大就真的是嘴巴大麼?其實不然,這裡的最大指的是男人口才好,能說會道、情商高

我們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士,哪一個不是擁有好口才,演講時群情激昂,談判時風生水起。

口才好的男人在事業上如魚得水,在生活上也很精彩。沒有哪個女人不喜歡能說會道的男人,"老實人""悶葫蘆"是沒有市場的。

我們經常看見一些相貌平平的男人身邊總有佳人陪伴,不是他多麼地有錢,而是他嘴巴很甜,會哄人。

一個會說話,處事靈活的人,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到哪兒都能混得很開,受人待見。

雖然能說會道是好事,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能說會道,所以"男人嘴大吃四方"的下半句更經典,那就是"女人嘴大吃家當"。

對於女人來說,"嘴大"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因為這裡的"嘴大"指的是女人喜歡聊八卦,張家長李家短的。

大家都懂得"禍從口出"的道理,有時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一句無心之言就可能惹出禍事。

這樣的女人,沒什麼本事,只會打聽小道消息,搬弄是非,結果就是弄得自家在附近名聲不好,有敗壞門風之嫌。

當然現代女性解放,不用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了,走上職場的女性也可以像男人一樣"嘴大吃四方",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

但是在古代,生產力低下,女性不能像男性一樣去闖一番事業,所以老祖宗留下的這句俗語也並不是沒有道理,而並非是歧視。

老祖宗留下的話,雖然簡短,只有十幾個字,卻是字字璣珠,飽含深意。當我們面對困難不知如何解決時,可以求助於老祖宗,從古人那裡借一些智慧來解決現世的問題。

因為人性的改變很緩慢,所以千百年前的智慧放到今天依然大有用處。

我們現代人,如果想學習古人的智慧,應該從何下手呢?

在眾多古籍中,收錄俗語最多,最系統全面的當屬明朝成文的《增廣賢文》。

這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而且看完也會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和《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總之,是一本看完之後能夠非常有收穫的經典。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9元,也就是2包煙錢,就能讓你受益終生,還是十分划算的!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人的話早聽早受益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那麼這個嘴大就真的是嘴巴大麼?其實不然,這裡的最大指的是男人口才好,能說會道、情商高。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沒想到還真有道理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那麼這個嘴大就真的是嘴巴大麼?其實不然,這裡的最大指的是男人口才好,能說會道、情商高。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俗語。俗語言簡意賅,別看寥寥數十字,都是還是很值得去品味的。俗語雖然簡潔粗糙但正所謂「瑕不掩瑜」,其蘊含的智慧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很多俗語還不乏大道理。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依舊有很好的啟發意義,讓人受益良多。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老公」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老公」真的是這樣嗎?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關於我們相貌的俗語也是數不勝數,有些俗語對五官的詳細描述,成為了我們聊天之間的話題,這些俗語至今還相互流傳著。其實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人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鬥量,這句話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其實每個人的長相都是父母給的,有的人小時候看上去特別不起眼,長大後憑著自己的努力是很成功的。
  • 老祖宗的告誡:「色字頭上一把刀」,下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
    老祖宗的告誡:「色字頭上一把刀」,下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不少人都聽過一句老話,叫「色字頭上一把刀」,其實這句話是還有下半截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兩句話結合起來平仄對稱,更能體現出這句話的精髓。三國時期呂布就是如此,因為貂蟬而殺義父,後來不思進取,整體沉浸在與美人取樂之中,最後城破人亡,這樣的典故實在是太多,古人血淋淋的教訓也是歷歷在目。「色字頭上一把刀」,下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石榴裙下命難留」。
  • 古人云:「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老祖宗修身經驗,用詞
    在古代,我們都知道女人沒有地位,男人強迫女人「三從四德」,男人想「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當時有這樣一位學者挑戰權威,明朝徐夢龍專門寫了一篇關於女性智慧的篇章,並勇敢地讚美女性,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這種行為本身需要很大的勇氣。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很多人只知道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但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滿臉橫肉為兇相。一臉橫肉的人,往往都是些兇狠額角色,這樣的人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這句俗語的重點就在一個「橫」字,古人更是將「橫」描述為「兇紋」。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人,最好不要深交。而在古人看來,如果女性是這種面相,一般是很有心機的,在交友的時候要謹慎一點。但是這樣的人一般很有腦子,想法很多,與這樣的人待在一起,會有無形的壓力,所以遇到這樣的人還是儘量保持距離。而古人的這句話流傳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句話的後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下半句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
  • 古人云:「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老祖宗的識人術深藏大智慧
    其實有時,老祖宗交給我們的一些識人的辦法也是很有道理的,裡面深藏著大智慧呢!其實了解曾國藩的人可能知道,他其實並不是一個聰明的人,他後來之所以能有如此智慧,離不開他的勤奮好學,日夜苦讀經典。這其中有一本書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這就是明代文學大師馮夢龍的《智囊全集》。這本被譽為"千古謀略第一書"的奇書對曾國藩的影響是終生的。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哪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從善良變成邪惡的人,也有從邪惡變成善良的人,但從本質上而言,雙方是截然不同的。或許也有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既善良又邪惡的人,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非常善良,而在另一方面卻又十分邪惡。但不管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不做危害人民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
  • 古人云:女人顴骨高,什麼不用刀?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易經大全》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易經》,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縱觀古往今來那些成大事的人,都有自己的獨到識人之處。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啥意思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啥意思有何講究不管在哪個時代,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他的交際圈,而他的交際圈又對他的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的先輩們曾經就說過一句話"男人嘴大吃四方,女人嘴大吃家當"。
  • 「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要謹記!
    老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可老話又說:浪子回頭金不換;老話說: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可老話又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可老話又說:近水樓臺先得月。怎麼樣,中國的這些老話是不是特別的自相矛盾但是卻又句句在理。
  • 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很早以前,我國就有預測學,其中的風水、相術都是其中的重要分支,而且源遠流長,也留下了很多經典著作,比如《周易》、《鬼谷子》等等,這些著作也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衍生出來的觀人術更是成為古人識人、用人和與人交往的重要依據。
  • 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人性在《智囊全集》中就告訴了我們下半句,就是「雞怕攆狗怕舔」。雞比較喜歡安靜,尤其在下蛋的時候最怕有人攆它。本來就膽小的雞,因為害怕就會到處亂飛,真是雞飛蛋打。如果沒有下出來的蛋也會因為害怕而縮回肚子裡。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哪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從善良變成邪惡的人,也有從邪惡變成善良的人,但從本質上而言,雙方是截然不同的。或許也有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既善良又邪惡的人,他們在某些方面表現得非常善良,而在另一方面卻又十分邪惡。但不管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不做危害人民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一.
  • 古人言:「有錢能使鬼推磨」,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有人為了金錢,去做出超越底線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感慨道: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在古代,「鬼」是邪惡的,是不可能幫人類推磨的。而此句中,竟然能夠通過金錢,就讓「鬼」來幫人類推磨。這句話是對於金錢的諷刺,也是對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現象的不滿。
  • 下一句更狠,值得深思
    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民間俗話,往往都有很深刻的道理,這些俗話之所以能夠長久流傳,就是因為它是古人對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對世人起到一種警示的作用,以免後人重蹈覆轍。不少人都聽過一句老話,叫「色字頭上一把刀」,其實這句話是還有下半截的,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兩句話結合起來平仄對稱,更能體現出這句話的精髓。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最經典的是下半句,跟老祖宗學習觀人術
    明代大才子馮夢龍曾在《智囊全集》中,就提到過"相由心生"的概念。意思就是一個人不能從外貌上判斷。只有相處久了,才能認清對方。很多古人都非常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沒肉,這種人大多是很有頭腦,所以我們跟這樣的人待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小心吃虧。
  • 王陽明:「善不可盡言」,下一句更經典卻很少人知,道出說話智慧
    而交流是一門藝術,懂得說話的人往往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好感,而生活中很多時候,往往因為一句話就得罪人,讓自己處於兩難的境地。而對於說話的智慧,古人早已有總結。比如古人常說「言多必敗」,就是這個道理,而古人的智慧流傳了上千年,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處世的哲學,而且這些哲學都經歷了數代人的驗證,可以說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