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分不清楚藜麥或是紅藜,甚至以為兩者相同,但其實它們是不一樣的喔,今天小編要來告訴大家兩者的差別還有營養價值喔。
「臺灣紅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屬於藜麥(Chenopodium quinoa)的一個品系,為臺灣的原生種,已多年存在於屏東、臺東原民的生活與慶典中,近年更因復耕紅藜,帶動許多部落傳統農作,更啟動屏東、臺東地區許多友善農作的契作模式。
而紅藜的親戚–「藜麥」,原生於南美洲,有各色品系,最常見的有三個顏色:白、黑、紅,因此市面上常看見的「紅色藜麥」與「臺灣紅藜」,名稱雖相近、顏色都為紅色系,卻各有不同起源與優點。
臺灣紅黎
藜麥
臺灣紅藜 v.s. 紅色藜麥 營養各有優勢
「臺灣紅藜」和「紅色藜麥」最大的不同在於,完熟的「臺灣紅藜」籽實雖較小、但顏色濃烈,「帶殼紅藜」更保留外殼的機能性成分,如:抗氧化的總酚、甜菜色素、SOD(超氧歧化酶)與γ-胺基丁酸機能性營養,因高營養加上機能性成分的好處,被稱為「穀物的紅寶石」。而「紅藜麥」與其他色藜麥,成長期時外殼的繽紛色彩,會在採收時褪色灰化,難以保留外殼養分,因此較少人吃過「帶殼藜麥」。
屏東科技大學共同研究發現,無論是否經過脫殼,「臺灣紅藜」含有較高平均比例的膳食纖維、蛋白質、鈣、鐵、維生素E與葉酸,「藜麥」則有較高的平均鋅含量。兩者都是營養優等生,不含膽固醇,具有14%的完全蛋白質、膳食纖維與人體基本必需的8種胺基酸,以及磷、硒、鉀、鋅、鍺及葉酸等重要元素,並且,兩者皆為「唯一一種單體可以滿足人類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
紅黎與藜麥營養比較表
臺灣紅黎
藜麥
澱粉%
50.3
59.4
膳食纖維%
14
11.8
蛋白質%
14.1
11.3
脂質%
3.2
3.9
鈣(ppm)
2523
565.1
鐵(ppm)
55.6
45.7
鉀(ppm)
5510
5630
鋅(ppm)
24.5
31
鎂(ppm)
2523
1970
磷(ppm)
4670
4570
維生素E(ppm)
38.2
24.4
葉酸((B9)/100g
236.4
184
硒(ppm)
0.31
無資料
帶殼 V.S. 脫殼
紅藜本身含有天然的植物抗菌劑–皂素具有微苦味(亦存在於黃豆、人參...中),洗滌時會產生自然泡沫,苦味隨著泡沫洗去可減少,建議喜歡苦味較淡的朋友,選擇『脫殼紅藜』或『藜麥(大多數皆脫殼)』享用。重視養生的朋友,則建議將「帶殼紅藜」加入米飯或料理中食用,攝取帶殼紅藜的完整高營養–抗氧化的總酚、甜菜色素、SOD(超氧歧化酶)與γ-胺基丁酸。
臺灣紅黎
藜麥
此外,皂素雖可吸附與降低壞膽固醇,但若過量攝取則會對紅血球帶來不良影響(紅藜過量標準為超過3個米杯以上),任何營養食物,建議都適量食用即可。
聯繫我們
﹀
﹀
﹀
聯繫電話:024-31137539
【臺灣傑農帶殼紅藜麥】瀋陽中街豫瓏城西區二樓古早米米開始發售
歡迎到店選購
瀋陽中臺果蔬種本應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專注於臺灣農產品的發展,
臺灣紅藜是中臺果蔬旗下臺灣傑農的原生品種
本公司及種植,加工於一體
友善土地耕種
無毒有機、無農藥、無化肥
目前位於遼寧省紅河谷原始森林的200畝紅藜麥已經發售
誠招各大合作商
傑農紅藜與其他穀類的不同
臺灣傑農有限公司位於遼寧省撫順市紅河谷原始森林(遼寧省目前僅存的原始森林)保護區內,中科院的森林試驗站建設在這裡,本地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生態環境,水,空氣品質優,經中科院森林試驗站檢測,這裡的負氧離子≥1500/cm³,最高達到9000cm³,PM2.56≤5μg/m³,遠遠超過聯合國標準,是個天然的大氧吧,孕育出200畝臺灣優質的紅藜麥。
臺灣傑農就是大自然的搬運工,把純粹的野生有機食品送到消費者的餐桌,讓您在喧囂的大城市,品味來自於原始森林的健康食品。
歡迎諮詢
瀋陽:臺灣傑農種苗有限公司。
遼寧中臺果蔬種本應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曾文信:13840066320
微信:qa13840066320。