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堅決支持死刑的六條理由

2021-02-23 彬彬有法

今天下午,日本東京,江歌案判決作出,被告陳世峰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年。江歌媽媽希望判處陳世峰死刑的願望落空了。江歌媽媽隨後召開記者會,對五百萬籤名支持江歌媽媽,要求判處陳世峰死刑的中國人表示道歉。她說,她很失望。失望到絕望。

在中國,絕大多數主張「殺人者,死」。對此,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中國的司法落後,中國人的法治意識落後。在世界範圍內,支持死刑的人並不在少數。川普上臺之後,好幾個關了很多年以為可以老死的死囚,被執行死刑。不是美國人養不起,而是新的掌權者支持死刑。放眼世界,大家支持死刑的原因,我概括一下,有這麼六條:

1、報應,認為只有將殺人犯判處死刑,才符合古老的報應主義原則。大家認為,不判處死刑是不公平的,因為生命是等價的。自從兩百五十年前,第一個人提出廢除死刑以來,很多人都持這樣的觀點,比如說大名頂頂的哲學家黑格爾、康德,都堅決主張報應主義。

2、為了最大多數人民的幸福。學術界把它叫做功利主義。信仰功利主義的人們認為,死刑不僅可以消除殺人犯再犯罪的危險,更重要的是,他會對全社會形成威懾,讓人們放棄殺人洩憤的念頭。只有這樣,才能把國家禁止殺人的法律規定落到實處,而不像反對死刑的人所說的,國家不能一邊禁止殺人,一邊自己殺人。功利主義認為,一點都不矛盾。

3、死刑是一種經濟的手段。一部分反對死刑的人認為,判處死刑,是一種不經濟的手段,認為這樣消滅了勞動力。支持死刑的人斥責他們荒謬,他們說,你把一個殺人犯判處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國家為他付出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比較而言,殺了他們更划算。

4、死刑不是一種殘酷的刑法。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太殘酷了,不人道。支持死刑的人認為這個觀點是荒謬的。死刑是否殘酷,取決於執行方式是否殘酷,死刑是否人道,取決於執行方式是否人道。比如,最近這些年採用的注射死刑,就要比槍斃死刑人道。絞刑,就要比千刀萬剮的凌遲人道。所以,關鍵點在於用什麼樣的方式執行死刑,而不是說死刑本身一定是殘酷的,不人道的。

5、死刑沒有違背社會契約論。過去,反對死刑的人認為,死刑背離了的國家和公民之間的社會契約。他們從理論出發,說,人們締結社會契約的時候,不可能把自己的生命權也交給政府來處理。支持死刑的人說,這個觀點是荒謬的,你既然願意把自己的權利,讓渡給國家,這個權利為什麼不包括生命權呢?

6、死刑可以避免私刑的泛濫。支持死刑的人認為,如果國家廢除死刑,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受害人的家屬,為了內心的公平,鋌而走險,自己殺了仇人。

「江歌案」相關文章,請戳👇:

反對死刑,不是對江歌媽媽冷酷無情

江歌媽媽為何在今天的庭審中如此失態?

江歌媽媽對決兇手:一個想奪命,一個想保命

江歌案真兇開口,一對昔日情侶,誰在撒謊?

江歌案:庭審第三天的報告

「江歌案」:庭審兩日報告

[完整&權威]江歌案,中日法律專家這麼看

江歌案全紀錄:情,理,法---


相關焦點

  • 六成中國人支持死刑,情緒表達意味重
    目前在全世界195個國家和地區中只有40個事實上還保留死刑,死刑的廢除顯然已經成了世界性的趨勢。然而中國的死刑改革進展緩慢,除去政治因素,這與中國人對死刑的態度不無關係。大部分中國人認為死刑是應該保留的,且死刑的判決應該更加公正、公開。最近的一次中國人對死刑態度的調查是在2008年由德國馬普研究所完成。總體上,受調查者中有57.8%的人贊成死刑,14.0%的人反對死刑,還有28.2%的受訪者表示不確定。
  • 這個強姦犯竟然能減刑出獄,所有支持廢除死刑的人都是幫兇
    但在暫停執行死刑的1998年至2007年10年裡,平均每年有800人因殺人罪而被送上法庭,殺人犯反而增加了32%,事實讓支持廢除死刑者所謂的「廢除死刑有利於降低犯罪率」的理由不攻自破。自素媛案發生後,關於死刑的討論,再度出現在韓國輿論場上,韓國民意空前一致,要求恢復死刑制度,但一貫忽視民意的韓國政府,再度對此視若罔聞,畢竟他們連對趙鬥順重新審判都做不到。
  • 對醫生吐口水撕口罩、傷醫殺醫……國家發文:該判死刑的堅決判!
    檢方:快批捕公訴 法院:該判死刑的堅決判按照要求,對上述情形中構成犯罪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從快審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訴。對犯罪動機卑劣、情節惡劣、手段殘忍、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或者所犯罪行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社會影響惡劣的被告人,予以從嚴懲處,符合判處重刑至死刑條件的,堅決依法判處。
  • 支持廢除死刑,就是在支持殺人犯,對付受害者嗎?
    圖源於網絡參會從此,我開始積極參加各類支持廢除死刑的報告會,特別是由喬吉亞·維妮以反對死刑協會名義組織的。會場往往布置得很簡單,教室或者是會議室,一排排的鐵椅,一張主講人的桌子,多數時候來參加的人都稀稀拉拉的。每次報告會的情況雖各有不同,但往往都是以同樣的論點引發同樣的問題又得到同樣的回答。
  • 如果在執行死刑的時候,死刑犯極度不配合,還會被執行死刑嗎?
    法律是強制執行的國家機器,死刑是最嚴厲的刑事處罰,死刑一旦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犯的生命就進入倒計時,還能怎麼極度不配合? 在抓捕時,別動,再跑我就開槍了!
  • 社會|臺灣一年來12個殺人犯免死刑 理由千奇百怪
    對照曾文欽落網當下所說的「在臺灣殺一、兩個人不會被判死刑」,網友稱,曾文欽對自己命運的發展竟如神準,簡直神預言。這起震驚社會的兇殺案,起因於2012年底,曾文欽為了達到被判死刑的目的,計劃殺害2到3人,他選擇抵抗力弱的兒童下手,帶刀前往臺南市湯姆熊遊藝場,將一名10歲的方姓男童誘騙到廁所,再以刀割喉致死。
  • 我為什麼支持死刑
    2月2日,背負著三條人命的罪犯王書金和百香果女孩案兇手楊光毅在同一天被執行死刑。當時看到新聞的第一感受是--大快人心。 兩名泯滅人性的殺人兇手終於伏誅,以各自的生命作為自己剝奪別人生命的代價。姍姍來遲的正義終未缺席,法律再一次體現了民眾樸素的價值觀。
  • 近7成受訪網友支持人販判死刑 專家稱治標不治本
    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連日來呼籲對於罪行嚴重的人販子應該判處死刑,這一觀點也在網友中引起熱議。在某網站進行的一項調查中,有近7成網友對此表示支持,認為人販子造成丟失孩子的家庭家破人亡,如今對人販子處理過輕,是造成人販子犯罪行為仍舊猖獗的重要原因。  不過也有專家昨天表示,死刑治不了人販子,對人販子的處罰應該罪刑相適應,而不應一刀切叫「殺」。
  • 死刑罪名辯護的道與術(下):我國死刑程序法控制的微觀視角
    所謂合理懷疑,是指事實認定者的懷疑,而非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懷疑,是指有證據支持、符合經驗法則和邏輯法的懷疑,而非無證據支持、違背經驗法則或邏輯法則的亂懷疑,是指對定罪事實的懷疑,而非對與定罪無關的其他事實的懷疑。所謂排除合理懷疑,是指事實認定者基於證據、經驗法則和邏輯法則對定罪事實的存在已形成內心確信,再無基於證據、經驗法則或邏輯法則的懷疑,易言之,事實認定者確信定罪事實已「板上釘釘」、無可辯駁。
  • 在港閩籍社團發聲支持林鄭,堅決挺警
    這條街後被當局命名為「春秧街」。二戰後新移民到香港的上海人主要住在北角,人們習慣稱那裡為「小上海」。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經濟嗅覺敏感的福建人發現了香港的商機,慢慢的越來越多的福建人也來到了北角春秧街淘金,到這裡的福建人也多過了上海人,這裡也由「小上海」變成了「小福建」。
  • 我不是支持死刑,我只是希望天下無拐
    「建議,拐賣婦女兒童罪最高調至死刑。」前兩天這條熱搜,不知道戳中了多少為人父母的心。
  • 司空圖:從藥家鑫案談死刑存廢
    差不多人人都知道劉邦入關後「約法三章」的第一條是,「殺人者死」。死刑這種古老的刑種,難道還需要普法嗎?事實表明,老革命總會碰到新問題的。在這個死刑歷史悠久的國度,同樣也是每年執行死刑人數最多的國度,終於有人從西方引進了廢除死刑之論。藥家鑫案是例外。該案在網絡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其中包括死刑的存廢。這在發達國家早就是一個公共話題,雙方各執一詞,互相不能說服對方。
  • 這個「死刑」建議贏得網友「100個支持」!
    她建議,對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起刑點應從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調至十年以上至死刑……你怎麼看?人大代表提議:拐賣婦女兒童罪最高調至死刑前天,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豔的一則建議引發熱議,網友點讚達20多萬。目前,我國刑法規定,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起刑為三年,拐賣婦女兒童起刑為五年,綁架罪起刑為十年。拐賣及收買婦女兒童罪量刑明顯低於綁架犯罪。
  • 最高院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301條-500條)
    (五)證據的名稱、來源等;   (六)證人的姓名、住址、聯繫方式等。包括上訴理由、人民檢察院的意見,第二審審理或者高級人民法院覆核認定的事實,證據採信情況及理由,控辯雙方意見及採納情況;   (六)需要說明的問題。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另案處理的同案犯的處理情況,案件有無重大社會影響,以及當事人的反應等情況;   (七)處理意見。寫明合議庭和審判委員會的意見。
  • 《為什麼要廢除死刑》:一位推動法國終結死刑的律師心聲
    為什麼要討論死刑的問題羅貝爾•巴丹德通過大量國際調查證明,在廢除死刑的地區,血腥犯罪並沒有增加,是否有死刑的規定對犯罪的發展並未造成任何影響。但他的努力往往是徒勞的。在那些堅定不移支持死刑的人眼中,最殘酷的犯罪行為是否因為廢除死刑而增加,並不重要。他們要求的就是殺人償命。
  • 外交部:中國人有千萬條理由為祖國人權事業發展驕傲
    來源:澎湃新聞華春瑩(資料圖)原標題:外交部答澎湃:中國人有千萬條理由為祖國人權事業發展驕傲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澎湃新聞記者提問,昨天是世界人權日,與以前人權日最大不同是,當前全世界正在面臨新冠疫情的考驗,生命權此刻正成為最大的人權。美國當前疫情形勢發展令人震驚,12月9日單日死亡人數超過了「9·11」事件的遇難人數。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駐華大使館卻還在微博上號召中國人「大膽說,站出來」,鼓動「和平抗議」。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章瑩穎案」後美國恢復死刑執行,死刑存廢爭論再度復燃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副主任約瑟琳·基利表示:「2018年,絕大多數共和黨人(77%)表示支持死刑,而35%的民主黨人表示支持死刑。兩黨在死刑問題的分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 這一次,隨著川普政府宣布恢復死刑執行的消息,許多民主黨人士紛紛表示抗議,要求美國追隨其他西方國家的腳步廢除死刑。幾位將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紛紛發推表達了對川普政府的譴責。
  • 哪些國家是廢除了死刑的?
    學術界對於財產犯罪應當廢除死刑實際上早有共識,但對於嚴重、殘忍的暴力犯罪是否應當廢除死刑有激烈的爭論。而在國外,廢死除了人權因素外,還會受到宗教因素(比如天主教和佛教)的影響。比較不符合通常認知的是,由於複雜的執行程序,美國的一些州是因為執行死刑的成本太高而希望廢除死刑的,比如在加州為了執行一宗死刑,平均需要花費 3 億美元!
  • 廣西「百香果女孩案」改判,死刑!網友:大快人心
    廣西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強姦罪判處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廣西高院二審改判死緩,對其限制減刑。後被害人母親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訴。最高人民法院於2020年11月3日指令廣西高院再審。2020年12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對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原審被告人楊光毅強姦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二審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網友紛紛表示:「侵害未成年人,必須嚴懲,大快人心,支持法院的依法公正裁判。」
  • 日本死刑犯真的能被死刑嗎?
    死刑仍未執行,仍在關押中。瘋狂騙婚殺人的嫌犯木島佳苗接連從15名以上男子身上騙取大量金錢,通過燒炭的方法將男方一一害死,並製造其自殺的假象。被判處死刑的木島佳苗,在獄中好吃好睡,還在監獄中結了兩次婚。根據日本司法判決的慣例,刑事案件中,如果行兇者殺害的人數為1人,那麼法庭在量刑裁決時通常不會做出死刑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