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農村防疫與城市有何不同?四問農村防疫難在哪
如何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識?出現發熱病人,基層醫療機構如何處置?春節將至,疫情防控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農村要補足哪些短板?
1月12日,大興禮賢鎮東安村,工作人員在進行消殺。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 姜慧梓 戴軒 陳琳 應悅)河北疫情在農村聚集性暴發,暴露了農村防疫的薄弱環節。
受河北疫情影響,近日,北京加強了農村疫情防控。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人口相對固定,是防控的有利之處。但村民在防控依從性方面相對較弱,生活和風俗習慣也和城市居民有較大不同。
如何提高村民的防疫意識?出現發熱病人,基層醫療機構如何處置?春節將至,疫情防控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農村要補足哪些防疫短板?
追問1:農村防疫採取了哪些措施?
疫情防控方面,各區村鎮均採取封閉管理,各村僅保留一個出入口,全天候24小時值守。村口設自動測溫系統,嚴格管控人員和車輛出入。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重點人員居家隔離,由相關工作人員或志願者提供日常生活保障服務。
核酸檢測和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也在有序推進。昌平區衛健委主任蔣瑋告訴記者,昌平、順義兩區相鄰,為防控發生在順義農村地區的聚集性疫情蔓延,昌平已經對區內十餘個村開展了全員核酸檢測。進村卡口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同時加強村內人員摸排和管控。定期對村內公共區域和共用設施進行消毒。
新冠疫苗接種方面,昌平區已設置28個接種點以及13個臨時接種點,截至1月11日,已完成接種超70000人,80%以上的九類重點人群接種了疫苗,沒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殯葬、養老、交通三類重點人群在昌平區佔比極高,已經全部完成接種。
密雲區將疫情防控關口前移,景區、民宿接待戶完善了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場所出入管理,引導遊客科學佩戴口罩,同時實行客房日用品「一客一換一消毒」。
密雲區西田各莊鎮安全管理科專職安全員郭永剛介紹,西田各莊鎮響應區級防控部署,對轄區內工業企業進行排查,重點檢查企業的門崗設置、員工的體溫檢測、勞保發放,包括外來人員的防控,重點追根溯源,尤其對西田各莊鎮的冷庫、冷凍食品進行檢查。
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增強了技防水平,在村、社區、鎮文化中心入口設置了18臺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在值守崗亭,配備空調、飲水機、檔案櫃等,改善值守人員的工作環境,目前9個村及潭柘新區8個院落的值守崗亭建設已全部完成。
地處北京西南的房山區轄內有7個鄉鎮52個村與河北省接壤。河北疫情發生後,房山沿市邊界各村安排人員24小時巡防,勸阻繞過檢查站的進京人員;對9個進京檢查站逢車必查、逢人必檢。
平谷區建立了「平薊三興」(平谷、薊州、三河、興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加強進口冷鏈食品和貨物預防性防控。同時,持續對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外環境進行監測,對市場主體進行監督檢查。改造完成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1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篩查哨點,組建30人專業醫學救援隊伍,加強核酸採樣和檢測能力建設。
追問2:如何防止發熱病人「脫管」?
密雲區衛健委醫政醫管科副科長霍志新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19個街道和鄉鎮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發熱哨點,但村衛生室和小診所也要充分發揮哨點和探頭作用,防止發熱病人「脫管」。
密雲小型醫療機構在入口等顯著的位置張貼就醫提示,告知群眾有發熱情況要到就近發熱門診,也就是密雲區醫院和區中醫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同時加強預檢分診,一旦病人沒看到就醫提示,進入小型醫療機構,要進行四個查驗,即測體溫、查看健康碼、了解流行病學史、症狀監測。
霍志新介紹,農村小藥店對購買發熱咳嗽藥品的群眾進行實名登記,區市場監管局將信息收集後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接,並對購買的消費者進行隨訪,了解其症狀、流行病學史、接觸史等。對可疑度比較高的人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上門進行覆核,如果不能排除,也會進行閉環轉運到定點醫院篩查。
一旦發現有特殊情況的病人將進行閉環管理,做好信息登記、並和上級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對接,對於風險高的病人及時撥打120。「密雲區有三輛負壓救護車,目前有兩輛專門用於轉運風險人群,專車閉環轉到發熱門診就醫。」霍志新說。
他說,小型醫療機構管理重點還是要強化「不許接診發熱病人」「不許對發熱病人售藥、輸液」。同時,他們要向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告症狀監測等情況。
1月12日,通州區皇木廠村,工作人員將提示牌放在村口顯著位置。 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追問3:農村防疫與城市有哪些不同?
農村地區防疫和城區裡有何不同?霍志新說,城區人員流動比較快,包括各區各省的來訪者,農村地區人口相對固定,村衛生室服務本地村民,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農村防控的有利之處。
但另一方面,村民在防控要求依從性方面相對較弱,涉及生活習慣和風俗習慣的問題。「比如拿石家莊疫情舉例,村裡有個紅白喜事經常聚會,所以要加強宣傳引導,喜事兒緩辦、喪事簡辦、宴請不辦,減少聚集。」
他說,目前密雲結合農村的特點,在預檢分診環節進行了細化。「預檢分診時,我們問您去沒去過中高風險地區。農村地區對疫情的關注度並不是特別高,未必都知道中高風險地區是哪兒。所以我們的人員就會問村民,您出沒出過村兒?去沒去過別處?家裡來沒來過別處的人?來過的話從哪兒來的?村民說從哪兒來以後,我們醫務人員來判斷這是不是中高風險,而不是機械問去沒去過中高風險地區。」
昌平區衛健委主任蔣瑋也表示,農村社會有自身的特點,重視鄉親鄉緣,容易產生聚集、走親串友等活動。前期的疫情防控為我們形成了一層安全罩,每個社區、每個村都已經自成一個「清潔區」,大家處在安全罩的保護之中。
因此,疫情防控期間更應該減少聚集,防止多過的交流帶來病毒侵入,「擊穿」這層安全罩。同時,提升防疫意識,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給病毒傳播的途徑。
追問4:基層哨點如何加強防疫能力?
作為農村疫情防控的基層哨點和發現疫情的最前端,昌平全區有100餘個村醫務室,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代管。蔣偉表示,多年發展過程中,的確已經出現村醫年紀過大、人才流失的情況,日常通過城區的醫生到村裡巡診的方式來彌補短板和空白。
近期發生在農村地區的疫情提醒,村醫務室需要加強自身的能力建設,既包括提升接診、處置、規範操作和應急能力,也包括彌補硬體設備、設施的缺口等。在應急能力建設方面,要提升對傳染病疾病的監測、預警和報告的能力,發揮更靈敏的哨點作用。
他還談到人的問題,村醫整體水平不高、人才流失等是制約村醫務室能力提升的關鍵問題。
「人們有時會說,如果醫生對傳染病的認識不足、靈敏不夠,那還不如把這關了,不然裡面有一個感染者就有傳播一屋子人的風險」,蔣瑋表示,需要加強對村醫務人員的培訓,讓他們具備甄別的能力,明確知道什麼需要上報。
目前,密雲區村衛生室和衛生站基本覆蓋327個行政村,「個別很小的沒有覆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會定期去巡診。目前,最重要的是發揮區級培訓,加強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把疫情防控網織密織牢。」霍志新說。
記者了解到,密雲各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鄉村醫生管理辦公室,將加強對鄉醫的培訓和督導。區衛生健康委也不定期進行「四不兩直」督導檢查。
相關新聞:北京多區成立農村疫情防控組
新京報訊 近日,密雲、昌平、房山、平谷、通州等區均成立了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組,協調組織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據介紹,密雲區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組下設1辦8組,其中,綜合協調辦設在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對各部門、各鎮街綜合協調工作。8組職責分工一一列明,如區衛生健康委、疾控中心工作組要做好農村診所、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院等疫情監管工作,做好農村防控指引及農村地區流調指導工作。市場監管局、商務局、城管執法局工作組做好七小門店、藥店、農村大集、餐館的監管工作。區公安分局嚴格做好進京卡口的管理工作。
各鎮黨委政府是落實農村地區疫情防控責任主體,要壓實工作責任,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強化責任保障,把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